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賣掉農村小樓,拿20萬給兒子買房,老人進城知真相蝸居工地

2020-09-05 人間觀止

配圖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老陳家在鄉下,老伴去世後,他一個人住在二百平米的小樓裡,覺得空落落的。他得知在城裡的兒子兒媳要買房,而城裡的房價不停往上漲,就決定賣掉鄉下的小樓支援一把。

老陳拿到二十萬賣房款,挺得意的,估計這給兒子買套新房總不成問題吧!兒子拿到賣房款也是喜出望外,連連向父親保證:房屋產權有父親的一份,只要房子一裝修好,馬上接父親進城。

老陳在鄉下滿懷憧憬等了幾個月,兒子卻沒一點要接自己的意思。他打了幾次電話,兒子總推說房子還沒裝修好呢。時間一長,老陳感覺不對勁了,這即便是裝修皇宮也該差不多了呀,該不會是兒媳不同意接自己過去吧?他越往深處想,肚裡越有氣,心說:如今我可是在鄉下租房過日子,你們不接我去城裡,這後面的日子可沒法過了。

老陳越想越不踏實,就搭上火車進了城,找到了兒子工作的公司。兒子一看父親來了,又驚又喜,但一聽說父親要回家看房子,表情立刻變得不自然起來,還找了好幾個理由推脫。老陳實在忍不住了,他板著臉質問說:「你到底買沒買房?我那二十萬去哪兒了?」

兒子見父親發火,連忙賭咒發誓,房子已經到手了,房產證上也有父親的一份,就是沒收拾好,亂糟糟的,不好讓父親去。老陳卻不聽那套,既然是自己家,亂怕什麼,該不會是兒媳不歡迎吧?

一聽父親越說越難聽,兒子趕緊打電話向兒媳匯報情況。見兒子果然是「妻管嚴」,老陳的臉色越發難看起來。好在兒子放下電話就滿面春風地說:「爸,您兒媳一聽您來了,高興得不得了,讓我先帶您去旅館休息一下,下班後我們一家三口先去飯店慶祝一下,然後再回家。」

沒多會兒,老陳就躺在了兒子給他安排的旅館裡。這時他心裡已經舒坦了,想想兒子和兒媳都挺孝順,自己真不該懷疑他們。

晚上兒子兒媳帶老陳去吃飯,老陳一見是家高檔酒樓,就堅決不肯進去,說什麼也要回家去吃。但兒媳卻很熱情地說:「爸第一次來,今天就算破費點,也得讓您老高興啊!」

這頓飯花了好幾百,老陳吃得既高興又心疼,他一看表:喲,快七點了,應該回去了吧。可兒子和兒媳卻不著急,他們到老陳住的旅館,又磨磨蹭蹭聊了一個小時,這才領著老陳回了新家。

老陳打開新家的房門,這是套五十平米,一室一廳的老公房,房間裡有點亂,朝向也不好。老陳驚訝地問兒子:「這就是咱的新家?」

兒子忙拿出一把鑰匙,又拿出房產證讓父親看,上面果然有老陳的名字。老陳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看來兒子沒亂用自己賣房的錢!但是老陳有句話忍住沒說:這城裡的房子也太貴了,自己那寬敞的小樓咋才換這麼屁股大塊地方哩?這讓老陳更加心疼兒子,又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錢讓他們收好。晚上,老陳終於躺在了自家的床上,心情又舒暢起來,他安慰自己:這房子小歸小,但好歹也是自己的啊!

第二天早晨,老陳原想睡個懶覺,誰知道兒子早早就把他叫了起來,一家三口匆匆吃了飯。兒媳又囑咐兒子道:「還帶爸去旅館休息,那裡條件好!」

什麼?老陳愣了,自己有家,怎麼還要去住旅館呢?

