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蘭祖母為侯門嫡女、堅毅睿智,為何下嫁盛家婚姻不幸?

2020-09-05 影視腦洞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小說中,寫到過盛家祖母出身高貴,是永毅侯府唯一的女兒。年少時在皇宮中教養,跟隨靜安皇后見慣了大世面。

靜安皇后在小說中是穿越回古代的現代女性,秉持女性自由戀愛和婚姻自主觀念;受她教養的盛家祖母接觸到了現代女性的一些觀念,因此她被教養的開明,仁愛,聰慧、獨立。

盛家祖母年老後,也並不迂腐,她贊成孫女們讀書長見識;教明蘭打馬球、玩雙陸,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嚴格培養明蘭學女紅,學管帳,擁有安身立命的技能;不依賴丈夫討生活,思想開明三觀正。

可就是這樣好的女子,卻因為自己一次衝動的自由戀愛,迎來一場並不幸福的婚姻。正所謂,女怕嫁錯郎,自由戀愛也需擦亮眼睛。


1.涉世未深,千金女思嫁探花郎

盛家祖母和盛老太爺二人,本來門第並不匹配。一個是侯門千金,一個只是商人之子。如果不是盛老太爺高中探花郎,大概此生他們不會有任何交集。

盛家祖母在永毅侯府做千金姑娘的時候,過著比《紅樓夢》裡賈寶玉還要尊貴的日子,她有自己獨立的院子,貼身配備管事媽媽三個,一等丫鬟五個,二等丫鬟八個,三等丫鬟八個,二門院外專門有五六個跑腿供她使喚的小么兒。還有針線、漿洗、灑掃的使喚婆子大約十個。

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被將近40名僕人眾星捧月般的伺候著,像極了《紅樓夢》裡賈敏未出嫁時候的金尊玉貴。只因為永毅侯只有這麼一個女兒,盛老太太當時在整個京城的淑女裡也是數的上的。



仗著父母這般疼愛,盛老太太的婚事也是她自己選定的,勇毅候府大小姐受皇家教養,自然受邀進宮參加了新科進士的簪花宴,盛老太爺正是那首榜的探花郎。

盛老太爺是妥妥的富二代,長得英俊,才華又好,穿戴不俗,少年得志;真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盛家祖母當年聽人家吟了兩句詩,就一見鍾情非君不嫁了。只是沒受過挫折的盛老太太不知道,才貌雙全並不等於人品貴重!



2.盛家家底殷實,探花郎看起來老實

永毅侯夫婦,對於女兒選擇商賈出身的盛老太爺,本是不同意的。

侯爺和夫人的閱歷並非尋常人家可比,眼光獨到精明,他們一來擔心追求飛黃騰達的讀書人,腹內未必全是錦繡;二來發愁門第相差太遠,商賈大族人情複雜不知根知底。

可盛老太太當時鐵了心,非嫁探花郎不可。她從小見慣了世家大公子,覺得這些勳爵人家未必有多好,有很多達官顯貴人家提過親,紈絝子弟也見過不少。她也深知,權貴人家子弟如果沒出息,前程遠不如有出息的新科進士。

既然女兒懷春勸不住,永毅侯夫婦只好重新考量盛家這個探花郎。畢竟嫁女兒,高嫁有面子,低嫁得有裡子。盛家雖然沒有地位,但卻是酉陽首富,家底殷實,盛老太公還給自己的探花郎兒子在京城買了帶花園的大宅子。盛老太太不需要遠嫁,直接在京城宅子裡做女主人,又是侯門貴女,公婆不敢拿架子。

勇毅侯府有的是兒子支撐門戶,沒必要靠高嫁女兒提升階層。既然唯一的女兒想要如意郎君,盛家家底不俗,探花郎前程遠大,永毅侯夫婦覺得也算是結了門好親。

這對於盛氏家族來說,能娶到侯府嫡女那更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探花郎前期一副深情款款之態,完全看不出他幾個心肝寶貝的通房妾室。


3.侯府千金剛烈倔強,探花郎寵妾滅妻。

盛老太太帶著足夠富貴一生的巨額嫁妝嫁給了心儀已久的探花郎,起初二人生活也算相敬如賓。但是盛老太太並沒過上她想要的幸福生活。

首先永毅侯夫婦夫妻情深,妾室如同擺設,兒女都是嫡出。探花郎卻對她這個侯府千金敬重多於恩愛;也是永毅侯夫婦百密一疏,他們父親情比金堅,卻忽略了這世上婚姻不幸、家風不正的家庭更多。


