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中的武俠世界是一個講究叢林法則的世界。
《神鵰俠侶》中,郭芙砍斷楊過的手臂後,並沒有覺得事情有多大,「她想自己斬斷了楊過一臂,楊過卻弄曲了她的長劍,算來可說已經扯平,何況爹爹媽媽又為此狠狠責罵過自己」。
這段話相信很多讀者會有嚴重不適感。
郭芙是個從小嬌生慣養的富二代,但這種近似權貴的嘴臉,在金書弱肉強食的武俠世界中,似乎是名門正派一種普遍的心態,郭芙不過是從小耳濡目染。
全真派是射鵰與神鵰二書中名門正派的代表,他們的價值觀應該能代表當時武林中最正能量的價值觀。請看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的精彩表演。
話說郝大通在全真觀前誤殺孫婆婆後,「更是大悔,走上前去向孫婆婆的屍首行禮」,說了幾句不痛不癢的表示懺悔的話。
應當指出的是,按照今天的法律觀念,郝大通有充足的理由主張正當防衛,因為孫婆婆雖然是一位孤寡老人,但確實先動手了,而且具備相當的傷害能力:「孫婆婆忽地飛出一腿,往他下盤踢去。」郝大通只能「危急之下不及多想,掌上使足了勁力」,成功反殺。
郝大通說完這話,可能覺得自己仁義的形象已經很高大了,但是楊過和小龍女兩個法盲竟然毫無表示,一點都不懂事,於是和沉默的小龍女「相對而視」。
書中原文是:「過了半晌,小龍女才皺眉說道:怎麼,你不自刎相謝,竟要我動手麼?」
小龍女說完這話,剛才還道貌岸然的全真教道士們,「譁然叫了起來」,好像受了極大的委屈,「紛紛斥責」。
那郝大通也擺出一副武林前輩的高風亮節,對小龍女說:「貧道誤傷了孫婆婆,不願再跟你一般見識,你帶了楊過出觀去罷」,話中隱隱已經有了點道德批判的意思了。
本來行文至此,全真教打擊黑惡維護正義的形象已經呼之欲出,但金庸老先生妙筆點出了郝大通的心理活動:「她小小年紀,就算武功有獨得之秘,總不能強過孫婆婆去,讓她帶楊過而去,一來念著雙方師門上代情誼,息事寧人,二來誤殺孫婆婆後心下實感不安,只得儘量容忍」。
可見,郝大通的底氣來源於對武功也就是力量的自信。似乎是這種力量的強大,才讓行為具有了正義性。殺了人,一句道歉,竟然還感動了自己。
當郝大通被小龍女打敗後,他的表現就像一個理虧的殺人犯了,當小龍女說,「你打死了孫婆婆,說一句認輸就算了」時,他也乖乖提劍抹脖子了(死得心甘情願,沒有一絲絲喊冤的欲望)。
及時趕到的丘處機救了他,此時郝大通和丘處機的對話很有意思,郝大通說的是「小弟無能,辱及我教」,丘處機說的是「勝敗實乃常事,倘若打個敗仗就得抹脖子.......」,兩人的話裡,對於事情的實質,即孫婆婆被殺事件的合理性隻字不提,郝大通要自殺,不是因為心裡有負罪感,而是因為技不如人,打不過,而丘處機也充分理解。
這充分說明了金庸筆下構建的世界,是一個沒有法治、只有力量的世界,非常地真實。而武俠小說本身也代表了普通人對力量的一種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