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玫嬪一生淪為棋子,臨死前,為何要害慶嬪壞了身子

2020-09-05 桃子說片片

如懿傳中,玫嬪白蕊姬是乾隆皇帝登基後,納的第一個妃子。她本擅長阮琴,只因先皇喜歡琵琶,就改練琵琶,成了南府的琵琶姬,還沒來得及伺候先皇,先皇就駕崩了。乾隆皇帝一天無趣,宣了南府的琵琶班子為他奏樂,白蕊姬憑著一把音色極好的鳳頸琵琶,幾個錯亂的音符,吸引了皇帝的注意。一句「曲有誤,周郎顧」,加上嫵媚的柔情,成功撩撥了還在喪期的皇帝,一場恩寵過後,白蕊姬越過官女子,直接封為玫答應,成了宮中的新貴。

身份低微又沒幾個錢財的白蕊姬,怎麼能用得上音色極好的鳳頸琵琶呢?這還要從她的真正靠山說起。白蕊姬初入宮時,是得的烏拉那拉家族的推薦,那個時候,烏拉那拉氏還是中宮皇后,為了鞏固她的地位,烏拉那拉家族,會秘密向宮裡送一些,符合先皇口味的年輕女子,白蕊姬就是其中之一。但烏拉那拉皇后敗北後,我們成功登上太后位的甄嬛,自然要揪出這些「遺黨」,太后就是在這時看到的白蕊姬。反正烏拉那拉家族也不可能再有威脅了,白蕊姬又年輕可人,懂得投靠新主子,太后便秘密資助白蕊姬,給她最好的調教和琵琶,等待機會接近皇帝。所以說,太后才是白蕊姬真正的主子,那把琵琶正是為伺候皇帝,特別尋給她的。

白蕊姬出身微寒,也是犯了小人得勢的通病,一朝得勢,就囂張孟浪,得寵第一天,就把宮裡的大小娘娘們惹了個遍。懷了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生怕別人不知道,興衝衝的告訴所有人,連衝撞了高貴妃,都還沒個歉意。高貴妃多年求子不得,皇后看不上白蕊姬的出身,再加上白蕊姬得寵又得子,還總是擠兌高貴妃,這種情況下,嘉妃也只是稍稍動動嘴皮子,便騙得高貴妃動手,在白蕊姬常吃的魚裡下硃砂,毀了她的前程。

但白蕊姬還是善良的,失去孩子後,她的身體也遭受重創,再也不能有孕,皇帝因為看了一眼那個畸形的孩子,每每看到白蕊姬,都會想到那個可怕的畫面。寵愛地位不再,白蕊姬在得知海蘭,也出現自己同樣症狀時,沒有幸災樂禍,而是趕緊去看海蘭,求皇帝查明真相,還了如懿清白。也是從這時起,白蕊姬陷入了為兒子報仇的噩夢,向阿箬報復,向高貴妃報復,最後向皇后報復。

以為自己大仇得報後,白蕊姬的身子也被熬幹了,現在作為棋子,也只是偶爾給太后傳傳話,最終還是令嬪「無意」戳穿,被皇帝發現,原來自己身邊,被太后藏了這麼深一個耳目,又氣又惱,當即召見白蕊姬。想到自己已經油盡燈枯了,白蕊姬向皇帝供述了自己的一切。而皇帝看她死意已決,竟然最後一次利用了她。皇帝告訴她,她的不幸,正是因為太后將她送到宮中,才讓她捲入的這一切,罪魁禍首都是太后。已經沒有決斷力的白蕊姬自然「聽勸」,幫皇帝除了另一個隱患——慶嬪,讓她再也生不了孩子,一是為了報復太后,斷了太后的念想;二是因為不想讓慶嬪走上自己的老路。

白蕊姬一生淪為棋子,兒子未出生就遭人陷害,自己年紀輕輕就成了無用之人,最後悲哀的走完短短的一生,是因為自己貪慕榮華,是因為自己不懂得韜光養晦,是因為太后需要耳目,更是因為皇家本就寡情。

