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神劍》一部以書名就達到成功的武俠小說

2020-09-03 金古武俠

當年武俠小說盛行之時,大街小巷的租書社用一句相當經典的話來說,那就是如雨後春筍般茁壯成長起來了。而在眾多大大小小亮亮黑黑新新舊舊的讀書社之中,那武俠小說的數量用宋丹丹老師的話來說,那就是相當地多啊。

在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的武俠作品中,金庸、古龍、溫瑞安的武俠小說總是一部難求。反而盜版的臥龍生、柳殘陽、陳青雲的作品卻能時時借到。而這種現象直到三聯版《金庸作品集》和珠海版《古龍作品集》以及友誼版《溫瑞安作品集》的不斷上市才告一段落。

遙想當年到租書社租武俠小說,書名的作用就太明顯的。因為那麼多的武俠小說都是書脊朝外,並且租書店的老闆為了能讓書的品相能好些,經常用一些厚存的牛皮紙包牛皮,再用毛筆寫上書名和作者。這種情況不是資深武俠讀者真的沒有領略過。

在眾多武俠作品中挑出,那真是一件即有趣又難受的體驗。
因為信步瀏覽眾多武俠作品,就像皇帝在挑選當晚侍寢的後宮佳麗。那種心情難以言表,但總之很痛快。可是越挑越容易花眼。最後會艱難的做出選擇。但對於曹若冰先生的《玉扇神劍》卻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究其根源是因為他的書名直接就可以免挑通過。

筆者當年讀武俠的年代正是大街小巷播放鄭少秋版《楚留香》的時代。那時候香帥的一把摺扇,一柄長劍,一手彈指神功,那真是酷斃了又帥呆了。而對於扇子與劍好像更能讓人感受到武俠元素的滲透性有多麼的強。

《玉扇神劍》就是在這樣的地代背景下橫空出世, 這麼引人注目的書名,這麼有畫面感的作品,讓多少武俠讀者競折腰。因此一個成功的作品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書名才行。而 《玉扇神劍》正是遵循了這一規則才被筆者這麼多年仍能清楚記得。

曹若冰先生的武俠作品,知名度最高的應該就是《金劍寒梅》和《玉扇神劍》,如果從質量上來說,《玉扇神劍》要比《金劍寒梅》好的得多。因為在當時的時代,像曹若冰所定的這種帶有奇遇、神功、秘籍、靈獸題材的武俠作品是深受青少年歡迎的。下面筆者就帶領大家看一下這部《玉扇神劍》的精彩之處。

原徐州府臺蕭天綬全家為川中五鬼滅門,留下了唯一兒子蕭承遠被銀髯叟和玉扇書生所救,並帶到一處深山之中。其間有萬獸之王的人猿為伴, 主人公蕭承遠為追一隻兔子,在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蒼虛上人的洞中,得到了武林絕學《蒼虛秘笈》,而且還吞服了五顆九天仙品——五百年結實一次的朱仙果。從此人生開掛功力大增,在學會了兩位老師的玄門大乘神功和大千掌以及迴旋天罡掌之後,已經十九歲了。這時學成了武功肯定要下山,下山一定會遇到美女,同時還要有千篇一律的際遇,什麼和惡勢力大打出手了,之後隨著劇情的延續,肯定會分出正與邪,但作為正義一方的主人公,一定會排除萬難戰勝惡人,從而讓武林恢復寧靜。

不得不說,當年讀武俠,一個是書名引人入勝,再就是書中的奇遇讓人慾罷不能。所以《玉扇神劍》能夠滿足當年讀武俠的人的內心需求。也正是如此,讓曹若冰成為了知名的武俠作家,著實火了一把。

