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講一些人出家為僧,為尼的原因,一言一蔽之,"看破紅塵"。
"看破紅塵",歸依佛門,晨鐘暮鼓,青燈古佛,相伴終生,不同的人生經歷,有不同的原因。
一:家族原因。家庭世代信佛,耳濡目染,導致家庭成員皈依佛門。
二:個人原因。青年男女,為情所傷,為情所困,感情絕望,憤然皈依佛門。
三:社會原因。看不慣世道混濁,不願隨波逐流,遠離世俗煩惱,為追求清淨生活而皈依佛門。
四:還有一種情況,從小體質贏弱,多災多病,家中恐難養大,被迫送入佛門。
那麼,《紅樓夢》中的人物是什麼原因讓他(她)們皈依佛門的呢?
先說一下妙玉出家的原因。
妙玉,蘇州人。家庭也是詩書之家,書香門第。妙玉因從小體弱多病,家庭用多種方法,尋醫問藥,都不見效。甚至買了替身,也不能見好,家庭忍無可忍在她六,七歲時送入廟庵為尼。起初是在蘇州玄墓山蟠香寺修練。賈府大觀園建成後,到櫳翠庵修行。
妙玉,天賦聰穎,資質不凡,多才多藝,尤其精通茶藝。一個本不屬於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女子,曹雪芹把她歸入金陵十二釵正冊,可見作者対她的情有所鍾。
我們看一下妙玉的的判詞和判曲。
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判曲: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羶。視裙羅俗厭,豈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願,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妙玉這樣一個冰清玉潔,心性極高的女子是帶髮修行的。可見她凡心未斷,出家是不得已的。她積參予大觀園眾姐妹的活動,一起作詩品茶。她與黛玉,寶釵,惜春,寶玉關係都很好,是個非常善良,活潑,多情,嚮往陽光的女孩。作者對她寄予無限的同情。
她與寶玉的關係也非同一般,她喜歡寶玉,連寶玉的生日都記在心裡。寶玉也喜歡妙玉。但他們心中明白,不能成為夫妻,只能是精神之戀。
妙玉的結局很慘,判詞判曲中已經暗示的很明白,不再多說。
再說一下寶玉出家的原因。
面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寶玉出家,完全是為情所困,為情所傷。面對寶釵的情,黛玉的心,寶玉無法選擇,也無權選擇,無力選擇。他已心灰意冷,一片空白。
出家,是寶玉的不二選擇,只有回到原點,讓心歸零,才是他的最好歸宿。
當然,對封建家族的不滿和厭惡,逃避現實也是他皈依佛門的原因,其實這不重要。
最後我們看一下作者對寶玉的判詞。
我所居兮,青梗之峰。我所遊兮,鴻蒙太空。誰與我遊兮,吾誰與從?渺渺茫茫兮,歸使大荒。
寶玉的出走,喚醒多少人間痴迷。痴男怨女,生死相許,人世無常,水月鏡花,山盟海誓,轉眼成空,煙雲過後,醒來一夢。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富貴繁華,浮生一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