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金玉妍悲情落幕的根本原因:痴愛一生,終為棋子

2020-09-24 悠悠談情說愛


文丨小悠

說盡人生百態,只為尋找那一抹溫暖。

「金枝玉葉,盡態極妍,北國冰雪傲姿,卻如豔豔烈火灼人眼眸.....」以此來形容金玉妍的美豔之姿,卻終不敵她出場那一刻唇邊那抹似有似無的盈盈笑意。

在我眼裡,金玉妍生的極美,不僅美的明豔動人,妖嬈嫵媚,她的美還處處攝人心魄,更兼具攻擊性,令身為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也為之著迷不已。

她美豔動人,卻生得蛇蠍心腸。

在從不缺乏美色侍人的紫禁城裡,無論是琅嬛福地,女中光華的大家閨秀富察琅嬅,還是同樣美豔卻不失活潑的高晞月,金玉妍豔冠後宮的地位依舊難以撼動,穩坐後宮第一美的交椅。

直到後來入宮的葉赫那拉意歡能平分秋色,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無法與之比肩。

她工於心計,美豔的外表下包裹著如蛇蠍般的狠毒心腸,為利益,她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謀害他人為自己在宮裡的前程鋪路。

她心直口快,實則步步為營。

金玉妍是北國玉氏獻給大清的貢女,因為心直口快,口無遮攔的個性,時常惹惱後宮的其他人,她長期以來一直依附於後宮裡最強的兩大勢力,分別是出身名門的皇后富察琅嬅和被抬旗的河道總督之女貴妃高晞月,從而尋求庇佑和容身之所。

而皇后與貴妃自然不會將金玉妍這個不會說話又大大咧咧,漂亮卻無腦的外族女子視作威脅,眾人也只當她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不會將她說過的話太放在心上。

高晞月性格急躁衝動,被新晉封的玫答應白蕊姬頂撞了幾句便暴跳如雷,她看似無心的幾句勸慰,實則是煽風點火,繼而更加激怒了高晞月,引著高晞月對有孕的白蕊姬出手,使其中水銀之毒而誕下鬼胎,傷了身子繼而失寵。

而她自始至終都只是站在背後,冷眼旁觀,雙手未沾一滴血就除掉了一個競爭對手,緊接著又以同樣的手法致使儀嬪滑胎,在皇室接連喪失兩個子嗣的情況下,她順利的誕下乾隆皇帝登基後的第一個貴子。

她韜光養晦,為避免皇后疑心,一直不敢有孕,等嫡子順利長成後再選擇適當時機,生下貴子,雖不能與嫡子相比,卻也因貴子的身份而備受寵愛,金玉妍的心思之深,可見一斑。而這些僅僅是她走向後宮之首計劃的第一步。

為皇后獻計將蓮心嫁給皇上身邊的總管太監王欽,從而籠絡住王欽以探聽聖意給皇后保障,從而穩定後宮之主的地位,同時也為嫡子二阿哥的前程鋪路。

要知道皇后一早相中的人選是她母家帶來的侍女素練,素練年紀稍長,與皇后的關係較之蓮心要更親近,選擇與自己一條心的人,更易謀事,可素練本身並不想嫁,要知道女兒家嫁給太監並非好的選擇,可若是出於皇后的需求,她也只得順從。

金玉妍清楚王欽一直心系蓮心,她便一直在皇后耳邊吹風,以素練年紀過大不合適為由,講述蓮心嫁過去的益處,從而使皇后同意嫁蓮心而不是素練。

素練得知是金玉妍說情,使自己免於苦難,自然是對她感恩戴德,除了皇后外,唯有對她馬首是瞻,這也為素練在日後一僕侍二主,為金玉妍及其母族的前程鋪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便是金玉妍走的第二步。之後的她也逐漸開始了剷除對手的開掛之路。

她借刀殺人,為自己剷除對手。

金玉妍一向擅長借刀殺人的嫁禍之術,即便不親自動手,也能通過對方的手殺人於無形,而她從母國帶來的侍女貞淑曾是醫女出身,結合藥理運用於謀略當中,可以說是金玉妍最得力的軍師,玫嬪與儀嬪的境遇,都少不了貞淑的鼎力相助。