金古武俠,武俠一家之言,僅供俠友一笑。
原創文章,未經作者許可不可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曹若冰《金劍寒梅》,一部神奇的武俠小說,作品遠比作者更有名氣
    許多武俠愛好者初次接觸武俠小說的時候大抵還在上小學,多多少少會受到些父輩的影響。十來歲的年紀,漢字還沒認識多少,就已經開始看起大部頭武俠小說了!之後百家齊放,金庸古龍的各式真偽武俠小說遍布中國的各個角落。影視還未走進大眾的年代,一本武俠小說就能讓年幼的我們快樂上一陣子,沉醉於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而不能自拔!今天,青莓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部神奇的武俠小說,作品遠遠比作者更有名氣。
  • 臥龍生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八十三部《神劍天龍A系列之一劍絕頂》
    整理些手中掛名臥龍生的武俠小說,主要包括內容簡介,出版社,出版時間,冊數,以及作品的真實面目和相同內容不同名字的各種掛名偽作,部分圖片取自網絡。目前手中這樣的武俠小說偽作約莫百來部,這些作品絕大部分並非臥龍生先生的真品,部分作品真實面目有待考證,慢慢的來吧,歡迎喜歡的朋友前來交流,一起縱武論俠瞎扯淡。
  • 臥龍生先下的武俠小說《天劍絕刀》,有多少人是衝著書名才看的書
    提起《天劍絕刀》可能有許多朋友會想起一部經典的武俠電影——《天劍絕刀之獨孤九劍》。由此可見臥龍生還是非常會起書名的,類似現在網絡上的標題黨。當然一部好的武俠作品,如果書名起的不成功,的確很容易被湮沒在浩如為海的武俠小說海洋之中,不復再見。
  • 書名7個字的4本武俠小說,有才情有魅力,真是不賴
    一般來說,武俠小說的書名不會太長。比如金庸先生寫了15本武俠小說,最長的書名也就是5個字。古龍寫了幾十本武俠小說,最長的書名也就是7個字,那就是「小李飛刀」《多情劍客無情劍》。畢竟,武俠小說作為通俗文學,書名既要概括小說內容,又要體現小說賣點,讓讀者能夠擁有很好的第一印象。所以,武俠小說的書名不宜過長。在我看來,書名7個字,應該是武俠小說書名字數的上限了。
  • 3本書名7個字的武俠小說,書名像一句詩,故事像一場夢
    武俠小說的書名,就像人的外表那樣重要。畢竟第一印象決定著讀者的選擇,如果書名不吸引人,如何讓讀者感興趣閱讀小說呢?於是有不少武俠小說選擇7個字的書名,給人一種詩句的感覺,增加書名的美感,引起讀者的興趣,獲得了不錯的效果。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和大家聊聊3本書名7個字的武俠小說,書名像一句詩,故事像一場夢。
  • 金庸之外,3本武俠名家的武俠小說,滿足武俠迷的閱讀需求
    武俠小說已經沒落了,人們聊天幾乎都不會聊武俠小說了。但是對一些武俠迷來說,武俠是難忘的記憶,是心中的一種情懷,有時候書荒了,別的書都不想看,就想看點武俠小說。但問題是,很多人看了金庸和古龍小說之後,又感覺沒有什麼好看的武俠小說了。於是不少武俠迷挺苦惱的:「有沒有好看的武俠小說推薦一下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
  • 書名帶鳳字的3本武俠小說,五鳳朝陽刀排第一,其他作品也不錯
    武俠小說書名非常重要。像金庸那樣的武俠宗師,書名可以沒那麼多講究,主要還是根據小說內容來起書名。但如果是毫無名氣的普通武俠作者,給自己的武俠小說取名《鹿鼎記》,估計要折戟沉沙,很難受到武俠迷青睞。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縱觀多部武俠小說,我發現很多書的書名都喜歡帶給「鳳」字。
  • 書名帶龍字的武俠小說,除了天龍八部,你還能想起哪些書呢?
    而在武俠小說中,龍一般都是拿來形容武功強大的男角色,與此相對應,鳳則是用來形容女角色的。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書名帶龍字的武俠小說。自然,金庸的《天龍八部》最為武俠迷熟知,只不過「天龍八部」乃是佛家之語,「龍」並非代表男主角。而除了天龍八部,你還能想起哪一些書名帶龍字的武俠小說呢?
  • 古龍的武俠小說,哪一部才能稱得上是第一名代表作品
    古龍的武俠小說作品有很多但這部作品也是一部開放式的結局,總讓許多讀者感到遺憾。因此也無法達到古龍唯一代表作的標準。《絕代雙驕》以悲劇開頭,以喜劇結尾,書中雙子星的主人公設定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對於江小魚與花無缺的形象描寫堪稱精彩無雙,而且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運用成熟,是一部難得的上佳作品。《大人物》是古龍以女性視角寫的一部另類的武俠作品,書中的男主人公大頭楊凡其實就是古龍的自我描述,只是因為這部作品篇幅較短,所以讓許多讀者覺得讀的不太過癮。
  • 書名含有武林的武俠小說,武林外史排名第一,武林璽排名墊底
    武俠小說,當然是武林的傳奇故事。所以,很多武俠小說的書名,都會直接寫上「武林」兩個字,以此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我看了很多書名含有武林的武俠小說,今天鬥膽做個排名,武林外史排名第一,武林璽排名墊底。大家都來瞅瞅吧。
