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皇帝其實最愛的女人是華妃,憑這幾點就能看出

2020-08-18 久歌文化

皇帝想殺的華妃在年羹堯死的時候就已經死了,剩下的年世蘭是他愛的人.......

他不僅不想殺她還處處縱容她……甚至能說出「世蘭本性不壞,等過些日子再給她晉些位份。」這種話?拋開觀眾對華妃的喜愛,摸著你的良心...華妃真的不壞嗎???淳兒福子...是死的還不夠慘嗎?

都這樣了皇帝為什麼還能原諒......

因為

皇帝不能愛華妃,但真的愛世蘭啊。

如果純元是白月光,年世蘭就是硃砂痣。

回憶一下年世蘭之死的電視劇劇情。

蘇培盛帶皇后旨意去監刑。華妃遲遲不肯就死,非要請皇上旨意。甄嬛揭露歡宜香給華妃最後一擊。這裡有幾個疑點。

第一,蘇培盛作為皇帝的大太監,他辦事能力這麼差嗎?殺個華妃磨了半天洋工???祺嬪其實也很像華妃的,所以皇帝抄了她的家也只是把她貶為庶人。但是蘇公公(和祺嬪有過節)是怎麼做的?直接讓人拖下去打死,屍體丟到亂葬崗哦。蘇培盛殺一個被廢的妃嬪跟捏死螞蟻一樣簡單!!!更何況年世蘭還是一個被賜死的答應!!年世蘭當時的處境簡直是比祺嬪還不如啊。

很多人在這裡跟我槓「年答應還是答應,她身份比瓜6那個庶人高啊」

拜託...你們長點腦子吧。

這是被賜死啊,你就算是皇后的身份又有什麼用????皇后被皇帝賜死就不用死了???重點是被賜死!!!!

貶為庶人至少皇帝沒下殺手啊!!

必死和放你一條生路,這樣的情況下還跟我扯答應還是庶人誰身份更高

你們什麼腦迴路


第二,皇后身邊沒有太監嗎?皇后的旨意為什麼是蘇培盛去執行??如果不是皇帝授意蘇培盛去的,那蘇培盛湊這個熱鬧幹嘛?

第三,如果蘇培盛是奉皇帝旨意過去的,又拿著皇后的旨意去監刑。按理說這事應該更容易解決吧,處死一個家世沒落的答應而已。年答應不肯就死?那就直接讓小太監灌藥啊,和年答應bb那麼多幹嘛?誰能知道年答應是自己喝的還是被灌進去的呢?弄死就行了。

第四,蘇培盛和年世蘭的交情應該還沒到有私心陪著年世蘭磨洋工的地步吧??? 磨洋工磨的整個後宮都知道了,甄嬛都聽說這事跑過來???這得磨了多久?

【注意此處有錯誤,我的失誤。甄嬛是一開始就過去了,她是為了確保華妃死才去的。蘇培盛讓華妃自裁,華妃不肯的時候。甄嬛才讓蘇培盛出去,她獨自和華妃說了歡宜香的事。後面很多事情我只能說現在電視劇剪的...我都懷疑我記憶錯亂了。我明明記得華妃死的時候皇帝拿著毛筆在寫字,聽到華妃死了他就停住了久久沒有下筆。然後又問了一句啥,後面反正就知道華妃不肯死,甄嬛和她說了幾句話華妃就撞死了。】

第五,年世蘭和皇后作對這麼多年,為什麼皇后這個下旨處死年世蘭的人不親自去乾死年世蘭???年世蘭不肯就死還搞的後宮妃嬪都知道了【注意,真我當時看的時候是有宮女太監妃嬪啥的在議論!!!議論華妃不肯就死的事,如果沒有對不起是我臆想的太多?行吧,真的真的感覺自己看過。一剪沒真的六】都落到這步田地了還在挑戰皇后的權威不是嗎?皇后這時候過去弄死年世蘭,也只是在執行公務啊。她應該比甄嬛跑的快啊,她為什麼不去呢?