其次,盛老太太雖然知道探花郎娶親前有幾個妾室通房,卻沒放在心上,卻沒想到這些妾室通房十分難纏,她們出身卑賤,爭寵的下限極低,一來二去倔強的盛老太太吃了不少暗虧,氣得她秉雷霆手段把她們打發了出去。只剩下了一個最難纏有心機的妾室沒能打發出去。

最重要的,盛家家風就是寵妾滅妻,探花郎也不例外。他與從小伺候自己的通房丫頭感情深厚,自認為是「愛情」。盛老太太打發了其他妾室後,探花郎就與正妻漸行漸遠;他盲目寵愛自己的妾室,無論他寵愛的小妾謀害主母腹中的孩子還是毒打其他妾室庶子(盛紘和他的親娘春小娘),探花郎都置之不理,甚至讓小妾出面管家。盛家祖母一個堂堂永毅侯獨女,只能在自己的院子裡做主,甚至無法庇護年幼盛紘母子,以致春小娘被活活虐待而死。



而盛紘的探花郎父親,是真真正正的辜負了對自己痴心一片的妻子。他明明為了仕途娶了勇毅侯獨女,自己的妻子又如此大家風範,有才幹、明事理,卻非要寵妾滅妻,活生生把自己的仕途毀了,命也作沒了。

甚至對自己的孩子造成更大影響,盛紘吃過做小妾庶子的苦楚,才造就了他對林小娘偏執的寵愛,因為他覺得林小娘很像他的母親,他怕林小娘過他當年的苦日子,也因此虧待了明蘭的母親,更讓耿直厚道的王若弗得不到大娘子應有的尊重。