金玉妍巧妙的利用了如懿的侍女阿箬魯莽愚蠢卻又心比天高的個性,將阿箬從雨中罰跪的困境中救出,離間阿箬與如懿本就有隔閡的主僕關係,從而為她所用,讓阿箬將用硃砂陷害玫嬪誕下死胎一事嫁禍給如懿,迫使如懿被打進冷宮,挑唆皇后與貴妃加深對如懿的不滿,在冷宮裡放了一把火,險些要了如懿的性命。而她就在背後,坐山觀虎鬥,盡享漁翁之利。

海蘭有孕的時候,她利用藥理知識調整藥性,使海蘭因胃口大開導致腹中胎兒發育過大,在生子時差點死於難產,還以母族使者生病來遣走一直照顧海蘭的江太醫,雖說她的計策並沒有成功,卻也讓海蘭因此而傷了元氣。

她還利用皇后與高貴妃之間的矛盾,讓其侍女茉心揭露皇后的偽善,以及玫嬪生子的真相,利用玫嬪為子復仇心切的想法,挑唆借用玫嬪之手讓皇后在東巡途中落水喪命,而純貴妃在幫忙操辦喪儀的途中所遺落下的珠花也在她的精心安排下,出現在了素練的屍首邊。

皇后離世,素練也相繼死亡,不僅帶走了金玉妍所有的秘密謀劃,也成功引起了皇帝對純貴妃覬覦後位的猜忌和反感。

皇后本就病重,命不久矣,而素練一向忠心,殉主也在情理之中,一箭三雕之計,成功的撇清了自己,以心直口快,毫無心機的傻大姐形象為自己做掩護,蒙蔽他人,可見金玉妍十分聰明,心思縝密到令人細思極恐。

她機關算盡,卻只為那一人心。

開頭說到金玉妍是北國進獻到大清的貢女,她的身份在後宮中所代表的是她北國的玉氏母族,她心繫母族,事事為母族著想,為其謀福謀利,而她所愛之人並非乾隆皇帝,而是另有其人,那人便是玉氏王爺。

初見時的回眸一笑,也正是這一笑,讓這個傲立於冰雪之姿的美豔女子怦然心動,再不能忘。

本以為他們之間會有一個完滿的結果,可不成想等來的卻是她要嫁到大清成為王府格格的旨意,而這道旨意的促成者,正是她心心念念的玉氏王爺,在玉氏王爺眼裡,金玉妍長得很美,卻不能將其留在身邊,倘若她能在另一個地方綻放,也將是他的榮光。

正是為了這句話,她背井離鄉,強忍別離之苦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大清朝,在異國他鄉帶來的思鄉之情中,為她的王爺和母族謀劃利益成為了她人生的全部。

她處處算計,勾心鬥角,不惜將自己的兒子也捲入殘酷的宮廷鬥爭之中,不斷往最高處爬來實現母族的榮光,踐行了你送我回眸一笑,我回你一生以報之的諾言。

本以為繁華璀璨,卻不想只是浮華一夢。

所謂登高必跌重,金玉妍的一切終究敗露,或許她不曾想到,她處心積慮的算計他人,卻也落得被他人算計的下場,而最先將她拋棄的卻是她事事為先,牽腸掛肚的玉氏王爺和她的母族。

玉氏王爺親筆手書,直言進貢到大清的玉氏貢女玉妍實非真正的玉氏血脈,而是不知從哪裡抱來的棄嬰,僅此而已,一句話將她與母族的關係撇的乾乾淨淨。

換言之,就是她金玉妍的一切錯處都是她咎由自取,與玉氏本身並無關聯,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皇帝自然也不好降罪於玉氏身上。

世間最殘忍的方式莫過於殺人誅心,即便是在彌留之際纏綿於病榻,疏於打扮,她手裡握著的依舊是王爺送的手串,除了感嘆自己的落魄毀了兒子們的前途,就是自責辜負了王爺對她的期許,連如懿都為她因涼薄之人而賠上一生感到不值。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當一個女人陷入到一廂情願的自欺欺人式的痴戀中,她的眼界格局及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都在瞬間降低成了負數的水平。

金玉妍本是聰明之人,卻不知她是否能看清這其中的是非曲折,或者她不知,亦或是她明白卻不願意承認,她深愛的王爺真的在乎過她嗎?

若是在乎,他怎可忍心她一個女子在異鄉孤苦無依?若是在乎,他會在她受著傷,蓬頭垢面,衣衫不整,赤足跑出來追他之際,任憑她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只是回頭看一眼而已嗎?

