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狐狸送了一張邀請卡給仙鶴,請它晚上到家裡來吃飯。
晚上,仙鶴很高興地去了狐狸家。
「呀!仙鶴先生,歡迎歡迎!快請進來!」狐狸分外熱情地招待著仙鶴。
狐狸走到廚房,取出晚餐,原來晚餐只是放在大平盤裡的湯而已。
「我最喜歡喝湯啦!謝謝你呀!」仙鶴很高興地接過湯。
它很想喝,可是,因為自己長著一個長嘴巴,所以費了好大的勁,
也只能聞到一點味道而已,盤內的湯連一滴也喝不到。
可是狐狸卻咕咚咕咚一會兒就把湯喝完了。它笑著問仙鶴:
「怎麼樣,鶴先生,我煮的湯味道怎麼樣?」
「好呀,狐狸,原來你是在捉弄我。」仙鶴十分生氣地回家去了。
不久,仙鶴也送來一張邀請卡,並囑咐道:「晚上我請客,您一定要來哦!」
狐狸是個貪吃鬼,一聽說仙鶴要請客,高興得不得了。
「仙鶴會準備什麼樣的食物呢?」狐狸暗暗地想著。
它根本就不記得前兩天自己請客時發生的事了。
晚上,狐狸高高興興地來到仙鶴的家。
「狐狸先生,歡迎歡迎!別客氣,儘管用吧!」
仙鶴拿出的東西是什麼呢?原來是裝在細頸水瓶裡的湯。
狐狸將嘴伸進水瓶裡,但是怎麼努力也喝不到一口湯,只能聞到香噴噴的味道而已。
而仙鶴卻將長嘴巴輕輕鬆鬆地伸進瓶底,津津有味地喝起了美味的湯。
狐狸的肚子餓極了,可眼前的美食卻一口也嘗不到。
故事到此結束。
無論怎樣,這頓飯過後,狐狸和仙鶴的友誼算是徹底結束了吧。
伯牙子期那樣的知音之誼,每每想起,都讓人羨豔不已。
這樣的友誼,無關物質,無關利益,乾淨而純粹。
是來自靈魂深處的共鳴,能將兩個原本素不相識的人變成一見如故的摯友。
千古佳話——高山流水遇知音。
物以稀為貴,因為少,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
現實中,有多少高山流水,有多少心有靈犀,有多少桃花潭水……
環顧四周,期待變成了一聲嘆息。
是啊,真的很少,少到很多人明知應該寧缺毋濫,卻還是降低要求,誤交損友。
結果顯而易見。
同為森林裡的住客,狐狸是什麼樣的,仙鶴難道未曾耳聞嗎?
老虎、刺蝟、烏鴉,無論是強大的還是弱小的,哪一個沒有吃過它的虧?
狡猾,虛偽,自私,口蜜腹劍,乘人之危……就沒有一個好詞能用在它身上,典型的小人。
像這樣的狐狸,突然請仙鶴吃飯,仙鶴竟不疑有他,欣然赴宴。
直到坐在狐狸的對面,看著餐桌上的圓盤配清湯,再看看自己又長又尖的嘴,
不死心地試著在盤子裡啄了好一會兒,不出所料的除了發出嗒嗒嗒的響聲外,沒有任何其它收穫後,
才像如夢初醒般明白了,狐狸根本就不是誠心邀請自己來它家吃飯,更不是誠心和自己交朋友。
這才大失所望,氣憤而歸。沒過多久,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從此,一拍兩散。
所以這又是何必呢?雖然最後從結果來看,算是出氣了,
但過程中浪費的時間和精力,還補得回來嗎?
有很多時候,為了貪圖一時的方便,做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最後上當吃虧的終究是自己。
古人云: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道不同,不相為謀。
交友之道無外乎,先弄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結交什麼樣的朋友之後,再去選擇。
應是寧缺毋濫,切莫來者不拒,以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