《神鵰俠侶》的第一個「假如」:假如楊過由郭靖親自教導

2020-08-28 桃葉渡絡白

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神鵰俠侶》裡,如果楊過是由郭靖親自教會怎樣?

郭靖正兒八經教過的徒弟有三個,郭芙、大武和小武,沒有一個出類拔萃的,如果這種假設成立,楊過還會有「神鵰大俠」這樣高的成就嗎?

如果楊過真能被郭靖親自教導,除了能學習到郭靖一身高強的武藝,一定也能學習到郭靖的俠義和仁厚,並且青出於藍,成為繼郭靖以後另一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俠。

因為郭靖本性忠厚,坦蕩仁義,十分俠義、正面的形象,很有說服力,自帶教化人的氣場;楊過小時候雖然調皮,算不上一個「好小孩」,但好在他並不是無理取鬧、不講道理也不通情理的人,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知恩圖報,懂得感恩。

在郭靖的關懷、諄諄教導、和潛移默化的教化下,楊過一定能磨掉他的稜角和傲氣,成為一個仁厚又有個性的「俠之大者」。

俠義、正義化身的郭靖,自帶教化人的氣場。

《神鵰俠侶》裡的郭靖讓人感覺到「正義是有力量的」。他的忠厚與誠信,讓他說的每一句話都鏗鏘有力、具有威懾力。

楊過聽了傻姑的胡言亂語,認為是郭靖黃蓉夫婦殺了自己「善良正義」的父親(楊過從未了解過自己的爹爹,出於本能地覺得自己的爹也和郭靖一樣善良正義),到襄陽想要為父報仇,在他「潛伏」在郭靖身邊,郭靖對他的關懷、坦蕩,曾讓楊過幾次懷疑自己是不是誤會了郭靖?

再看到郭靖奮不顧身救自己、又無私地鎮守襄陽,讓楊過動搖了為父報仇的決心。


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事:大小武不知天高地厚,跑到蒙古軍營裡刺殺忽必烈,被抓住了,還連累郭靖被忽必烈嘲笑,郭靖卻不以為意的說:「公義當前,私交為輕,失陷不打緊,卻教你多了一層防備之心,後人再來行刺,便大為不易。」郭靖心裡通達明了,想到什麼便說什麼,化尷尬為反擊,徹底震撼了忽必烈。

這樣的郭靖,絲毫不見年輕時候的愚鈍,經過歲月的沉澱,活成了「大智若愚」的通透明達的樣子。

這時候的郭靖「智慧而不自知」。這是做人的最高深的智慧,完全出於本心,而不是靠聰明智慧引導而做出的行為。靠智慧做出的行為,有可能會失誤,而失意沮喪,靠無私無欲的本心做出來的行為,問心無愧,才能心安理得地面對一切結果,而這樣結果往往不會太差。


跟郭靖最好的對比是同時期的黃蓉,《射鵰英雄傳》時期的黃蓉聰明智慧多可愛啊?《神鵰俠侶》時期的黃蓉還是這麼聰明,可是這些聰明都變成猜忌、令人覺得討厭了。《射鵰英雄傳》時期的郭靖多「笨」啊?《神鵰俠侶》時期的郭靖,一點也感受不到他的「笨」和遲鈍,反而多了一些大智若愚的睿智和犀利,讓人覺得心服口服。

像郭靖這樣有人格魅力、自帶教化人氣場的大俠,楊過如果能跟著郭靖,既能學到武功、又能受教化影響著他未來的人生走向,楊過的未來是一片光明、值得期待的。


楊過最大的優點:知恩圖報。總以數十百倍的好回報對他有恩的人。

小時候的楊過,是調皮的「破小孩」,郭靖和黃蓉遇到他時,他就自稱是郭靖的「老子」,佔郭靖的便宜,但他哪裡能聰明得過黃蓉呢?

其實,黃蓉根本沒有想過,這個狡猾的小男孩,跟她自己年輕時候的天資聰穎、調皮搗蛋是很相似的,黃蓉只聯想到了「楊過像楊康一樣狡猾」。

楊過雖然調皮狡猾,卻是個非常懂得感恩的人,這跟他從小孤苦無依、受盡苦難的經歷有關,只要別人對他好一點,他感受到別人對他真心的關懷,便會以十倍、百倍的好去回報對他好的人。

