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說 《父母》

2020-09-21 遊來遊去的魚1240

微型小說《父母》

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說;「媽,我們周六晚上回家吃飯。」

老太太一大早就對老伴說,女兒說她們晚上要回來吃飯,你一會和我一起去菜市場買些菜………

女兒雖說嫁的不遠,就在本市,但一個城南,一個城北,來回一趟也要兩三個小時。在一所中學教書,平時很忙,再加上外孫女上初三學習也緊,女婿也忙…有好幾個月沒來了。

老兩口買了好多菜,都是女兒她們愛吃的,有準備用來做糖醋魚的鯉魚,有外孫女愛吃的可樂雞翅,還有排骨…

從吃過午飯後,老兩口就開始忙和著收拾著,收拾那。

一會老頭說,這排骨先燉,煮時間長點,容易爛…

老伴說,不是說要做糖醋排骨嗎?

「 你不做了糖醋魚了嗎?」

「那是女兒愛吃的,外孫女愛吃糖醋排骨…

「好,好,做,做,聽你的……

「老頭子,你看著鍋,別燒乾了,我洗洗菜。」

「你嘗嘗有味不,是鹹還是淡?

「 都做了幾十年了的菜,我還不知道鹹淡,女兒最喜歡吃我炒得菜了…

「 得了吧,你就吹吧,別人不知道你,我還不知道,上次讓你炸個花生米,錯把食鹽當成白糖了,女兒一嘗,爸,你這咋放這麼多鹽…」

老兩口就這樣說著,忙和著,快到六點了,把做的菜端上了桌子,擺了滿滿一桌…還準備了兩瓶果汁和一瓶好酒…

剛剛外面天還亮著呢,一會就暗下來了,看著一桌子熱騰騰還冒著熱氣的菜,老兩口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等著女兒們一家的到來,菜一點點的涼了,女兒他們還沒來

老頭說,你到門口看看,是不是快來了…

「好,好,我這就去。你打個電話問問…」

剛撥出去號碼,話筒裡傳來,「對不起。你的電話已欠費,請你續交話費…」

「老伴,我手機欠費了,打不出去,你回來,在屋裡等吧。」

這時,電視裡《新聞聯播》開始了,只聽主持人說:「電視機機的觀眾們,收音機旁的聽眾們,你們好!今天是2020年9月4號,星期五,農曆七月十七,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到中秋節了,歡迎你們收看《新聞聯播》節目,大家晚上好!」