相關焦點

  • 《如懿傳》中的白蕊姬:一顆棋子的悲慘人生
    《如懿傳》中,玫嬪的人生就像過山車,剛爬上坡頂,便一路俯衝向下。她一朝成為寵妃,最終卻被賜了毒酒,落了個悲慘的結局。如懿和海蘭將心中疑惑說出,玫嬪卻不識好意,覺得嘉貴妃只是單純的好心而已。但還是用銀針試了試毒,銀針並沒有變色。玫嬪沒有食慾,她弄了點米飯給鸚鵡吃,如懿和海蘭還沒走出去屋門,就聽到了玫嬪的驚呼,結果發現那隻鸚鵡死掉了。玫嬪這才意識到有人想她死,她感謝如懿的好心提醒。
  • 《如懿傳》為何玫嬪不如魏嬿婉得寵?真相讓人心寒!
    《如懿傳》中,同樣是唱歌跳舞,為何魏嬿婉能得寵,玫嬪慶貴人就不行?魏嬿婉為何能得寵?玫嬪一開始也是很得寵的,但是後來生下一個畸形兒,身體也受到了很大傷害,就不像以前那樣水嫩了。所以玫嬪漸漸開始被冷落,沒有辦法爭寵了。
  • 《如懿傳》——哪怕是個「妖孽」,她也是極愛的……
    原著中,玫嬪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無所依仗,一切都蒙皇帝所賜。但凡她得罪了高位嬪妃,那只是別人嫉妒她得皇帝寵愛,故意針對她,於是皇帝只會更憐惜她。在玫嬪身上,皇帝找到了可以改變一切、決定一切的無敵的自己。可玫嬪到底是太后布在皇帝身邊的棋子
  • 《如懿傳》中的金玉妍:窮盡一生的力氣來算計,只為一個微笑
    《如懿傳》中,金玉妍是城府極深、機關算盡的嘉貴妃,卻也是一個情根深種的普通女子。金玉妍自從見過玉氏王爺的微笑,便再也難以忘懷,她說自己從未看過那麼好看的笑容。因為這個笑,她進了大清的皇宮,因為這個笑,她用盡了計謀,拼命的往上爬。也正因為那個刻在腦海裡的微笑,金玉妍賠上了自己的一生。
  • 《如懿傳》原著:一個合格的皇后,為何淪落為背鍋俠?
    蓮心何其苦,從此開始了飽受虐打羞辱的「婚後生活」,她也曾將傷痕累累的手臂展示給主子娘娘,可她的主子娘娘卻不肯撤回這枚棋子,只讓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為了一己私慾,主子不肯體恤奴才的痛苦,那奴才的忠心,當然煙消雲散。
  • 《如懿傳》原著:魏嬿婉對如懿,究竟恨從何來?
    只是如懿尚未有所動作,魏嬿婉已經掉入啟祥宮的黑暗,遭受沒完沒了的虐打。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之際,夜夜跪當人肉燭臺、滾燙燭淚滴痛手心之際,自己都看不到的心底深處,有沒有一絲隱隱恨意:你既答應了幫我,為何丟我在這魔窟?
  • 《如懿傳》原著:錯把金玉妍當作無害小白兔,富察琅嬅跌入深淵
    《如懿傳》原著共六冊,第三冊未完,富察皇后便薨逝了。作品中,她是作為反派存在,可她這個所謂的反派,實在是冤大於錯。,嫡子永璉的病時好時壞,終至薨逝,因在冷宮外撿到一片燒了一半的紙人,高晞月疑心是如懿詛咒永璉,告訴了皇后。
  • 如懿傳:甄嬛精心安排的這三枚棋子,是如何一步步變成廢棋的?
    《如懿傳》是《甄嬛傳》的延續,《如懿傳》裡的太后就是《甄嬛傳》裡的宮鬥冠軍甄嬛,貴為太后的她依然沒有停止宮鬥,因為她只是皇上的養母而非生母,她必須使些手段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弘曆登基為帝後,太后甄嬛在他的後宮中明裡暗裡的安排了三枚棋子,一是玫嬪
