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① | 家是幸福的港灣,也是不幸的開端。

2020-08-28 小點小點

大學時期,我的同學小米很少回家,除了暑假寒假這種必須回家的假期,其他時間都在學校,即使在宿舍呆著,也不回家。我深感奇怪,因為她基本天天跟家裡通電話,但是話裡話外透露著不想回家。

在畢業之際,她跟我袒露了心聲。那天只有我們兩個在宿舍,她接完電話,就抱著我哭了,哽咽地喘不上氣來。

我輕輕地抱著她,安慰她說沒關係,有什麼心事就說出來,別一個人承擔。這個平時善解人意的姑娘原來內心擁有巨大的痛楚。

她從小就是他們家的驕傲,爸爸媽媽關係不好,媽媽平時對她要求很嚴格,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做錯事就狠狠地打她,而她爸爸就象徵性地說幾句不痛不癢的話。她的事情就是家裡排第一的事情。

有一次她考了第二名,卻不敢回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回家,媽媽卻把她的獎狀撕掉,還讓她重新粘好,貼在書桌上最顯眼的位置,那一天,她哭的很傷心,她的媽媽兇起來,讓她害怕極了。

她說她愛她的母親,但也恨她的母親。


1、《為何家會傷人》中指出如果夫妻關係是家庭核心,擁有第一發言權,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

不健康的家庭模式包括:①煩丈夫,愛孩子②「沒」丈夫,愛孩子③太愚孝,輕妻子。

顯然在小米的家庭中確實存在不健康的家庭模式,違反了健康家庭第一定律-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No.1。孩子勢必要跟家長分離,不適合也不能成為最愛。


2、此外,一個人的關係可分為:個人領域和社會領域,在工作中的權利不應該帶入家庭。

小米的媽媽就是有意識地掌控她和她爸爸的生活,在家庭中隨意使用自己的權利,用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女兒和丈夫。所以小米會覺得很愛媽媽,也恨媽媽。

如何避免把權利帶回家庭?

①要有明確的意識,將工作和家分開。

②不要把工作作風帶回家。

③保持整個家庭系統的平等。

④讓珍惜成為家庭的主旋律。


3、家庭關係會影響戀愛觀念,在潛意識裡,我們會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尋找戀人。

每個人都會經歷兩次「誕生」,第一次是從媽媽的子宮裡出生,第二次是戀愛。第一次是無法選擇的,第二次有選擇的機會,戀愛關係是親子關係的複製,幸福的童年,會複製幸福,痛苦的童年,可能複製痛苦。

擁有理想的戀人後,可能會重複童年的錯誤,或者修正童年的錯誤。戀人是選擇的機會,同時戀人是一個獨立的人,並不能按照自己的想像中的樣子一直走下去,如果有幸找到理想父母的樣子,一定要尊重這個個體,不要一直索取。


家庭是我們出生就具有的環境,是我們在外漂泊的港灣,同時也是我們不幸的開端。

隨著孩子長大,就不得不面對分離,分離將是每個生命永恆的主題,那麼怎樣面對孩子與父母的分離呢?

