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那些事

2020-08-28 詩憩

我們家是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的。爺爺奶奶很寵我。

  在我上高中以後,每次上學前奶奶總會偷偷塞給我十元錢。在我們的那裡十元錢可以買到厚厚的一摞煎餅,可以買到十幾個雞蛋,可以買到兩個炸煎餅……在我奶奶眼裡,十元錢很多了。她可以用十元錢買很多很多東西。而在我眼裡這不過是兩瓶飲料的錢,不用半天我就可以花光。

  在我們高中學校,如果說是你想吃的好一點,不說別的,午餐,至少十元錢。多則可以達到十五元,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去吃四元錢的泡麵。不過大多數人不會選擇。

  疫情以後的上學時間,每次都要在學校待夠一個月才能回家。說句實話,十元錢對在學校上一個月的我來說無關痛癢。可對於奶奶來說不一樣,十元錢是她辛辛苦苦幹一天工作賺來的錢。

  我每次上學都是我媽媽送我的,奶奶每次都是趁媽媽不注意時連忙塞在我的兜裡,同時向我眨眨眼,暗示我趕緊把它揣好了。臨走前奶奶總會和我說要好好學習,我每次都是胡亂應胡一聲了事。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和我媽媽吵架了兩天沒和好,我們倆總是錯開時間吃飯,因為一撞上就能吵起來。我們家是爺爺奶奶做飯,我每次都比正常吃飯時間晚一個小時左右下去吃飯。一般我下去的時候奶奶都躺下了,她是背對著我的,但我只要經過她的房間門口,無論我的腳步有多輕,她總能起身為我燙菜吃飯。

  在我們家,最沒文化的是奶奶。她沒上過學,什麼都不懂。但她總能最快理解我的意思,總能最快的為我找臺階下。我的成績下滑了,在所有人都指責的時候,奶奶總會給我找藉口。也許這並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這是奶奶愛我的體現。

  我最初想寫這篇文章就是心血來潮,但是一直沒有動筆寫。有了寫這篇文章的想法以後,我總是在思考,為什麼很多紀念親人的文章都是在親人離世之後寫的?為什麼不趁親人在世的時候就意識到親人或其他人對你有多好?在他們在世的時候你意識到了,不就有時間報答他們了嗎?為什麼一定要等到一切都結束了才想到過往的種種美好?

  這個問題我至今沒想到答案。也許是我年紀尚小,不懂人情世故,所以才不懂吧。

  即使這樣,我還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意識到親人或者其他人對你的愛,早些發現,早些感恩,就會少許多後悔的事情吧。