兒子和兒媳對視一眼,笑著解釋說:「您別誤會,因為我們家裝修材料裡有一種特殊的化工材料,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產生化學反應,對您的身體不好。這樣,您白天在旅館休息,等晚上危險期過了再回家。您別擔心,再過陣子它就揮發乾淨了!」

老陳聽他們說得這麼嚴重,只好又回到了旅館。可他在旅館裡實在坐不住,出去一打聽房間的價格,一個白天就要二百多塊錢,氣得他直罵兒子敗家。老陳是個倔脾氣,他也不通知兒子,馬上退了房,氣呼呼直奔家中。他用鑰匙打開房門,換上拖鞋剛走進臥室,只聽得一聲尖叫,原來有一個陌生女人正在換衣服。

老陳嚇得轉身就跑,這時屋裡又躥出一個男人,一把抓住他,開口就罵「老流氓」。這男人嗓門大,吵得對面鄰居都出來看熱鬧。

老陳開始還連聲道歉,後來猛然想起來:自己沒走錯門,鑰匙就是證據,沒準是兩個賊鑽進了家門,被自己撞破了,在賊喊捉賊!想到這兒,老陳也硬氣起來,舉起鑰匙讓鄰居評評理,這裡究竟是誰的家。

這時,剛才臥室裡的女人也出來了,沒好氣地說:「我知道你是誰了,你兒子沒跟你說清楚是不是,昨天晚上是你的家,但現在不是了,現在是我們的家。」

男人也恍然大悟,他掏出一份協議書給老陳看,原來老陳的兒子有了父親的資助,又從銀行借了一大筆錢,這才勉勉強強付清了房款。碰巧這兩口子買不起房,他們兩個常年上夜班,晚上熬通宵、白天睡大覺,和兒子兩口子上下班的點正好能錯開,於是兩家私下裡達成協議:晚上八點到隔天早上八點,房子歸老陳兒子兩口子,其餘時間租給這兩口子。

老陳搞清楚這一切之後,低著頭離開了新房。他步履蹣跚地走在街上,這樣屁股大的房子,還要和別的夫妻「共享」,難怪兒子一直不肯接自己來!但老陳不怪兒子,剛才那兩口子也說了,當初多虧他兒子下手快,否則現在這套房子又漲了二十多萬。

老陳恨不得現在就回鄉下,可又怕兒子傷心,想了半天,他決定:假裝不知情,住幾天再說。可一想到兒子還欠著銀行的債,老陳就更加心疼住旅館的錢了。正在他煩心的時候,耳邊突然傳來叫賣聲:「臨時休息,一樓一天十五塊,二樓一天十塊!」

一天才十塊錢?老陳一聽,兩眼放光,這可比旅館便宜多了!可等他循聲走去,才發現所謂「臨時休息」的地方,就是一處閒置工地上堆著一大堆水泥管子。有個小鬍子正在水泥管子旁邊吆喝著,陸陸續續還真有人交錢。

老陳也走累了,他從兜裡掏出錢來,壞了,昨天把錢都給兒子了,身上只剩下五塊錢了,這可怎麼辦呀?那小鬍子看看他手上的錢,嘴一撇說:「上去吧,二樓第二間。」

小鬍子口中的二樓,其實就是水泥管子的第二層,老陳小心翼翼地爬上去,低頭剛鑽進去,就聽裡面有人叫起來:「你看著點,差點踩著我。」

老陳嚇了一跳,怪不得小鬍子只收了五塊錢,原來這水泥管子還是合租的呢!但既然好不容易爬上來了,他也只好硬著頭皮鑽了進去。只見水泥管子裡鋪了一層稻草,稻草上還躺著一個老頭,年紀比老陳還大。

兩個人就這樣聊了起來,老頭自稱姓王,是個流浪漢,以前是在候車室或者公園借宿,一分錢也不用花,但是這幾天各處都在清理流浪漢,他只好到處找地方住。恰巧這個工地停工,小工頭用這些水泥管子來掙錢,王老頭每天花上五塊錢,租了這「二樓」的半間房子安身。

