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寫給200年後的女兒的一封信,是穿越還是另有隱情?

2020-11-04 右右細毛和爸媽

人類壽命現今最長的也就是傳說中的彭祖,活了800歲。200年後,難道人人都成了彭祖?

是的,一位作家給200年後的女兒寫了一封信,信裡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

第一,人不會死,不會生病。

第二,所有的腦子都連著網際網路的。

第三,銀行是不中斷的。

第四,家裡四面窗都是電視屏幕。

第五,工廠全移到太空。

第六,恆星之間的航行。

這是穿越到未來的一次探險,是腦洞大開,還是另有隱情?

1

這位作家是誰?

這位作家是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大家叫他大劉,他稱自己——劉電工。

他畢業於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現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電工程系,曾在一家電廠任計算機工程師。

他所著的兒童文學、長短篇小說,尤其是科幻小說,都被人稱道。2015年8月23日,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2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動用國家力量催更的中國第一人

2015年《三體》第一部出版後不久,劉慈欣收到一封郵件:「你好,美國總統歐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 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

劉慈欣以為是惡作劇,直接把郵件刪除了,也沒當回事。直到後來,美國外交部找到中國外交部協調此事,大劉才幡然醒悟,原來那封郵件真是美國總統發的。

以國家政府名義向作者催稿,時任總統的歐巴馬也算是任性了一把。

Facebook創始人扎爾伯格說:「我只有點滴時間閱讀,得讀快一點,趕在年底讀完它。」
小米創始人雷軍說:「這十年裡面,我推薦最多的書是《三體》。《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維攻擊尤其深刻。」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對話楊振寧時,高贊《三體》:「中國有很多科幻小說是不錯的,比如《三體》。劉慈欣的小說,有非常深厚的修養和準備。他利用深厚的科學知識作為想像力的基礎,把人間的生活、想像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產生了獨特的趣味。」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嚴峰說:「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劉慈欣的作品是天馬行空,宇宙遨遊,寫給女兒的信裡,會不會也是延續了他的寫作風格了?

3

劉慈欣寫給200年後的女兒的一封信——《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

這是一檔讀信欄目《見面如字》中公布的:劉慈欣寫給200年後的女兒的一封信——《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除了各種不可思議的想像外,滿滿的舐犢情深。

這是劉慈欣2013年所作,可以看到其中的有些方面,現在竟然就實現了;就像童年的動畫片《哆唻A夢》中的各種未來,都成了真實可見。

親愛的女兒:

你好!這是一封你可能永遠收不到的信,我將把這封信保存到銀行的保險箱中,委託他們在我去世後的第二百年把信給你。不過我還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當你看著這張信紙上的字時,爸爸早已消逝在時間的漫漫長夜中。我不知道人的記憶在兩個多世紀的歲月中將如何變化,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我甚至不敢奢望你還記得我的樣子。

但如果你在看這封信,我至少有一個預言實現了:在你們這一代,人類徵服了死亡。在我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有人指出:第一個永生的人其實已經出生了,當時我是相信這話的少數人之一。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做到的,也許你們修改了人類的基因,關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開關,或者你們的記憶可以數位化後上傳或下載,軀體只是意識的承載體之一,衰老後可以換一個……

你收到這封信,還說明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銀行對這封信的保管業務一直在正常運行,說明這兩個多世紀中社會的發展沒有重大的斷裂。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如果真是這樣,那我的其他的預言大概也都成為了現實。在你出生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說的扉頁上,我寫下了:「送給我的女兒,她將生活在一個好玩兒的世界」,我相信你那時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兒。

你是在哪兒看我的信?在家裡嗎?我很想知道窗外是什麼樣子。對了,應該不需要從窗子向外看,在那個超資訊時代,一切物體都能變成顯示屏,包括你家的四壁,你可以隨時讓四壁消失,置身於任何景致中……

你可能已經覺得我可笑了,就像一個清朝的人試圖描述21世紀一樣可笑。但你要知道,世界是在加速發展的,21世紀以後,二百多年的技術進步相當於以前的兩千多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所以我不是像清朝人,而是像春秋戰國的人想像21世紀那樣想像你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想像力與現實相比將顯得極度貧乏。