歐陽鋒給他解毒、教他武功,他並沒有馬上對歐陽鋒付出真誠,當他真正地感覺到歐陽鋒對他的關心,他便對歐陽鋒當作親生父親一樣對待。

楊過在桃花島生活了一段時間,雖然並沒有多麼快樂,但他也時時念著桃花島的情誼,郭靖一家有什麼事的時候,他從未做到坐視不理,總是忍不住地出手相救。

從重陽宮出逃,遇見古墓派,孫婆婆待他好,他便把孫婆婆當作親人一樣重視;小龍女不過是受孫婆婆之託,照顧了他,他便收心斂性、順從地跟隨了小龍女一輩子。

如果是郭靖親自教導楊過,楊過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感受著郭靖的關懷、聽郭靖的教誨,一定會秉承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志向和期許,成為不弱於郭靖的一個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


受郭靖「教化」過的人,都成為了「俠之大者」。

正直俠義的郭靖自帶教化人的氣場,受郭靖「教化」過的人,都成為了「俠之大者」。

受郭靖「教化」的人,第一個就是和楊過有很多相似之處的黃蓉。

黃蓉初出茅廬的時候多任性、多愛「捅婁子」呀!扮小叫花偷饅頭、仗著自己的聰明,武功平平卻去戲弄比自己武功高強的高手,對待自己的「情敵」(穆念慈),就威脅人家要畫花人家的臉蛋……這樣頑皮搗蛋的黃蓉,如果沒有遇到郭靖,未必能做到像《神鵰俠侶》裡的黃蓉一樣,用一生鎮守襄陽,保護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黃蓉深深地與郭靖相愛,傾盡心力地去做郭靖喜歡、堅持、信仰的事情,她知道郭靖不喜歡她沒有禮貌,所以對長輩的態度變得恭謹、收斂;知道郭靖不喜歡任性妄為的人,所以當黃藥師要殺了華箏的時候,會阻止黃藥師去傷害自己的情敵華箏;她知道郭靖一生最是愛國愛民,所以甘願與他一起鎮守襄陽,保衛祖國,傾盡畢生心力。

黃蓉成為郭靖的智囊軍師,郭靖引導推動黃蓉的家國大情懷,兩個人是互相成就的。



郭靖親自教導的三個徒弟郭芙、大武、小武,武功雖然遠不如楊過,但是在為國為民這件大事上,卻是傾盡了一生。

郭靖另外的一兒一女,郭破虜守衛襄陽而犧牲,郭襄創立峨嵋派,也是以保家衛國、抗擊外敵為己任。

楊過的俠義心腸裡,也有一部分來自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期盼和教誨。



如果郭靖能親自教導楊過,楊過有這樣一位愛重他的師父、伯父親自教導他,楊過就不會去隱居了,而是和郭芙、大武、小武一樣,連同郭靖黃蓉夫婦一起,為國為民,保衛襄陽,付出一生,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相關焦點