兩個老頭同病相憐,很快就無話不談,一直聊到天都黑了,王老頭指指工地,嘆了口氣說:「這裡下個月就開工了,我又要挪窩了,我這輩子怕是盼不到自己的房子嘍!」

老陳聽了,也是一陣心酸,但他還是拍拍王老頭的肩膀安慰說:「別想那麼多了,等明天我拿副象棋來,咱老哥倆殺上一盤。」

等老陳到了家,兒媳已經做好了飯,正等著他回來吃呢。兒子試探著問老陳白天去了哪裡。原來他下班去了旅館,發現父親把房間給退了。

老陳含糊地說了句:「我找到更合適的旅館了。」便不肯再說。

第二天早上,還沒等兒子叫,老陳就起來買了早點,扒了兩口,拿上象棋便往外走。

等老陳興衝衝地奔到工地的時候,他驚呆了,工地上圍了一群人,小鬍子正在打電話叫救護車,說是有人從水泥管子裡跌下來了。

老陳扒開人群擠了進去,看到王老頭摔倒在地上,滿臉鮮血。老陳上前叫了幾聲,王老頭吃力地睜開眼睛,嘴裡嘟囔著什麼。老陳連忙伏下身子,把耳朵湊在王老頭的嘴邊,只聽他斷斷續續地說:「我的全名……全名叫王……」等報清楚自己的全名,王老頭就斷氣了。

相關部門調查不出王老頭的身份,便按照無主屍體處理,給了王老頭一個廉價的骨灰盒,還給他提供了一小塊墓地。下葬那一天,老陳去了王老頭的墓地,他見墓碑上沒有名字,便找來一支粉筆寫上了王老頭的全名。

