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嫁人當嫁盛長柏:和諧的家庭氛圍,離不開一個丈夫的努力

2020-08-27 我是蝸牛麻麻

聽一個故事,看一段人生

作者:我是蝸牛麻麻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知否》一劇中人物眾多,每一位都有鮮明的人物特點,但我最喜歡的人物,卻是出場數並不多的盛家嫡子盛長柏。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對著這個人物並不太在意,按照現代很多人的擇偶標準,這位盛家二哥也就屬於品性好、顏值高、有文化、事業有成型的官二代而已,隨著劇情深入,我徹底被這個人物迷住了。

愚鈍的盛家主母被自家姐姐唆使毒害盛老太太,事情敗露後,王家老太太為保自己女兒脫罪,不惜以盛家名譽及盛家兒女子孫的前程相要挾,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知所措時,及時趕回盛家的長柏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不惜放棄一切官家榮寵,也要讓兇手伏法,勢還祖母公道!試問一個如此剛正不阿、知恩圖報的頂天立地好男兒,怎能教人不傾心?

不過,我是更早的時候就已被他給圈粉了。

盛家主君千挑萬選,選了海家這一清流之家結親。雖說盛長柏和海朝雲是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為夫婦,但長柏對自家媳婦的維護和關心,卻真真讓廣大觀眾羨慕不已。在大婚後第二天向父母請安聽訓的劇集中,盛大娘子故意刁難兒媳,卻被自己的兒子擋了回去。&34;短短幾句話,即維護安撫了自己的老婆,回應並提點了父母,又化解了婆媳之間可能會產生的隔閡。

也許很多年輕女孩並不太能理解,但對於很大一部分已婚已育的女人來說,再多的甜言蜜語,也抵不過盛長柏這番話所帶給人的力量。

人們常說,婚姻不是簡單的1+1=2,因為它不只是兩個人的事,它是通過兩個人,聯結了三個家庭。按照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通常聯結得更為密切的,是婆婆和兒媳。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婆媳相處問題多,特別是當新的家庭有新生命誕生的時候,問題更會顯露出來。

《三十而已》中顧佳說:&34;於是初為人母的你因各種不適宜開始憋屈,情況好一點的,會慢慢接受並適應新的生活方式,糟糕點的,生活開始爭吵埋怨不斷,更糟糕的,是常出現在新聞裡的產後抑鬱症。人們常會去評判那些做出極端行為的媽媽們,卻很少提及與她們最親近之人,她們的丈夫,到底在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他們是否有關注到妻子的情緒波動?是否有更深入的探究造成的原因?一邊是生養自己的母親,一邊是為自己生養的妻子,我也看到過很多因此束手無策的丈夫,在搖擺不定糾結拖延。也許,他們也該看看《知否》,也該學學盛長柏,當機立斷,以情以理相勸,畢竟比起陌生人,我們更願意接受自己深愛之人的話語。

盛長柏和海朝雲的婚後生活,自是家宅安寧,婆媳和睦,夫婦相濡以沫,恩愛無比,編劇早已幫讀者安排好了,你我都不必操心。

(註:文中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完


【今日話題】

劇中男兒,你最喜歡的是哪個?