  •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獻上5本書名含有江湖的武俠小說
    這話真是太經典了,一切武俠小說,無非就是這「身不由己」四個字。有的人要成名,有的人要報仇,有的人要追求愛情,說到底都是「身不由己」。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今天我給大家獻上5本書名含有江湖的武俠小說,武俠迷都來瞅瞅吧。第1本,金庸《笑傲江湖》。
  • 小李飛刀系列知名度最低的一部,難道因書名太過於普通?
    說到知名度最低的一部,要數《九月鷹飛》了,無論是名氣還是改編影視劇的數量,都遠不如其餘四部。為何知名度最低?難道是書名太過於普通?《多情劍客無情劍》不用說了,很詩意的武俠書名《天涯·明月·刀》散文詩一樣的書名,《飛刀又見飛刀》簡單粗暴,飛刀又見。唯獨這《九月鷹飛》,粗看之下,讓人摸不著頭腦,九月?鷹飛?書名跟其它幾部比起來,確實很普通。但一部小說評價高不高,還是要看內容。其實這部小說,主要輸在內容上。《多情劍客無情劍》沉穩大氣,《邊城浪子》特立獨行,《天涯·明月·刀》浪子回頭,《飛刀又見飛刀》家族榮耀,而《九月鷹飛》呢,葉開與上官小仙之間的恩怨情仇?
  • 書名含有玉佩的2本武俠小說,有槽點也有亮點,武俠迷可以一觀
    武俠小說主要呈現刀光劍影,卻也常常提及玉佩。比如,大家很熟悉的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裡,陳家洛收到一塊玉佩,玉佩上寫著:「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不少武俠迷對這幾句話印象深刻,奉為人生哲學。
  • 金庸寫得最好的一部小說
    金庸為此費了不少腦筋,當時的金庸,已經開始發表武俠小說,吸引了許多讀者。後來金庸索性在明報上連載武俠小說,極大地提升了明報的銷量。直到後來,明報找準了時事政治與連載小說的定位,越辦越好,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明報一年的盈利就已經達到一億元。可以說,金庸是一名成功的文人,成功的創業者,香港政治的參與者。明報與金庸本人不僅備受港英當局關注,甚至也受到內地和臺灣的重視。
  • 被書名耽誤,三觀超正的一部都市玄幻小說——老衲要還俗
    被書名耽誤,三觀超正的一部都市玄幻小說——老衲要還俗書名:《老衲要還俗》作者:一夢黃粱記得當時第一次看到書名的時候,實在沒有讀的興趣,之後實在找不到小說看,又恰巧看到了這本書,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讀完了這本書
  • 段譽是不是「南帝」一燈大師的爺爺,那為何一燈不會六脈神劍
    在《天龍八部》中作為僅有的兩個外掛之王,段譽可以說是相當的幸運,一場郊遊不僅練成了凌波微步,北冥神功,而且吃了「萬毒之王」莽牯朱蛤,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練成了六脈神劍大理段氏又經歷了幾代來到了我們熟悉的保定帝段正明,也就是小說中最疼愛段譽的伯父,後來皇位傳到了段正嚴,而這位憲宗皇帝又名段和譽,是文安帝段正淳之子,也是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段譽的原型。
  • 十州風雲志:一部極具武俠小說神韻的仙俠小說,說盡世間悲歡離合
    在中國,最有傳統的文學是武俠小說,從唐傳奇中各種豪俠刺客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傳統的風俗文化,直到古龍、金庸等大師將武俠文化推向了巔峰;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隨著時代的發展,仙俠小說異軍突起逐漸成為了時代的主流,各路神仙鬼怪,各方仙佛神明向我們展示了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
  • 說說武俠小說中的贗品,裡面也有好東西
    當年在武俠小說盛行的年代,一大撥寫手為了生活所迫紛紛加入到武俠小說的創作行列當中,這其中有的成名,有的得利,有的默默無聞在眾多的武俠作家中,最後能達到巔峰的不過金、古、溫、梁、黃五人而已。然而在這五位作家當中,應該以金庸先生的名望最高,因此模仿金庸和金庸作品衍生出來的偽作、續作、外傳、別傳就太多太多了。
  • 談武俠小說與電影的感想
    我雖然沒讀過什麼武俠小說但是我還是想談一些我對武俠小說的感想。有人說武俠小說以情節取勝,我想說的的是武俠小說的特色不是情節不過對電影來說打鬥是武俠小說的生命。關於武俠小說再電影裡的打鬥我覺以前的武俠小說的電影的一些打鬥就像小孩打架一樣不值得看關於打鬥我最喜歡的歡的還是天龍八部胡軍林志穎版的打鬥。以前的武俠電影連續劇我覺衣服很土。
  • 盤點幾部模仿金庸《射鵰英雄傳》中五絕設定的名家武俠小說
    《射鵰英雄傳》連載大獲成功,奠定了金庸在新派武俠小說界的「武林至尊」地位,《射鵰英雄傳》也被奉為武俠小說的「經典之作」,成為武俠小說典型的「英雄史詩」。有人模仿金庸的筆名,有人模仿金庸的書名,當然也有模仿金庸大師射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