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噙霜和墨蘭設下的重重圈套之下,墨蘭終於如願嫁給了梁晗。本以為自己將要過上榮華富貴的美好生活,可現實卻給墨蘭潑了一盆冷水。自墨蘭進入梁府以來,迎接她的便是各種鄙視和嘲諷。這本來就讓墨蘭難以接受,可妾室春珂更讓她頭痛。
從春珂的手段就能看出,她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在國喪期間,春珂自恃有孕在身找上門來。因為她料定吳大娘子和梁晗不敢對自己怎麼樣,所以在提要求的時候就更加放肆了。最後逼得梁府迎娶她不說,進門後還十分囂張。墨蘭因為大娘子的身份,自然而然就成了春珂的首要針對目標。
在《知否》原著中,春珂趁著墨蘭成婚當晚給了她一個下馬威。當時,春珂假裝肚子疼,讓梁晗過來照顧自己。誰都能看出春珂是什麼意思,全府上下都想看看墨蘭要怎麼應對。墨蘭倒也不傻,她讓梁晗留在新房,自己跑去照顧了春珂一晚。未能達成目的的春珂自然不肯放棄,第二晚她又故伎重施。
既然上次沒有讓春珂得逞,那這次墨蘭自然也不會讓她奸計得逞。於是,墨蘭再次拋下梁晗去照顧了春珂一晚。接連兩晚都發生這樣的事,梁府上下對春珂也是頗有微詞了,而對墨蘭這個大娘子倒是讚嘆不絕。春珂本想給墨蘭一個下馬威,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她想壓倒墨蘭的欲望就更加強烈了。
正當春珂還想接著搞事情的時候,梁晗終於忍無可忍了。怒氣衝衝的他直接罵了春珂一頓,墨蘭取得了第一次交手的勝利。若是換成明蘭,面對春珂的下馬威,她應該也會採取類似的辦法。因為這麼做不僅能讓大家看到自己的賢惠,還能儘快在梁府站穩腳跟。不過,在後續鬥爭中,明蘭很可能會採取與墨蘭截然不同的手段。
第一,明蘭不會像墨蘭一樣與春珂交好。那時,剛失去林噙霜的墨蘭急需一位可以交心的朋友。在康姨母的唆使下,墨蘭居然違心地和春珂結交了好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兩人之間的好友關係只是煙霧彈而已,無論是墨蘭還是春珂都心懷鬼胎。果不其然,後來兩人都算計到了彼此的孩子身上。
若是換作明蘭,她絕不可能與春珂成為朋友。正室身份尊貴,與妾室平起平坐無異於天方夜譚,深諳宅鬥之道的明蘭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真心交往也好,虛晃一槍也罷,此舉都不成體統。輕則引來非議,對夫妻關係造成影響;重則無法立威,讓自己在婆家無法立足。因此,在這件事上,墨蘭的做法有失妥當。
第二,明蘭更不會像墨蘭那樣害死春珂的孩子。當年林噙霜就是在背地裡偷換了補品,害死了衛小娘的胎兒,甚至還讓衛小娘難產而死。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明蘭的人生軌跡,小小年紀就失去母親的她只能蜷縮在盛老太太的保護之下苟活。
在盛家那麼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其中的苦楚只有明蘭才切身體會過。正因為這段經歷過於壓抑,她才不想讓別人也有相同的經歷。況且,春珂腹中的孩子也是無辜的,明蘭絕不會用卑鄙的手段去對付這個還未出生的孩子。
第三,墨蘭管不住後院,可這對明蘭來說卻只能算是小菜一碟。縱使梁晗與墨蘭成婚了,他愛拈花惹草的本性依舊沒改。墨蘭最失策的地方就在於她將精力全都用來對付那些鶯鶯燕燕,而大娘子的職責卻被她拋在了腦後。按理說,兒媳沒能管好後宅,吳大娘子該出面幫忙的。可偏偏她看不起墨蘭,不願意幫助墨蘭。
說到底這也只能怪墨蘭自己,要不是她以卑鄙的手段嫁入梁家,又怎會招來吳大娘子的不滿。平日裡墨蘭明面上對吳大娘子恭恭敬敬,可背地裡卻說了不少壞話,婆媳關係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惡化。若是讓明蘭來管理梁家後院,憑盛老太太教她的那些本事,這都是小事一樁。無論是春珂還是梁晗招惹的那些鶯鶯燕燕,明蘭有的是辦法對付她們。
退一萬步講,就算明蘭真的沒能管好家宅內院,吳大娘子也絕不會袖手旁觀。在為梁晗尋找正室人選時,吳大娘子就看好明蘭。經過數次接觸之後,吳大娘子更是認可了明蘭的能力和人品。若是看到明蘭有沒做好的地方,吳大娘子會替蘭出頭。就算不方便出面,她也能在明蘭背後指點一二。最關鍵的是,吳大娘子和明蘭之間不會產生婆媳矛盾,明蘭在梁家過得不會像墨蘭那麼慘。
第四,墨蘭不懂得引領梁晗走上正道,這對明蘭來說根本就不算事。對於梁晗,袁文紹是這樣評價的:「 他並非紈絝子弟,不過是年紀輕,好玩樂,心又軟,易受挑撥。可骨子卻不壞,好好盯著,將來還是會有出息的!」只可惜,墨蘭甚至都沒有讓梁晗考取功名的想法。
如果換成明蘭,那梁晗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盛長楓!梁晗本性不壞,明蘭鼓勵顧廷燁的方式對於梁晗同樣是有效的。只要梁晗奮發圖強,將來考取功名的希望也是很大的。唯一的問題就是明蘭和梁晗沒有感情基礎,但這也是什麼大問題。以明蘭的性子,寄情於山水未必不能快活一生。
可見,墨蘭婚後能否幸福還是得看自己。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婚姻大事自己確實是做不得主的。結婚就像是一場豪賭,誰也不知道自己遇到的是良人還是爛泥。但墨蘭對於婚姻並非完全失去了主動權,若能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日子過得自然不會差。只可惜她不明白這些道理,最終因沒能經營好自己的婚姻而落得個悽慘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