·我是蝸牛麻麻:二孩媽媽一枚,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摸索育兒之道。原創不易,感恩遇見。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嫁人當嫁盛長柏:「完美」的背後是頂級的自律
    看過《知否》的朋友們都知道,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原著都流行這樣一句話:嫁人當嫁盛長柏,娶妻當娶盛明蘭。不管是電視劇裡的還是原著中的長柏,都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男人,甚至可以說是所有女孩子心中的夢中情人。可長柏偏不,反而讓王氏的心腹劉昆家的對著那些女孩子說了這樣的話:盛家家風,通房抬不抬姨娘,將來好壞全憑以後少奶奶做主。這些丫鬟火熱的心這一下子就熄滅了,誰也不再有擠破腦門,也要往長柏院裡鑽的心思。因為盛家老太太和王氏都是一進門就處置了丈夫全部的通房丫鬟,結果弄得王氏哭笑不得。
  • 讀《知否》原著:從五大人格魅力解析為何「嫁人當嫁盛長柏」
    後來《知否》這部劇播出,先是被它的演員陣容吸引,看著看著就迷上了它的劇情,後面更是把原著翻出來細細品讀了一番。《知否》這部小說裡面好些角色是我喜歡的,比如率真的品蘭、低調而又聰慧的明蘭、溫柔大氣的海朝雲,以及端正又不刻板的盛長柏等等。但是要說第一的話,非盛長柏莫屬。
  • 《知否》海氏:「嫁人當嫁盛長柏」,但海氏的手段也不可忽略
    在《知否》「四瞎」的映襯下,盛長柏大概是全劇唯一的好男人了吧。連自己屋裡的女使都取名狼毫、羊毫、豬毫……,被一個小女使摸了一下手,立刻表現出「我不乾淨了」的表情。為人要多正派有多正派,據原著中說盛長柏既不像盛紘那樣圓滑,也不像他娘王氏那樣心直口快,反而更像外祖父。每次盛紘跟這個兒子說話的時候總有一種在跟自己老丈人說話的感覺。
  • 《知否》嫁人當嫁盛長柏的3個理由,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自打長柏出生後,盛紘老爹就幾乎沒有在王大娘子的房裡待過,天天都去林小娘的房間報到。自己的母親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他親眼目睹。老爹寵妾滅妻,受苦受累的還是孩子。王大娘子因為林小娘的事鬧了多次,兩人爭鬥了十幾年,而父親在家宅內院事情上的昏庸,這一切都讓長柏從小就深知,如果男女關係處理得不好,一個家庭就沒有辦法走向昌盛。
  • 《知否》:像盛長柏這樣的男人
    而生母王大娘子則天天念叨自己有多倒黴:嫁著個官人不像官人,像東家;生了個兒子不像兒子,像老爹。就是這個被親爹親媽「另眼相看」的兒子,卻成了妥妥的贏家,學業有成、事業得力、婚姻幸福、人生美滿。像盛長柏這樣的男人,他好在哪裡?
  • 知否:康允兒為何只能嫁長梧,不能嫁長柏?盛老太太真睿智
    在趙麗穎《知否》中長柏高中後,議親的事情被提上日程,大娘子提出想讓長柏娶康允兒,但是立刻遭到了盛老太太拒絕。不僅如此,在她的籌謀下康允兒嫁給了長梧,成就了一段美滿姻緣。,就是不能嫁長柏呢?,只是攤上了一個不招人待見的母親,所以盛老太太還是挺想要康允兒嫁到盛家,做盛家的媳婦,因此十分開心將康允兒許給了長梧。
  • 《知否》原著盛長柏妻子海氏成為人生贏家,只因她做了這三件事
    我聽說海家大小姐出了門子後,三天兩頭忤逆婆婆,不許丈夫納妾,偏海家門第又高,這樣一尊活菩薩請進門來,老爺讓我如何做婆婆!」因盛長柏並沒有納妾的意思,身邊也不過一個樣貌平平的羊毫,卻對自己身邊的丫頭說了,將來能否抬姨娘全看未來太太的意思。盛長柏的這一點,讓盛老太太打消了對海家規矩的顧慮,而海家也因為這個規矩,只能將女兒嫁給稍差的門戶。
  • 《知否》:簡析盛家為什麼會發展成為大家族
    電視劇《知否》自上映至今,熱度不降反增,它是由作者關心則亂的《知否》改編而來,講述的是盛府庶女六小姐明蘭在古代禮教制度下的奮鬥傳奇。我在重溫《知否》的時候,能深深感受到盛家的興盛是註定的,那個時代背景和它自身所具備的條件是劇中別的家族不可複製的。盛家父子均在朝為官,三個女兒加入高門,小五如蘭雖然低嫁,但文炎敬也是有官身的,加上嶽家扶持,前途不可限量。
  • 《知否》盛家三代男子中,唯有嫡子盛長柏與眾不同,不像盛家兒郎
    盛老太太當年看上的夫君探花郎,由於兩人心性不和,丈夫帶給她了無限的痛苦。在那個時代,丈夫對妻子最大的傷害,無疑是寵妾滅妻。盛紘就是繼承他爹的品行,雖然盛紘是一個很有上進心,對家族有責任感的男人,但在對待妻妾的態度上,他是一個很差勁的丈夫。
  • 《知否》:一門三代,同是盛家當家媳婦,為何嫁人結局卻不同?
    後來盛老太太守了寡,父母想讓她回家另嫁,可是她卻選擇養育庶子盛紘,使得娘家與她斷了聯繫。無論是電視劇中,還是原著中盛老太太的結局都是好的,但是如果沒有了明蘭的全力以赴,沒有了長柏的公平正義,那盛老太太的結局又如何?
