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顧偃開,這個男人的一生實在悲哀

2020-09-27 檸檬蜜語


顧偃開,顧廷燁生父。

關於顧氏一脈的過去,原著裡是這樣描述的:

青城顧氏本只是當地尋常人家,不過漁樵耕販,聊以渡日,但恰逢改朝換代,戰亂四起,四壟荒蕪,百姓背井離鄉,而青城又地處要衝,兵家必爭之地,不少當地子弟入伍為戎。

風雲際會,顧氏先祖顧善德為護駕而亡,遺下二子,遂被提為少年伍士,徵戰二十餘載,血火拼殺,兩兄弟有勇有謀,從龍建功,分別立爵,顧氏這才飛黃騰達。

勳爵之尊,「開國輔運」的丹書鐵券在手,這不是一般的豪門貴府。


顧偃開是顧府嫡長子,這樣的投胎技術是一等一的,可這位持重君子真正是上對不起父母、下對不起兒女,嫁與他的三位妻子也是不得善終,可以說,這個男人的一生著實可悲。


01 感情用事、愧對父母

顧家幾代人都埋在軍中,才得以成就顧府如今的體面。


作為顧府嫡長子,對外要擔起侯府重任、守住尊榮,對內要綿延子嗣,興旺家族。可是,顧偃開打小就是個讓父母頭疼的熊孩子。

顧偃開看上大秦氏,央求父母去提親,可是老侯爺夫婦萬般不肯,因為大秦氏雖才貌雙全,但體弱多病,是個藥罐子。

作為過來人,他們太知曉,娶妻當是能生兒育女、管家理事、輔佐夫君,可那個身有重疾的文藝女少年哪能擔得起這個責任。

父母不肯,顧偃開先是苦苦哀求,非她不娶,後來乾脆腳底抹油一溜煙跑到最兇險的北疆前線去效命。

當時戰況危急,上陣搏殺極可能隨時沒命。可顧偃開以命相逼,讓父母對他的婚事妥協。

顧偃開如願娶到大秦氏後,兩三年無所出。對這個眼裡只有大秦氏的兒子,父母也是傷透了心。

老侯爺動家法、講孝道來施壓,老母親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只求他生個孩子,哪怕是個庶子呢。

可大秦氏一看官人離開就傷心到不能自已,緊接著病倒,顧偃開就立馬親手發送了府裡所有的通房妾室。

作為父母,老侯爺夫婦真是操碎了心。等兒媳婦養好了大半年,他們又輪番給兒子做工作讓他去親近別的女人,但無奈大秦氏總能適時的病倒。

為了愛情,他瞞著父母、帶著老婆跑得遠遠去戍邊,哪怕父母急得跳腳痛哭。

要說顧偃開,左手是侯府前程、右手是夫妻情深,如果兩手都要抓,那兩手就都得硬,可偏偏顧偃開只愛那脆弱的美麗。

於父母這是不孝、於侯府這是未有遠慮。

02 婚姻無常、愧對妻子

顧偃開的一生有三個女人,大秦氏、白氏、小秦氏。甭管是他深愛的,還是他被迫的,這三個女人都下場悽涼,無一例外。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顧偃開就深深愛上大秦氏這份蒼白的柔弱,他為她付出了一個武將全部的溫柔。

大秦氏嫁入顧府近十年,只知與官人恩愛,只曉傷春悲秋,毫無擔當、只是負擔。

作為侯府嫡長子,不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顧偃開的一往情深又何嘗不是對大秦氏的傷害?