  •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俠之大者的郭靖和楊過不同成長之路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是金庸武俠系列具有舉足輕重且不斷被電視劇翻拍的兩部優秀著作。在欣賞兩部作品帶來的江湖兒女,恩怨情仇情節之外,也可以看出金庸對於人生成長的思考。不同於後期的鹿鼎記,這兩部著作的男主都是自幼喪父但是通過個人努力和他人幫助成長出來的一代大俠。
  • 神鵰俠侶裡的楊過到底有沒有愛上郭芙(下)
    神鵰俠侶裡的楊過到底有沒有愛上郭芙(下)原來楊過推下大石,見武氏兄弟滾下山坡,遙遙望見黃蓉出來,心知這番必受重責,當下縮身在巖石的一個縫隙之中,聽得郭靖叫喚,卻不敢答應。而且楊過還是一個性格偏激又剛烈的人。再來看一看四人在島上分別師從郭靖、黃蓉半年之後比武這一篇節,郭芙是否對楊過有好感呢?
  • 《神鵰俠侶》中,金庸為何要安排楊過與小龍女分開了十六年?
    連載版《神鵰俠侶•第八十一章》之後在絕情谷中,楊過身中情花之毒,小龍女雖從公孫止手中奪得半枚「絕情丹」,但一心想夫妻共赴黃泉的楊過,卻將絕情丹拋入斷腸崖,準備與小龍女渡過最後的時光。楊過笑道:「可知一個人還是深情的好。假如我想念你的心淡了,只不過在斷腸崖前大哭一場,就此別去,那麼咱倆終生不能再見了。」連載版《神鵰俠侶•第一百零八章》就如楊過所言,人還是深情的好,不然他們夫妻倆就永無重逢之日。這句話也是於他對待愛情最好的寫照。要知道,他和小龍女的愛情之路是波折重重的,兩人一缺一殘,多次分離,因曾經的師徒名分,還受世俗禮法的排斥。
  • 神鵰俠侶:郭靖終究是負了黃蓉,楊過卻與小龍女廝守一生
    甚至對於男女之間感情描寫,到達一個極高境界,比如《神鵰俠侶》楊過與小龍女的感情。愛的那麼深沉:超越了道德、超越了倫理、更是超越了生死!縱觀《射鵰三部曲》裡面,郭靖與黃蓉的愛情,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單論用情至深,終究是郭靖不如楊過。甚至說郭靖負了,心愛自己的蓉兒。
  • 神鵰中,郭靖臨終前將郭芙託付給了楊過,楊過為何不為郭靖報仇?
    在《神鵰俠侶》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一生精忠報國,威震天下,但是不曾料想小小的襄陽城居然成為了自己的葬身之地,其實以郭靖的武功和在武林中的影響力,逃出襄陽城,然後振臂一呼,號令群雄,捲土重來,對付蒙古人,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 《神鵰俠侶》楊過不救大雕,劇名就成《大蛇丸俠侶》?
    關於《神鵰俠侶》,有一個腦洞大開的問題,那就是在劍谷裡如果楊過幫的不是神鵰,而是大蛇,那最後會變成什麼情況?這個問題看似無釐頭,但細思一下卻牽連甚廣,會直接影響金庸武俠後續的很多事情。可仔細想想,楊過被稱為大俠其實也是從這刻決定的。因為神鵰曾與郭靖有淵源,它代表的是一種「正義」。楊過也是在救了神鵰之後才學會玄鐵劍法,從此走下神鵰大俠之路。
  • 《神鵰俠侶》郭靖與楊過,究竟誰才是你夢想成為的人?
    與被錘爆的神鵰俠侶楊過、小龍女相比,在我看來郭靖、黃蓉夫婦其實才是真俠客……縱觀諸多武俠大劇,英雄俠客不計其數,和其他飽受爭議的人物————就好比張無忌,令狐衝等毀譽參半的人(張無忌優柔寡斷為了情在天下大亂之時置身之外與趙敏於冰火島隱居、令狐衝與任盈盈琴簫作伴隱居)注重兒女情長的各路英雄相比,《神鵰俠侶
  • 《神鵰俠侶》中郭芙對楊過的深情,20年後才懂
    文:青檸圖:網絡01幾年前和朋友爭論過一個問題:電視劇《神鵰俠侶》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本來已經忘了這對如花似玉的姐妹,誰知今天刷頭條時,突然看到有人剪的《神鵰俠侶》合集,頓覺自己又回到了十幾歲時,熬夜追劇的那段日子裡。真心實意地說一句:傅明憲扮演的郭芙好美,簡直就像是從書裡走出來的。
  • 《神鵰》有兩位女子很特別,明明都愛楊過,卻都嫁給了郭靖的徒弟
    道:「那是當年神鵰大俠楊過殺死蒙古皇帝蒙哥,大大為我漢人出了一口胸中惡氣。如此驚豔人物,自然成為了許多人的偶像,在《神鵰俠侶》這部作品中,就有七位女子愛上了楊過,其中有兩個比較特別,因為她們明明深愛楊過,卻都嫁給了郭靖的徒弟。
  • 《神鵰俠侶》人人都愛楊過,卻有一人對其成見很深,那麼是誰呢?
    大家好,我們都知道作為主角受歡迎那是必須的,而楊過在《神鵰俠侶》基本是屬於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類別了,而&34;更是對他魅力的最大肯定。楊過為人孤傲不羈,機靈狡猾,多情叛逆口花花,帥氣逼人,而又有一副俠義心腸,試問這樣的男人凡間又有幾個女人會不動心呢?
  • 神鵰俠侶:在黃蓉的角度不教楊過武功,才是對楊過最大的愛護