老陳一邊寫,一邊還笑了,喃喃地說:「老夥計,我的房子從二百平米變成了五十平米,這五十平米白天還不歸我!再看看你,倒是先混上自己的房子了。」

相關焦點

  • 農村父親送來一壇酸菜,兒媳嫌髒不吃送鄰居,鄰居回家打開酸菜時愣住
    父親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你爹沒啥本事,就你一個兒子,你可要好好努力,不要讓村裡人笑話,咱們不吃饅頭爭口氣啊!」阿牛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考上了大學,成了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由於小縣城教育資源有限,他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讀大學那四年,父親也來到了這座城市打工,父親所在的工地離自己學校不遠,阿牛經常去找父親。
  • 大學生兒子在城裡買房,卻讓農村父親住養老院,父親含淚說了句話
    ,是個典型的農村留守兒童。父親進城後,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就只有爺爺了,阿牛的爺爺50多歲,身體不算好,為了給孫子掙點生活費他在附近四處打零工,有時候去工地做小工,颳風下雨工地沒活他便去給附近工廠扛貨。然而像這種高強度的工作只持續了不到十年阿牛爺爺便倒下了,由於身體常年暴露在室外,爺爺身體各個部位都患有嚴重的疾病,60歲那年已基本上失去了勞動能力。
  • 故事:我給了15萬彩禮,父母拿出40萬首付買房,如今卻因婚房裝修退婚了
    我給了15萬彩禮,父母拿出40萬首付買房,如今卻因婚房裝修退婚了有些年輕人感嘆:現結婚越來越難,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給了彩禮還要買房,甚至還要買車,可又有多少家庭有這個能力呢?甚至有些的父母感嘆兒子結婚會讓自己脫了一層皮。
  • 父母不願進城居住,兒子兒媳沒辦法
    兒子張幹今年四十出頭,正如他的名字一樣很能幹,在主城一家銀行上班。兒媳溫柔賢惠,和張幹在同一家銀行工作。十八年前為了幫忙帶孫子,他們到城裡和兒子住在一起,那時張大爺還年輕,會一手木匠活。老伴帶孫子,他就到建築工地上支木,也掙了不少錢,十年前就在老家蓋起了一座漂亮的小樓。漸漸的年齡大了,張大爺不再打工,老兩口常年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
  • 父親去世留17萬欠款兒子不管不顧,女兒還債時債主倒給150萬
    其實啊,這位大爺,還是喜歡這個一個人住在農村鄉下的環境,一個人住在鄉下的時候,他有的時候呢,也特別想念自己的兒女,所以有時她基本上都會帶著一些農村裡邊種的新鮮蔬菜水果,給孩子們拿過去了,但每一次去兒子家吃著兒媳婦啊,對他都不是特別親熱,反倒這裡去,特別的熱情。
  • 故事:拿了公公的13萬買房後,我們成了七大姑八大姨聲討的對象
    ,房東早就有賣掉這套房子的打算。她們串通一氣,都是說什麼婆婆去世早,說公公還有很多負擔,不能把所有的積蓄都拿給我們買房。 「不在蘇州買房可以,這婚我不結了。」 我狠狠地給公公撂下一句話。彼時,離婚期還有三個月。
  • 故事:表哥36歲未婚,他月薪四千,找我借30萬買房:有房容易討老婆
    表哥36歲未婚,他月薪四千,找我借30萬買房:有房容易討老婆在彩禮盛行的年代,婚房幾乎成了結婚的標配。一個男人沒房,預示著將來他結婚很有難度,因為在我看來,許多女孩不願意嫁給沒有房子的男人,不要說女人現實,只因為一個男人沒有房,他哪來能力給女人一個安穩的家?
  • 故事:小姑子的婆家給20萬彩禮,妯娌要拿彩禮去買房,我給妯娌一巴掌
    小姑子婆家給了20萬彩禮,妯娌要拿彩禮去買房,我給了妯娌一巴掌說到彩禮,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那麼男方家給了彩禮,這彩禮該怎麼處置呢?有人說彩禮給了女方,那麼彩禮任憑女方處置;還有的人說彩禮用於夫妻將來的小家,女方不能私自處置。總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 老人進城想看孫子,卻總是遭兒子兒媳拒絕,5歲小孫女無意說出真相
    老人望著趴在桌上吃飯的小孫女低聲的問兒媳,「華子今天不回來,他去小傑的學校了,過兩天才能回來」。女人說完後頓了一下,感覺自己哪裡說錯了又馬上補充道:「小傑出院了,老師讓他回學校,過段時間他就能回來看你了」。玉兒話音剛落,老人就開始抹起了眼淚,小傑是她的孫兒,最近得了一場怪病,久治不愈。老人多次提出要進城看看孫兒卻總是遭到兒子兒媳的拒絕,她心裡在擔憂的同時也有些難過。
  • 故事:兒子結婚,我出30萬買房,進城看望兒子,兒媳卻讓安排我住酒店
    兒子結婚,我出30萬買房,進城看望兒子,兒媳卻讓安排我住酒店我和翠花,和老伴結婚40年了,之前我們倆都是縣城一所小學老師,如今退休了,平時我們去逛逛公園,老伴下下象棋,這日子過的 挺舒坦的。我這輩子就只有一個兒子,從小到大,我們嚴格要求兒子,兒子也懂事聽話,在學習上從沒讓我們操心過,高考更是考上了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後留在了武漢工作。