其實呢,皇后何等精明。皇帝不肯下旨讓她去下旨,又讓蘇培盛監刑。她肯定比誰都明白皇帝在給年世蘭留一線生機!!!如果甄嬛沒去,那蘇培盛自然是繼續磨洋工。磨的整個後宮都沸沸揚揚,皇后才懶得理。甚至會掐準時機和磨洋工磨的差不多的蘇培盛一起去找皇帝「請旨」說自己辦事不力。由於年世蘭陪伴皇帝多年,自己不好妄下決斷。然後皇帝當然要順坡下驢說一堆什麼「年氏陪朕多年之類的屁話,反正就是要表達自己掛念舊情下不了狠手」。

這種情況下,誰還敢再說什麼??多說一句就是忤逆皇帝,陷皇帝於不義啊。而且年世蘭家世倒了肯定幹不過皇后了啊,如果年世蘭不死肯定會再次瞄準甄嬛,皇后真的開心死哦。最後皇帝再繼續順坡下驢讓年世蘭去什麼寺廟啊,皇陵之類的。先發配幾年,然後再做打算。肯定會留著年世蘭的,因為年世蘭家世已倒。皇帝本身就對不起她,她又陪伴皇帝多年肯定有感情的啊!!你以為皇帝真的不愛年世蘭嗎?大錯特錯!!皇帝不愛「華妃」,但他真的愛世蘭......後面對葉瀾依那麼深情???皇帝看上葉瀾依的時候,葉瀾依是馴馬女在騎馬!!!還記得年世蘭說過的話嗎?當年她陪皇帝騎馬射獵..!

如果年世蘭沒死,被發配去守皇陵之類的。皇帝看到葉瀾依騎馬,還會看上葉瀾依嗎?肯定是找理由把年世蘭再弄回宮啊!!