一朝風雲變幻,顧府陷入萬難境地,大秦氏就是那個被捨棄的人。

聯姻獲得女方嫁妝,便有銀兩填補虧空,這是侯府當時唯一的辦法。於是帶著萬貫家財的白氏嫁入侯府,成為顧偃開的第二任妻子。

白氏到底有多少嫁妝,原著裡有記載:白氏嫁入顧門時曾有陪嫁,南邊有上等水田九百三十畝,餘杭鋪面地皮五間,另通匯鋪號裡存銀五萬三千兩。

這是一個救侯府於水火的女人,但顧偃開的心裡只有大秦氏沒有她。

他對白氏只有漠視,不僅因為他作為侯府嫡子的驕傲,對白氏商賈之女身份的嫌棄,更因為她的出現讓他痛失所愛。

新婚之夜,他對白氏就不理睬,拖了三個多月,還是被老侯爺夫婦倆罵過,才肯圓房,這讓白氏成為全府上下的笑柄。

當白氏生下嫡子顧廷燁後,夫妻二人的感情就更加疏離。

懷著二胎的白氏在府中無意聽到自己婚姻的真相,前去找顧偃開問個究竟,可他萬般不耐煩、各種含糊推辭。面對白氏和離的要求,他也只是認為婦人在胡鬧,最終激得白氏早產,血崩而亡。

一個女人的一生結束了,那句「你們騙得我好慘」何其悲涼。

沒過幾年,顧偃開又續弦,娶了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這裡到底有沒有小心機,只有顧偃開自己知道。

在原著裡有這麼一段話:在刻意掩蓋下,沒多少人知道,在兩位秦夫人中間還有一位白氏夫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顧偃開有意無意地引導眾人以為顧廷燁也是秦氏所出。

但顧偃開對小秦氏也沒有真心。

聰明如小秦氏早就看破了這點,於是,沒有很多很多的愛,那我就要很多很多的財,她早早就開始為自己的兒子謀劃侯府的爵位。

小秦氏對自己親姐的兒子、自己的親外甥挑撥離間、埋下仇恨的種子,對顧廷燁自小捧殺,以養廢為宗旨,日復一日、演復再演,她愣是把自己修煉成佛口蛇心的白蓮花。

而這一切,顧偃開竟無對策。

要說是他完全無察覺那不可能,就算習武之人神經大條、不拘細節,可朝堂風雲也見識過,怎麼就聽之任之一個內宅婦人隻手遮天。

說到底還是顧偃開沒把她當回事。

其實,顧偃開有老婆命,三位妻子,一位比一位強,白氏有財、溫柔善良,小秦氏有謀、表面光鮮。可哪一個有好下場?

妻賢夫禍少,家和萬事興。可,顧偃開究竟是不明白這點,還是壓根就差勁到擔不起侯府的重任?

03 教子無方

劇中,顧偃開有三個嫡子,雖然孩子生的晚,但是侯府的起跑線高啊,只要悉心教導,何愁不成材?

可在教養子女這方面,顧偃開也是差強人意。

老大顧廷煜天生體弱、的確不堪重託,但是作為父親,顧偃開有沒有真正走進兒子的內心,這個沒娘疼的孩子是不是心理健康?這個眼光閃躲的孩子到底有什麼想法?

他卻只是萬事包容,常說「你身體不好就多多休息」,可休息多了會出問題啊。

另一個沒娘疼的兒子就沒這麼好運氣。

顧廷燁自小就是三天一小懲、五天一大懲,罰跪祠堂那都是家常便飯,小身板上到處是傷。

關鍵是,顧偃開從來未曾相信過他,但凡家裡有點什麼差錯全都是他的錯。

估計,顧廷燁小時候也想過:都是沒娘的孩子,為什麼只有我過得像根草。

作為父親,顧偃開對顧廷燁做過最錯的事,不是打罵,而是他直接導致了兒子生母白氏的早亡,更是他從來沒在孩子面前尊重過孩子的母親,哪怕到了最後,他還混淆視聽,對顧廷燁咆哮:你外祖父是為了這個爵位,才把你娘嫁到我們家的,你對得起他們這番謀劃嗎?


對顧廷煒,他幾乎沒管教,有著小秦氏的疼愛,那孩子自小無憂,過著幸福的童年,但好歹是侯府的嫡子,文不成武不就,總有缺憾啊。

原著中,顧偃開與小秦氏還有一女,名喚顧廷燦。這是他最後一個孩子,最是寵愛。

天緣巧合,這顧廷燦的容貌生得與其姨母大秦氏極為相像,且心思敏銳,在父母有意無意的期盼下,她刻意去模仿大秦氏。

顧偃開眼見小女兒的舉手投足都像極了曾經的愛人,那份疼愛就一日甚過一日,但凡所求必有所應,把這孩子生生養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

