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三生三世枕上書》中的女反派人設有著許許多多的相似點,同為公主,皆靠父親餘蔭庇佑,又專門插足和離間男女主。但是為什麼看到姬蘅之後,大家反而更喜歡素錦了呢?
拋卻演員本身不談,只談角色。姬蘅在電視劇中的人設其實很奇怪,剛開始喜歡自己的侍衛喜歡得感天動地的模樣,但卻沒有否認自己修改了機關圖,白白佔了白鳳九的功勞,博取了帝君的讚賞。如若對他無感,何須博其好感?是何心思,都掩埋在端莊略惶惶的姿態之下。
在凡間失憶,她又以和親公主的名義而來,表面上是充當奸細,可暗地裡早已對王君專寵九美人深感不滿。只是她的不滿,以很微妙的形式發洩了出來,讓人對其內心的情絲糾葛感到十分的莫名其妙。
在梵音谷當琴師,她又是靠了父親的餘蔭庇護,得東華帝君定時定點地去給自己療傷。這麼一來,她就徹底走出了失戀的陰影,徹底嚮往帝君的愛澤。她以東華帝君對她的恩,投以她對東華帝君的情,其實十分的不明智。在凡間她還是那個心機爆表運籌帷幄勘破一切的女諸葛模樣,怎麼到了梵音谷就如此的身在廬山?也許陷入愛河的女人都會這樣雙商下線吧,但是姬蘅的下線,是堪稱滑鐵盧式的,彈琴考試以權謀私,公然刁難學生白鳳九,不禁讓人啞然失笑,更侮辱了老師這個職業。以東華帝君的名義搶奪白鳳九救人的頻婆果,碾碎白鳳九的玻璃心,動機太過明顯,轉折太過突兀。要不是遇到的是白鳳九這樣一個智商低下的傻白甜,相信很少有人會看不破她的挑釁成分。
對於東華帝君這個石頭心,女人一般都難以撼動他,就連主角光環籠罩的白鳳九都要費盡心機才能爭取到那麼一絲絲緣分。而姬蘅說是一往情深,可實則她的行動力著實太差,除了考試刁難學生、搶奪頻婆果事件,就是以龍鱗阻止東華帝君成親的事件。這最後一件事可以看出是她走投無路之舉,她催化了自己的毒素,只為阻止帝君成親,用的是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策略,可實際效果卻是耗盡了自己父親為她攢下的最後一片遮風擋雨的樹蔭。我相信人到絕望是沒有什麼理智的,但姬蘅對東華的愛,來得突兀,終得也突兀,突然的她就愛上了他,突然的他就心狠甩掉了她,愛他卻從未示愛過,愛他也從未斟酌過他的願望,一個勁地擠兌情敵,卻從來沒有想到東華帝君是個石頭心。這就好比對牛彈琴,非逼和尚娶媳婦,非逼石女生孩子,如果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神舉動,哪裡有可能輕易撼動不可能的事。
姬蘅,並沒有素錦從一而終的痴情。她的一生經歷了三段情,先愛閔酥,後愛東華,最後愛燕池悟。她的每段情都是來也突然去也突然。素錦卻是愛了夜華多少萬年,儘管她利用元貞毀自己清譽,但軸心骨卻依然是為了得到夜華。咱們國人對婦女的忠貞還是蠻讚賞的。
而且素錦愛得比姬蘅更加艱辛,付出得更多,先是受了樂胥的打擊,迫不得已走了曲線嫁人的策略,先嫁天君後嫁夜華,後是拿出了自己母親的殉葬品結魄燈,換取自己入駐洗梧宮,不管她有多麼自私,對素素多麼惡毒,但她總算是為夜華和天君做過貢獻,有過犧牲,安撫了族人,穩固了旁支與天族的關係,不負一個公主的名號。
反觀姬蘅,為了愛情跟哥哥撕破臉,為了愛情又跟所有主角過不去,滿腦子就只有一個愛情,堪堪正是個有情飲水飽的傻女人。對於魔族,她毫無貢獻,對於和天族帝君的聯姻,她也逃婚,在凡間幫著聶初寅偷東西也沒有偷成,幾乎一事無成。如此「喪」的反派,讓人看不到一絲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