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貓叫,讓妙玉徹夜難眠!惜春:什麼走火入魔,實際在想入非非

2020-08-27 淺淺閱讀

《紅樓夢》中帶玉的女子一般都能得到曹雪芹的偏愛,黛玉,紅玉、玉釧兒,不管主子還是丫鬟,都一樣的容貌俏麗,冰雪聰明。除了這幾位,還有一位女子是個特殊的存在,那就是妙玉。她本是蘇州官宦之家的小姐,因從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門,帶髮修行。

她經文好,模樣兒好,文墨也極通,是王夫人正經下貼子請到家廟櫳翠庵的。也許遁入空門並非她自己的初衷,所以她的內心並未斬斷與這滾滾紅塵的聯繫。在很多方面看來,她還是個塵世之人。

妙玉出家,身邊還是大家小姐的標配,有兩個老嬤嬤和一個小丫頭服侍。

一般人出家,無疑是要了卻世間塵緣,斬斷與凡塵俗事的聯繫,能忘的忘了,能了的了了。有誰見過帶著保姆來修行的?何謂苦行僧,凡事要親力親為才對,「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妙玉就不一樣了,身邊服侍的人不僅有老媽子,還有小丫頭。在第88回,妙玉做夢嚇著了,還是盡心伏侍她的女尼打發人去請大夫。一般人清修,可不敢這麼勞師動眾。

妙玉的性格,並未因為修行而變得溫和恬淡,與世無爭。

雖然妙玉非常推崇範成大的「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意喻自己是檻外之人,但實際上卻如邢岫煙所說,妙玉「為人孤高,不合時宜」。邢岫煙是紅樓女子中人人稱道的好姑娘,從不說長道短,招惹是非。並且她與妙玉兒時便認識,她們的關係亦師亦友。她對妙玉的了解自然比別人更多些,所以她的評價無疑最中肯。

且看在寶玉生日這天,妙玉下的拜貼上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扣芳辰」,把寶玉弄得沒有主意無法回復,在去與黛玉商量的路上碰上邢岫煙,無意中得知邢岫煙是妙玉的老相識,而求邢岫煙時,看她是怎麼說妙玉的:

他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從來沒見拜貼上下別號的,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了,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道理。」

看看邢岫煙這評價,「放誕詭僻」也是應了她前面說的「不合時宜」,正因為如此,才為"權勢不容」。

另外在蘆雪庵爭聯即景詩時,李紈要罰落第的寶玉去櫳翠庵折紅梅來插瓶,她是這麼說的:

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

李紈是大觀園中的老好人,從不與人交惡,而她竟說出了「可厭妙玉為人」這樣的話來,可見妙玉平時為人有多麼的不討喜。

而出家之人,在我們看來內心必定是修煉得爐火純青了,表現在言行舉止上面就是要內斂、自律、謙恭,而不是像妙玉這樣由著性子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招得眾人的一致差評。

出家人說的眾生平等,並未在妙玉的言行中表現出來。

賈母在劉姥姥二進大觀園中宴請了劉姥姥。飯後眾人擁到櫳翠庵來喝茶。且看妙玉怎樣行事。給賈母這位老太君的茶杯,用的是一個成窯小蓋鍾。給眾人的,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很顯然,賈母用的茶杯更高級不是?這可是妥妥的看人下菜碟了

再看她與寶釵黛玉喝體己茶用的杯就更不同了,這可是古董級別的了。而給寶玉用的是自己平時用的綠玉鬥,那也不是俗物。沏茶的茶水,給眾人的是舊年蠲的雨水,給自己和死黨喝的是五年前的梅花上收集的雪水。世法平等嗎?簡直是太不一樣了。

賈母把喝過的茶水順手賞給了劉姥姥喝,而妙玉竟然嫌棄劉姥姥弄髒了杯子竟然要擱棄一邊。這說好聽了是她有潔癖,說不好聽是勢利眼。

寶玉說等他們走了叫幾個小廝打幾桶水來洗地,妙玉竟稱抬了水來只需擱在牆根下,別進門來。 清高到這種地步,是怕粗俗之人弄髒了她的地。

所以,出家人所說的慈悲為懷,眾生平等在妙玉這個帶髮修行的人身上一點都沒體現出來。而且,身為女尼的妙玉似乎還有一點兒女情長。

在第八十七回:「感秋深撫琴悲往事,坐禪寂走火入邪魔」中妙玉在惜春的蓼風軒下棋,碰上了不請自來的寶玉,倆人說了幾句話,弄得妙玉心神不寧。回到櫳翠庵,聽見房上兩個貓兒一聲一聲地叫喚之後,便有了如下表現:

那妙玉忽想起日間寶玉之言,不覺一陣心跳耳熱。自己連忙收攝心神,走進禪房,仍到禪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奔馳,覺得禪床便恍蕩起來,身子已不在庵中。便有許多子孫公子要求娶他,又有媒婆拉拉扯扯扶他上車......

