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最慘高門嫡女:年幼喪母,下嫁殘疾人,她的軟弱是致命傷

2020-10-22 愈姑娘

關注我,為你解決情感難題

作者:愈姑娘


《知否》裡面,盛老太太曾和明蘭說:「你嫡親的哥哥,你的親生娘,將來你的親丈夫,親兒女,終究跟不了你一輩子。一輩子的路,是你自己怎麼來怎麼去。」

一語中的,女人這一生,能依靠的終究只有自己。倘若是個經不起風雨的性子,必然遭受諸多坎坷。

比如餘嫣然,她可謂是最慘的高門嫡女。

她和明蘭是閨蜜,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的感情。

兩人都是年幼喪母,在祖母膝下長大,但卻是完全兩種人生。

明蘭善良,但也有鋒芒,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有自己的堅守。而餘嫣然,風雨來臨時,只有慌亂和眼淚,她的軟弱才是致命傷。



關於餘嫣然的家世,原著也有詳細交代:


「說起來,餘嫣然是眾位姑娘中出身最顯赫的,雖說她父親只是個侍郎,但他祖父是一代首輔,清譽滿天下,先帝曾親題「克勤慎勉」四字為嘉獎,所以才有資格直接與侯爵府嫡子談婚論嫁。想當年,華蘭以盛家嫡長女的身份嫁個落魄伯爵府的兒子也是費了姥姥勁兒了。」

想來餘嫣然也是高門血脈,若是親娘沒有早早離世,恐怕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際遇。

只是命運弄人,餘嫣然母親去世後,在餘家算不上順遂。

她的繼母不是個良善之人,反而功利世俗,處處偏袒自己的孩子,對餘嫣然是明裡暗裡的苛待。

關於這點,在劇中也能找到證據。

比如在馬球場上,餘嫣然亡母的遺物成了獎品。為什麼餘家的東西會跑到梁家?定然是有人把東西賣了。在餘家,最忌諱餘嫣然母親的必然是繼母。

再看餘嫣然同父異母的妹妹和弟弟對她的態度,尤其是餘嫣紅,恨不得騎到餘嫣然頭上,沒有任何長幼禮數。

可以說,餘嫣然在餘家的日子不好過,失去了娘,便失去了爹。

幸運的是,餘嫣然還有祖母和祖父庇佑,二老對孫女的寵愛自然沒話說。

但只有寵愛,沒有長遠眼光的教養,也難成大器。餘嫣然的性子軟弱,扛不起大事,也不懂深宅內院的勾心鬥角。

遇到難題,就縮回自己的殼裡,是萬萬不行的。

顧廷燁看中餘嫣然這種性子,所以一心求娶,想著她必然能容下自己的外室。

餘嫣然打心底不願意,畢竟那時候顧廷燁臭名遠揚,眼看著就是刀山火海。但是父親和繼母執意讓她嫁,因為想攀上侯府這門親戚。

餘嫣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可卻無法堅持自己的立場。

明蘭和她說:

「嫣然姐姐,以後莫要自怨自艾了,你雖沒了親娘,可到底是嫡出的,祖父母都健在,可我呢?庶女一個,只有祖母。我雖樣樣不如你,可若有人逼我嫁個爛人,我也非得爭個魚死網破不可。」

這就是餘嫣然和盛明蘭最大的區別,明蘭是有勇氣捍衛自己利益的,而餘嫣然膽小怕事,寧願委曲求全。

後來,朱曼娘上門鬧事,餘嫣然更是不知所措,躲在後院,只能打發人去趕走朱曼娘,但無濟於事。

她急得哭哭啼啼,而明蘭選擇和朱曼娘正面交鋒,三下五除二就滅了朱曼娘的威風。

餘嫣然要是生在盛家,前有蠢笨的大娘子,後有惡毒林小娘,她恐怕早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餘嫣然是個良善賢淑之人,但是缺乏手段和果敢。

