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幻小說名著《冰與火之歌》中,當凜冬將至,威脅整個世界的異鬼向人類步步逼近之時,維斯特洛大陸(故事的主要發生地)上的各個國家還在互相攻伐,爭奪王位和霸權。
美劇《權力的遊戲》中的異鬼形象
生活會照進藝術,藝術也會反射生活。當全世界都在關注東西半球的兩個大國之爭和全球經濟局勢時,或許更應該關注的是人類抗疫的關鍵、處在新冠魔影下的印度。
比較關注國際新聞的朋友都應該知道,印度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配料不詳的恆河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隨地便溺的白牛是要頂禮膜拜的,傳播鼠疫的老鼠是要建廟供養的,讓人使用公共衛生間是要用金錢誘導的……
印度老鼠神廟
就是在這樣一個國家,在疫情已經開始蔓延時,國內竟然沒有確診病例。
沒有確診病例不代表沒有感染者,但那時候還沒有人在意。因為他們有更緊急的事要處理,那就是種族騷亂。
由於《印度公民修正案》的頒布,兩億多穆斯林不被承認公民身份。衝突之下,那段時間印度教的人跟穆斯林纏鬥在一處,雙方絞作一團互相死磕。印度教徒烏泱泱一片,人多勢眾,但穆斯林也不是易與的,頭鐵就是幹,不僅要幹人,還要幹印度教的聖物白牛。
印度種族騷亂
萬人在線,真人PK,雙方越打越眼紅,一場騷亂下來,能死傷上千人,當然,還有好幾十頭白牛……
這可比傳染病刺激多了,誰還顧得上關心國內到底有沒有疫情呢?
所以當印度第一例新冠患者出現僅僅兩天後,印度政府就草草宣布已經搞定病毒,然後忙著圍觀騷亂去了。
直到3月25日,印度突然宣布封國。
封國前5天,印度檢測的最高速度,僅僅為一天1338個樣本,首都新德裡一天僅有100個檢測名額。
這些珍貴的名額當然是留給富人和名人的,畢竟印度自己不能生產試劑盒,而昂貴的試劑盒是不應該浪費在那些貧民身上的。
因此不少人爆出,印度公開的確診人數都是一些富人或名人接受檢測呈現陽性,才會被納入數據當中。對於普通人,醫生只會詢問他們是否出過國,如果該名患者沒有出過國,直接排除感染。
印度貧民窟的孩子
在新冠檢查過程中,據說印度總共檢查了一千人,竟然有三百多確診,很多醫院就停止了檢查,畢竟不檢查確診病例就不會增多了嘛。
而且即使全部檢查出來又能如何?
根據測算,印度現在約有4萬個呼吸機,ICU床位87979張,這其中還只有一小部分可以用於新冠肺炎治療,而印度的總人口是13.24億(2019年)。
即便如此,今天印度的確診人數還是達到了182275,位列亞洲第一。
檢測速度慢,醫療資源不足,民眾還極度不配合,甚至出現了民眾毆打上門篩查醫務人員的現象。不僅如此,由於害怕醫護人員攜帶新冠病毒,很多房東和社區拒絕讓醫護人員回家,有些無家可歸的醫護人員睡在醫院地上,還有的甚至只能待在醫院洗手間裡。
民眾驅逐上門篩查的醫護人員
印度宣布全國封鎖之後,巨量滯留大城市的農民工陷入了困境,上億印度人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地徒步回家,情形好比非洲草原上的動物大遷徙。
如此密集的人群,如此大範圍的移動,簡直就是傳染病的天國樂土。
這一情況引起了媒體廣泛關注,於是5月初開始,印度內政部允許滯留外省的勞工、遊客以及學生等在有組織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移動。印度鐵路部門5月1日運行專門的勞工號特別專列運送乘客返鄉,目前已運送約百萬人。
印度的掛票火車什麼樣,大家都知道吧?