好吧,你也許根本沒在看信,信拿在別人手裡,那人在遠方,是他(她)在看我的信,但你在感覺上同自己在看一樣,你能夠觸摸到信紙的質地,也能嗅到那兩個多世紀後殘存的已經淡到似有似無的墨香……因為在你的時代,網際網路上聯結的已經不是電腦,而是人腦了。資訊時代發展到極致,必然實現人腦的直接聯網。

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現在這樣辛苦地寫作業了,傳統意義上的教育已經不存在,每個人都可以在聯入網絡的瞬間輕易擁有知識和經驗。但與人腦網際網路帶來的新世界相比,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說到孩子,你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這封信嗎?在那個長生的世界裡,還會有孩子嗎?我想會有的,那時,人類的生存空間應該已經不是問題,太陽系中有極其豐富的資源,如果地球最終可以養活一千億人,這些資源則可以維持十萬個地球,你們一定早已在地球之外建立新世界了。

那時的天空是什麼樣子?天空是人類所面對的最恆久不變的景致,但我相信那時你們的天空已經有了變化,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和重工業都已經遷移到太空中,那些漂浮的工廠和企業構成了星環。那是太空城,我甚至能想出他們的名字:新北京、新上海和新紐約什麼的。

你的職業是什麼?你所在時代應該只有少數人還在工作,而他們工作的目的已經與謀生無關。但我也知道,那時仍然存在著許多需要人去做的工作,有些甚至十分艱險。在火星的荒漠,在水星灼熱的礦區,在金星的硫酸雨中,在危險的小行星帶,在木衛二冰凍的海洋上,甚至在太陽系的外圍,在海王星軌道之外寒冷寂靜的太空中,都有無數人在工作著。你當然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他們中的一員,我為你而驕傲。

你在那時過得快樂嗎?我知道,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煩惱,我無法想像你們時代的煩惱是什麼,卻能夠知道你們不會再為什麼而煩惱。首先,你不用再為生計奔忙和操勞,在那時貧窮已經是一個古老而陌生的字眼;你們已經掌握了生命的奧秘,不會再被疾病所困擾;你們的世界也不會再有戰爭和不公正……但我相信煩惱依然存在,甚至存在巨大的危險和危機,我想像不出是什麼,就像春秋戰國的人想像不出溫室效應一樣。這裡,我只想提一下我最擔心的事情。

你們遇到TA們了嗎?你知道我指的是什麼,人類與TA們的相遇可能在十萬年後都不會發生,也可能就發生在明天,這是人類所面臨的最不確定的因素。關於未來,這是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雖然我早已聽不到你的回答,但還是請你告訴我一聲吧。

親愛的女兒,現在夜已經深了,你在房間裡熟睡,這年你13歲。聽著窗外初夏的雨聲,我又想起了你出生的那一刻,你一生出來就睜開了眼睛,那雙清澈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讓我的心都融化了,那是21世紀第一年的5月31日,兒童節的前夜。現在,爸爸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在二百多年前的這個雨夜,祝你像孩子一樣永遠快樂!