在大家族中,善良從來不是你的保護傘,在困頓時刻,考驗的是你的勇氣和手段。明蘭贏就贏在這一點,因為她從來都有自己主見和謀劃。

正如盛老太太所說:「你得做,做了你才能活下去。」



餘嫣然這個軟弱的性子,和祖父祖母的也有很大關係。餘老太太和盛老太太也是好朋友,但經歷鑄就了性格。

盛老太太是勇毅侯獨女,本該有安穩順遂的一生,奈何嫁到盛家後卻面臨諸多坎坷。

丈夫寵妾滅妻,妾室惡毒蠻橫,在那樣的環境中一步步走過來,讓盛老太太對內宅之事有更清醒的認知,也絕不低估人性的陰暗面。

而餘老太太不同,她是真的一生順遂,生活在餘老爺子的羽翼之下,沒有受過半點罪。餘老爺子一生沒有納妾,性格豪邁,是非分明,家中有什麼事都是他扛著。

在這樣的環境下,餘嫣然猶如溫室裡的花朵,再也經不起風雨。

餘老太太和餘老爺子很疼愛嫣然,但是忽略了自己不能永遠守護她,未來的日子,她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眼下你可以幫餘嫣然擺平一切,等到百年之後呢。

只有寵愛沒有歷練的教養,是經不起考驗的。

餘嫣然的性格也很明顯,她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結婚前依賴祖父母,結婚後依賴丈夫。

一個女人,但凡有點依賴之心,都無法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餘嫣然是沒有主見的,長輩安排她做什麼就做什麼。

在顧廷燁那件事後,祖父祖母火速將她嫁到雲南段家:

段家在雲南也是名門,但是男方比嫣然大了許多歲,人品很好,但是腿有殘疾,不能入仕為官。

餘嫣然的父親十分反對這門親事,但架不住餘老爺子的堅持,只能草草置辦嫁妝,火速將嫣然嫁了過去。

劇中對嫣然的婚後生活沒有過多展現,想來日子也沒那麼順遂。遠嫁的高門嫡女,得不到娘家庇佑,又是下嫁,指不定又有多少不順心的事。

如果盛老太太來處理餘嫣然的婚事,恐怕不會這麼草率。當初明蘭和小公爺沒成,明蘭在京城的聲譽也受到影響,但是盛老太太從來沒想過讓明蘭隨意嫁個什麼人。

而是細細打聽盤算,看看哪家兒郎忠義。後來看上了賀家哥兒,也是各種觀察,發現對方的軟弱之處,盛老太太也絕不讓明蘭將就。

餘家祖父祖母愛孫女心切,卻缺乏長遠目光。沒有在風雨裡翱翔過的女人,很難成為一個大女人,在那個年代,只能是一隻提線木偶,別人想讓她去哪就去哪。被

動的人生,註定充滿變數。同時,沒有獨立人格的人,學不會愛自己,總是在別人的目光中,一次次背離自己。

木心曾說:「一個人到世界上來,來做什麼?愛最可愛的,最好聽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但這還遠遠不夠。這世上,你最愛、最不可辜負的,首先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餘嫣然的軟弱,令人唏噓。餘家祖父祖母在世之時,尚且可以給予她保護,免她顛沛流離,免她無枝可依。

若是二老離世,餘嫣然的苦痛和坎坷又有誰來幫她承受呢。在那個年代,想要在深牆內院中安穩的活下去,避世是不行的。

就好比明蘭的小娘,因為軟弱,最終被林小娘害死。衛小娘和餘嫣然的性格有相似之處,不爭不搶,委曲求全,以為不招惹別人就能活下去。

事實上,你的退讓只會縱容惡人得寸進尺,先是剋扣你的炭火,然後害了你的性命。

這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你可以不害人,但是別人來害你的時候,你絕不能掉以輕心。

活在童話故事裡的女人,走不出星光璀璨的人生。

餘嫣然真該和明蘭好好學學,哪怕有祖母庇佑,依然不完全依賴,她始終明白,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得穩當走得長遠。

無論是扳倒林小娘,還是鬥小秦氏和康姨母,她有手段,沉得住氣,不管她們多狠毒,明蘭沒在怕的。

明蘭能成為侯府夫人,經歷那麼多風雨,依然完好無損,不是她嫁了一個好夫君,而是她洞察人性,看清生活,時刻保持清醒和理智。

明蘭曾說過:

「若都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直,以德報德,方知人間終有善惡。」

餘嫣然和盛明蘭的兩種命運,足以給中國女人敲響警鐘。

第一:有底線的善良才有力量

善良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但不是所有善良都能讓你如願。有時候你的善良,反而會成為你的絆腳石。