老伴聽了後,一拍腦門說「瞧我這記性,老了,今天是周五,難怪女兒們一家沒過來。……老了,老了…真的是老了…」

相關焦點

  • 原創:微型小說《年味》
    原創:微型小說《年味》年味淡了、親情淡了、歡笑少了。。。(作者原創微型小說《年味》)。
  • 七竅通六竅(微型小說)原創
    一日,阿儂在後臺看到一篇微型小說。於是,忙乎編輯開來,許久,阿儂覺得編輯按語寫得不錯,就把這篇微型小說發了出來。接著又跟了帖……幾天後,阿儂再看這篇文章後面作者跟了帖否。果然,作者跟了帖,帖子是:「七竅通了六竅!」阿儂回到家裡,沾沾自喜地把今天自己編輯了篇微型小說的事跟學文科的愛人說起,呀!作者說我的按語寫得好!
  • 首獎10000元:「武陵杯」微型小說徵文大賽啟事
    微型小說是海內外讀者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體裁,短小精悍,乾淨好讀;為了繁榮這種文體,促進海內外的文化、文學交流,繼續發起2020「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獎徵集評選。凡2020年在海內外正規華文報紙、雜誌上發表的微型小說(含閃小說),都在徵集評選範圍之內。
  • 另類正常人微型小說《百態人》
    另類正常人微型小說《百態人》連載114 -作者/她有著寬廣的胸懷
  • 故事:兒童科幻小說:微型機器人警察
    微型機器人警察平時極小,它們工作時根本不佔據人類活動的空間。在人們不需要的時候,微型機器人警察就會升空,淨化地球的空氣,觀察地球上的情況,從不妨礙人類的正常生活。人類已經離不開這些微型機器人警察了,它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全天候的好朋友。
  • 首屆「蓮花杯」全球華人微型小說徵文比賽,懷遠作家張建忠奪魁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20周年,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澳門)主辦、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協辦的首屆「蓮花杯」全球華人微型小說徵文比賽,從2019年10月開始徵稿,2019年12月截稿,收到世界各國來稿約1500份,由澳門作家、評論家凌雁、劉居上、席地、岸南、譚鍵鍬、餘思亮等組成之初評委篩選出93篇作品,再經複評委審稿,壓縮到36篇,通過初評的作品交於中國凌鼎年、劉海濤、
  • 微型小說:愛情超市
    微型小說愛情超市雷松超最近,城裡繁華的商業步行街上新開張了一家「愛情超市」,一時間,孤男寡女們蜂擁而至,生意極為紅火。「 先生,歡迎您到我們超市選購自己滿意的愛情。」離異男人雷濤一隻腳剛剛跨進自動旋轉的玻璃門內,就迎來了兩位身著紅色旗袍、年輕漂亮禮儀小姐的微笑服務。「這位先生,您想尋找到什麼樣的愛情伴侶?」
  • 趙文輝微型小說《傳菜員》
    先小小說後中短篇,在《北京文學》《長城》、《長江文藝》等刊物發表作品若干,部分被《小說選刊》《中華文學選刊》《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轉載,《刨樹》入選《2011中國年度短篇小說》。曾獲第一屆河南省文學獎和第二屆杜甫文學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文學院籤約作家。
  • 故事:微型小說:饅頭皮
    選自:2020年12期《微型小說選刊》
  • 閃小說簡介
    因為閃小說適應當代生活節奏、傳播方式和閱讀需求,旋風式崛起,成為繼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微型小說之後的小說家族新成員。文學評論家樊發稼說: 「閃小說這一新的文學品種、小說家族新的一員,必將作為一種嶄新文學現象載入史冊。」
  • 「藍天杯」關愛青少年全國法治微型小說《白蘭花香》
    頗為遺憾的是沒有照顧頭條,所以在今天2020年6月28日將6月22日的文學作品《白蘭花香》放置於此列,不知道是否有讀者願意欣賞和給予寶貴的建議;這篇文學作品是投稿給佛山市「藍天杯」關愛青少年法治微型小說徵文。
  • 2020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在興揭曉
    來自全國各地的27名評委最終評選出45部上榜作品,其中長篇小說5部、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網絡小說和小小說·微型小說各10部。通過前期46位評委長達三個多月的評選,最終參加本次現場評議的小說為長篇小說25部,中篇小說70部、短篇小說65部,以及網絡小說41部,小小說·微型小說38部。經過27位專家評委在現場的三輪投票,最終產生今年的年度小說排行榜。
  • 山裡人(微型小說)
    他說他不後悔,他在家裡一脈單傳,當年父母希望他多要幾個孩子,他拗不過老人的意願,他做到了。儘管生下最後一個孩子的時候,他被要求做了絕育手術,但他還是感到自豪,無愧於列祖列宗。從孩子們懂事起,他就試圖做一個好父親,為他們樹立一個光輝的榜樣。在農村,「上梁不正下梁歪」,因為沒有一個好的家風,子女嬌生慣養,缺少管束,這樣的家庭不在少數,而這恰是為人父母的悲哀。
  • 又一小小說集出版!東莞(橋頭)小小說創作基地再添新成果
    東莞小小說創作基地落戶橋頭7年以來,一大批作者從這裡起步,成為東莞小小說的生力軍,不斷有新成果新精品問世。莫樹材是土生土長的實力型本土作家,從1960年開始寫作。溢滿故鄉風味 洞悉人間情義《驟雨中的陽光》收錄了莫樹材2000年後發表的小小說共40餘篇,全書90%以上作品在全國各種專業刊物發表過,並有多篇作品被收入各類年度精選本或榮登國內微型小說排行榜。
  • 苦澀的愛戀(微型小說)
    宋菲的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當他們得知女兒在同一個黑人交往的時候,他們驚呆了,極力勸阻女兒不要再與約翰交往下去。宋父說,那麼多中國小夥不好找,你幹嘛要找一個外國人呢?——而且還是一個黑人。這事要是在村裡傳出去,你讓我和你媽的老臉往哪擱?親戚朋友們問起來,我咋開口呀?宋母也說,就是!菲兒,你可不能任性呀,從小到大,我們什麼事兒都依著你,只是這事萬萬不可呀!
  • 微型小說:宋朝的蚊子
    小小說宋朝的蚊子文/雷松超我是一隻曾經朝飲晨露夜嗜血的蚊子。現在是宋仁宗嘉佑三年。我暫且居住在嵩山腳下登封縣,一個喚作「金店鋪子」的村子中,整日與一個叫作「雷德聲」的秀才為伴,過日子。我祖先的祖先的祖先應該生活在東周時期是。
  • 《無聲告白》:為什麼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會變為傷害?
    美籍華裔作家伍綺詩的小說《無聲告白》開篇:「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一句話將讀者帶入故事,並引發思考。父母對兒女的權威天然存在,瑪麗琳和詹姆斯與莉迪亞的日常交談內容不是成為醫生,就是要多交朋友融入群體,所送的禮物基本都是醫學類,交友處事類的。
  • 餃子(微型小說)
    父親是火車司機,母親在被服廠做臨時工,父母不僅要養活一群孩子,還得贍養在外地的老人。我家絕對不給孩子過生日,這是一條鐵家規,生日不過還不準記住。稱作忘生,老話說這樣的孩崽子好養活,其實是家境清苦,顧不過來。陰曆生日每年變更日期,每當元旦掛上日曆頭,九兄弟姐妹都爭著查找自己的生日,查到了自己悄悄做小記號。
  • 故事:微型小說:歪打正著
    山秀哭著跑回家向高大虎的父母告狀,高大虎回到家後,被爸爸打了個半死。從那一刻起,高大虎恨透了山秀。在以後上學期間,山秀經常發現自己的書包裡會出現一些青蛙、癩蛤蟆之類的小動物。為了這些事情,高大虎經常被老師叫到教室前邊罰站。高大虎因為家裡貧困,剛讀完初中就回家務農了。那時已經分田到戶,自己家的田地也可以種一些經濟作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