  • 老人替孤兒寡母還債20年,被人稱老不正經,死後兒子才道出隱情
    佛語: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公道自在人心,冥冥之中自有因果,人在做天在看!因為他替一家孤兒寡母還債還了20年,怎麼議論他的都有,有人說他傻,更多的人說他和寡婦之間不清不楚,是個老不正經等等。在家人的不解和外人的詬病中,老人總是一笑而過,繼續幹著自己的事。就在老人去世的那天,彌留之際,囑咐了兒子一番,然後就永遠的離開了。家人都放聲痛哭,外人知道事情經過後也都肅然起敬!
  • 老人投奔小兒子不讓進門,大兒子過世大兒媳接納他,才知老人有錢
    73歲的許少強住在一個小山村,和妻子一起撫養兩個兒子。隨著兩個兒子的長大,結婚生子,許少強覺得應該和妻子一起享受晚年時光,妻子年輕時為家裡工作太多了。她沒有享受到幾天的幸福便因病去世。許少強的大兒子在省城工作,認識了媳婦,多年辛辛苦苦打拼買房安家。不幸的是,大兒子命不好,家庭安定,卻在工地上意外身亡。大兒子在世時,他和妻子回家看望他和妻子。大兒子死後,大兒媳再也沒有回去。
  • 兒子每月給父親寄錢,無意得知父親吃不起豬肉,他才知老人被騙了
    張大軍夫婦在城裡打工,他在工地上做農民工,妻子在飯店做服務員,夫妻倆人平日省吃儉用,為的就是供兩個孩子讀書。農村物價低,許多人家一個月也掙不到一千塊錢,更何況兩個小孩一個星期才回家一趟,張大軍夫婦覺得這錢足夠老人用了。
  • 打算在縣城花40萬買房,小舅子知道後極力反對?
    小周是個農村娃。初中畢業後,一個人去縣城打拼。先是在一個燒烤攤上打工,後來學到經驗,自己也存下了一些錢了,後來便自己弄了一個燒烤攤。再後來,生意越做越大,他索性租下一個店鋪,開了個正規的燒烤店。後來小周結婚了,妻子也是個農村姑娘。兩人一起賣燒烤,男女搭配。很快,他們就存下了一筆錢。
  • 老人把房子賣了,拿著100萬住進了養老院,兒子們追悔莫及
    到底是100萬塊錢孝順,還是兒女孝順?大李莊馬上就要拆遷了,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老百姓們終於可以住上乾淨的樓房了。就在所有的村民們都在興奮的議論這件改變他們命運的大事時,另一件更讓人吃驚的事發生了。李永昌老漢把祖上傳下來的老房子給賣掉了,拿了賣房子得來的100萬塊錢,住進了縣城裡的老年公寓。
  • 父親進城養老,卻遭到女婿拒絕,7歲外孫說:我媽都要死了,你來幹嘛
    老人的老伴五年前因為癌症去世了,老伴走後女兒女婿就極力讓他去城裡養老,那時候小兩口剛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想著自己身體還好,老人拒絕了女婿的好意,堅持留在農村生活。徐志良老人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女兒叫徐娟,大學學歷,現在在城裡一家企業做會計。女婿是女兒姑姑給介紹的,家庭情況一般,也是大學生,現在在工地上做事。女兒婆家沒能力給小兩口買新房,直到幾年前家裡東拼西湊他們才在城裡買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但也只是付了首付。
  • 故事:舅舅蓋房子找我家借了8萬沒還,如今舅舅患癌症,舅媽找我借20萬
    舅舅蓋房子找我家借了8萬沒還,如今舅舅患癌症,舅媽找我借20萬人生在世幾十年,生活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人總會遇到困難,當我們沒錢了,會開口找身邊的親戚,朋友借錢。都說借錢是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大道理大家都明白,可現實中有一些人不守信用,錢借了不還,遇到這樣的親戚,我們該怎麼辦呢?我覺得借錢給親戚,借出去的不僅僅是錢,更是一份信任。
  • 《安家》扎心一幕:320萬全款為兒子買房,結局不寒而慄
    壹嚴叔和嚴嬸從農村來到繁華的魔都,渺小如一粒塵埃,靠街頭賣包子維持生計。十幾年含辛茹苦,兩鬢如霜的老兩口攢下320萬血汗錢。準備以兒子的名義買套房。然後將蝸居的出租屋退掉,再關閉力不從心的包子鋪,從此含飴弄孫,一家人其樂融融。籤署房屋買賣合同時,嚴叔的兒子突然提出要在房產證上加兒媳的名字。一時,老兩口不知所措。
  • 謝君善:奶奶進城
    原定秋季通車的村級公路計劃還沒落實,從村裡到縣鄉公路之間的十多裡的土路上泥濘不堪,為奶奶的進城帶來了不少麻煩。為了奶奶進城的順利,從村裡挑選了兩輛最好的機動三輪車,陪護送行人員上得滿滿的。路上一槽一槽的水,車在上面顛跛得很,兒孫們都幾乎難以忍耐,更何況奶奶已是耄耋老人了。真的替她難受,可又有什麼辦法呀?所能做到的是讓司機不要急,慢慢來。
  • 小說:公婆賣掉房子去旅遊,錢花光後讓兒子買房養老,兒媳:離婚
    公婆賣掉房子去旅遊,錢花光後讓兒子買房養老,兒媳:離婚奇葩總是有,但沒想到我會遇到。我有一對奇葩公婆,他們賣掉了唯一的住房之後直接旅遊去了,在外面旅遊了幾年,把錢花光了,現在回來了,跟我們說,讓我們買房給他們養老。更令人生氣的是,我老公直接就同意了,根本都沒詢問我的意見,既然如此,他要是買房給他爸媽,那我們就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