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包青天》第一個單元講的就是鍘美案。
小時候看《包青天》覺得包大人英明神武,懲奸除惡大快人心,現在看《包青天》突然覺得,很多人贏了官司卻輸了人生。
張愛玲曾經說過一句話:我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推我入地獄的人,也曾帶我上天堂。
這句話形容秦香蓮和陳世美的關係實在貼切。
陳世美本是農民家庭出身的讀書人,一家貧寒無依,成年後娶得賢妻秦香蓮,秦香蓮恪守婦道盡心侍奉公婆,為他生養兒女,平常除了做家務就是做零活貼補家用,這一切都是為了讓陳世美能安心讀書。
就這樣秦香蓮十年兢兢業業默默付出,為他侍奉雙親、為他生下一雙兒女,為他借取趕考銀錢。
陳世美十年安心苦讀,終於高中狀元。本來陳世美可謀得官職衣錦還鄉,同妻子兒女老父老母共享天倫,可偏偏他貪圖富貴,欺騙皇上迎娶公主。
而他如此忘恩負義竟是因為「窮怕了」。
他說自小別人就可以穿綾羅綢緞,他只能穿粗布麻衣,別人住深宅大院,他只能住矮房茅屋,好不容易十年寒窗終於高中,可朝中並無靠山,仕途必然不順,於是他為了所謂的前程,抹殺了之前的一切情感。
他拋妻棄子,數典忘祖,父母妻兒挨餓受苦他卻在駙馬府中享受富貴榮華。
有的人就是這樣窮時覺得情義值萬金,富時覺得情義算個屁!
不過我始終相信這種人是少數,多數人還是重情重義的。
秦香蓮就是一個,家鄉鬧饑荒公婆相繼過世,她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孩子實在無法度日,便帶著孩子不辭千裡,京城尋夫,當她得知丈夫已經是當朝駙馬時,內心苦悶絕望,想到開封府去告他,但包大人說:駙馬罪名一定落實,便是欺君之罪,論罪當斬。
秦香蓮聽到此話,便打消了告狀的念頭,在她這種善良人的心裡,寧願自己委屈也不願讓他人置身險境。
可就是她的善良讓她一次次受傷,還差點害了兩個孩子。
她本放棄尋夫,帶孩子回老家,可陳世美為絕後患派韓琦半路攔殺她母子三人,韓琦知道事情原委後在廟中自戕,讓她手持帶血剛刀到縣衙報案。
有人為她而死,她也因此事被冤枉發配,可這種種事情並沒有減輕她對負心丈夫的期許,她總以為和她朝夕相伴十年的男人還有良知,於是陳世美接她回駙馬府時,她沒想太多便同意了,可陳世美讓她當孩子乳娘,逼她籤下休書還將她鎖在柴房,甚至因為公主不喜歡她的孩子,這一雙兒女就要被送到宮裡當宮女太監。
秦香蓮直到此時才徹底醒悟,她錯了,她以為她委曲求全可以為一雙兒女換得好前程,卻不想一雙兒女差點毀了一生。
俗話說的好,寧跟討飯娘,不跟當官爹,女人的母性遠大於男人,跟著母親哪怕生活苦一點但愛不會少,跟著不負責任的父親,不但沒愛,恐怕前途堪憂。
所有故事都有大團圓結局,這次也不例外,陳世美被法辦,秦香蓮成為丞相義女,可與孩子一起安穩度日。
可我卻覺得,秦香蓮贏了官司輸了人生!
她默默付出十餘載,得到的是丈夫停妻再娶!
她怕丈夫殺頭受罰,自己扛下所有,得到的是丈夫殺人滅口!
她為一雙兒女委曲求全,得到的卻是母子分離,兒女為奴!
陳世美被處死,她有了穩定的生活,但她既沒有在這場鬧劇中挽回丈夫,也沒有在這場鬧劇中保護好自己,到最後看似勝利內心卻千瘡百孔!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現代的女性一定要以秦香蓮為戒,遇到渣男果斷離開,千萬不要相信浪子回頭,如果有孩子,更別怕分開會毀了孩子生活環境,畢竟兩個不愛的人在一起,並不能營造出適什麼好環境!
跟渣男談感情會很痛苦,離開原有生活也會很恐慌,但一定要果斷選擇,如果不及時抽身將會毀掉一生。
所以勇敢點,為了自己也為了我們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