印度火車
果然,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和奧裡薩邦等地報告稱,隨著勞工的大規模返回,當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幅增加。
據《今日印度》網站5月30日報導,印度鐵路部門官員稱,在5月9日至5月27日期間,共有約80名勞工在返鄉列車上(注意,是「在列車上」)死亡。其中1人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另有11人死於其他併發症。另有數據顯示,5月23日有10人死亡,5月24日和5月25日各有9人死亡,5月27日有8人,5月26日有13人死亡。
諸位,這麼多死者中,只有1人是新冠確證患者,難道其他人都是在車上睡死的麼?
顯然不是。
在軟硬體防護都很難跟上的前提下,一列列滿載的勞工專列無異於向四方投送病毒的死神專列。
難道印度人就真的如此不惜命麼?
也不是,印度人也在努力尋求解決之道。
比如有的宗教領袖就號召廣大信徒聚集祈禱,認為瘟疫是真主對世人的降罰,隔離是政府的陰謀;
比如近期印度一項旨在驗證牛糞、牛尿在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方面的研究,終於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印度人民暢飲牛尿
再比如有人要用唱歌驅魔和練瑜伽的方式來抵抗新冠……
你要問有沒有正常一點的,當然是有的,比如隔離。但由於沒有足夠的隔離條件,有些人只好把自己隔離在了樹上。
曾經在面對「非典」時,天氣幫了我們大忙,氣候轉暖抑制了疫情蔓延,因此很多人表示對於地處熱帶的印度不必過於擔心。
但根據印度《經濟時報》的報導,5月26日當天,印度首都新德裡的溫度上升到47.6攝氏度,是近十年來在五月份溫度最高的一天,而這一天,另一個城市拉賈斯坦邦楚魯地帶的溫度直接上升到了50攝氏度,是今年印度國內首個高達50度高溫的城市,但是即便如此高溫,當地的疫情狀況還是沒有得到緩解,之前關於高溫抑制病毒蔓延的預測也因此被推翻:如今印度都50度了,絲毫沒有好轉,看樣子病毒根本不受溫度影響。
延緩疫情蔓延的最後希望似乎也要破滅了。
難怪世界各國的傳染病學家,普遍對印度的未來感到極度悲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疾病動力學曾有一份報告稱:印度的疫情將在5月5日達到感染峰值,屆時會有2.5億人被感染。
2.5億人啊!儘管現在印度官方公布的結果遠不到這個數字,但前面說了這麼多,我們心裡也應該有點自己的判斷了。
不會真的有人認為印度人喝恆河水百病不侵吧?
汙染嚴重的恆河水
印度,人口佔全球人口的18%,如此龐大的感染人群,若沒有足夠強力的介入,那簡直是給超級病毒的誕生提供了極其優質的培養皿。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木桶原理」:
一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當下這個原理依然十分適用,隨著疫情成為全球化問題,人類命運的走向並不取決於哪些防疫做的最好的國家,而是取決於那些防疫做得最差的國家。
作為全球第二的人口大國,印度的整體防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全球疫情的走向。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不止一次指出:
「就某種意義而言,人類是否能最終取得抗疫勝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印度的防控能力。」
更不用說印度目前還在面臨近3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害,成群的蝗蟲已經入侵至印度中部、西部和北部幾個邦,大量農田被毀,印度首都新德裡發出警告,有目擊者稱,成群結隊的蝗蟲鋪天蓋地襲來,長度達兩三公裡。
在疫情和蝗災的雙重打擊之下,很難保證印度不會「病急亂投醫」。
事實上,印度軍隊近段時間以來也確實四處出擊,幾乎與所有存在邊界問題的國家都槓上了。這顯然是莫迪政府故意製造邊境緊張局勢,試圖轉移國內注意力給自己減壓的一種手段。
印度和尼泊爾的邊境衝突
但如果光是軍事層面的衝突,對於我們來講其實並不是最可怕的。畢竟如果開戰,難民基本上是不會往戰區跑的。
最可怕的是一旦印度爆發數億人規模、不受控制的疫情,所引發的難民問題、人道危機和疫情大規模傳播才是所有陸上鄰國都將面臨的巨大挑戰。
別忘了,我們是印度最大的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