  • 如懿傳:一片素心唯護主,到底渾如一場空。
    素練,出自流瀲紫所著小說《後宮·如懿傳》及電視劇《如懿傳》中的杜撰人物,劇版由閔春曉飾演。金玉妍乘機取得素練信任,屢次暗示素練出手後宮,實則將素練作為棋子,坐享漁翁之利。高晞月自知為漢軍旗包衣出身,低微不堪,並頗為遺憾,所以依附皇后富察氏,處處與如懿爭鋒。太后明言乾隆朝第一個出生孩子的貴重,這讓金玉妍起了誕育貴子,覬覦後位的野心。金玉妍利用素練的忠心,向她說明貴子是多麼重要,很可能會危害到嫡子的地位,必須除去。於是素練假借皇后的名義授意高晞月殘害懷孕的儀貴人與玫嬪。
  • 如懿傳:她這一生都是為了她那苦命的孩兒!
    出身蘇州,擅彈月琴,後因先帝喜好而改學琵琶乾隆登基後第一個新納後宮小如懿兩歲,康熙五十九年生早於雍正八年被如懿母家買下並送進宮中,如懿亦因此被眾人認為安插新人,實為太后安插以牛膝草烏湯令陸沐萍難以有孕因而被皇帝以鴆酒賜死,但實為皇帝指使為金玉妍、高晞月與阿箬等人所害而生下鬼珠,於服下鴆藥前向如
  • 《如懿傳》金玉妍悲情落幕的根本原因:痴愛一生,終為棋子
    高晞月性格急躁衝動,被新晉封的玫答應白蕊姬頂撞了幾句便暴跳如雷,她看似無心的幾句勸慰,實則是煽風點火,繼而更加激怒了高晞月,引著高晞月對有孕的白蕊姬出手,使其中水銀之毒而誕下鬼胎,傷了身子繼而失寵。金玉妍巧妙的利用了如懿的侍女阿箬魯莽愚蠢卻又心比天高的個性,將阿箬從雨中罰跪的困境中救出,離間阿箬與如懿本就有隔閡的主僕關係,從而為她所用,讓阿箬將用硃砂陷害玫嬪誕下死胎一事嫁禍給如懿,迫使如懿被打進冷宮,挑唆皇后與貴妃加深對如懿的不滿,在冷宮裡放了一把火,險些要了如懿的性命。
  • 《如懿傳》原著蕊姬:樂妓出身,中人之姿,生下鬼胎,她憑何得寵
    如懿被阿箬陷害,白蕊姬以為是如懿害了自己的孩子,她就不顧體面地去打了如懿。她真的信了如懿害死了她的孩子嗎?不是。她臨死前,對如懿說:只有你進了冷宮,皇帝才會看見我的可憐,看見我和我孩子的苦,看見我們母子倆不是妖孽。所以我打了你,指著你向皇帝哭訴。沒辦法,我從南府裡出來,好不容易走到了那一日,我得救我自己。
  • 如懿傳:一生最怕冷的高貴妃,為何最後選擇在雪中走向終點
    智商長期不在線,囂張跋扈又敢愛敢恨,做壞事也能壞的讓人捧腹大笑,實在是後宮三千佳麗中的一朵奇葩。可很不巧,在乾隆皇帝還是個純情少年,鍾情於如懿的時候,參加了弘曆的採選,因為權衡利弊,才被選為格格,入了寶親王府邸,新婚第一夜就要獨守空房,成為了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她的錯誤,也從進府開始,就已深種。高晞月也愛上了那個長相俊美的少年,因為知道他鍾情於如懿,便主動向皇后靠攏,對如懿埋下了恨的種子。
  • 《如懿傳》:全劇心機頗深卻愚蠢的琅嬅,她的慘死毀於3個嬪妃
    所以,琅嬅是藉助慧貴妃和阿箬,來間接剷除掉玫嬪未出生的孩子,真的是太狠了。04、後宮嬪妃被琅嬅算計的,除了玫嬪、慧貴妃、如懿以外,還有儀貴人、阿箬、穎貴妃等人。琅嬅表面上看起來不爭不鬥,讓人覺得是一個賢良淑德的皇后。
  • 《如懿傳》金玉妍,為了一個微笑,搭上一輩子的幸福,不值得