妙玉就這樣恍恍惚惚病倒了,病得還很嚴重,病得神志不清,害得庵裡的尼姑折騰了一夜。後面請來大夫看病,有說是熱入血室的,也有說是邪崇觸犯的,有的說是內外感冒的,終無定論。最後來的一位大夫顯然看起來更高明,他說妙玉的這些症狀是走火入魔的緣故。於是給她開了去火的藥,吃了一劑,妙玉才稍稍平復些。

關於妙玉得病的原因,外頭的狂蜂浪蝶說妙玉是因很風流的人品,很乖覺的性靈才導致的。

然而,冷眼旁觀的惜春,一語就道破了真相:妙玉雖然潔淨,畢竟塵緣未斷。換通俗一點或者粗暴一點的說法,什麼這個邪那個邪的,其實是熟女思春罷了。但惜春作為貴族女子,斷然不能從她的口中說出太直白的話來。

這兒說的潔淨自然是指妙玉潔身自好,不屑與男人勾勾搭搭,有別於尤二姐多姑娘之流。但是惜春這句話的重點是在後半句:塵緣未斷。而這塵緣,其實跟寶玉有很大關係。

妙玉對寶玉,有一種情愫,是愛還是欣賞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超出友誼層面。這一點,賈府中的很多人都能看得出來。

賈環曾說: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他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了。

剛到賈府的邢岫煙都打趣寶玉:怪不得妙玉竟下貼子請你,又怪不得上年竟給你那些梅花。

妙玉與惜春下棋時,寶玉只說了妙玉一句很平常的話,一抹紅霞就悄悄上了妙玉的雙頰。再說一句,妙玉更是臉紅心跳,連贏定的棋都不下了。而寶玉也不自在,跟著臉紅。惹得惜春笑寶玉:這也值得臉紅,跟見了生人似的。

連惜春小小年紀都看出了二人之間不太正常的情愫。妙玉對寶玉這種不能言明的感情,在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就有了表現。

妙玉拉寶釵、黛玉衣襟去喝體己茶,而不拉寶玉,不是不想拉,只是不好拉罷了!妙玉對寶玉說「你獨來我不肯給你吃」,其實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假撇清罷了。

在第五十回獨寶玉一人去偏能折來紅梅,可見寶玉在妙玉心中的地位。為了掩飾,第二次妙玉又分送各人一枝,也是欲蓋彌章。

妙玉此處生病,主要還是因為白天在蓼風軒見到了寶玉,引得自己臉熱心跳。回到庵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思念如綿綿春水一樣悠長。「哪個少男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況且妙玉比寶玉大上幾歲,此時已是大齡熟女,有此表現也不為過。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看她的表現:一會兒是心跳耳熱,一會兒兩手撒開,口中流沫。叫醒時,只見眼睛直豎,兩顴鮮紅。夢見的又是萬馬奔騰,禪床晃蕩,又是公子哥,又是媒婆啥的。