而盛老太太守寡時也才20歲,她少年時過的太過平安順遂,所以任性天真,不知人心險惡。她為自己一見鍾情的愛情付出了一生的代價,只可惜,那一片真心,還是錯付了。

相關焦點

  • 《知否》王若弗是太師之女,為何會下嫁盛家呢?
    《知否》王若弗是太師之女,為何會下嫁盛家呢?看過《知否》的人都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門當戶對非常重要,女主明蘭和齊衡的感情就是因此而終結的。明蘭是盛家的庶女,而齊衡是公府的獨子,所以兩人的感情無疾而終。不過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在劇中雖說大多婚姻都是門當戶對,卻也有不少門不當戶不對的,就如同王若弗與盛紘之間的婚姻,王若弗是王家嫡女,父親是太師,母親是誥命夫人,為何最後會下嫁到盛家呢?
  • 《知否》:祖母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關於老祖母的過往劇中並沒有詳細解說,回憶之中的三言兩語可以看出大概:當年,身為勇毅侯府嫡女的老祖母下嫁盛家,可盛家老爺寵妾滅妻,她唯一的兒子沒了,偏偏老爺又早早過世,她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盛家。 盛家祖母雖是內宅婦人,但是眼界格局卻非同一般,無論是她解決盛府大事小情的作派、還是她對明蘭的教誨,一言一行都是人生大智慧。
  • 《知否》中明蘭祖母為達官顯貴獨女,才華橫溢,為何下嫁盛家?
    盛老太太為何下嫁盛家?年輕不懂事被情愛衝昏了頭腦唄!府裡留著僕婦裡有不少是老太太原來的陪房,老太太要和他們說話,怕明蘭悶,便打發她到園子裡去逛逛,明蘭嘟著嘴:「我不愛逛園子。」她想逛街。 盛老太太板著臉塞給她一把小算盤:「那就練練吧,連百子都打不下來,當心以後嫁了人,把家給敗了。
  • 盛家祖母如此睿智,為何不敲醒明蘭嫁入齊家的夢?她是過來人
    盛家祖母如此睿智,為何不敲醒明蘭嫁入齊家的夢?她是過來人齊衡與明蘭一開始便是不可能的一對,在等級森嚴的當時,兩個人門不當不戶對,所有人都清楚這一點,只有明蘭自己不清楚。其實她也並非是不清楚,可情竇初開的女子哪裡會管的了那麼多,遇到優秀如齊衡這樣的人物,明蘭自然是一頭栽進去不問未來如何,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 《知否》:一門三代,同是盛家當家媳婦,為何嫁人結局卻不同?
    而《知否》,則是向我們講述了關於婚姻的奧秘。談起盛家,首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聰慧可人的明蘭,大家閨秀的華蘭,滿腹心機的墨蘭,還有小天使如蘭,她們品貌端莊,性格迥異,卻都有著一段盪氣迴腸的故事。其實,除了盛家的女兒們,盛家的三代掌門媳婦也值得我們品味。
  • 趙麗穎知否:祖母是明蘭不幸中的大幸。我們明蘭有人疼,至今落淚
    第二,盛家祖母(曹翠芬飾演)。幼年喪母,種種不幸下,祖母是明蘭不幸中的大幸。孤身一人的明蘭依然沒有得到父親盛紘的憐愛。林小娘雖為妾氏,卻得到了同為妾氏所生的盛紘的無限偏愛。在林小娘的軟磨硬泡下,盛紘竟然有意將盛墨蘭(林噙霜之女)寄養在祖母名下。盛家祖母-勇毅候獨女,心思縝密,有大家之風。
  • 知否:祖母是明蘭不幸中的大幸。我們明蘭有人疼,至今都會落淚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趙麗穎,馮紹峰夫妻檔作品。講述盛家庶女盛明蘭自幼喪母,又不得父親盛紘偏愛,自小謹言慎行,規行矩步,生怕踏錯一步。明蘭本是才華橫溢,卻從不敢冒尖兒,小心翼翼的在盛府中默默長大。第二,盛家祖母(曹翠芬飾演)。幼年喪母,種種不幸下,祖母是明蘭不幸中的大幸。
  • 《知否》:顧廷燁明明想娶明蘭,為何拿如蘭當幌子?
    不可否認,很多觀眾羨慕《知否》中顧廷燁和明蘭之間的愛情,羨慕他們之間的互相信任,互相了解和不離不棄。且不說顧廷燁臭名在外,明蘭這邊有小公爺、賀弘文覬覦,顧廷燁為了能成功說服盛家長輩把明蘭嫁給他可謂是費盡心思。既然顧廷燁一早就喜歡明蘭,一定要娶明蘭,為何不直接開口提親,何必打著求娶如蘭這一幌子繞了一大通呢?
  • 知否,聰明的盛家老太為何有意明蘭嫁給賀弘文婚姻剪不斷理還亂
    細細言說明蘭的種種優勢:漂亮大方、祖母教養、管家理事的好手、嫁妝豐厚(主要是祖母給的)、家裡父兄仕途得力(眼看著都是要繼續上升的)、在家很得兄嫂疼愛(未來盛家就是她兄嫂做主啊)。(這時候長柏與海家的親事也說定了,但是還沒成親,明蘭從老家回來後長柏才成的親)又正好祖母跟賀老太太有故交,兩人才有接觸。
  • 《知否》中深藏不露的狠角色,比明蘭祖母還有手段,可惜結局悽涼
    事業上的成功,讓盛老太爺一下子從窮屌絲變成了高富帥,還娶了一個沒落貴族的小姐為妻。 這個小姐也挺爭氣,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就是盛懷中,次子是勇毅候獨女的丈夫,三兒子電視劇中沒有介紹,在書中著墨也不多,是個混不吝的人物罷了。 《知否》中的盛家,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男人們大都寵妾滅妻,好好的一個家被攪得天翻地覆。
  •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嫡長女餘嫣然和庶女明蘭竟是天差地別?