就算最後顧廷燦嫁進公主府,但心性高潔,塵世間的那些婆婆妯娌小姑子等等的內宅事她哪裡能應付得過來。

興盛家庭、光耀門楣,兒女當爭氣。只是,養不教、父之過。可惜可惜。

原著裡描述顧家人時,寫到:顧家兒郎成年後,大多都有一對深深的眉頭,壓著飛揚挺拔的眉毛,似把一切心緒都鎖在濃墨的隱忍中。

這句話似乎就是為顧偃開量身定製。

在顧廷燁小時候,他不止一次看見父親躲進書房,對著大秦氏的畫像痛哭。

的確,顧偃開是為了侯府百年基業放棄了此生至愛,但客觀來說,這也是他身為侯府嫡長子無法推脫的選擇。

隨著大秦氏的離開,他困囿於情感的牢籠,頹廢厭世、不得舒展。

選擇並無對錯,但活法本可不同。


也許最後在準備抱住兒子顧廷燁的時候,顧偃開對過往生活有過一絲悔恨,但終究是晚了,他的一生著實悲哀。


(文中圖片來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相關焦點

  • 《知否》:顧偃開被兒子氣吐血?他一生為情買單,卻險些毀了兒子
    在感情上,顧偃開一生不幸,至死都不識「枕邊人」。顧偃開鍾情於自己的原配大秦氏,但那時候顧家家道中落,為了振興顧家,顧偃開被迫休了大秦氏,娶了顧廷燁的母親白氏。白氏是鹽商之女,備受家人的疼愛,但顧偃開求娶白氏完全是看中了白氏的嫁妝。白家在嫁女兒的時候陪送了四五十萬兩白銀,救活了顧家,可大秦氏卻因為鬱鬱寡歡最後離世。
  • 《知否》:娶了三個老婆,一生悼念亡妻,顧偃開的深情是一場陰謀
    我是相信因果報應的,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在給未來種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開出的是花還是惡果,都在於你。你種下的是善良和勤奮,未來收穫的就是心安和喜樂。你種下的是算計和欺騙,未來收穫的就是良心拷問和連環悲劇。《知否》裡面的顧偃開最能詮釋這個道理了。這個男人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
  • 《知否》顧偃開並非討厭二郎,恨鐵不成鋼,才一直嚴格要求他
    《知否》電視劇裡存活的時間不長,但他的每一次出場基本上都是為了懲罰二郎顧廷燁而出現的。顧偃開這一生一共娶了三次妻子,他的原配妻子是電視劇開場就已經故去的大秦氏,也是顧家大郎顧廷煜的母親。續弦妻子白氏,是顧廷燁的母親,在電視劇裡,也是只出現在回憶裡過。真正和顧偃開一起經營顧家的就是他的第三任填房小秦氏。小秦氏可謂是全劇中最狠毒的一個女子。從她嫁給顧偃開做填房起,就是有謀而來。
  • 知否:顧偃開的原配大秦氏是個怎樣的人?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一共娶了三位妻子,其中他與原配大秦氏的感情格外深厚。在他眼裡誰都比不上大秦氏,即便她去世多年,顧偃開也依然會對著她的畫像流淚,由此可見夫妻情深。那大秦氏究竟是怎樣一位女子呢?居然能讓武將顧偃開如此念念不忘,她究竟有什麼魅力呢?
  • 《知否》顧廷燁與顧偃開的父子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呢?
    《知否》男主角顧廷燁是侯府次子,身份尊貴,但其內心卻極為脆弱,年幼喪母,父親嚴苛,自小生活在父親的棍棒之下。他和女主盛明蘭都是從小依靠自己,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他們相互理解,惺惺相惜。可是繼母小秦氏是一個面善心狠的人,自從有了自己親生的兒子,便開始為顧廷煒謀劃,自此小秦氏便對顧廷燁假意呵護,寵愛有加,實際上是把顧廷燁的缺點放大在顧偃開面前,讓顧偃開對顧廷燁不滿。再加上長兄和堂兄弟不時的陷害誣賴,顧廷燁在顧偃開的眼裡就成了一個忤逆混帳的混世魔王。