餘嫣然很善良,面臨的困境時,被繼母苛待,被同父異母的妹妹和弟弟欺負,她那麼楚楚可憐,可是若不自己強大,無人能護她周全。

第二:一味的退讓只會助長惡勢力

千萬不要低估惡勢力的壞,人性是貪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並非是萬能藥。

很多時候,你大度退讓,會讓惡人認為你是好欺負的,從而無止盡的壓榨你。唯有堅持原則,才能不委屈自己。

《知否》原著裡,有一句話:

不要總說都是命,你不壓在命頭上,命就要壓在你頭上。

第三:拋棄童話幻想,直面慘澹人生

餘嫣然始終活在祖父母給自己構建的童話王國裡,哪怕危險逼近,也選擇視而不見。生活是殘酷的,哪有什麼童話。

你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想要掌控人生,第一步就要直面慘澹人生,很多事情,只有面對才能解決。一個總是逃避的人,是永遠都長不大的。

願你不再和餘嫣然一樣軟弱,願你和盛明蘭一樣,善良之外,有謀劃有手段,面對別人的冒犯,絕不姑息。唯有捍衛自己的世界,才能擁有不變的安穩。

END.

今日話題:

你是一個軟弱之人嗎?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情感作者,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下嫁盛長柏的海朝雲,才是豪門貴女中最有手段的人
    關鍵看你下嫁給什麼人,還有你自身的能力和手段。像如蘭和淑蘭下嫁吃盡苦頭,一個是因為有個蠻橫無理的婆母,另一個是性子軟弱,挾持不住婆家。在《知否》裡面,唯一一個下嫁且幸福的便是海朝雲。有人說,她能幸福是因為嫁給了這個世界頂好的盛長柏。
  • 《知否》王若弗是太師之女,為何會下嫁盛家呢?
    《知否》王若弗是太師之女,為何會下嫁盛家呢?看過《知否》的人都知道,在當時那個年代門當戶對非常重要,女主明蘭和齊衡的感情就是因此而終結的。明蘭是盛家的庶女,而齊衡是公府的獨子,所以兩人的感情無疾而終。不過相信大家也發現了,在劇中雖說大多婚姻都是門當戶對,卻也有不少門不當戶不對的,就如同王若弗與盛紘之間的婚姻,王若弗是王家嫡女,父親是太師,母親是誥命夫人,為何最後會下嫁到盛家呢?
  • 知否:浪子回頭的顧廷燁,為什麼非明蘭不娶,不只是因為愛情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以女主盛明蘭的視角來展開描寫,通過人物之間的關係和事件,來展開畫卷,讓觀眾看到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她的性格潑辣,雖然母親為繼室,但她仍是嫡女身份,自然也有嫡女的架子。她嫁給顧廷燁之後,將顧廷燁的院裡鬧得雞飛狗跳,先是將顧廷燁院中的侍女全部趕了出去,又整日和顧廷燁吵鬧不止,不堪其擾的顧廷燁乾脆到外面住了。丈夫經常不歸,不甘寂寞的她又與顧廷炳有染,最後在曼娘的誆騙下,墜胎不成,她和姦夫的孩子都沒保住。
  • 《知否》餘嫣然:培養女孩還是不要培養成她這樣軟弱的性子
    《知否》中餘嫣然給我的感覺就是溫柔到懦弱的女孩子,如果不是祖父的疼愛,按著父親的心思嫁到顧家,怕是顧廷燁為了護著她,不得不成為第二個餘閣老。《知否》餘嫣然是餘閣老的長孫女,作為餘家嫡長女,餘嫣然因為母親的早逝,繼母的跋扈,並沒有養成像華蘭那樣高貴大氣的嫡女風範,相反處處透著一股經不起事,軟弱可欺的小家子氣。
  • 《知否》:下嫁一時爽,婚後悔斷腸
    《知否》裡面,盛老爺生有4個女兒,取名分別是華蘭、墨蘭、明蘭和如蘭。姐妹4個當中,論婚姻質量,如蘭是最低的。如蘭嫁給了文炎敬,是如假包換的下嫁。在我看來,如蘭當時完全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完全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做了選擇。因為,婚姻是經過多方面合算、權衡的決定,是理智決定後的一種結果。