爸爸

2013.05.24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下面連結購買。

4

結語

大劉寫給女兒的信,表面上是描繪的一個科幻世界,實際上是對人性的一種反思,有對未來的憧憬,也有悲涼一面的反思,正如他的作品一般,值得細品。

信中最後一句,也是所有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許吧:永遠像個孩子一樣快樂。

無論世事變遷,積極地面對,會成為父母的驕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侵權必究。

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劉慈欣寫給女兒
    《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劉慈欣寫給女兒 親愛的女兒:你好!這是一封你可能永遠收不到的信,我將把這封信保存到銀行的保險箱中,在服務合同裡,我委託他們在我去世後的第二百年把信給你。不過我還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現在你打開了信,是嗎?這時紙一定是比較罕見的東西了,這時用筆寫的字一定消失已久,當你看著這張信紙上的字時,爸爸早已消逝在時間的漫漫長夜中,有二百多年了。
  • 郭曉峰《錦衣之下》:天上人間,楊程萬寫給林荷的一封信
    楊程萬寫給林荷的一封信:小荷,一晃你走了十多年,小小被送到堂子,後被現在的養母袁氏收養,改名袁今夏!雖然家境清寒,但是養母對她極好,視如己出,你走後,我找到她們,就住她們附近,這些年我一直看著她長大!現如今的夏兒已經長大,在六扇門當捕快,我把追蹤術傳授於她,她聰明伶俐,學有所成不日將能繼承我的衣缽!下次跟你單獨說說夏兒,今天和你說說你妹妹菱兒!
  • 這些年,劉慈欣開過的腦洞
    我幾乎讀了劉慈欣的所有作品。下面,我簡要說說這些年,他開過的腦洞。命運:人類可以穿越時間,回到過去。書中,一對年輕夫婦在時空旅行時,改變了一顆小行星的方向。而這顆小行星,正是6500 萬年前原本要撞擊地球的那顆。那小行星不撞擊地球,恐龍還會滅絕嗎?如果不會,還有人類的事嗎?小說的最後,出現這樣的場景:動物園內,人類變成了被觀賞的動物,而恐龍才是遊客。
  • 中國科幻不僅有劉慈欣,還有充滿溫情的機器人
    我看中國科幻小說的時間也算比較久了,從96年開始就是《科幻世界》的忠實粉絲,每期必買。《科幻世界》可以說是中國科幻小說的領航讀物,眾多的科幻小說名家,比如說劉慈欣,何夕,王晉康等,我都是在《科幻世界》上了解到他們的作品的。
  • 男子重病住院,妻子下跪籌錢,四年後女兒翻家裡存摺才知另有隱情
    父親的脾氣溫和而敦厚,母親也是善良而老實,從不和人鬧矛盾,誰家有事都願意幫忙,口碑極好。所以四年前父親生病的時候,村裡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幫助他們。父親的那場病來勢洶洶,重病住院後,他們家裡拿不出那麼多錢,無奈之下母親只好去借。
  • 1965年,三體人發現地球為啥不攻擊?劉慈欣:這正是黑暗森林法則
    而這些疑惑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面體現出來,裡面有很多超乎常人理解的科幻概念,其創意很超前,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看了都催更。當三體文明知道太陽系有地球的存在後,依然不敢輕易派來探測設備,那是因為三體人本身科技水平有限,當發現其他文明後,不敢決定對方是否厲害過自己,故此也會產生一種擔憂的恐慌。這也許就是宇宙中各種生物文明的本能,而在這種本能的影響下,宇宙才誕生了黑暗森林法則。
  • 其實另有隱情
    其實另有隱情。公元960年,節度使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為鞏固趙家天下,避免出現唐朝後期藩鎮割據局面,加強中央集權,採取重文抑武的方針,剝奪武將的權力。在這種大背景下 ,武官很難得到重用。林衝身為北宋八十萬禁軍教頭,名聲還是有一點的,但在宋朝,禁軍雖屬中央正規軍,教頭也在正式編制內
  • 被過分解讀的《三體》,劉慈欣有話要說
    作品概述《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 試管嬰兒後,我流產了,含淚寫給老公的一封信
    大約一年前,流產後兩個星期,我和老公有一次很大的爭吵,起因是那天去老公家和親戚家,我一整天悶悶不樂,是說要一個剛流產的人快快樂樂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我其實比較想待在娘家。走回老公家的路上,老公問:「你怎麼了?」我冷淡地說:「還用問嗎?」老公是真的不知道我怎麼了,但我覺得一切都應該顯而易見,還需要問嗎?
  • 其實另有隱情
    其實另有隱情!「說到知否這部宅鬥主題的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因為在這部劇裡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不過也有讓人想要誇讚一下的面孔,畢竟都特別的有演技,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劇中的這個角色,她在劇中飾演的是盛家的五姑娘如蘭。