多年情誼在他眼中竟是這般毫無波瀾,要知道她在前一天因為幫他為皇帝求情而小產,傷了身體,折損了皇嗣,失了盛寵,到頭來卻連一句關心在意的話語都沒有,只留給她一個決絕的背影。

他若真的在乎她,就勢必會將她留在身邊疼愛,而不是放她在爾虞我詐的後宮裡勾心鬥角,苦苦掙扎,成為他謀取利益的工具。

她機關算盡只為得一人心,到最後卻不過是心愛之人手上的一枚棋子,對母族而言,她不過是一個貢品,無足輕重,費盡了心力謀算,到最後不過是浮華一夢,空空一場。

人去如鴻毛飄散,生前謀劃一場空。

金玉妍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特意在臨終前梳洗打扮,對面的銅鏡映襯出的面孔蒼白憔悴,再無昔日的半點風光,哀莫大於心死,那個盡態極妍,冰雪傲姿的蛇蠍美人似乎早已不再。

若有來世,嫁一個深愛自己的阿里郎,過著沒有算計爭鬥的日子便是她離開人世前的最後期許,以一身母族的盛裝打扮結束了她華麗而又慘澹的一生,她不擇手段,壞事做盡,卻在此刻盡顯悲涼,讓人難以生恨。

生若夏花般絢爛,死若秋葉般靜美,此刻的金玉妍比起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要美。

望來世的她,是真正的玉氏貴女,終能得償所願嫁一個愛她疼她的阿里郎。


【如果大家對婚姻及感情問題有什麼看法和見解,歡迎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作者簡介:小悠,我有一支筆,書寫生活的情感得失,給你找回溫暖。