  • 《知否》:祖母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果說要在《知否》裡評選最受歡迎的角色,盛家老祖母一定是名列前茅關於老祖母的過往劇中並沒有詳細解說,回憶之中的三言兩語可以看出大概:當年,身為勇毅侯府嫡女的老祖母下嫁盛家,可盛家老爺寵妾滅妻,她唯一的兒子沒了,偏偏老爺又早早過世,她以一己之力撐起了整個盛家。 盛家祖母雖是內宅婦人,但是眼界格局卻非同一般,無論是她解決盛府大事小情的作派、還是她對明蘭的教誨,一言一行都是人生大智慧。
  • 《知否》如蘭下嫁文言敬,太重感情的女人在婚姻都過得不太幸福
    如蘭是盛虹的嫡次女,身份非常尊貴,而且在她出嫁的時候盛家的實力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她本來可以找一個有實力的夫婿,可是她卻相中了窮舉子文炎敬,而且還要不顧一切的下嫁於他。如蘭覺得自己嫁給了愛情,可是婚姻不只有感情,還有生活的瑣碎和柴米油鹽的浪費。文炎敬一貧如洗,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不得不靠媳婦的嫁妝才能在京城安身立命。
  • 《知否》最大公無私的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最讓人關注的是明蘭和顧廷燁的愛情故事,然而盛家最疼愛明蘭的人除了盛老太太應該就是盛長柏了,盛長柏是和明蘭最像的人,盛長柏作為家裡的嫡長子很得父親看中,於是自幼生長在盛老太太和父母身邊,很得盛老太太寵愛。而明蘭自幼母親去世,無奈作為不得盛弘寵愛的幼女,最後只能被盛老太太養在身邊。
  • 《知否》:同樣是下嫁,淑蘭為何比如蘭要慘的多
    試想一個人撿到寶貝是什麼心理,肯定會好好珍惜,但是如果人覺得自己撿了大便宜呢,她肯定會認為自己運氣好,能撿到這個便宜,那是她的福報。壹《知否》裡有兩個非常典型的低嫁的例子,盛淑蘭和盛如蘭,而這姐妹倆,同樣是低嫁,日子過得卻非常不一樣。盛淑蘭嫁給宥陽老家的一個窮秀才,十二歲中了秀才,十幾年過去了,仍然只是秀才,可是這位秀才卻自命不凡,口頭語就是「有辱斯文」,但是自己卻幹著斯文敗類之事,讓風塵女子懷孕,並迎娶進門。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才是最後聰明的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它反映宋朝那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態。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一個注重家族門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有的時候就像明蘭家,雖說家裡幾個姐妹從小就飽讀詩書,到了適當的年齡都為自己的婚事所謀劃。可以說她們過得並不開心快樂。恰恰相反劇中明蘭身邊的小丫頭「小桃」則是比她們幸福很多,她給人是那種憨厚老實的人,實則她是最聰明的人,也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 《知否》原著本可以嫁盛長柏的餘嫣然:大多的軟弱,源於沒有底氣
    她確實是長孫嫡女,但是在餘家,她一無父母兄弟可靠,二無霸氣豪橫的祖母做依仗,她是沒有底氣的,面對強勢的繼母,她選擇了服從。這一點,她與盛明蘭不同,明蘭雖為庶女,卻也只是在婚嫁之事上吃點虧,但盛家老太太在盛家是說的上話的,且能夠壓住兒媳,盛紘更是一貫的孝順。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最有智慧的女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整部電視劇看下來充滿智慧的人只有寥寥無幾的三個,一個是勇毅候府的嫡女出身的盛老太太,一個是女主角盛明蘭的母親衛小娘,還有一個就是把寧遠候一切看得清晰透徹卻從不言明總是順其自然的顧廷煜
  • 《知否》淑蘭,富家女下嫁,幸好前夫不是潛力股
