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聽《被太陽曬熱》這個書名,我在想難道這是一部講述與太陽有關的長篇小說麼?後面看了簡介,發現這是一部講創業故事的小說。
它是這樣描述的,在這個關於創業關於生存的故事裡,沒有光鮮閃耀的大咖,沒有智商超群的IT精英,沒有龐大炫麗的A輪B輪融資,只有一個個盤踞在各個層次生存邊緣為每天而活的「小」人物,他們是芸芸眾生,他們是被生活洪流緊緊裹挾的——我們自己。
它不是那種電視劇裡高大上的創業情節,相反,它用最普通的創業故事,講述了一個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向我們描繪了生命本身的意義,生活本身的態度。
這個故事,由不同的人物形象組合起來,他們各有特點,各有自己的小心思及人性的體現,下面就由文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三個人物入手,來解析這部小說的人物脈絡。
1、趙生輝:初出茅廬的新手小白
小說圍繞著趙生輝這個剛出社會的「小白」展開,通過他創業的歷程,描述了發生在他及其周圍不同人的故事,這也可能是我們每個人從小白歷練並且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他是在韓國留學回來的學生,初出茅廬,想幹點大事,於是選擇用自己幾十萬的積蓄去自主創業,想打造一家集飲食,韓服,娛樂於一體的韓國特色門店「韓尚樂」。
從找店面,裝修,招工,進貨,一步步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然後開張,經營,他從一個小白慢慢學會與人打交道,轉換成一個老闆的身份。
在解決了消防,樓上漏水等問題後,原以為能一帆風順的繼續經營下去,結果因附近的居民不喜歡韓國口味的食物,買不起韓服而讓店裡經營有些困難。
於是他開始了裁員,縮減業務範圍,最後還去進貨了一些「山寨」韓服,以次充好來賣給顧客,或許這途中他也良心不安過,但是生活的困窘令他繼續昧著良心經營著。
趙生輝是來自農村的一個孩子,因為不想像父母一樣一生只待在農村裡過活,他拼命折騰,找機會,最後去了韓國留學,鍍了金回來,更加希望能在外面闖蕩出一片天來,他骨子裡自尊心高但是也帶著自卑。
但是他也在成長,在後面自己的店面臨著肯定要被過出去時,他在人性跟金錢裡徘徊,是拿著那兩百萬走,還是幫死去的隔壁老闆娘周雅曼討回公道。
故事最後的最後,趙生輝回到了家鄉,回到了父母的養雞場裡,他似乎對命運妥協了,但似乎也成長了,他在不斷的錯誤中找到了自我,實現了自我的價值,這是一個人的生命歷程。
2、王寶山:圓滑勢利的職場老油條
王寶山原是商場招商部的總監,他所在的商場是集團的新項目,但是位置較偏,附近也都是工業區,因而居民的消費水平不是很高,他誘導趙生輝訂下了商場最偏僻一個角落的店面,在後面商場發展起來,又打算捨棄最初這批元老商家。
王寶山是典型的商人臉面,他市儈,奸詐,圓滑,當然,這樣的一個人,眼裡只有利益可圖。後面職位升遷,更是想盡辦法拍上司馬屁,為自己的前途牟利。
在他身上最重的莫過於幾年前的一條人命案,為了解決釘子戶裘老太,不惜把人推下水害死,只為了完成任務,好跟上面的領導交代。
雖然後面的情婦周雅曼不是他害死的,但是他的所作所為,都是促成周雅曼後面自殺的原因,最後在趙生輝的幫助下,成功讓其為裘老太的命案而付出代價,進了監獄。
3、周雅曼:為金錢沉迷的可憐女子
周雅曼實際來說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悲的女子,在23歲時就有一個3歲的兒子和嗜酒如命的男人,後面男人喝醉酒出車禍死了,她便成了寡婦。
一個農村出來的女人,想要過上好日子,但是卻因為各種條件,只能找到最累最苦的活,於是後面靠著自己本身的優勢,加上豁出去的心態,慢慢從足療會所,到後面跟了王寶山,兩人一直保持著這種關係。
但是靠人生活終究是不長遠的,女人總是感性的,期盼著王寶山對自己能有感情,但實際他卻是個冷血的人,後面王寶山折磨周雅曼的手段越來越多,越來越殘忍,終於周雅曼忍受不了,自殺結束了她自己的生命。
不管何時,人都還是要自立自強,握在自己手裡的才是自己的,不要去期盼別人能一直對你好,那也許是暫時的,自己對自己好才是真的。
這部創業小說,沒有那麼多華麗的詞藻堆砌著,也沒有那麼高大上的故事情節,它有的只是普通百姓家的柴米油鹽,平常最真實的小故事,它發生在你我之間,裡面的主人公,也許是你,也許是我,都有原型可見,也都是各自命運裡的歸宿。
作者朱苑清,江蘇南京人,韓國東國大學電影劇本創作系碩士畢業,《被太陽曬熱》這部小說的出現,源於他的一段親身經歷,他畢業後的一段創業經歷,謹以此部小說裡的每一個人物的刻畫,來感謝出現在他生命中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