本文由悠悠談情說愛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如懿傳》中的金玉妍:窮盡一生的力氣來算計,只為一個微笑
    《如懿傳》中,金玉妍是城府極深、機關算盡的嘉貴妃,卻也是一個情根深種的普通女子。金玉妍自從見過玉氏王爺的微笑,便再也難以忘懷,她說自己從未看過那麼好看的笑容。因為這個笑,她進了大清的皇宮,因為這個笑,她用盡了計謀,拼命的往上爬。也正因為那個刻在腦海裡的微笑,金玉妍賠上了自己的一生。
  • 如懿傳「布局高手」金玉妍:謀算人命從無悔意,卻被初戀毀了一生
    《如懿傳》中的每一個女人,都有她們與生俱來無法逃避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有時候來自家族的責任,比如說富察皇后,有時候來自男女情愛的桎梏,比如說如懿。而金玉妍的局限性,則是由她心愛之人親手給她戴上的民族榮耀的鎖鏈。
  • 《如懿傳》中的白蕊姬:一顆棋子的悲慘人生
    《如懿傳》中,玫嬪的人生就像過山車,剛爬上坡頂,便一路俯衝向下。她一朝成為寵妃,最終卻被賜了毒酒,落了個悲慘的結局。純貴妃和海蘭得知後趕來,海蘭正命人去太醫院查明原因時,玫嬪恰好來了,她承認是自己做的。皇上決定處死玫嬪,讓如懿親自看著玫嬪死去。
  • 《如懿傳》金玉妍,為了一個微笑,搭上一輩子的幸福,不值得
    《如懿傳》裡眾多的女人當中,其實我還是比較同情金玉妍的,她進宮不是為了爭寵,不是為了自己想擁有榮華富貴,她進宮僅僅只是因為王爺的一個微笑。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微笑,讓她認定了王爺是喜歡她的,是愛她的,從而願意為了王爺做任何事情。她這輩子就是被這個「情」而困住,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不知道自己今後該過怎樣的生活。
  • 如懿傳:嘉貴妃為情所困一生,玉氏王爺對她有一點真心嗎?
    如懿傳:嘉貴妃為情所困一生,玉氏王爺對她有一點真心嗎?"後宮之中哪個女人不可憐"?這句話出自寒香見之口,或許是因為旁觀者清,她不愛皇帝也不願在後宮之中爭什麼,所以她把這後宮之人看的透透的,是啊,誰不可憐呢?
  • 《如懿傳》裡,金玉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
    《如懿傳》裡,金玉妍前期做為富察皇后一派,她挑撥離間,屢屢得手。六宮不和睦,嬪妃爭相傷害,這裡面有她一半的功勞,說實話,著實佩服她的。前期差不多一半的壞事都出自她手。但就是沒有被發現,每次挑撥是非時,都好像告訴別人,我這都是為你著想,做了壞事,還在人前討喜的樣子,著實很欠揍,實屬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暗地裡害其他嬪妃的孩子,而自己生下貴子,也成為了前期擁有阿哥最多的嬪妃。
  • 如懿傳:她這一生都是為了她那苦命的孩兒!
    出身蘇州,擅彈月琴,後因先帝喜好而改學琵琶乾隆登基後第一個新納後宮小如懿兩歲,康熙五十九年生早於雍正八年被如懿母家買下並送進宮中,如懿亦因此被眾人認為安插新人,實為太后安插以牛膝草烏湯令陸沐萍難以有孕因而被皇帝以鴆酒賜死,但實為皇帝指使為金玉妍、高晞月與阿箬等人所害而生下鬼珠,於服下鴆藥前向如
  • 《如懿傳》原著:錯把金玉妍當作無害小白兔,富察琅嬅跌入深淵
    《如懿傳》原著共六冊,第三冊未完,富察皇后便薨逝了。作品中,她是作為反派存在,可她這個所謂的反派,實在是冤大於錯。至於低等嬪妃,如玫貴人、怡貴人、嘉貴人懷孕,因為不會動搖琅嬅的地位,她根本就沒有費過心思。
  • 金玉妍:最可恨也最可悲,一生為了母族和王爺,卻不過是一顆棋子
    金玉妍是北國玉氏的貢女,被寄予厚望,可她並不愛皇上,而是鍾情於玉氏王爺,一心為母族的利益謀劃,她擁有傾國傾城的外貌和毒蠍心腸,最擅長挑唆、嫁禍,表面心直口快,膽小怕事,實則滿腹心機,城府極深。如懿屢次受冤,都是她在背後盤算,卻嫁禍皇后和高貴妃,她則坐收漁翁之利。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經她之手,謀害過多少人?
  • 如懿傳:一片素心唯護主,到底渾如一場空。
    素練,出自流瀲紫所著小說《後宮·如懿傳》及電視劇《如懿傳》中的杜撰人物,劇版由閔春曉飾演。於是尚在潛邸時,素練便獻計琅嬅,賜給如懿和高晞月一人一個手鐲,而手鐲裡放了避孕藥物,長期戴在手上會令女子不孕。琅嬅如願在二人前生下兒女,地位更加穩固。入宮後素練更是為了富察氏一族的榮耀和皇后之位的穩固殫精竭慮,她暗中為琅嬅掃清障礙,卻不讓她知曉,一來因為琅嬅心慈手軟,二來避免皇后背上惡名。素練家有病重老母,金玉妍多次相助,得素練感激。
  • 盤點《如懿傳》中十五位主兒結局:4被冤,3自盡,3位頤養天年
    原為富察皇后侍女,不受寵。後被金玉妍謀害小產,又被金玉妍指使太醫服用過多的牛膝湯出血過多而死。最終含恨而終。高晞月4、富察·琅嬅出身名門,居於高位。一生都在為家族籌謀,想要一個嫡子鞏固住地位。劇中,在如懿死後與海蘭一起撫育十二阿哥永璂。但是,早已厭倦宮廷爭鬥的寒香見最後還是鬱鬱而終。死後,其屍身被運回家鄉安葬,故新疆喀什有香妃墓。
