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為了爭奪武學至高秘籍《九陰真經》,黃藥師的夫人馮衡用計謀騙了周伯通,但她只騙到了下半部,氣得周伯通把下半部《九陰真經》給撕碎了。周伯通反應過來之後,覺得氣不過,就帶著上半部經書去桃花島跟黃藥師討要下半部。
可惜周伯通打不贏黃藥師, 被黃藥師用五行陣法困在了桃花島上。黃藥師倒也對周伯通非常講究,派了幾個老僕按時給周伯通送飯送水。黃藥師時不時想出點新招數新武功,立刻就跑到山洞拿周伯通練練手。這一困,就是十五年。
黃藥師在射鵰五絕裡面,武功就不算特別拔尖,甚至有些人認為黃藥師是射鵰五絕裡面武功最弱的一位。可就憑黃藥師,周伯通愣是十五年逃不出桃花島。老頑童周伯通的武功,真有想像中那麼強,位居神鵰五絕之首?
華山一論時,王重陽確實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他把心高氣傲的歐陽鋒、洪七公、一燈和黃藥師打服了。但是,這並不能代表王重陽在華山二論時同樣能把其餘四絕打服。王重陽在射鵰故事開始之前就已經離世了,說王重陽如果不死,能碾壓郭靖、金輪法王什麼的沒有意義。那獨孤求敗不死呢?會不會挑了張三丰的武當派?
咱們就拿洪七公來說吧,給郭靖傳授降龍十八掌時的洪七公,武功就已經大大超過了他華山一論時的水準。《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已經修煉了部分九陰真經,武功再次突飛猛進,不然他怎麼跟逆練九陰的歐陽鋒單挑七天七夜?
筆者的意思是,《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雖然前後銜接緊密,但畢竟有幾十年的時間跨度和功力累積,導致《神鵰俠侶》中的武功水準明顯高於《射鵰英雄傳》。有了這個基本前提,咱們再來說說周伯通。
《射鵰》和《神鵰》兩部武俠小說裡面,能夠讓絕頂高手之間拉開距離的,就是《九陰真經》。周伯通雖然被黃藥師困在桃花島十五年,武功修為到也沒落下,他開創出了左右互搏和七十二路空明拳。周伯通是個武痴,抱著武學至寶《九陰真經》不練,對他來說是個難以忍受的煎熬,可他又不敢違背師兄王重陽的囑託。
直到遇見郭靖之後,周伯通騙郭靖修煉《九陰真經》,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也修煉了部分《九陰真經》。這樣,周伯通的武功完成了由量到質的飛躍。十五年的積累是「量」,九陰真經就是「質」。此時的周伯通,武功修為已然可以媲美五絕高手。
到了《神鵰俠侶》中,周伯通的武功又有不少的進步。神鵰五絕裡面,能跟周伯通正面叫板的,唯有郭靖和楊過兩人。黃藥師和一燈在原著中均有隻認不如周伯通的描寫。而十六年後巔峰狀態下的楊過,面對周伯通的左右互搏+空明拳,也難以應付。
百花谷中,老頑童周伯通跟楊過有過一場較量。老頑童的周伯通把武功發揮到極致,左右互搏加上空明拳,僅有一條胳膊的楊過在招式變化上太吃虧,根本頂不住,而且下風明顯。周伯通綁住自己一條胳膊後,單手打楊過,居然能全部吃下奇詭剛猛的黯然銷魂掌。
連載版中,金庸寫楊過此時的內心獨白:「對方內力拳法,處處均在自己之上。」新修版中,金庸寫楊過面對周伯通時的內心獨白:「立知對方內力固厚,拳法巧妙更遠在自己之上。」所以,周伯通的武功強過楊過,是金庸先生暗示過的,不然的話,他老人家也不會這麼寫。
老頑童的武功強過楊過,那郭靖呢?周伯通能打得贏郭大俠嗎?
我認為,周伯通打不贏正值巔峰的郭靖。左右互搏這個輔助性武功,意味著無數奇招,而且左右互搏在危急關頭可以分心自救。此外,左右互搏對怪招奇招又有防禦及克製作用,歐陽克的靈蛇拳直接被互搏夾折,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也打不垮周伯通。周伯通會左右互搏,郭靖也會,在招式變化上周伯通沒有優勢。
郭靖的降龍十八掌融合九陰真經內功心法之後,至剛生至柔,一掌拍出去暗藏十三道後勁,一道強過一道。要知道,郭靖修煉的可是完全版《九陰真經》,包含了梵文版的總綱。而且郭靖鎮守襄陽,實戰能力放眼「射鵰三部曲」唯有張三丰可與之相提並論。郭靖背著一個心懷鬼胎的楊過單挑金輪法王、尼摩星、瀟湘子、尹克西四大高手,在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周伯通的實戰能力,比不了郭靖。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郭靖正值壯年,周伯通年老力衰,時間一長,周伯通內力跟不上,肯定要敗給郭靖。所以,神鵰五絕之首,當屬「北俠」郭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