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想殺的華妃在年羹堯死的時候就已經死了,剩下的年世蘭是他愛的人.......
他不僅不想殺她還處處縱容她……甚至能說出「世蘭本性不壞,等過些日子再給她晉些位份。」這種話?拋開觀眾對華妃的喜愛,摸著你的良心...華妃真的不壞嗎???淳兒福子...是死的還不夠慘嗎?
都這樣了皇帝為什麼還能原諒......
因為
皇帝不能愛華妃,但真的愛世蘭啊。
如果純元是白月光,年世蘭就是硃砂痣。
回憶一下年世蘭之死的電視劇劇情。
蘇培盛帶皇后旨意去監刑。華妃遲遲不肯就死,非要請皇上旨意。甄嬛揭露歡宜香給華妃最後一擊。這裡有幾個疑點。
第一,蘇培盛作為皇帝的大太監,他辦事能力這麼差嗎?殺個華妃磨了半天洋工???祺嬪其實也很像華妃的,所以皇帝抄了她的家也只是把她貶為庶人。但是蘇公公(和祺嬪有過節)是怎麼做的?直接讓人拖下去打死,屍體丟到亂葬崗哦。蘇培盛殺一個被廢的妃嬪跟捏死螞蟻一樣簡單!!!更何況年世蘭還是一個被賜死的答應!!年世蘭當時的處境簡直是比祺嬪還不如啊。
很多人在這裡跟我槓「年答應還是答應,她身份比瓜6那個庶人高啊」
拜託...你們長點腦子吧。
這是被賜死啊,你就算是皇后的身份又有什麼用????皇后被皇帝賜死就不用死了???重點是被賜死!!!!
貶為庶人至少皇帝沒下殺手啊!!
必死和放你一條生路,這樣的情況下還跟我扯答應還是庶人誰身份更高
你們什麼腦迴路
第二,皇后身邊沒有太監嗎?皇后的旨意為什麼是蘇培盛去執行??如果不是皇帝授意蘇培盛去的,那蘇培盛湊這個熱鬧幹嘛?
第三,如果蘇培盛是奉皇帝旨意過去的,又拿著皇后的旨意去監刑。按理說這事應該更容易解決吧,處死一個家世沒落的答應而已。年答應不肯就死?那就直接讓小太監灌藥啊,和年答應bb那麼多幹嘛?誰能知道年答應是自己喝的還是被灌進去的呢?弄死就行了。
第四,蘇培盛和年世蘭的交情應該還沒到有私心陪著年世蘭磨洋工的地步吧??? 磨洋工磨的整個後宮都知道了,甄嬛都聽說這事跑過來???這得磨了多久?
【注意此處有錯誤,我的失誤。甄嬛是一開始就過去了,她是為了確保華妃死才去的。蘇培盛讓華妃自裁,華妃不肯的時候。甄嬛才讓蘇培盛出去,她獨自和華妃說了歡宜香的事。後面很多事情我只能說現在電視劇剪的...我都懷疑我記憶錯亂了。我明明記得華妃死的時候皇帝拿著毛筆在寫字,聽到華妃死了他就停住了久久沒有下筆。然後又問了一句啥,後面反正就知道華妃不肯死,甄嬛和她說了幾句話華妃就撞死了。】
第五,年世蘭和皇后作對這麼多年,為什麼皇后這個下旨處死年世蘭的人不親自去乾死年世蘭???年世蘭不肯就死還搞的後宮妃嬪都知道了【注意,真我當時看的時候是有宮女太監妃嬪啥的在議論!!!議論華妃不肯就死的事,如果沒有對不起是我臆想的太多?行吧,真的真的感覺自己看過。一剪沒真的六】都落到這步田地了還在挑戰皇后的權威不是嗎?皇后這時候過去弄死年世蘭,也只是在執行公務啊。她應該比甄嬛跑的快啊,她為什麼不去呢?
其實呢,皇后何等精明。皇帝不肯下旨讓她去下旨,又讓蘇培盛監刑。她肯定比誰都明白皇帝在給年世蘭留一線生機!!!如果甄嬛沒去,那蘇培盛自然是繼續磨洋工。磨的整個後宮都沸沸揚揚,皇后才懶得理。甚至會掐準時機和磨洋工磨的差不多的蘇培盛一起去找皇帝「請旨」說自己辦事不力。由於年世蘭陪伴皇帝多年,自己不好妄下決斷。然後皇帝當然要順坡下驢說一堆什麼「年氏陪朕多年之類的屁話,反正就是要表達自己掛念舊情下不了狠手」。
這種情況下,誰還敢再說什麼??多說一句就是忤逆皇帝,陷皇帝於不義啊。而且年世蘭家世倒了肯定幹不過皇后了啊,如果年世蘭不死肯定會再次瞄準甄嬛,皇后真的開心死哦。最後皇帝再繼續順坡下驢讓年世蘭去什麼寺廟啊,皇陵之類的。先發配幾年,然後再做打算。肯定會留著年世蘭的,因為年世蘭家世已倒。皇帝本身就對不起她,她又陪伴皇帝多年肯定有感情的啊!!你以為皇帝真的不愛年世蘭嗎?大錯特錯!!皇帝不愛「華妃」,但他真的愛世蘭......後面對葉瀾依那麼深情???皇帝看上葉瀾依的時候,葉瀾依是馴馬女在騎馬!!!還記得年世蘭說過的話嗎?當年她陪皇帝騎馬射獵..!
如果年世蘭沒死,被發配去守皇陵之類的。皇帝看到葉瀾依騎馬,還會看上葉瀾依嗎?肯定是找理由把年世蘭再弄回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