  • 知否原著,最終治癒盛老太太的是長柏而不是明蘭,為何這麼說?
    知否原著中老太太的結局是和盛長柏一家過日子,每天沒事就是遊山玩水,身體健康很是愜意,這也是小編本人很喜歡的一個結局。老太太為盛家付出了一輩子,丈夫辜負了她不要緊,她依然選擇留在盛家,幫助一個庶子撐起了盛家的門楣
  • 《知否》從盛長柏房裡那些叫豬啊狼啊的丫頭,預見出他的婚姻
    按說他是盛家嫡長子,不管是衣食住行,或是房裡使喚的丫頭,都是優先配置。比如進府的丫頭,得先讓長柏來挑,最後一個挑的、或者說剩下的才是明蘭,所以笨笨傻傻的小桃才會落在明蘭身邊。然而,長柏一不挑才,二不挑貌,只揀老實巴交的,這些丫頭的統一特色是能幹、少言、持重。與長楓房裡那些個鮮豔欲滴爭相開放的花骨朵相比,簡直是黑暗料理VC滿漢全席。
  • 《知否》:被所有人忽略的盛長柏,才是中國女人心中的白月光
    都是找丈夫要找個有責任心的,一個男人能為自己的前程負責,就是一種責任心的表現。他有自己熱愛的事業,並願意持續為之奮鬥努力,這樣的男人是有生命力的。你和他在一起,是有奔頭的。縱使短暫清苦,未來也一定能過上好日子。心思在正途上的男人,總不會走上歪路,他會用自己的能力守護一家人。
  • 《知否》盛家子女:有遠見的家長,都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眾多古裝電視劇,《知否》是我比較喜歡的劇目之一,不僅僅是因為演員的演技好,更重要的是在宮鬥、玄幻題材泛濫的古裝劇大軍中,它能獨闢蹊徑,圍繞我們每人都需要經歷的家庭生活展開情節。《知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盛家六位性格各不相同的子女 。
  • 《知否》長柏妻子海氏與長楓妻子柳氏,誰的能力更強一些
    長柏妻子海氏,是非常令人喜歡的一個人。她為人和善,但又精明能幹,跟盛府風雲人物林姨娘和墨蘭只正面交鋒一次,就以大獲全勝告終。海氏就是這樣強大。長楓妻子柳氏,也絕對是不可小覷的人物。新婚時,她的處境比海氏差得多,但憑著自己的努力,她在盛家穩穩站住了腳。她跟林姨娘話語交鋒,林姨娘也一點討不到好處。這戰鬥力也不是一般的強大。那麼盛家的兒媳婦中,海氏與柳氏誰更強一些呢?
  • 知否:盛家的兒媳婦大都出自文官家庭,女兒大多嫁入武將世家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紘是一個精明的父親,給兒女選擇婚事都毫不含糊,他對每一個兒女,不論嫡出、庶出都很上心,對他們的婚事都格外重視,所以在他的精心安排下,盛家兒女的每一樁婚事,都包含著盛紘的苦心。如果按照盛紘最初的意思,盛家的兒媳婦們都會出自文官家庭,如果沒有什麼例外女兒將都會嫁入武將世家。
  • 知否:海家地位比盛家高,為何同意把嫡次女低嫁給盛長柏
    知否中盛紘一共生了四女兒子,兒子女兒中,基本都是高嫁高娶,只有如蘭低嫁給文炎敬。兒女親家的門楣高,為盛家將來的繁榮打下了堅硬的基礎!明蘭高嫁是因為顧廷燁喜歡她,願意低娶,長楓是庶出,高娶柳氏是因為未來妻子被退過親,容貌也不好看!但是知否中海家的家室地位比盛家要高一個臺階,嫡次女海氏也生得俊俏,家族地位高,可海家怎麼會同意讓海氏低嫁給長柏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 《知否》原著:要不是長柏支招和維護,海氏很可能成為第二個華蘭
    》原著中,由於長柏的婚事是越過了王氏,由盛老夫人和盛紘拍板決定的。,按照盛家慣例,通房能不能提姨娘,全看長柏正妻的意思。而直到迎娶海氏之前,長柏身邊也就只有一個叫羊毫的姿色平平,且老實木訥的通房。,長柏也不把海氏的付出當作理所應當,像當時的大多數男子一樣,揣著明白裝糊塗,只顧著自己享受,反而,他努力支持妻子,為妻子擋去來自外界的,以及來自婆婆的風雨。
  • 《知否》盛家四姐妹大多高嫁,最幸福的卻是低嫁的她
    《知否》盛家四姐妹大多高嫁,最幸福的卻是低嫁的她《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前幾年一部非常火爆的宅鬥劇,這部劇主要圍繞的便是盛家展開的,盛家小女盛明蘭在盛家小心翼翼努力生存,最終獲得了屬於自己的幸福。在盛家有四個女兒,她們大多嫁的比較好,三個高嫁公侯伯爵府,但要說這四姐妹裡最幸福的一個,個人覺得還是盛家五女盛如蘭。
  • 《知否》當中誰最當嫁?不是小公爺不是顧二叔,而是低調正直的他
    《知否》當中誰最當嫁?不是小公爺不是顧二叔,而是低調正直的他當年《知否》這部電視劇熱播的時候流行一段話,那就是,娶妻當娶盛明蘭,嫁人就嫁盛長柏。明蘭是一個非常可愛又有智慧的女孩,絕對是全劇裡最有女性風範的一員,而作為一個配角的盛長柏為什麼超越了男主角而成為大家最看重的角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