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後的楊過,能否打敗周伯通?楊過是《神鵰俠侶》中的主人公,他自幼父母雙亡,歷經坎坷,不斷磨礪,成人後武功卓絕,行俠仗義,被稱為神鵰大俠,成為後五絕之一的西狂。
楊過所學武功博雜,涉獵古墓派武功、獨孤求敗的劍法、蛤蟆功、打狗棒法、彈指神通、玉簫劍法及一些九陰真經,最終自創黯然銷魂掌。周伯通是《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的人物,外號「老頑童」,是「中神通」王重陽的師弟,他與晚輩郭靖結拜為兄弟,和神鵰俠侶成為忘年之交。於第三次華山論劍之時得「中頑童」之號,被推為新「天下五絕」之首。
周伯通的主要武功有全真派功法,七十二路空明拳,左右互搏術和九陰真經。那麼楊過和周伯通誰更厲害呢?楊過早年武功一般,斷臂後受神鵰幫助,日食蛇膽,又得獨孤求敗真傳,內力大增,武功日益精進,練成潮汐內力與玄鐵劍法,已躋身為江湖一流高手。
百花谷一戰,楊過為人排紛解難,目的是逼得老頑童出谷,來與瑛姑見上一面。此時雙方凝神出招,老頑童的空明拳,奈何不得楊過。即便是左右互搏,亦難以取勝,可見後期的楊過,武功早已精進如斯,漸入化境。原著中:那一戰雖然雙方都未用盡全力,但武功高低強弱,還是能分得清的。周伯通左右互搏術在招式上佔了上風,但內力卻不如楊過雄厚。
周伯通打得高興,大叫道:「好功夫,好掌法!這一架打得可真過癮。」酣鬥了良久,老頑童那七十二路空明拳堪堪打完,他雖在招數上佔了便宜,但以勁力而論,卻總不及楊過在海潮中練出來的洶湧奔騰、無窮無盡之勢。後來楊過用上黯然銷魂掌,周伯通漸感吃力,最後兩人一掌對一掌,周伯通掌力顯然不如楊過雄渾,一老一少都暗自佩服對方。楊過心想:「自練成這黯然銷魂掌以來,所遇強敵當以此翁為最,若要勝他,委實不易。倘若真分勝負,非以內力比拼不可,那時若不是一死一傷,便如洪七公與我義父比武那般,鬧個同歸於盡,卻又何苦?」不由得收起了狂傲之氣,一躬到地,說道:「周老前輩,佩服佩服,晚輩甘拜下風。」
周伯通忙道:「且慢,且慢!你說這套甚麼銷魂掌共有一十七路,尚有一十三路未施啊?怎地便走了?」楊過道:「咱們無怨無仇,何必性命相拼?你向來對我很好,又待我妻子很好,我一直心下感激。你武功高強,晚輩認輸便是。」如此看來,楊過如果將黯然銷魂掌全部威力發揮出來,周伯通恐怕要敗下陣來。他們本無仇怨,只求切磋,所以最後以平手告終。另外,絕情谷一戰,金輪法王獨鬥三絕,周伯通亦在其中。東邪、南帝、老頑童聯手,才與金輪法王打了個旗鼓相當,雖然金輪法王最後敗了,但打敗他的可是五絕中的三人聯手。而襄陽大戰,楊過的黯然銷魂掌打中法王肩頭,且獨臂單打獨鬥,讓金輪法王無法應付,這時才是楊過以命相搏的戰力。
由此可見,斷臂後的楊過武功及內力都已臻至化境,若要真的分出勝負,周伯通應該最終會敗給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