相關焦點

  • 《甄嬛傳》華妃:你以為皇帝愛你?看中的無非是你的美貌,別多想
    《甄嬛傳》裡的華妃一出場,便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這個以色事人,曾在電視劇《武則天》裡看到過,當時徐惠就是這樣說武媚的,說她是以色事人,長久不了。那麼反觀《甄嬛傳》裡面的華妃,其實就是以色事人。
  • 甄嬛傳:為何華妃要抬舉餘鶯兒?其實更多的是"臭味相投"
    甄嬛傳:為何華妃要抬舉餘鶯兒?其實更多的是"臭味相投"華妃是一個非常高傲的女人,在後宮之中行事也非常猖狂。她打殺宮女,戕害嬪妃,她肆無忌憚,只因為她背後有年羹堯撐腰。年羹堯戰功赫赫,功高蓋主,從皇帝還未登上皇位便跟著他了,後來更是在繼位的時候出了力,華妃有這樣的哥哥自然有囂張的資本。餘鶯兒與她的出身天壤之別,宮女出身,但華妃卻是非常抬舉她,這是為何呢?其實更多的是因為臭味相投。
  • 《甄嬛傳》曹貴人:為了公主的前程背叛華妃,惹怒皇帝被下毒.
    《甄嬛傳》裡有孩子的女人不多,曹貴人就有一個溫宜公主。但是心思細膩,精於算計,能夠在後宮平安生孩孩子,就能看出曹貴人實力不容小覷。 低調沉穩,關鍵時刻總能有主意,曹琴默曹貴人算是華妃隊伍裡的軍師。有了她華妃如虎添翼,幫華妃對付甄嬛,讓甄嬛幾次三番出了差錯。 曹貴人讓打入冷宮的餘氏在甄嬛的藥罐子上下毒,而且下在蓋子上,很難察覺,餘氏被發現後,華妃怕她揭發自己。曹貴人說:她一個人死還是全家死。這一句話就讓餘氏主動頂罪。
  • 《甄嬛傳》:皇后賢良淑德依隨皇帝,為什麼始終得不到皇上的心?
    《甄嬛傳》中最愛皇帝的人,不是純元,不是甄嬛,更不是華妃。最愛皇帝的當屬宜修皇后。她處處依隨皇上,查聖意,明聖心。不管是為自己的丈夫送去他喜歡的人,還是說協理六宮,她都能做得面面俱到,從容得體。況且在處理這件事情上,他確實偏袒了華妃,沒有嚴懲,以至於總覺得愧對甄嬛。所以皇帝對皇后說:一個女人要聰明,要懂得丈夫的心才好,但是也不要太懂。一個男人他要的是一種徵服女人的欲望,是一種溫柔中帶著一種叛逆的小特性。
  • 甄嬛傳:麗嬪一夜承寵3次,善妒華妃為何不介意?麗嬪到死猜不出
    《甄嬛傳》中每個妃子都是非常可憐的,其中最可悲的應該是年世蘭。她空有一腔真心,卻錯付無情之人。她的出身非常高貴,有著很硬的後臺,這是她的福,也是她的禍。在年羹堯看來,只要她得寵,那皇上就是器重年家,如果她失寵,那麼對這個妹妹也是不聞不問;在雍正看來也是如此。
  • 《甄嬛傳》中端妃其實是個心機女,華妃是白月光,你信嗎?
    1 《甄嬛傳》中的端妃,屬於甄嬛黨,第一眼看上去就是個招人喜歡的。 就比如說端妃,有人說其實端妃心計其實很深,全劇最會扮豬吃象的非她莫屬,各宮安插眼線,半格電撐到了大結局,奪了 用情最深還是她。最後得知自己最愛的人也是害自己最慘的人,絕望撞牆而死,成功將對她的討厭都轉換成了同情:「也是個可憐之人!」
  • 細數《甄嬛傳》裡甄嬛、皇后、華妃、端妃對皇帝愛的程度
    這剛烈的女孩隨口戳穿的真相,難道六宮之中,真就無人知曉嗎。清冷聰明如皇后,又怎麼會不知道呢。於是,做不成胤禛的妻子,就做他的皇后,太后,六宮之主,就算你寵幸再多的女人,我握緊了權力就大權在握。可惜啊可惜,這是裡後宮,恩寵二字,不過在聖心一念之間。宜修愛皇帝,可是愛情不是一個女人生命的全部,尤其是這個女人經歷了奪位之恨喪子之痛,寵妃覬覦聖心淡漠。再多的愛也溫暖不了她的心,不如大權在手來的快活!
  • 甄嬛傳:華妃給女人的三個啟示
    甄嬛傳是一部常看常新的劇,每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認識。而且也算是挺經典的一部劇。 這部劇裡皇帝的女人都各有千秋,每個角色都很有特點。 這部劇裡有那麼一個人,很多人都不喜歡她。覺得她跋扈、狠毒,害了好多人。但其實我覺得她並沒有那麼讓人討厭,她也不過是個可憐的女人罷了。
  • 《甄嬛傳》「愛而不得」華妃:太過貪心女人,為何婚姻中難如意
    原創不易,若是喜歡,請給七七點個關注,愛你呦很多人都說,《甄嬛傳》從始至終都是一部悲劇,每一個人都是主角,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眼淚與辛酸。在那座高高在上的紫禁城裡,他們謹小慎微,他們衣著光鮮,他們追逐名利,渴望權勢,他們是活在面具中的可憐人。
  • 甄嬛傳一一為什麼說皇后宜修、華妃和端妃是最愛皇上的三個女人?
    其中有三個女人,她們雖說性格不同、立場不同,但她們有一個共同點一一一就是都愛皇上。她們就是皇后宜修、華妃和端妃,為什麼這麼說呢?不想姐姐純元皇后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切,雍正不顧諾言執意立純元為嫡福晉。宜修雖心痛,卻並未絕望,因為她還有大阿哥。