    知否:同樣幼年喪母,為何餘家嫡長女餘嫣然竟還不如庶出的明蘭?,後來盛家大娘子王若弗親自上門說親,吳大娘子才勉強同意讓明蘭為妻墨蘭為妾一同進門。盛家祖母知道明蘭蕙質蘭是聰明伶俐的,但是為了不讓明蘭成為出頭鳥而受針對所以並沒有讓明蘭和其他兩個姐姐爭強鬥勝。後面還請來了自己的好友—宮中的孔嬤嬤,對盛家三個丫頭進行教導,雖然三姐妹都受到了嬤嬤的教導,但是明蘭領會學到的最多所以受益是最多的。從孔嬤嬤的教誨中,明蘭學到了立身處世的要領,這在日後明蘭的遇事不慌、處事果決的行事作風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 《知否》盛老太太有多睿智?長柏大婚後將明蘭帶回老家就能看出來
    盛家祖母盛老太太,勇毅侯家獨女,自小在皇宮在大。有本事也有見識。盛老太太有多睿智?單從盛家長子盛長柏大婚後,立刻帶孫女明蘭回宥陽老家就能看出來。要講清楚盛老太太的睿智,就要先從柏哥兒婚前的盛家和明蘭的處境講起。此前的盛家和明蘭各發生了一件大事。一是,盛紘因為楓哥兒胡言亂語,被官家留在皇宮兩天一夜,還是得虧明蘭的「純臣論」救了盛家一族免遭抄家之禍。盛紘被困期間,小娘林氏未經主公主母授權,私賣田產,差點被主母王氏賣給人牙子。林氏為了報復,爆出王大娘子私放利錢、貼補娘家。兩方雙雙大過被罰,盛紘不得不請盛老太太來管家。
  • 《知否》:同為盛家姑娘,高嫁與低嫁終究不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應瘦》中,盛家的姑娘有高嫁、有低嫁,她們面對的人生自然是不同。高嫁與低嫁終究是不同的。盛家女兒華蘭、明蘭、墨蘭都是嫁於高於娘家勢力的大戶人家,只有如蘭是低嫁。該劇在結局演繹一幕盛家喜樂融融的景象,看著溫馨而又和諧。可是現實終究不能如此。
  • 《知否》明蘭出嫁盛老爹卻哭了,不僅是捨不得女兒,更是因為愧疚
    盛明蘭出嫁時,盛老爹可謂百感交集。這個在盛家最不重視的庶女,卻為盛家滿門贏得了滿門榮耀和最大的利益。在盛紘的角度來看,明蘭代替如蘭嫁給顧廷燁的。所以他愧疚又欣慰、榮耀又心酸。他忽然開始憐愛這個小女兒,只是一切都太晚了!
  • 《知否》:盛家四個女兒面對婚姻的選擇,決定了她們不同的結局
    這部劇中,有很多關於感情和婚姻的道理,如果你仔細體會,也會對你的生活有所幫助。比如盛家四個女兒,在面對愛情和婚姻的選擇時,每個姑娘給人的感受都不一樣,雖說那個年代,婚姻由不得自己作主,但也要看每個人的性格,這其中如蘭最為突出,她敢愛敢恨,所以也敢於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她雖然是下嫁,但也過得很幸福。
  • 再溫《知否》:明蘭的婚姻智慧,藏在這些小事中
    》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雖然描述的是盛家的一些鬥爭經歷,但是在其中盛明蘭的人生經歷,也會給我們有所啟發。所幸明蘭知命卻不受命運擺弄,在萬般打壓之下依然自強自立,一路小心謹慎,洞察世事,憑藉自己的聰慧隱忍與祖母的栽培,成為侯門主母。最最讓我們羨慕的就是,盛明蘭對待感情的態度,他之所以能夠在婚姻上面能獲得成功,得益於他的智慧。對待感情,她敢愛敢恨,拿得起放得下,最終收穫幸福。
  • 《知否》盛老太太:她,為愛情不顧一切,終究是錯付了一生
    為何下嫁盛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輕不懂事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盛老太太對盛紘父親是一見鍾情,她還犯了全天下女人都會犯的錯,就是為了愛情不顧一切。盛老太太晚年的通透,可是從懵懂天真的豆蔻少女蛻變過來的。一個人年老的智慧往往都來自年輕時的挫折和教訓。盛老太太是侯門嫡女,涉世未深,思想單純。見慣了富貴人家的紈絝子弟,想著出身清貧的探花郎會珍惜愛護自己,想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可能還有點任性,沒有聽從父母勸告。
  • 《知否》最慘高門嫡女:年幼喪母,下嫁殘疾人,她的軟弱是致命傷
    作者:愈姑娘《知否》裡面,盛老太太曾和明蘭說:「你嫡親的哥哥,你的親生娘,將來你的親丈夫,親兒女,終究跟不了你一輩子。比如餘嫣然,她可謂是最慘的高門嫡女。她和明蘭是閨蜜,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的感情。兩人都是年幼喪母,在祖母膝下長大,但卻是完全兩種人生。明蘭善良,但也有鋒芒,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有自己的堅守。而餘嫣然,風雨來臨時,只有慌亂和眼淚,她的軟弱才是致命傷。
  • 讀《知否》中盛老太太的睿智大體
    關心則亂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篇不俗的宅鬥文,而正午陽光手下再改編出品,再加上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與一班老戲骨的精彩演繹,自然是深得人心。最喜裡邊曹翠芬扮演的盛老太太,睿智、包容、識大體。她原是勇毅候府嫡長女,是京城名門望族。
  • 《知否》祖母執意要帶明蘭回老家,不只是為了把她寫在大娘子名下
    《知否》祖母為何執意要帶明蘭回老家?不只是為了把她寫在大娘子名下盛家老太太是盛家特有話語權的一個人,而且她的面子比當家人盛紘大多了,她是勇毅侯府嫡女,出身高貴。她的前半生是無憂無慮的嬌小姐,後半生卻獻給了盛家,雖說她在盛家的待遇並不好,但她對盛家那可真是沒的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