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看完了《墳場之書》,它由科幻大師尼爾·蓋曼花費多年創作,曾獲得世界科幻文學大獎「雨果獎」和世界兒童文學大獎「紐伯瑞獎」兩項大獎。光看書的名字,似乎像是一個懸疑的色彩,但事實截然相反,它表述的是一種溫暖,一種超乎想像的溫暖。一個被追殺的嬰兒,成了墳場裡所有幽靈最寶貝的孩子,過著最不尋常的生活。
其實,有關於歸屬,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不太確定的地方,可對於諾伯蒂來說,他沒有選擇,因為從記事開始的他,就只活在一個地方——墳場。沒有修飾,沒有比喻,那個地方是實實在在的墳場,可整個故事落幕,那裡或許才是最溫暖人心的存在。
從諾伯蒂記事以來,他的活動範圍僅限於墳場之中,飛機、汽車甚至更多,它們都只是故事中的元素,從來沒有被他真正得到遇見。在諾伯蒂眼裡,墳場之外的世界是未知的,卻是最有吸引力的。
在這成長的許多年裡,諾伯蒂吃著監護人帶回來的飯菜,聽著墳場裡幽靈們的故事,他們有很多個,有的生前是醫生,有的是官員,有的是詩人,當然也有神秘色彩的女巫。
不可否認,它們的故事的確精彩,但有限的一生裡故事也得到了限制,對於未滿10歲的孩子來說,這些有限的精彩是遠遠不夠的。
除此之外,諾伯蒂每天還會有許多課程,像是世間的學校一般,若非要尋找不同,大概就是沒有人類的同學,沒有類似的氛圍。年幼的孩子,對於知識的渴求總是渺茫的,而恰恰相反,他們的好奇心恐怕是九條命都不夠與之相抵。
最開始,他只是仗著膽子去了墳場裡一個充滿殺戮者的地方,但殺戮者的語言恐嚇並沒有擊敗一個極度渴望新奇的生命,他看到了酒杯和那些不該被觸碰的東西,或許是殺戮者之地的恐嚇小兒科讓他的認知更加龐大了,那些家人口中危險的外界也並不會多麼可怕,只是阻止他離開墳場的把戲罷了。
其實,這更像很多時候沒長大的我們,極度地想要掙脫綁著風箏的線,渴望接近藍天,卻漠視了風的阻撓,高空的世界不一定美麗,那裡會有更多競爭者,不染塵埃的心靈,在那裡也許會是所有人的獵物,失去所有。
儘管父母和監護人一遍一遍地告訴諾伯蒂,不要離開墳場,因為外面的世界,他們很難保護他的安全,但可想而知,有些事就是明知道不可為而為之的存在。
第一次離開墳場,他遇到了食屍鬼,他們希望男孩的加入,一直被保護的男孩第一次感受了恐懼,那臺階連接的地方,差一點就成為了他的葬身之處。所幸,墳場裡的家人拼盡全力拯救了他。
「他想起了墳場的家,卻不記得自己為何離開。」
那一刻,他深刻地痛惡自己的貪玩和好奇,但安全感磨滅掉的恐懼或許只會在再次身臨其境的時候,再次現身。
如果非要說意義,這一次不平凡的經歷只是讓他短暫地珍惜了一下平靜的生活,恐懼了一下外在的世界。
第二次離開墳場,他抱著非常明確的目的,只是想要買一塊墓地給沒有名字的女巫。可這世界不只有惡欲的人,更多的是充滿貪慾的行人,或許是貪戀權力,也或許是錢財,不變的是,這會成為他們害人的理由。
諾伯蒂帶著從古墓裡找到的石頭古董,去往了可以典當錢財的地方,只不過貪婪的老闆卻想從他的嘴裡知道所謂的古墓地址,挖掘更多的寶藏。還沒學精的隱身力並沒有幫助到他,最後還是女巫的幫助。
最後一次,則是家人們同意的人類學校學習之旅。在那裡,他感受到了小孩子的惡意,它們突顯在表面,更付諸於行動,不加掩飾。或許這就是成年人和小孩子的區別之一,比起小孩子,成年人更加擅於隱藏,不會輕易暴露自己的內心。
比起未知的世界,除了好奇之外,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牽絆和依賴,那個往日生活的地方是家,那裡的幽靈都是最好的家人。
如果說身世,那麼諾伯蒂是可憐的,只因為一個不知何處依據的預言,他的親生父母和7歲的姐姐被殺害,只剩他孤身一人。
但除此之外,他的幸運卻也是無法忽視的。家人被滅口的時候,他尚且只是一個只會爬行的嬰兒,最幸運的則是當時的家庭住址鄧斯坦路33號,是離墳場不遠的地方。
諾伯蒂的母親把他帶到了墳場,託付給了墳場的歐文斯太太,如果非要問一群生活在黑夜裡的幽靈為什麼要收養一個人類的孩子,無非就是那句:「死者也要樂善好施。」
而且,在這裡,墳場會保守自己的秘密。
諾伯蒂成了這個地方最特殊的存在,他擁有去往這裡每一個地方的權利,也擁有了缺失的愛意,甚至更多。
其實,真的像書籍封面的那句話一樣:「墳場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充滿了對生者無限的眷戀和愛。」
沒有人知道,一群幽靈傾盡全力保護一個人類孩子的意義,可這也許就是意義所在,他們成了彼此的羈絆,融合了相互的愛意。在此之後,墳場不只是來往世間的「客棧」,更是一個家,一個擁有許多成員的大家庭。
縱然故事的最後,總會不免傷感。
因為每個人都是屬於自己的地方,諾伯蒂也不例外,儘管那是他十多年的家。
就像書中所寫:「所以說,你不能一生都待在這裡呀。有朝一日你會長大,那時你就得到外面的世界生活了。」
他會離開,會失去特權,可那裡的點點滴滴會成為一輩子的珍貴記憶。
也許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其中的意義是全然不同的,但那個叫做墳場的地方確確實實充滿看愛,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就點擊下方連結吧。
作者:安拾,一枚執著於寫文的理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