    可到了《神鵰俠侶》裡面,已經為人母的黃蓉,卻變得讓人覺得討厭,變得圓滑世故不再惹人憐愛了呢,就連她的父親黃老邪,似乎喜歡郭襄都勝過這個女兒了。而《神鵰俠侶》裡面的黃蓉似乎就變成了失去往日光彩,變成了讓人生厭的死魚眼睛了。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感受,但是小編卻有不同的看法。
  • 《神鵰俠侶》三年後,楊過、小龍女雙雙死去,兩處細節金庸已暗示
    關於《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的結局,江湖上多有傳言。我們思品時間最近也有數篇文章對他們最後的結局進行討論。這些觀點主要有兩種:一種還是繼承了完美童話的觀點,認為楊過和小龍女白頭偕老,還有後人,而黃衫女子就是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另一種則認為小龍女死了,然後楊過續弦娶了郭芙,因為兩人本來就有感情,後來耶律齊背叛,兩個受傷的人發現原來對方才是自己的真愛,就在一起了。這兩種觀點,在江湖上十分流行!
  • 《神鵰俠侶》初遇楊過,就是討人厭的熊孩子,憑什麼要黃蓉喜歡他
    可是到了《神鵰俠侶》裡,不過是三十歲出頭的女子,卻已經充滿了中年婦女的市儈和精明,尤其是對 在《神鵰俠侶》一開場,幾乎就交代了與主角相關的絕大部分背景人物。郭靖夫婦並沒有棄之不顧,反而幾次三番的不遺餘力救治楊過,甚至一心想著教導他成人成才。只是,精明的黃蓉通過楊過的言行,越來越看透他的聰明,他的警惕,他的不知好歹和養不熟。所以,她開始小心防範,這是出於一個居安思危的考量。在劇中未免顯得過於涼薄和小人之心,但是又不得不說,黃蓉這一做法正是符合人心和現實的考量。
  • 神鵰五絕之首是周伯通?錯,楊過和郭靖有一人武功強過周伯通
    《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已經修煉了部分九陰真經,武功再次突飛猛進,不然他怎麼跟逆練九陰的歐陽鋒單挑七天七夜?筆者的意思是,《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雖然前後銜接緊密,但畢竟有幾十年的時間跨度和功力累積,導致《神鵰俠侶》中的武功水準明顯高於《射鵰英雄傳》。有了這個基本前提,咱們再來說說周伯通。
  • 2020《神鵰俠侶》:峨眉派創始人,一生鍾情於楊過的她,你最愛誰
    她是郭靖與黃蓉的次女,出生在襄陽城混戰之中。郭襄一出生就被金輪法王、楊過和小龍女、李莫愁等人「瘋搶」,皆想用她來報復或者獲利。不過,襁褓之中的小郭襄憑藉著自己的可愛收服了眾人。2020年佟夢實、毛曉慧版《神鵰俠侶》—— 文淇(飾)這版的《神鵰俠侶》已經於2018年完成了拍攝,並在2020年的待播電視劇名單中。劇中的「小東邪」郭襄,是由來自於臺灣的年輕女演員文淇飾演。文淇,原名陳文淇,2003年出生於臺灣。小小年紀,就已經出演過很多電影和電視劇了。
  • 江湖再無神鵰俠侶,陪伴楊過16年的大雕,最後竟然去了這裡
    神鵰俠侶的情節說的是:楊過找到小龍女後,他們後來一起回到古墓生活,神鵰又獨自離開了。所以不確定死了沒有。楊過山洪裡重劍初成,才勉強靠兵刃優勢打贏神鵰。此時楊過的武功已經可以打贏裘千仞。如果神鵰俠侶高手排名算進那隻雕,前十名是妥妥的。
  • 《神鵰俠侶》中楊過是什麼讓他從江湖小混混,變成了神鵰大俠?
    大家好,說起《神鵰俠侶》我們一定會想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靖;仙氣飄飄,清若芙蓉的&34;小龍女;賢妻良母,智謀無雙的黃蓉;瘋瘋癲癲,武功高強的歐陽鋒;心高氣傲,單純率直的郭芙;慷慨豪邁,機靈俏皮的郭襄:英俊瀟灑,叛逆俊美的&34;楊過等等。
  • 假設小龍女從絕情谷底未生還,楊過和郭襄才是真正的神鵰俠侶
    前言:神鵰俠侶,絕跡江湖。倚天世界中這句話一下子將所有讀者的回憶帶回了神鵰世界。這兩位璧人從相識相知再到相愛,其中經歷的種種可謂是體驗了人世間的種種不幸。可他們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神鵰結尾,這對璧人雙宿雙飛,隱居一方羨煞世人。可是,倘若小龍女未曾從絕情谷下走出來,而是當真死在了下面。
  • 神鵰俠侶楊過小龍女的成長從自我救贖到有情人終成眷屬。
    神鵰俠侶是一部經典的武俠小說,同時也是一部悽美的愛情故事,如今再去看這部小說我依然會因為裡面的情節傷心流淚,每次都會覺得楊過小龍女真的太不容易了不僅他二人的愛情讓人動容,楊過小龍女的成長更加讓人難以忘懷。
  • 神鵰中,唯一讓小龍女動心的人,實力吊打楊過,郭靖也難與之匹敵
    在《神鵰俠侶》中,小龍女才貌過人,武功也是上乘,堪稱女子中的真豪傑,大丈夫,因此喜歡小龍女的人自然不在少數,比如神鵰大俠楊過,蒙古小王子霍都以及全真教的尹志平,甚至丘處機都用一首梨花詞表達了自己對於小龍女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