  • 知否原著:愛你在心口不開,顧偃開和顧廷燁的相處方式,眼熟不?
    《知否》原著中,男主顧廷燁和父親顧偃開的父子關係,讀者有沒有覺得有些熟悉?是的,是典型的中國式父子關係。顧偃開出身武官,是個不苟言笑的嚴厲父親。他娶了三房妻子,留下三個同父異母的兒子。顧偃開和顧廷燁這對父子實在太相像了,看他們倆吵架,會有一種主身和分身鬥法的感覺。兩個人都屬於不會好好說話,好話不好好說的那種。而且特別善於使用反問句強調自己的觀點。
  • 重溫《知否》:顧廷燁之所以跟父親不和,是因為顧偃開的4個做法
    重溫《知否》,我才發現,顧廷燁之所以跟父親不和,是因為顧偃開的4個做法。顧偃開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專制家長的形象,他的4個錯誤做法到現在還有許多父母在重蹈覆轍。》中,當顧廷燁惹怒自己父親的時候,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有錯,顧偃開處罰他的方式十分簡單粗暴,直接讓人實行棍棒教育。
  • 《知否》原著:顧偃開早看穿了小秦氏,還提醒顧廷燁,你得靠自己
    而在這次翻開原著後,我意外地發現,顧偃開對待秦家人的時候小秦氏嫁給顧偃開於是,嫂子勸小秦氏去給顧偃開做填房》原著後,你會發現,顧偃開和沈從興很像,他們愛原配,也喜歡繼室。可惜白氏走得早,小秦氏是大秦氏妹妹,顧偃開的喜歡沒有太多發揮的餘地,不然
  • 《知否》顧廷燁生母白氏短暫一生,告訴我們婚姻裡的三個真相
    1 沒心的男人,千萬別嫁白氏丈夫顧偃開,一生娶了三位妻子,卻無一幸福,三位妻子皆死於非命,不得不說,這與他本人脫不了關係,顧偃開看似正派,實屬渣男一枚,不及他兒子顧廷燁之光明磊落萬分之一。就是這樣一個如花一般的女子,卻在洞房當夜被顧偃開冷眼相待,讓白氏成為合府上下的笑話。甚至於顧偃開是在父母逼迫下才與白氏圓房。白氏為顧偃開生下兒子,顧偃開不但不開心,對白氏還愈發冷淡。直到老侯爺夫婦去世,顧偃開繼承爵位,白氏發現顧偃開經常抱著髮妻牌位抹眼淚。
  • 知否知否白蓮花小秦大娘子,謀劃一生,真是悲哀
    要說知否裡邊誰的段位最高,恐怕就是侯府的小秦大娘子了吧!她不僅是個笑面虎,還是一朵白蓮花,傷人於無形之中,實在讓人提防不來。她辛苦籌劃一生,最後也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實在悲哀。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講講這個一心為了兒子的女人小秦大娘子。
  • 知否:你顧廷燦一心想做大秦氏,可惜韓誠並不是你那老爹顧偃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一部古裝宅鬥劇,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該劇主要是以女主明蘭的視角展開,通過對她經歷過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寫,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的展現,從中看到每個人成長的過程和變化。大秦氏才貌雙全,是難得的才女,只是無奈是個病西施,三不五時就纏綿病榻,所以對於他們的婚事,顧家長輩是滿心不同意的,無奈,顧偃開鐵了心的要娶大秦氏,老顧侯只能無奈點頭。婚後,顧老太太要給兒媳婦立規矩,只是布個菜,顧老太太的筷子還懸在半空,大秦氏就昏倒了。顧老太太也只好作罷。
  • 《知否》原著:顧偃開看透大秦氏嘴臉,可惜白氏已亡,後悔莫及
    導語:白氏,是顧廷燁的生母,在顧廷燁小小年紀就過世了,顧廷燁從小就被小秦氏撫養長大,於是被灌輸了很多錯誤的思想,其中最可怕的一種思想就是:顧偃開從來不愛白氏,只為了填補顧家的虧空,才把白氏娶進來,顧偃開最愛的人是大秦氏,事實上,真的如此嗎?顧偃開房間裡供奉的那尊佛,求來世緣,求的是和白氏來世的緣分。