請看《為何家會傷人》的第二部分。

相關焦點

  • 《為何家會傷人》:學會愛與分離,讓家庭回歸溫暖
    01一想到「家」,大部分人腦海裡浮現出來的詞是:溫暖的港灣。但是有一些人在回想到「家」的時候,卻是傷害、陰影和無助。但是原生家庭帶給他們的影響並不會隨著新家庭的幸福而散去,在他們成年後,原生家庭的影響也逐漸顯露出來。家本來是庇護孩子成長的地方,最後卻變成了傷害他們最深的地方。為何家會傷人呢?
  • 《何以為家》,不要拿幸福的象徵製造不幸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去看了《何以為家》這部作品。這部電源影講述了一個12歲的男孩悲慘的生活經歷,他的父母生下了他,生下了那麼多兄弟姐妹,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們。但看到整部電影扎恩從沒有因為自己生活的悲慘哭過,僅有的幾次掉眼淚,也是因為要把沒有血緣的弟弟賣掉,還有得知妹妹被害死。看到別的小孩去上學時候,他卻要在雜貨鋪每天搬東西,給別人送煤氣的時候,他沒有哭。
  • 《高女人和矮丈夫》:愛情的悲劇源於這兩點,也是幸福婚姻的支點
    短短十分鐘的短劇,寓意卻極為頗深,戳穿了愛情悲劇的根源,也再次警醒婚姻中的人,抵達幸福的港灣,男人和女人都要扛起幸福婚姻中的兩個支點:堅守+拒絕。讓身邊的言語困惑了自己的內心,就是愛情不幸的開始。《高女人和矮丈夫》悲劇還有另外一個原因:【2】不懂得拒絕,間接成為埋葬幸福婚姻的導火線在婚姻的一路旅程中,會經歷狹窄曲折的小路,也會經歷寬闊平坦的大道,會經歷暴風驟雨的洗禮,也會經歷豔陽的滋潤。會有困難挫折,也會有誘惑,所以在婚姻之中懂得拒絕就顯得尤為珍貴。
  • 《解憂小食堂》:都說家會傷人,多少人沒有被自己的家傷害過
    全身上下,只有一雙眼睛會動。和也一直以來都很內疚,想為弟弟將也做些什麼,然後選擇醫學作為自己的專業,又因為醫學院的課制太長,就又改成了針灸專科學校。村田太太一直不支持和也的選擇,她覺得和也不該背負愧疚的包袱,他應該有更光明的未來,而和也卻覺得自己背負愧疚,反而更輕鬆些。因為各自用自己的標尺衡量著家人,於是本該和睦的家庭經常烏雲密布,荊棘叢生。
  • 《壞小孩》如果沒有愛的婚姻,孩子再優秀懂事,童年都是不幸的
    為何一步一步走上殺人的不歸路?朱朝陽,班級裡的第1名。學習非常的優秀。也非常的懂事,但為何最後不擇手段要殺死自己的父親?作者想通過這部小說,帶給讀者的現實意義是什麼?他會做出什麼事情?他也是作為兒子好像毫無存在感。幼小的心靈沒有得到愛的滋養。讓他變得敏感而自卑。他害怕爸爸的不愛與無視。這份愛在在他的身上來的太不容易。朱永平心思早已不在了他們的娘倆身上。這樣家庭的悲劇內核在於婚姻的不幸。故事中不止朱朝陽,普普,丁浩孤兒院長大的孩子。甚至都沒有父母。比朱朝陽更不幸。他們的童年遭受了侵略剝奪。從小就學會了偷搶。
  • 蘇童《菩薩蠻》:淺析華家的三大不幸以及背後的原因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華家在華金鬥的妹妹、孩子們的大姑的帶領下踉踉蹌蹌地生活,卻一直多災多難,這一路坎坷中最大的不幸有三——新蘭之死、佩生之癱、獨虎之劫。 有人亡、有人病、有人不爭氣,這種接二連三的不幸擱在哪個家庭都受不了。 華金鬥這個幽靈在天上看得直跳腳,華家戶口本上的人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間,苦難似乎成為這個家擺脫不了的主旋律。
  • 《大宅門》為何白家姑奶奶們不是嫁不出去,就是嫁出去也不幸?
    白家的姑奶奶們從小出身富貴,長大後出嫁的話,婆家也是非富即貴,但是可惜的是,白家的姑奶奶們卻鮮少有婚姻幸福的。她們要麼嫁不出去,要麼嫁出去了,但是後半生顛沛流離,悽惶無助。這到底是什麼緣故,說到底是因為,白家太嬌慣女兒了,這些姑奶奶們被慣的任性自我我行我素,一旦離開娘家,在哪裡都不適應,但是又沒有一點謀生的能力,最後還得依賴娘家。
  • 《柳林風聲》: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無論你走多遠都能感知家的召喚
    一家人,雖然會有這樣那樣的小矛盾,但還是相親相愛的,每個人都是這個家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自己的親人不放棄,不拋棄,有父母兄弟姐妹的家,多幸福啊!對於家,他們是有些情緒的,甚至是痛恨的,他們想方設法的就想離開家,大多數情況如下:①想要自由。覺得被父母全方面管著、控制著,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空間,想逃離開父母,逃離家。②覺得自己的父母固執,無法溝通 有代溝 不被理解,想逃離家一段時間。③感受不到家庭的幸福。
  • 為什麼靈異事件會引來一連串不幸
    為何靈異事件背後又引發出了一連串的不幸事件?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去年12月30號我村的一個老人要去信用社去領養老保險,為了省十幾元車費想騎自行車去。他推出車子一看車袋沒氣,趕忙拿出氣筒打氣氣門芯又壞了,只好找順車去了。到信用社支了錢就往回走,身後有人喊誰掉錢了,他聞聽急忙回頭見眼前有一踏人民幣趕忙撿起````.回到家裡把錢掏出遞給老伴,老伴一看這不是冥幣嗎?錢呢?
  • 《知否》明蘭祖母為侯門嫡女、堅毅睿智,為何下嫁盛家婚姻不幸?