    《如懿傳》裡眾多的女人當中,其實我還是比較同情金玉妍的,她進宮不是為了爭寵,不是為了自己想擁有榮華富貴,她進宮僅僅只是因為王爺的一個微笑。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微笑,讓她認定了王爺是喜歡她的,是愛她的,從而願意為了王爺做任何事情。她這輩子就是被這個「情」而困住,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不知道自己今後該過怎樣的生活。
  • 白蕊姬成為甄嬛的棋子,不只是因為美貌,原來她還有另一層身份!
    《如懿傳》中,弘曆登基為帝,養母甄嬛雖貴為太后,但畢竟不是皇帝生母,她必須要為自己籌謀,才能保自己和兩個親生女兒一生榮華安康。皇上一直在提防太后送進來的女人,比如後來的舒妃和慶嬪,而他多年以後才知道,白蕊姬才是太后安插進來的第一枚棋子。
  • 《如懿傳》鞠躬盡瘁的凌雲徹:一生錯愛兩個女人,死的不值
    對如懿的感情,凌雲徹不像對衛嬿婉那樣簡單,畢竟,如懿的身份,不允許他有分毫的逾越。凌雲徹對如懿,發乎情而止於禮。他對如懿更多的是守護,關心,但又保持了一定的距離,這一生到最後,也是默默守護的一個過程。就像如懿所說:「凌雲徹,與我有救命之恩。」但最後,凌雲徹還是沒能逃脫命運的不公,他曾愛過的衛嬿婉,陷害他與如懿,慘遭弘曆嫉恨,受盡百般折辱。為了保如懿無憂,凌雲徹選擇從容赴死。凌雲徹對如懿的愛,是偉大的。臨死前,他大概已經想到了,衛嬿婉不會善罷甘休,因此,留給海蘭一個扳倒衛嬿婉的證據。
  • 如懿傳,為了如懿登上後位乾隆辦兩件事,竟令如懿心寒,太后心死
    相信看過如懿傳的小夥伴都知道,如懿傳中的皇上在一開始就是一個毛頭小子,一心只想讓自己心愛的人長長久久的陪伴在自己的身邊,並且給予她最尊貴的位子。所以一開始他可以把對他治理國家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高晞月踢出了局,可以說真的是十分的任性了。不僅如此,他也把同樣後臺強大的富察 琅嬅當成側福晉。
  • 《如懿傳》屈辱中死去的阿箬:她自命不凡,卻難逃賣主求榮的卑賤
    阿箬是如懿的陪嫁侍女,從小和如懿一起長大,如懿待她如親姐妹一般。如果她能一直誠心陪伴如懿,如懿定會為她尋個如意郎君,後半生足以幸福安樂。可惜的是,她是個拎不清的,最終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如懿多次提醒她,在這深宮裡,要行事謹慎,不要亂說話,以免落人口實。而她沒有聽進去,言語惡毒地譏諷富察皇后的侍女蓮心,被高貴妃撞見,罰她跪在雨中。如懿求情也沒用,就想著讓她藉此長點教訓,沒想到嘉妃金玉妍為她求了情,讓她少跪了幾個時辰,從此她便成了金玉妍的棋子,和如懿離心。
  • 盤點《如懿傳》中十五位主兒結局:4被冤,3自盡,3位頤養天年
    如懿從冷宮出來後,被廢去位份而後毒啞,施以鞭刑後在冷宮上吊而死。因此,皇帝利用白蕊姬下毒使太后另一棋子慶嬪不能生育,自己也被皇帝賜予毒酒自盡。在前往木蘭圍場之時,被衛嬿婉利用陷害,指證如懿與凌雲徹有私。在如懿被證清白後,被關入慎刑司,不死不能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