  • 甄嬛傳:當年華妃小產卻是皇帝的一箭雙鵰,歡宜香長期避孕藥
    今天談一下當年華妃小產和歡宜香如何一箭雙鵰,真正高段位的宮鬥王者——皇帝和太后。甄嬛傳,前42集有個重要的角色,你一定對她的驕橫跋扈、明豔動人印象深刻,沒錯,這個人就是年世蘭(寵慣六宮的華妃娘娘)。今天華妃娘娘的其他種種都不講,來剖析一點,華妃的小產。
  • 甄嬛傳:其實華妃還有個妹妹叫慕容世芍
    甄嬛傳:甄嬛做夢沒想到,華妃還有個妹妹,比華妃下場更悲慘提起甄嬛傳,除了大家對於孫儷的演技十分的讚嘆之外她就是華妃的妹妹。不過在甄嬛傳中,我們似乎沒有看到這個人的身影,但是在原著之中卻有所提及。不過我們都知道,其實真正導致華妃死亡的推手並不是當時的甄嬛,而是皇后。然而依附於皇后的慕容世芍沒有發現這一點,因此最後也是被皇后所算計,下場也是十分的悲慘。
  • 《甄嬛傳》中的雍華戀6:華妃走的最蠢的一步棋
    不管是貴為皇后,還是自己的貼身宮女,只要有可能分享皇上對她注意力的女人,華妃就要發飆。這是真實的華妃。也正是這樣率性自然的華妃讓皇上覺得她格外可愛。因為皇上會覺得正是因為她愛的瘋狂,嫉妒的毫無遮攔,才更顯得這個女人是個情痴情種。但是這次華妃的心態有了微妙的變化。
  • 《甄嬛傳》皇帝最愛甄嬛,為什麼卻把「特寵」給了其他人?
    劇開始,皇帝還是真心喜歡華妃的,我認為這時候涉及到年羹堯的因素很少,幾乎沒有。華妃也是很有特點的,會撒嬌,精心安排皇帝的膳食,色香味俱全,愛皇帝是真的。她不是沒有心機,只是太衝動行事了。或許她覺得自己後臺硬,所以做事從不考慮後果,囂張跋扈,雷厲風行。
  • 甄嬛傳:華妃獻狐皮大氅表孝心,為何太后轉身就暗示皇帝賜歡宜香
    《甄嬛傳》裡驕縱卻又真性情的華妃很得皇帝的寵愛。寵冠六宮手握協裡六宮之權的華妃,連皇后都不放眼裡。華妃驕縱,卻也是真心待皇上,最見不得皇上被別人纏著,最愛吃飛醋。這不看著甄嬛日日受寵,吃醋都吃到太后跟前了。華妃給太后請安,順帶還贈送了太后一件狐皮大氅。借著和太后閒聊,「告」小狀說皇上太過寵愛菀嬪,新賞給菀嬪的蜀繡鞋子太過奢華。太后當然聽得出華妃的醋意。賞了個簪子謝了華妃的厚禮,又寬慰華妃送她回去了。後來皇帝來請安時,太后的確提醒皇上不要偏寵一人,要後宮雨露均沾。又特地暗示皇帝,華妃的歡宜香不能停。
  • 扳倒華妃的,不是甄嬛,不是皇后,而是華妃一生摯愛的皇帝
    甄嬛傳中的華妃,看過一遍電視劇的人,會說她蠻橫霸道、心狠手辣、奢靡浪費。再次看甄嬛傳,你會覺得華妃,不過是個從小被慣壞的白富美,想做壞事又沒腦子,被身邊的有心之人,教唆哄抬設計,一步步被逼的無法回頭。華妃愛皇帝嗎?愛,非常愛,甚至不夾雜權利地位,這些身外之物。
  • 華妃落魄後皇帝為何賜死"功臣"曹琴默?在皇帝心中她與頌芝一樣
    在皇帝心中她與頌芝一樣曹琴默是《甄嬛傳》中一個非常有心機的女人,女主甄嬛都在她手上吃了不少虧,若是她能存活到最後,勢必會成為甄嬛最強的對手,只可惜在華妃下線的時候她作為"池魚"被殃及了。想必大家都知道,皇帝忌憚華妃,更是忌憚華妃背後的年羹堯,所以一直想盡辦法扳倒兄妹兩人,在扳倒華妃的時候其實曹琴默也是出了力的,但在華妃倒臺後,皇帝卻賜死了她,這是為何呢?
  • 《甄嬛傳》中活得最通透的女子不是甄嬛,而是不受皇帝寵愛的她
    甄嬛傳中活得最通透的女子,大家覺得是誰呢?有人認為是甄嬛吧,她最後成為了太后,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她美麗,聰慧,但是她經歷過大喜大悲,經歷過皇帝的薄情,經歷過心愛的人被毒死在面前,也經歷過與自己的親骨肉分離。甄嬛經歷了所有的痛楚,才能登上高位。
  • 甄嬛傳一一從兩點看出端妃有心機,為什麼她只能靠甄嬛扳倒華妃?
    電視劇《甄嬛傳不想因華妃懷孕改變了這一切。皇上懼怕華妃生下男孩,便熬了帶有紅花的安胎藥給華妃。怕華妃不喝,便借端妃之手端給了她。華妃信任端妃,不疑有它而喝下,孩子就此打掉。華妃雖然有點任性,偶有失誤。但皇上均顧念年羹堯而對其網開一面。端妃自覺憑已之力無法扳倒華妃,只能尋求幫手,可這個幫手遲遲沒有出現。
  • 同是從宮女到皇帝的女人,結局卻大不同
    《金枝欲孽》的安茜,在宮中當宮女那麼多年,只有半年就可以出宮,和她的奶奶一起過平常人的生活了。然而皇后為了把她留在宮裡輔佐玉瑩宮鬥,卻殺死了她的奶奶。安茜憤恨之下,原本與世無爭,什麼閒事也不管的她,處心積慮當上了皇帝的女人,伺機報復皇后,最後也還是陷在了這個皇宮之中。其實安茜把一切想得太簡單了。哪怕得到皇帝的寵愛又如何呢?人都是現實的,更何況九五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