  世界還是美好的,不要只看到她糟糕的一面。世界上愛你的不僅僅有你的親人,就算是陌生人也會愛你。

  願你們被生活溫柔以待。

附上兩張我們這邊雷雨的夜晚

相關焦點

  • 地攤的那些事
    其實,令人記憶深刻地也只有幾個,都說相識是緣,下面就說說地攤那些事吧! 第一節 幸福就是一個擁抱 瞧,那是隔壁的王大媽,笑起來眼睛迷成一道縫。今天也不知怎麼回事,她的孫子小胖哭得稀裡譁啦,王大媽只好抱著他過來玩。小傢伙一見我,就用一隻手遮著眼睛,原來是想玩躲貓貓呢!大概十分鐘的樣子,王大媽有些累了,就把小傢伙扔地上。這孩子撒腿就跑,大該是生氣了。
  • 爺爺奶奶養大我的那些年
    在這期間做過一個 嗯……有趣的事,我把家裡的煤油燈加了一些水進去,然後那去給哥 奶奶看,油變多了,然後晚上,點不亮了…………之後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我有個堂弟他是父親從剛滿一個月好像?說要扔了公養了,但至少他父親現在好歹管了。剛開始他們對我和哥還可以,對哥是正常對待,後面我就不提了,對我…………,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大概1到2年?我在家看的了母親他們的離婚判決書。
  • 尕奶奶二三事
    尕奶奶二三事 從前,清水營營行道深處,靠東有一小院,內住一對夫妻,就是龔效湯和石蘭芳。他們無兒女,只有侄兒侄孫,最大的侄孫叫蠻子,因此人們稱他們「蠻子尕爺、蠻子尕奶奶」。後來大約是嫌繁瑣,直接叫「尕爺、尕奶奶」了。 尕爺有文化,人能行,不但會看病開藥方,還拉得一手好胡琴。閒時拉上幾曲,常引得近鄰前去聆聽。
  • 故事:小時候奶奶經常講的舊社會挨餓的那些年
    >這兩天突然想到了以前奶奶經常給我們講的那些故事特別是我們大西北這邊資源匱乏,環境又惡劣,餓死人是非常普遍的事,更別提誰會有好點的衣服穿。用「白骨露於野」 來形容當時我們那個地區的情況,雖然不至於,但是餓殍滿村是確實存在的。只要有人餓死了,就由同村的人抬出去草草埋掉了事。死的人多了,也就麻木了。因為每一家人都有可能死人,所以太正常了,也就習以為常了。聽奶奶說,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後來有些人也開始吃了。
  • 租房那些事
    話說三年前的一個暑假,一個快臨產的孕婦找到我說,她孩子就在我房子旁邊的學校上學,她和她老公都在上班,租房是奶奶帶孫女在這上學住,我也口頭告訴她如果家裡有生病老人,做違法亂紀的事的之類的我不租,因為房子還要爺爺奶奶養老住!然後討價還價之後就籤了合同!之後過了一個月,我接到物業電話過來辦事時,順便過來看看房子,門剛好開著,發現屋裡面住了一個癱瘓的老爺爺,而且一股難聞氣味簡直讓人窒息!
  • 兒時奶奶訴說的事
    小學的時候在農村讀的,零幾年的事,那會我奶奶的媽媽還在世,我喊她太太,那會太太的幾個兒子女兒一人接自家養一個月,那時候應該90歲左右。我們那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在江浙滬打工,我和我弟弟,我堂妹,堂妹的弟弟(當時兩歲)奶奶一個人帶我們四個小孩。
  • 小說:奶奶的墳墓下面,居然發生了這種事
    他怎麼也沒想到,奶奶的墳墓現在居然會變成了這樣。這到底是誰做的?原來,錢奶奶的墳地裡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小水池。而錢奶奶的棺木因為浸泡在水裡也已經散開了,四處漂浮在水面上,錢之恆昨天燒紙的時候所聽到那一陣陣奇怪的聲響,便是這樣來的。這墳地下面,哪裡還能算作墳呢?
  • 三婆的那些事
    村裡還真有好多人信她,特別是我奶奶那一輩,那時候我奶奶也有八十多歲了,相信得很。三婆說,她知道她的陽壽,知道哪一天會死,到那一天,她會把她的家人都叫回來,她穿戴好了,時間一到就走了。有人去問三婆事情,三婆就拿來一直鉛筆跟一根帶線的針,針插到鉛筆橡皮擦裡,手裡拿著線頭。開始打哈欠了,嘴裡嘀咕這什麼,聽不懂。有人問一些家庭的是,有人問一些倒黴事,叫她幫忙化解。
  • 村人村事之霍奶奶
    村人村事之霍奶奶與我家隔著一畝田的河堤邊,就是霍奶奶的家。霍奶奶不姓霍,這是她夫家地姓氏,她的娘家也是我們隊上的,姓成,家裡人丁興旺,在本隊算得上一方大族。霍老奶奶今年應該八十有三了。在我家周圍屬於高壽老人,身體硬朗,精神矍鑠,滿頭的銀髮,看到我們時總是一臉溫柔且和善的笑。
  • 小說:在奶奶的墳墓下面,居然發生了這種事,有什麼?
    他怎麼也沒想到,奶奶的墳墓現在居然會變成了這樣。這到底是誰做的?原來,錢奶奶的墳地裡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小水池。而錢奶奶的棺木因為浸泡在水裡也已經散開了,四處漂浮在水面上,錢之恆昨天燒紙的時候所聽到那一陣陣奇怪的聲響,便是這樣來的。這墳地下面,哪裡還能算作墳呢?
  • 老宅子那些事《九》
