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射鵰英雄傳》的時候,黃蓉是有主角光環的人,她古靈精怪,活潑聰明,她的少女靈動俘獲一眾男女老少。
可是到了《神鵰俠侶》裡,不過是三十歲出頭的女子,卻已經充滿了中年婦女的市儈和精明,尤其是對楊過的態度,讓很多人驚呼:黃蓉,你變了!
在《神鵰俠侶》一開場,幾乎就交代了與主角相關的絕大部分背景人物。而在這裡楊過作為主角光環的存在,黃蓉對這個故人之子的態度懷疑,挑剔,謹慎,防範,讓人覺得黃蓉不夠寬容大度。甚至覺得楊過人生中的悲劇色彩,很大因素拜黃蓉所賜。
不得不說,世人的標準對黃蓉的要求過分嚴苛。初見楊過,他不過是一個浮誇輕浮,自卑敏感,說話刻薄,甚至不知好歹的熊孩子。而如果去掉他的主角光環,把這樣的人設放在現實生活中的話,又有多少人會喜歡這樣的熊孩子呢?
楊過第一次出場(原文):
就在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左手提著一隻公雞,口中唱著俚曲,跳跳蹦蹦的過來,見窯洞前有人,叫道:「喂,你們到我家裡來幹麼?」走到李莫愁和郭芙之前,側頭向兩人瞧瞧,笑道:「嘖嘖,大美人兒好美貌,小美人兒也挺秀氣,兩位姑娘是來找我的嗎?姓楊的可沒這般美人兒朋友啊。」臉上賊忒嘻嘻,說話油腔滑調。
從小失去父母的庇護,又不肯寄人籬下生活的楊過淪落市井,生活的艱難自不必說。在那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嘴的流裡流氣,活脫脫的一個市井無賴相。如果放在其他場景,這樣的人,相信很多人都要先入為主覺得這個孩子不是好東西,敬而遠之比較好吧。
因誤撿了李莫愁的冰魄銀針,楊過無辜中毒。卻機緣巧合遇到了瘋癲的歐陽鋒,習得了排毒的心法,同時,郭靖夫婦也在拼盡全力的救治他,小鎮上草藥不足,兩個人又趕忙跑去山上採摘。可謂用了心思,可是在楊過心裡並不領情,因為郭芙嫌棄他手髒這一句話,他整個人像個刺蝟一樣開始防範著郭靖一家子,哪怕對方費勁心力幫他解毒,他也沒有一絲感恩之心。
原文:郭靖叫道:「小兄弟,別忙走。你身上餘毒未去,發作出來可了不得。」那少年最惱給別人小看了,給郭芙這兩句話刺痛了心,當下昂首直行,對郭靖的叫喊只如不聞。郭靖搶步上前,說道:「你怎麼中了毒?我們給你治了,再走不遲。」那少年道:「我又不識得你,關你什麼事?」足下加快,想從郭靖身旁穿過。
楊過的內心是敏感而自尊的,他表面嘻哈,骨子裡卻倔強地維持著自己的自尊,所以郭芙刁鑽蠻橫的甚至出口無心的一句話,讓他受傷頗深。進而極力想與郭靖夫婦劃清界限,在他心裡,自覺自己與他們不是一路人,不與之為伍,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而這樣的孩子放在現實生活中,有幾個人會去分析了解他深層次的內心感受呢,只會覺得自己的付出不被在意,典型的不知好歹的混小子一個。我可以對你一次兩次的包容,但是如果一直如此,可能大多數人會選擇棄之不顧吧?