只能說,妙玉度化不了自己,還是凡世中的紅塵女子,終陷情慾中。這也應了她的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中惜春及其它人出家的原因
    惜春,賈府四春之一。榮國府賈敬的女兒,賈珍的胞妹。丫環入畫。惜春最後出家為尼,完全是家庭環境造成的。惜春母親過早去世,她自小生活在單親家庭,缺失母愛。父親賈敬,虔心於道教,常年在道觀煉丹求長生不如死。他對惜春不管不問。所以,惜春也沒有父愛。惜春本來是個極其聰慧的女孩子,喜歡讀書繪畫,人也長得很漂亮。尤於缺失父母之愛,養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可以說是冷麵,冷心,冷如冰霜。她沒有親情,對任何人都沒有感情,就連跟隨自己多年的丫環入畫,也沒有一是愛心和同情心。抄檢大觀園時,因從丫環入畫箱子裡搜出幾兩碎銀(其實是哥哥存在這裡的),惜春也不顧主僕多年恩情,硬是要人把她攆走。
  • 有人認為妙玉身為出家人,但是卻不慈悲,你怎樣看?
    妙玉遁入空門是不得已的。文本內清楚地寫道,妙玉從小多病,為了祛病消災,所以她的父母給她買了許多替身,替她去出家。但是,妙玉的病卻始終不見好轉,到底她自己親自出家了病才好。由此可見,妙玉的出家並非為了一般意義上的慈悲為懷,廣度眾生,因為慈悲心而出家。
  • 《紅樓夢》中寶玉,妙玉等人出家原因
    那麼,《紅樓夢》中的人物是什麼原因讓他(她)們皈依佛門的呢?先說一下妙玉出家的原因。妙玉,蘇州人。家庭也是詩書之家,書香門第。妙玉因從小體弱多病,家庭用多種方法,尋醫問藥,都不見效。甚至買了替身,也不能見好,家庭忍無可忍在她六,七歲時送入廟庵為尼。起初是在蘇州玄墓山蟠香寺修練。賈府大觀園建成後,到櫳翠庵修行。
  • 金陵十二釵中的妙玉印象
    妙玉,在紅樓夢中,是最為特別——帶髮修行的一位道姑。當時大觀園建成後,為了豐富內容,從姑蘇買了十二個梨園小姑娘,而妙玉本是一個富家千金小姐,因從小有病,家裡就讓代發出家以祛病,趁此時機,後來也被買回,來到了大觀園。
  • 87版《紅樓夢》之妙玉劇照:帶髮修行美麗聰穎,塵緣未了不潔不空
    妙玉是一個帶髮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為尼。賈府建造大觀園,妙玉入住櫳翠庵。她在賈母、王夫人面前從容自若,不卑不亢在大觀園的日子裡,她與寶玉、黛玉、寶釵、湘雲、惜春、邢岫煙結下友誼
  • 妙玉穿著青緞背心根本不是道姑她是誰
    現在看看妙玉的穿著打扮還是一個出家人打扮嗎?也有人說了,續書可能是偽作,不算數,所以就對妙玉的穿著打扮沒有多少注意!告訴大家,妙玉全身的衣服都有出處,都有名堂,絕對不簡單!我們今天就來講其中的一件:水田青緞鑲邊背心 妙玉穿著這件「水田青緞鑲邊背心」,我們來看看《紅樓夢》中還有誰穿過這件漂亮的背心,而且告訴大家,這件背心價格可不菲!
  • 執筆作畫《大觀園行樂圖》的賈府四姑娘惜春是誰
    第二回中冷子興介紹說:「四小姐乃寧府珍爺之胞妹,名喚惜春。」六十五回中,作者借小廝興兒的口再次強調惜春的出身:「四姑娘小,他正經是珍大爺親妹子,因自幼無母,老太太命太太抱過來養這麼大,也是一位不管事的。」第四十回中劉姥姥看到賈母讓小姑娘惜春畫大觀園,是這樣說惜春的:「你這麼大年紀兒,又這麼個好模樣兒,還有這個能幹,別是個神仙託生的罷?」
  • 清心寡欲的李紈,為何討厭妙玉?因為她曾是自己的情敵
    惜春遁入空門應是在作品的結尾部分,前八十回書僅是暗示其最終將出家為尼;而妙玉一出場便已是一位出家修行十多年的尼姑了。既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沒有任何血緣和親屬關係,又是一位身入空門、帶髮修行的僧尼,卻被作者堂而皇之地請進賈府的大觀園,並載入太虛幻境薄命司金陵十二釵正冊。作者如此構思,合乎邏輯的解釋只有一個,即妙玉曾經,或是將在後四十回裡,與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發生某種關係。
  • 林如海如果聽了癩頭和尚的話讓黛玉出家,結果就是妙玉?你想錯了