  • 馬超是十惡不赦的惡人,還是反覆無常的小人?抑或另有隱情?
    從此,他一身驚人的本領總算有了盡情發揮的地方,之後他替劉備東徵西討,並甘效犬馬之勞,為劉備能順利謀奪西川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漢王朝的血脈在西蜀延續四十餘年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劉備獨霸西川,馬超功莫大焉,被封驃騎將軍,位列蜀漢「五虎將」之一 。
  • 爸爸寫給女兒的一封情書,女兒哭得很傷心
    她哽咽著說「媽,我沒有早戀,這些情書都是爸爸寫給你的。我沒來得及給你」我瞬間愣住了,爸爸?前夫,他寫給我的情書?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破了一個花瓶,還打我,讓我面壁了兩個小時。女兒嘴裡的劉叔就是我的現任丈夫。我把女兒抱得太緊了,她哭了。我揭開女兒的衣服,發現她身上有好幾處青紫傷印。
  • 劉慈欣、郝景芳、米歇爾·法柏等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專場
    公元2049年。人類進入後末世時代。地球生態環境不再適合生存,人類在地球近太空製造了一個人造星球「天穹」與地球相連,地球上的富人移居到了天穹以求生存。考德維納•史密斯再發現獎」,用以表彰那些對科幻文學有特殊創新貢獻的作家。
  • 網飛宣布拍《三體》,劉慈欣有什麼想說的?
    劉慈欣說。然而,1966年至1976年期間科幻小說一度被視為反動內容而遭到禁止。「在當時,科幻小說從此不再受到推崇。」劉慈欣回憶道。劉慈欣認為,這可能是由於中國快速的現代化發展,「讓人們更有未來感」。不過,中國科幻小說的重生與劉慈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2015年,劉慈欣成為首位獲得雨果獎(Hugo Award)的亞洲作家,雨果獎是國際最富盛名的科幻小說獎項。
  • 2019年,地球6次收到15億光年外傳來的宇宙信號,劉慈欣:別回應
    關於宇宙的本質,有一個最流行的說法是宇宙的誕生是由奇點爆炸產生,這是一個宇宙誕生的推測。宇宙的多重性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話題,這些疑惑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裡面體現出來,裡面有很多超乎常人理解的科幻概念,其創意很超前,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看了都催更。
  • 《雲邊有個小賣部》——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
    讀這本書其實也有些時日了,可是心中那種深深的遺憾感卻久久不能消失,每每想起,還是會很難過。一段很普通的故事,一群很平凡的普通人,一些有點爛又有點冷的梗,卻讓我哭的不能自己。不得不說張嘉佳老師的文筆一如既往地溫暖治癒,讓我們都會對他的下一部作品充滿期待。在書的封面上寫著這樣的話: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
  • 美妙的探索之旅——《星際穿越》
    人類一直對星空充滿幻想,而《星際穿越》給幻想插上了可以飛行的翅膀,讓我們穿過神秘莫測的時空隧道,飛向另一個絢麗多姿的世界。黑洞之奇妙,蟲洞之玄機,宇宙之浩瀚,盡顯「星際穿越」。通俗的語言,精美的圖畫,嚴密的邏輯,引領我們一起「星際穿越」,遨遊超級震撼的引力王國。
  • 星際穿越,看完我流淚了
    上一次看挺平靜的,這次怎麼這麼容易熱淚盈眶呀,難不成是年紀大了…據說,這是一部當了父親後,會更有感觸的作品:《星際穿越》》2014年上映,今年8月2日重映。他還在後來的紀錄片《星際穿越中的科學》中,針對影片中出現的許多問題,作出了科學理論的解答。有趣的是,在電影上映後5年,也就是2019年,科學家首次拍到了M87星系黑洞照片。雖然在我們外行看來,與《星際穿越》中的黑洞不太一樣,但專家指出,兩者相似度非常高(涉及太多專業知識,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查)。
  • 劉慈欣曾收到白宮的信,雷軍、馬化騰等竟都是劉慈欣的擁躉者
    後來,歐巴馬來中國,就一定要見見劉慈欣,一見到大劉,歐巴馬就急忙問他有沒有什麼新作,劉慈欣把《流浪地球》的英文版送給了他。別人的形象化思維有一個尺度,但對劉慈欣來說,多大的宏觀都能把它形象化。上三年級得時候,劉慈欣讀到凡爾納的《地心遊記》,他感覺這本書就是為他這樣的人寫的,對科幻小說的興趣就愈加濃厚。1985年,劉慈欣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山西娘子關發電廠的計算機室工作。
  • 7年拍不出的三體世界,被96位藝術家畫出來了,劉慈欣都推薦
    要說中國科幻第一IP,除了劉慈欣的《三體》,恐怕沒有哪個擔得起。——這部被視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的作品,在國內的銷量已突破2100萬冊。出版14年,被翻譯成 16 個語種,包攬 9 項世界頂級科幻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