  • 知否原著:難怪小秦氏性格扭曲,恨顧家入骨,你看她姐夫做了啥?
    大家都知道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顧偃開,也就是顧廷燁的父親,一生娶了三任妻子,其中第一任妻子大秦氏是顧偃開最情深義重的,而白氏就是顧廷燁生母,顧偃開基本上就是利用,而小秦氏更是沒有真愛。那麼在小說中,大秦氏跟顧偃開有多恩愛呢?
  • 《知否》原著:秦氏女子名聲毀了!小秦氏才被迫嫁給顧偃開做填房
    導語:小秦氏一生,何其悲劇?年老之後,失去了孫子孫女,失去了兒子,媳婦也怨恨自己,最終選擇離開了,她這一生的悲劇開端,嫁給自己的姐夫做填房,明明知道顧偃開愛姐姐,也愛過白氏,自己作為第三任妻子討不到便宜,但是卻不得不嫁過去,原因很簡單,她沒得選擇。
  • 大秦氏是怎樣人物,把顧偃開吃得死死的,連只母蚊子都看不進去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大秦氏雖然只是活在臺詞中,從未出場,卻是顧偃開一生的摯愛。當時作為寧遠侯世子的顧偃開,偶然間的驚鴻一瞥,便對大秦氏一見鍾情,更是深入骨髓的深情。然後便苦苦央求父母去東昌侯府來提親,顧偃開的妻子,將來可是寧遠侯府的當家主母,這樣整日只知淺唱低吟、作詩弄曲的病西施兒媳婦,老老侯爺夫婦怎麼肯。
  • 她那麼恨侯府,顧偃開當年到底做了啥
    凡是看過知否知否的人都知道,這部劇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古裝宅鬥大戲,雖然不是皇帝的後宮,勾心鬥角卻一點都不比皇宮裡的妃子們差!為了自己的利益,在那個非常看重貞潔的時代,很多人可以連廉恥都不要,還有的人甚至為了自己親情也可以不要,出賣家人也在所不惜,連親姐妹、親生父母都不例外!在劇中,這些人被人們稱為「反派」!
  • 《知否》寧遠侯府最沒存在感的白氏,才是顧偃開虧欠最多的人
    老侯爺夫婦為了顧家的傳宗接代,幾乎聲淚俱下的勸顧偃開為子嗣考慮,納個一妾半室的。顧偃開不忍年邁的父母如此糾心,耐心的撫慰妻子,大秦氏表面同意了,可顧偃剛走開,她就病倒了,這下,顧偃開哪裡還有心思傳宗接代。
  • 《知否》裡最不堪的人,為了家族利益坑害了三個女人
    《知否》裡有這麼一個人物,有著尊貴的侯爺身份,永遠一副嚴厲的樣子,但是對自己已逝的髮妻卻是念念不忘,給人的感覺很鍾情。但是仔細品味一下《知否》的劇情走向,你會發現,看似深情的侯府姥爺顧偃開,卻是全劇終最大的渣男,為了自己的利益,斷送了三個女人的幸福一生。
  • 《知否》原著:小秦氏不愛顧偃開,為了省陪嫁才嫁給顧家,可悲
    導語:小秦氏是《知否》中,最可怕的敵人:她面甜心苦,得到了顧廷燁全部的信任,挑唆康姨母和盛家叔伯的矛盾,令他們出面迫害顧廷燁,自己躲在背後不出手,在最後,在皇帝面前告了顧廷燁一狀,直接將他推下地獄,將自己一手養大的孩子推進地獄,何等可怕?可其實,你們知道小秦氏,原本是溫柔善良之輩嗎?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記之:此情非情,此愛非愛
    近日偶爾打開舊手機,才發現當年看《知否知否》時隨手感觸留言有了不少朋友回復交流。當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拋,轉眼已經三載……今日想著不如彌補下受讀者留言字數所限的的遺憾,把當時未盡之言梳理一下,回走一遍當初的閱讀心路。 《知否》講述了以盛氏、顧氏為核心的幾個家族在朝政更迭的中各自的變遷,其中人物繁多,我暫放下盛家和明蘭,也先不聊顧廷燁,就先從東昌秦家來談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