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十二時辰》將推出動畫版的消息公布,一石激起千層浪。
長安十二時辰
The Longest Day In Chang& 話題
這番完全「復刻」的做法,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質疑:「和電視劇一模一樣,我為什麼要看動畫?
1
技術發展催生「寫實派」
隨著三維動畫製作技術的進步,一些國產動畫作品開始追求「真實感」,《長安十二時辰》動畫版便是其中之一——片中的場景和角色模型都設計得相當寫實,連人物的睫毛、眉毛都根根分明,表情、動作也力求貼近真人。
動畫版裡的人物細節纖毫畢現▲
其實,在《長安十二時辰》之前,「寫實派」的三維動畫已有先例。
上個月開播的國漫《凡人修仙傳·風起天闌》(簡稱《凡人》)甚至已經拋棄了傳統三維動畫的製作流程,轉而採用了全程真人動作捕捉的方式製作。
《凡人修仙傳·風起天闌》裡逼真的人物動作▲
原本,動畫角色的一顰一笑都是「無中生有」,不可能與現實生活中一模一樣。但《凡人》中三維動畫模型的動作數據全部來源於真人,這使得角色的種種微表情、小動作都格外真實、細膩、傳神。
和真人幾無差別的武打動作▲
不過,這樣的技術革新和呈現效果也引來了大家對真人劇和動畫邊界的思索:「《凡人》到底還算不算是一部動畫?」
2
過分寫實掉進「恐怖谷」
雖然《凡人》的製作過程有了真人演員的加入,但真人捕捉的數據並不是採集以後就直接照搬使用的,而是由動畫師進行多輪調整,再映射到製作好的角色模型上。
經過採集、調整、映射後的動作效果▲
所以歸根結底,《凡人》還是一部三維動畫。
以往,三維動畫主流的審美風格,要麼是帥氣美型,要麼是誇張搞怪,寫實是近年來技術發展才催生的一個嶄新流派。
《凡人》等作品一直在真人劇與動畫之間謹慎地尋找符合大眾審美的「寫實風」。
符合大眾審美的「寫實風」仍在摸索中▲
相比之下,動畫版《長安十二時辰》的美術風格就有些簡單粗暴——光是動畫版「張小敬」那張與雷佳音一模一樣卻又僵硬了幾分的臉,就讓不少觀眾看得「毛骨悚然」。
和雷佳音十分相似的動畫版「張小敬」▲
「一般來說,動畫角色越接近真人,就會越招人喜歡。但如果太過於接近真人,又反而會讓人覺得恐怖,這就是『恐怖谷』理論。」《凡人》的動畫總監翁志力解釋,「從早期的模型開始,我們就做了很多二次設計,讓動畫角色的臉型與真人有一定程度的區別,避開『恐怖谷』。」
和雷佳音十分相似的動畫版「張小敬」▲
3
「完全復刻」何必看動畫
《凡人》的寫實風格賺到不少好評,《長安十二時辰》動畫版預告片收穫的質疑聲音卻有些大。
一條獲得近8000點讚的熱評道破了玄機:「動畫的功能不是重複現實。」
網友評論▲
《凡人》中最為出彩的武打長鏡頭是現實中難得一見的,而《長安十二時辰》動畫版預告片始終在努力還原劇版。
一味模仿,如何超越?技術的進步可以解決三維動畫模型穿幫、動作僵硬等問題,但單純追求畫面細膩、動作流暢,「人造人」始終不可能比得過真人。
和劇版幾乎一模一樣的分鏡▲
其實,相比實拍影片,動畫創作擁有更高的自由度。曾有人將動畫比作一場瑰麗的夢,夢裡天馬行空,一切皆有可能。
動畫角色可以因作者的設計隨意改變長相、身材、氣質,不為演員本身的外形條件影響,也可以超越人體極限,做出真人演員無法做到的動作;動畫鏡頭沒有實體,可以不受空間調度的局限,完成實拍影片無法完成的分鏡,一些精彩但拍攝難度很大的長鏡頭也能在製作過程中進行逐幀調整,達到完美的效果……
和劇版幾乎一模一樣的分鏡▲
如何發揮動畫藝術的優勢,展現其獨特的魅力,才是作品制勝的關鍵。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吳旭穎
編輯:小開
圖片:影片截圖,部分源自網絡
©新民晚報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