郭靖夫婦並沒有棄之不顧,反而幾次三番的不遺餘力救治楊過,甚至一心想著教導他成人成才。只是,精明的黃蓉通過楊過的言行,越來越看透他的聰明,他的警惕,他的不知好歹和養不熟。所以,她開始小心防範,這是出於一個居安思危的考量。在劇中未免顯得過於涼薄和小人之心,但是又不得不說,黃蓉這一做法正是符合人心和現實的考量。
原文:這幾年來,楊過到處遭人白眼,受人欺辱,那怪人與他素不相識,居然對他這等好法,眼見他對自己真情流露,心中感動,縱身躍過,抱住了他脖子,叫道:「爸爸,爸爸!」他從兩三歲起就盼望有個愛憐他、保護他的父親。有時睡夢之中,突然有了個慈愛的英雄父親,但一覺醒來,這父親卻又不知去向,常常因此而大哭一場。此刻多年心願忽而得償,於這兩聲「爸爸」之中,滿腔孺慕之意盡情發洩了出來,再也不想在心中討還便宜了。
楊過與郭靖夫婦相遇和與歐陽鋒相識幾乎是同時,雙方都想著給他解毒,可是楊過卻對郭靖夫婦充滿了警惕和排斥。反而與歐陽鋒迅速加深感情。第一次見面,為了排毒,違心叫了歐陽鋒爸爸,這裡充滿了算計。可是第二次相見,他就已經感受到了歐陽鋒的真摯,情不自禁的投入真感情,心甘情願的叫了爸爸。
楊過一個人在市井長大,看透了人情冷暖,嘗盡了各種心酸,他反而更能體會到細微的情感。瘋癲的歐陽鋒沒有了西毒的狠辣和殘忍。沒有了追名逐利的不擇手段,化身成了一腔父愛的蒼涼老人,把對痛失了愛子的所有情感都投射到了楊過身上。一個缺父愛,一個失愛子。兩個人迅速找到了心靈的契合點。
內心對歐陽鋒情感的傾斜讓楊過不計較好壞,不計較立場。他只幫親,不幫理。所以在郭靖夫婦與歐陽鋒的打鬥中,楊過都在偷偷幫助歐陽鋒。因為在他心裡,他只顧念感情,其他都不重要。
這樣的孩子像不像那些少年失足?與小混混們混在一起,是非不辨,只認兄弟義氣,其他都不重要,為了所謂的義氣,做什麼事都覺得自己是對的。沒有是非觀,沒有羞恥感。甚至為了自己的義氣和情義而心潮澎湃。可是又有多少人,因為這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如果生活中,遇到這樣的失足少年,你會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跟他玩?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這些孩子未必都是壞的,但是環境的影響和他們的叛逆,使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走錯路。就像朱朝陽和嚴良。嚴良本不是壞孩子,但是生活環境的複雜,卻拉著朱朝陽一步步走向深淵。雖說朱朝陽本性裡有著惡,但是如果沒有與嚴良和普普的交集,也許他的深淵不會墮落的那麼深。
在《神鵰俠侶》中,只是慶幸歐陽鋒瘋癲的只追尋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到底是誰。他不在是那個心狠手辣,殺人如麻的西毒。只是一個迷失自己的老人。不再不擇手段追尋名利,所以可以像平常的父親一樣,只對楊過付出愛。不像當初的歐陽克,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的看著他幹壞事,還理所當然的充當幫兇。楊過沒有學壞的機會。
但是,對於監護人黃蓉來說,她知歐陽鋒的惡,知歐陽鋒的險,更知跟隨歐陽鋒長大的歐陽克的下場。她能做的只是盡力的阻止楊過和歐陽鋒的往來。切斷楊過未來變壞的途徑。對於楊過來說,他卻覺得自己被剝奪愛的權利。所以他心裡更多的是厭煩甚至是憎惡。
楊過這樣的孩子不是不懂好歹,而是太從心出發。只遵循內心的感受,愛就是愛了,恨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帶給他溫暖的人和事,他銘記於心。讓他寒冷的人,也堅決避而遠之。
網友半夏是一個資深的教師。她曾經分享過這樣的一段經歷。九年前她班上一個初三復讀的孩子,冷漠,木然,從來不與任何老師和學生交流,上課就是走神或者睡覺,老師一批評就憤而離開,所有老師都覺得他不值得管。可是半夏卻從他的作文裡發現了他的細膩情感,一次次試圖走進他。被那個學生怒懟過,被質疑過,但是,半夏只想用心去走進他,感化他。慢慢地,那個孩子表現出了對她獨有的溫柔和寬容。會認真聽她的課,會耐心聽她的教導。成績也開始緩步上升,最後中考也達到了普高分數線。
其實,楊過這一類孩子心中有他們的一桿秤,誰輕誰重,誰是用心在與他靠近,他們比誰都敏感。說白了,郭靖夫婦對他不過是責任,而歐陽鋒對他卻是情感的付出。越是情感缺失的人,越是渴望情感。他們不需要更多的說教和管教,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愛的滋養。所以,郭靖夫婦哪怕再盡職盡責都難以走入楊過的心。
歸根結底,楊過也好,郭靖夫婦也罷,誰都沒有錯。只是大家立場不同,需求不同。楊過需要的情感,郭靖夫婦給不了。黃蓉的市儈和精明,也自然有她的道理和原則。世人也不過大多是黃蓉一樣的精明算計而已。因為我們自己做不到,所以能夠理解黃蓉的世故,也是因為我們自己世故,所以更能對半夏那樣付出真心去溫暖那些熊孩子的人抱有深深地敬意。
善良的人,讓世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