    林黛玉和妙玉都是蘇州人,都是仕宦家庭出身,都是目無下塵的女子。她們小時候都有和尚化她們出家,妙玉出家了,林黛玉沒有出家。很多人推測,如果林黛玉出家就是妙玉。妙玉的身世很奇特:比如她帶著價值連城的珍器古玩,又是官宦人家出身,她家自然是大富大貴之家,卻似乎沒有其他親人,身體不好才出家,而且是帶髮修行,估計家裡的打算是大了,身體好了,還俗嫁人。她自稱閨閣女兒,在京城等待結果,說明她也沒打算一輩子出家。
  • 秦鍾賈寶玉妙玉香菱甄士隱
    妙玉被強盜劫這是根據脂硯齋批語猜測的妙玉結局,賈府已經面臨傾塌,守衛鬆散,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一群梁山好漢闖進賈府大觀園妙玉的小窩櫳翠庵,妙玉還是乖乖的念經,突然被人從背後抱起來,飛簷走壁帶跑了。
  • 真假林黛玉—妙玉才是林如海女兒,林黛玉是賈黛玉、妙玉是甄黛玉
    由此可見,妙玉是孤僻,看不起別人,自以為很不錯。妙玉請黛玉寶釵喝茶的時候,黛玉因不知道茶是什麼水泡的,妙玉不僅僅說黛玉是個俗人,還加了個形容詞「大」字,並且還將黛玉教育了一頓。就因為黛玉不知道泡茶用的是什麼水,妙玉就全面否定了黛玉,還扣上了大俗人的帽子。可見妙玉孤芳自賞、我行我素到了何種程度。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
  • 惜春的母親是誰?賈敬出家和惜春被寄養都與她有關
    迎春和惜春的母親都是很神秘的人,從未在書中正經介紹過她們,迎春的母親還知道是賈赦的妾氏,可是惜春的母親在書中隻字未提,她到底是什麼神奇的人物?第二,賈敬出家和惜春被寄養,都與惜春的母親有關惜春一直都被寄養在榮國府,所以她對寧國府的關係很淡漠,這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原因。惜春對寧國府毫無親情可言,這很可能與她的母親有關。
  • 因為替哥哥保存物品就被趕走,惜春對入畫為何如此冷漠、絕情?
    那麼,惜春堅決不要入畫,問題就出在這裡了。我們知道,賈府的主子有時候會賞賜下人東西,襲人、秋紋等人都得過。但是,那些左不過是些主子不要了的舊衣服什麼的,像這樣大包、大包的金銀錁子是沒有的。而入畫哥哥卻得了這麼多,裡面居然還有玉帶板之類的東西。他是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立了什麼樣的功勞才能得到賈珍如此多的賞賜呢?
  • 李紈說不喜歡妙玉為人,其實這是李紈的障眼法,她和妙玉私交不錯
    這也難怪,懟黛玉,嫌棄劉姥姥,呲寶玉,妙玉在劉姥姥遊大觀園那一回,把自己的個性展露無疑。等到蘆雪廣聯詩那一回,李紈罰寶玉找妙玉要紅梅,大家覺得李紈治寶玉的這招兒又雅又有趣。李紈那句,「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成功引起書內書外圍觀群眾的共鳴。
  • 香藕、長生果代表什麼?賈惜春的最終命運又是如何?
    惜春這個人,雖是賈府三春裡年紀最小的,但卻是最冷酷無情的,無事時自然看不出她是何等性情,等到有事時,尤其是在攆入畫時,她那冷絕的性情就暴露無遺了,抄檢大觀園時三春中就她和迎春的大丫鬟被查出了問題,但入畫私遞物品的罪過遠小於司棋在園中私會潘又安的罪過,連王熙鳳和尤氏等人都覺得可饒了入畫,但惜春卻非要將入畫趕走不可,還向尤氏說出了「或打,或殺,或賣,我一概不管」
  • 惜春的孤僻,來源於她尷尬又難以啟齒的身份
    那麼惜春為何會如此冷血無情呢?在榮府這邊,和惜春最常玩兒的人就是尼姑智能兒,她不止一次說,要和智能兒一樣,剃了頭當尼姑。入畫算是惜春身邊最親近的人了,陪伴了惜春很多年,但惜春為了一件捕風捉影的事就把入畫趕走了。可以說,在惜春身上,毫無任何感情可言,她對整個世界都是冷漠以待的。
  • 從抄檢大觀園,看探春、惜春人品性格
    他便要趁勢作臉獻好,因越眾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沒有什麼。」……只聽「拍」的一聲,王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時大怒,指著她問道:「你是什麼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