  • 《如懿傳》原著:魏嬿婉對如懿,究竟恨從何來?
    為替嬿婉妹妹換個差事,凌雲徹去求了嫻貴妃娘娘,嫻貴妃揶揄了凌雲徹一番,應下此事。只是如懿尚未有所動作,魏嬿婉已經掉入啟祥宮的黑暗,遭受沒完沒了的虐打。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之際,夜夜跪當人肉燭臺、滾燙燭淚滴痛手心之際,自己都看不到的心底深處,有沒有一絲隱隱恨意:你既答應了幫我,為何丟我在這魔窟?
  • 《如懿傳》中那些漸行漸遠的三段愛情,像極了現實中的我們
    題記:《如懿傳》中那些漸行漸遠的三段愛情,像極了現實中的我們!如懿與弘曆是青梅竹馬,從兒時的青櫻妹妹到最後的冷宮棄婦,如懿的一生,真實的詮釋了「蘭因絮果」這個詞。作為朝鮮國上供的玉氏貴女,嘉貴妃金玉妍雖是皇帝的后妃,心裡卻只愛玉氏的王爺,甚至為了王爺的囑託:讓四阿哥永珹坐上太子之位,一生都為此籌謀算計,只為了完成心愛男人的心願,殊不知那位玉氏王爺根本就沒有將她放在心上,反而在她出事的時候,極力的撇清關係,甚至送出密折,把她說成來歷不明的棄嬰,冒充貴女進了宮,要求皇帝按法處置。
  • 如懿傳:這三個妃子都是如懿的替身,她們一直不明真相,太慘了!
    《甄嬛傳》的姊妹篇《如懿傳》中,弘曆和青櫻是青梅竹馬,年少時就相知相許弘曆一開始是真心愛如懿的,但是後來有很多誤會,如懿走後他時時牽掛著如懿,就像《甄嬛傳》中雍正皇帝把甄嬛當做純元的替身一樣,弘曆也找了如懿的替身,他更加貪心,找了三個。
  • 《如懿傳》屈辱中死去的阿箬:她自命不凡,卻難逃賣主求榮的卑賤
    阿箬是如懿的陪嫁侍女,從小和如懿一起長大,如懿待她如親姐妹一般。如果她能一直誠心陪伴如懿,如懿定會為她尋個如意郎君,後半生足以幸福安樂。可惜的是,她是個拎不清的,最終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如懿賞給她和惢心的衣服,她全部佔為己有。惢心性格好,也不跟她計較,但如懿看在眼裡。再加上,她平時行事不如惢心穩重,在如懿得勢時又十分傲慢,言語刻薄,所以如懿更加信任惢心。
  • 皇后為何防著如懿有孕,卻從未想過害金玉妍,皇后看得明白
    皇后為何防著如懿有孕,卻從未想過害金玉妍,皇后看得明白《如懿傳》是《甄嬛傳》的續篇,當年的《甄嬛傳》可說是火遍了大江南北,這也讓不少人把目光轉到了它的續篇之上,這兩部劇出自同一編劇之手,同時也都是清宮廷劇,所以《如懿傳》未播先火,播出後也讓不少人直呼過癮,在劇中宮鬥的戲份被強化了不少,讓喜歡宮鬥的人過足了宮鬥癮,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部劇中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她在劇中有知道奇怪的舉動
  • 如懿傳和甄嬛傳同為流瀲紫的大作,為什麼如懿傳不如甄嬛傳叫好
    講一下如懿傳最不討觀眾緣的地方吧:女主的性格:我相信如懿處理事情的方式是大部分人無法感到共鳴的主要原因。第二反派金玉妍:後期智商遭遇致命性滑鐵盧... 不知道是孩子生太多,還是貞淑的離去順便帶走了她的腦子,一個前期把皇后和貴妃槍使的女人,後期居然過得那麼悽慘;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皇上越忌諱什麼越幹什麼。她對所有有勢的人都虛情假意的當過姐妹,就是對如懿從頭到尾都沒給過好臉色。
  • 如懿傳:嘉貴妃的憋屈你不懂
    在《如懿傳》這部劇中,後宮三千佳麗,我最喜歡囂張的嘉貴妃,為什麼呢?因為她真實,也肯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去努力,心機手段非常厲害,對付她眼中的敵人毫不手下留情。而且她最擅長的就是假手於人,自己想做的事讓別人去做,她自己摘得乾乾淨淨,實屬宮鬥中的王者,但嘉貴妃最後結局悽慘,觀眾們都看得非常解氣。
  • 《如懿傳》原著——為妃當如魏嬿婉,遠大前程自謀取
    魏嬿婉作為《如懿傳》中女反一,她的人生,竟是后妃之中最成功的。雖然她生七公主時已年近三十,可之後,肚子就沒停歇過,十年六個娃,這叫什麼?恩寵不斷!至於容嬪寒香見,別說根本不去給她請安了,就是魏嬿婉要改一下如懿時期的舊例,寒香見都要冷冷懟她,最好遵照翊坤宮娘娘的舊例,莫要惹惱了皇帝。新寵汪芙芷,頂著一張「青櫻臉」,已經讓魏嬿婉百般不適,偏還在背後笑話她不過是這個紫禁城的管家婆。
  • 《如懿傳》中的舒妃:因愛嫁與帝王,因愛葬入火場
    《如懿傳》中,舒妃在眾妃嬪中是個心思單純的女人,她滿心歡喜的喜歡著皇上,最終卻發現自己滿腔真情錯付,絕望之下,選擇引火自殺。舒妃本名叫葉赫那拉.意歡,這個女子年輕貌美、出身高貴、飽讀詩書。在小說中,意歡與金玉妍的美是花開並蒂、不相上下。金玉妍因自己的美貌而自負,意歡卻是美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