    盛家祖母年老後,也並不迂腐,她贊成孫女們讀書長見識;教明蘭打馬球、玩雙陸,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嚴格培養明蘭學女紅,學管帳,擁有安身立命的技能;不依賴丈夫討生活,思想開明三觀正。可就是這樣好的女子,卻因為自己一次衝動的自由戀愛,迎來一場並不幸福的婚姻。
  • 盛家老太太為何為盛家操勞一生?不過是因為愛罷了
    盛家老太太為何為盛家操勞一生?不過是因為愛罷了盛家老太太是劇中最睿智的女人,她養出來明蘭華蘭這樣的孫女,還帶領著盛家蒸蒸日上,但即便是如此睿智的女子也曾在感情上栽過跟頭。老太太是勇毅侯的嫡女,同時也是唯一的一個女兒,從小便是千嬌百寵養大的,若不是嫁錯了人,相信她也會幸福一生,只可惜嫁到了盛家這個虎口之中。
  • 故事的開端
    故事的開端,我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本名湯世齊,網絡名號:阿文,28歲,93年,男,出社會10年,就這樣簡單的介紹一下吧。故事就從初中開始,上學的時候,我曾經是一名成績優等生,因為家境不怎麼好,我讀書一直很努力,成績也是可以的,本來能考上縣城的第二高中,因為家裡的一場變故,影響了我,媽媽跟別人跑了,依稀記得媽媽走了之後,我爸每天帶著我去找她,每天都是半夜回來,還是無果。
  • 《以家人之名》大結局 張新成髮長文談家的意義
    『一家人』,我也仿佛跟著賀子秋,哭過笑過,一路成長,最後幸福。家或許是人人心底裡最堅強也最脆弱的部分吧!慢慢地你會發現,閱盡千帆,總有一處港灣會讓你隨時停靠,那就是家。」以下為張新成全文:「家」或許是人人心底裡最堅強也最脆弱的部分吧。
  • 雪姨早想和魏光雄雙宿雙棲,為何離開陸家,卻一點不幸福?
    可是,既然雪姨早就想要和魏光雄在一起了,為何離開了陸家,她卻一點幸福的感覺也沒有呢? 雪姨的確做好了和魏光雄雙宿雙棲的打算,也想像好了兩人未來的幸福生活,但很明顯,這所謂的幸福,只是她自己的想法,至於魏光雄,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情人,他之所以還留著雪姨,不過是看在以往的情分和雪姨為他生了爾傑這個兒子的份上!
  • 《以家人之名》讀懂「家」的含義,讓老舍、豐子愷、周國平來告訴你
    該劇聚焦90後原生家庭,講述了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成為彼此新的家人,在成長的傷痛中彼此扶持、共同努力,最終實現幸福美滿生活的親情故事。 「此心安處是吾鄉」。這部劇也讓我們明白:家,或許不是你的來處,但一定會是能讓你安心的歸宿。
  • 故事:《家暖人安》001今生理想的港灣,是你真心的臂彎
    我的三家律所,你來去自由,隨便你換換環境。但只要你不離開王朝就好。」李律真誠地祈求,一字一句都在挽留。你答應來我的律所又為何?」是的,既然你今日要走,那為何當初要來呢?留給我這難以言說的痛?未名能清晰地感覺到,他也是喜歡她的。所以,一種莫名的美妙從未名的心中升起。在這個世界上,有誰不期盼自己的愛情有所回應?
  • 《知否》王若弗是太師之女,為何會下嫁盛家呢?
    《知否》王若弗是太師之女,為何會下嫁盛家呢?看過《知否》的人都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門當戶對非常重要,女主明蘭和齊衡的感情就是因此而終結的。明蘭是盛家的庶女,而齊衡是公府的獨子,所以兩人的感情無疾而終。不過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在劇中雖說大多婚姻都是門當戶對,卻也有不少門不當戶不對的,就如同王若弗與盛紘之間的婚姻,王若弗是王家嫡女,父親是太師,母親是誥命夫人,為何最後會下嫁到盛家呢?
  • 《如懿傳》:為何年少情深終會走到相看兩厭?
    我覺得這就是如懿一生不幸的開端,如懿那時候不明白,宮中哪有什麼白頭到老的愛情。她僅僅覺得只要一心對待愛情,弘曆也會一心對待她。但她忽略了弘曆的帝王身份,正如太后所說,皇帝身在萬人之上,無人之巔,他們永遠不可能真正成為一個女人的夫君。如懿想要的從一而終的愛,弘曆給不了。而在小人的挑撥下如懿和弘曆的誤會越來越深。最終如懿斷髮,兩人的愛情走向悲劇。
  • 《夏家三千金》:幸福的女人都會這樣經營婚姻
    重溫《夏家三千金》,夏正松和於靚的感情堪稱是完美婚姻的典範。下面就來分析下於靚為何是此劇中最幸福的女人。秀鸞氣不過鍾皓天的媽媽侮辱楊真真,也是私自跑去告訴夏正松事實的真相,夏正松再次約楊柳確認,沒想到被於靚撞到兩人正在擁抱。識大體的於靚並沒有立馬過去扯開兩人,更沒有當場質問,也沒有躲在暗處偷聽,而是哭著跑走了,他想給丈夫最好的體面。她明白,男人最注重的就是臉面。只有在外給丈夫足夠的尊重才能在家庭有一席之地,丈夫也會更加敬重她。
  • 《半生緣》從守護妹妹幸福到瘋狂毀滅,曼璐為何會有此變化?
    本期話題【《半生緣》從守護妹妹幸福到瘋狂毀滅,曼璐為何會有此變化?】其實人到中年,才懂當初曼璐為何會有此變化,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行為。,可是祝鴻才註定是個負心人,無法給曼璐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家。那麼很多觀眾就奇怪了,為何曼璐會從守護妹妹的幸福變成了瘋狂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