    我媽就念叨,都是結婚前你奶奶嚇的你,傷了元氣了。那兩年,經常性的感冒發燒,一點抵抗力沒有。 是春天的時候,隔壁他家要把一個大灣坑墊起來蓋新房子,僱了車從他家自己開墾的一塊荒地裡往家拉土。也快要把坑填平了,那天下午,竟然在倒出的土裡出現了一個人的骷顱頭。這下子可炸開了窩,他家報了警。村裡老遠警笛一響,人們都不知道出來什麼事,紛紛跑去看熱鬧。我離得近,早就聽說了,早早的也圍在邊上看。
  • 72歲老奶奶住院治療的那些事
    今天我在深圳認識的好朋友跟我說了一件這樣的事告訴我,說有時候要辦一些事很麻煩,前段時間他72歲的奶奶突然昏迷,去了醫院後檢查看病,但是她老人家年紀大了,意識有些模糊,而他奶奶有幾種不大不小的一些疾病,需要治療。
  • 那些年我是跟著奶奶長大的
    班主任老師直到師範大學畢業,一直都是跟著奶奶長大的,因為是山區,糧食只夠自給自足,沒有其他的經濟來源。也就是每年過年回家看看孩子,其他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在帶。當孩子長到十一歲的時候,這個媽媽給孩子買了幾套知名品牌的衣服。想著兒子長大了,家裡的新房子三十多萬也完全到位,收拾好了,所以經濟條件稍微好點了,想著讓孩子也開心快樂一點,穿的漂漂亮亮的。可是當衣服寄回去,打電話的時候,奶奶說孩子從來都不穿,扔在那裡放著呢!奶奶趕廟會,集市上買來的幾十塊錢的衣服一直穿在身上,從來都不嫌棄。
  • 那些遠去的人與事
    本指望能收回成本,白落一臺電視機,沒成想,那些年農村裡能掙錢的人很多,沒多久村裡面就買了十幾臺電視機,沒有了壟斷,自然就沒有了利潤,四叔的第一次發家致富夢想破裂了!後來他還做過很多發家嘗試:藉助朋友的釀酒技術和工具,到我姑婆所在的永豐山裡去幫人家釀酒,很是過了一段逍遙日子;找返城的知青朋友提供路子,可以那些知青朋友自己都難以生存;和結義兄弟合夥外出打拼,由於信息不通暢只能自己混個肚兒圓……繁華落盡,他又背起了麻電機艱難度日,讓我羨慕的是,無論生計如何艱難,他喜歡趕集,不是我們老洋湖的小集鎮,而是定期找機會去縣城。
  •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事
    那年十一歲的奶奶,背著三四歲的三姨奶奶,還拿著一卷蓆子。越是大山深處越安全,那時候奶奶一步一步在滿是比自己高的雜草中行走。待走到,大家認為較為安全的山林裡,奶奶手臂,大腿大大小小被草割傷或是被樹枝刺傷。
  • 我和長姐那些事……
    他會偷偷帶我們河邊遊泳,一發現奶奶從遠處走來,她就教我們捏著鼻子,往水裡潛,小妹被水衝走好幾次,都是大姐把她給拉了回來。大姐進入叛逆期,整天在外面闖禍,後來乾脆不回家了。可是每次家裡有事,我都會打她的BB機,叫她回來。每次回來總會帶很多東西回來給我們幾個,可是也免不了一頓打罵。後來,她就更少回來了。
  • 關於蝙蝠的那些事
    「奶奶經」告訴我,蝙蝠是老鼠變的。怎樣地一個變法呢?據云,老鼠嘴饞,有一回口渴,錯偷了鹽吃,於是脫去尾巴,生上翅膀,就變成了現在的蝙蝠這般模樣。這倒也十分自在,未免更上一層樓,從地上的活動,進而為空中的活動,飄飄乎不覺羽化而登仙。但另有一說,同為老鼠變的則一,同為口渴的也則一,這個則是偷吃了油。
  • 泰山老奶奶與新泰那些事
    目前國內有著「北元君,南媽祖」的之稱,足以見得民間對「泰山奶奶」信仰的重視程度。今日特意整理泰山老奶奶與新泰的故事。若是說起泰山老奶奶與新泰,其中流傳較廣的便是宮裡鎮城裡村(今名汶城)的傳說。泰山奶奶在新泰香火鼎盛,奶奶廟也有很多。目前規模較大的當屬西張莊鎮肖家莊的「碧霞元君行宮」。碧霞元君行宮又稱東嶽廟、泰山奶奶廟,在肖家莊村委會之北。創建於北宋天聖二年(1024),時有正殿三間、靈官殿、山門、道房。明永樂十二年(1415),增建十帝閻羅殿10間、鼓樓、鐘樓。後來,廟地不斷擴展,據明代天啟年間的石碑記載,有高興店人鄭氏曾施地120畝。
  • 故事:在民勤,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但那些年,一起的那些同學、那些老師、那些有趣或者無趣的事卻時時縈繞在心頭……在我的人生歷程中,如片片飛花蕩漾在記憶深處,如不翻開也許永遠珍藏。2017年3月的一天,無聊中翻開手機才發現居然還存著幾個曾近老同學的號。試著撥了一下發小馬見明的,居然通了且他聽出是我,吃驚之餘,不由得暗暗自責多年奔波在外,缺少了和同學的交流。
  • 小說:奶奶有顆不離身的玉珠,死後留給我,卻接連引發詭異荒誕事
    在我的記憶裡,奶奶是個手藝非常好的人。她不僅會做好吃的飯菜,還會裁衣製鞋刺繡,甚至會做風箏。小時候,我常常坐在奶奶家的熱炕頭上,歪著腦袋看奶奶在小炕桌上剪裁布匹,剪刀隨著她的手上下翻飛,她的手是那樣靈活,襯著手腕上那顆瑩白色的、常年不離身的玉珠,像是活了一般,讓我看得著了迷。閒暇時,奶奶經常不自覺地撫摸手腕上的玉珠,目光裡有我看不懂的東西。我趴在她的膝上,向她討玉珠玩,可別看奶奶平日最疼我,我管她討要玉珠時,她只是笑眯眯地摸著我的頭,卻說什麼都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