    《知否》中淑蘭從第一段婚姻中解脫,平時懦弱的淑蘭第一次大罵孫秀才的忘恩負義。淑蘭和孫秀才兩個人是政治婚姻,淑蘭的母親李氏被王大娘子嫌棄商賈之家,和王家不能比。而盛維也有很多事情也要麻煩當官的盛紘,也因為盛紘的原因,盛家和宥陽幾任縣官關係都不錯。
  • 《知否》婚姻這件事,勢均力敵真的很重要
    《知否》原著寫著:「婚期將近,海家的嫁妝流水般地抬進盛府,家具包括床桌椅屏,一色泛著好看的紅光,衣料足足有幾十大箱子,各式擺設裝點,還有陪嫁過來的幾百畝田地和不知多少家店鋪,明蘭看得目瞪口呆。古人說的十裡紅妝,便是把姑娘一輩子要用的銀錢衣裳都備齊了,什麼恭桶臉盆,便是那壽衣都是有的。
  • 知否:盛紘最不待見的女兒並非庶出的明蘭,而是嫡女如蘭
    知否:盛紘最不待見的女兒並非庶出的明蘭,而是嫡女如蘭一說起盛紘最不待見的女兒,很多人便會想到明蘭,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其實不然。在如蘭明蘭與墨蘭發生爭執時,如蘭明蘭被罰跪祠堂,盛紘把一切的罪過都推到了如蘭身上,說明蘭其實是陪綁無辜的,更是多次誇獎明蘭是最乖巧的一個女兒,對於如蘭他熟視無睹,從未有過半句誇讚。
  • 《知否》中同樣是嫡女低嫁又遇惡婆婆,為何如蘭過得比淑蘭幸福
    《知否》真的是一部百看不厭的大劇,不僅是因為明蘭和二叔劇中恩愛,現實生活也甜美,更多的是每看一遍都能多一些認知和感悟。顧廷燁和明蘭的事情,咱們先不說,今天先說一下如蘭和宥陽老家的淑蘭,都是作為嫡女低嫁,淑蘭被羞辱,用一半的嫁妝為代價和離,而如蘭雖然家有惡婆婆,卻能夫妻恩愛幸福。其實,婚姻的幸福程度並不在於你是否足夠優秀,而在於多方面的經營。
  • 《知否》:做人當寬厚,卻不可無原則的軟弱
    比如,《知否》中明蘭的娘衛氏;再比如,《紅樓夢》中的賈迎春。而對於女人來說,別的女人比自己美貌和溫柔,那就是她的死對頭。比如《知否》中的林姨娘,就視衛姨娘為情敵。無奈,「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衛氏的文弱讓她得到了盛老爺的歡喜,然而卻讓她在盛府內的虎狼之地到處受氣。她最後的結局,看似是偶然和不幸,實際上冥冥之中早有定數。我們不鼓勵做人狠心,然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 知否:盛紘如此偏愛墨蘭為何給她選個窮秀才?真是用心良苦
    電視劇《知否》裡,盛紘就是一個實打實的偏心父親。他寵妾滅妻,十分寵愛林小娘。連帶著林小娘的孩子長楓和墨蘭都極其偏愛。大戶人家的庶子一般都由嫡母代為教養。因為林小娘的專寵,不僅能親自教養子女,連管家權也掌控了十幾年。長楓和墨蘭雖是庶出,因為小娘掌家管權,過的那是即尊貴又體面。即使犯錯受罰,也有父親維護。同是盛家庶女,明蘭因為母親不受寵又早亡,一直被父親不聞不問,著實可憐。
  • 知否:小主人的奶母們,有人被尊重,有人被提防,有人只是臨時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在中國的古代,奶母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存在。她們大都由自家的太太們選出來,伺候剛剛出生的哥兒,姐兒奶水的,她們大都是忠心的,因為自己和家人的前程都在太太們的手裡,她們的兒子將來可能成為少爺的小廝,女兒將來可能成為小姐的丫鬟,利益都是綁在一起的。在《知否》原著中,就對小主人們的奶母們有所提及,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知否》好閨蜜盛明蘭和餘嫣然,幸福本不同,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就像《知否》裡盛明蘭和她的閨蜜餘嫣然,兩人同是官家小姐,論出身,餘嫣然比盛明蘭要金貴許多,又是嫡出,但論處事,盛明蘭勝出多籌首先,我們來看顧廷燁這個男人,他幼年喪母,被繼母以「捧殺」方式養大,年少風流,是京城有名的浪蕩子,勾欄瓦舍的常客熟人。更兼家族內部爭鬥,許多禍事都被栽贓到他身上,而他又與外室有了兒女,一時間,聲名狼藉,無一人願將家中嫡女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