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9.0《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暗黑童話風的教育佳片

2020-09-10 前進青年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講述包括查理在內的五個幸運兒抽中了金色獎券,獲得參觀巧克力工廠的資格並有機會獲得一份大禮,在這個已經有15年沒有人來過的古怪工廠,性格迥異的五個人參加了一場神秘莫測的冒險, 最終查理贏得了大獎,繼承了巧克力工廠,而其他四個熊孩子得到了相應的教訓。

影片改編自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在美國有一個1971年版的老版本,名字叫歡樂糖果屋。1998年華納兄弟買下同名小說的版權。不過,早在1992年就開始著手找編劇改成劇本。 第一位編劇是斯科特·弗蘭克。 當時,他的新作R級犯罪電影《戰略高手》被奧斯卡提名。 大家熟知的《鳳凰劫》《金剛狼》二和三都是他做的編劇。他特別痴迷《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同名小說,發誓要比七一版的電影更忠於原著,他改的劇本也相當不錯。但是,可惜的是,在原著作者後人達爾家族的幹預下,斯科特的劇本最終未經採納,此後導演和編劇幾經變更。直到03年,華納請蒂姆·波頓做導演,達爾家族才同意拍攝。這部電影最終於2005年7月15日在美國上映。

不少人觀看影片後,感到些許恐怖。也有很多人感到溫馨,更有人為威利旺卡教訓熊孩子而拍手稱快。下面我將從影片的暗黑風格、父母對孩子偏執的愛和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三個方面分析該影片。

暗黑風格?或者恐怖童謠?在孩子們的想像力面前這些都是大腦的一次奇幻歷險

蒂姆·伯頓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他曾經導演《蝙蝠俠》和《剪刀手愛德華》,素以暗黑和恐怖奇幻的手法著稱。這是波頓第一次嘗試拍兒童電影,而他也決不會因此放棄他的風格,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電影中會瀰漫著恐怖的色彩。

蒂姆·伯頓

最終拍攝所用的劇本版本是和蒂姆·伯頓經常合作的約翰·奧古斯特所改成的版本。約翰·奧古斯塔也是奇幻電影方向的著名編劇,代表作有《大魚》、《科學怪狗》、《殭屍新娘》等。這樣的強強聯合為影片增色不少,卻也奠定了暗黑和恐怖的基調。

約翰·奧古斯特

片中威利旺卡給本地治裡王子修建的純巧克力巨大宮殿、巧克力工廠裡唱介紹歌的巧克力人偶、在工廠做工酷愛可可豆的小人奧柏倫柏人、流淌著巧克力瀑布的純巧克力世界、永遠吃不完的石頭彈子糖、吃了會長頭髮和鬍鬚的生發太妃糖、訓練有素能完整取出胡桃的松鼠和哪裡都能去的電梯······這些雖然看起來有些詭異, 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卻是充滿樂趣。正如查理在片中所說:糖果不需要意義啊,所以才是糖果嘛。那麼那些在成年人眼裡沒有根據、毫無意義的奇思妙想也根本不需要意義。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在頒獎典禮上說,想像力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似乎只應屬於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義也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有歷史學家說過,人類之所以能夠超越地球上的其它物種建立文明,主要是因為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大腦中創造出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在未來,當人工智慧擁有超過人類的智力時,想像力也許是我們對於它們所擁有的惟一優勢。

兒童時代是人最具想像力的時期,正因為許多人一直保持著童心和想像力,我們的社會才會進步得讓人難以置信。當孩子畫出黑色的蘋果或者比房子還大的西瓜時,請不要責備他,而是誇一句:你的創意真棒!

放下對孩子過於偏執的愛,拒絕讓孩子變成自己要求的犧牲品

查理第一次問威利旺卡:你記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他肯定地答道:當然記得。其實威利旺卡已經好多年沒想起小時候的事了。威利旺卡的父親是一位牙醫,對他的牙齒有一種偏執,父親給他帶上頭套,不讓他吃糖,還把他復活節討來的糖果全部燒毀了,那把火也燒毀了他的童年。父親的偏執讓兩人有了很深的隔閡。

查理第二次問威利旺卡:你記得你吃的第一顆糖嗎?他答道:不清楚。其實威利旺卡記得一清二楚,他吃過的第一顆糖。那是父親那把火沒有燒盡的一顆巧克力,從此他愛上了巧克力。

查理說糖果不需要意義,讓威利旺卡想起以前:父親不容許他去做巧克力,並威脅自己說等他回來時父親就不在了,但是他還是選擇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當查理因為繼承巧克力工廠要和家人分開而拒絕威利旺卡的時候,他開始思考家人的意義。最後在查理的幫助下,他和父親冰釋前嫌。

最後查理得到了巧克力工廠,而威利旺卡得到了更好的禮物——家人。

參觀工廠的過程其實也是威利旺卡找回自我的過程。與父親的隔閡讓威利旺卡封閉著自己的內心,以至於他對說家長這個單詞都有障礙,他的父親其實很愛他,只是他的愛太過偏執,自從威利旺卡從事巧克力生產,父親就一直關注他,收集他的各種信息貼在本子上看,孤零零一個人在原來的房子裡等他。

威利旺卡和父親關係的變化讓我們思考,父母對子女偏執的愛到底是什麼?它是父母的美好期許,同時也是一張束縛孩子的堅韌大網,更是割斷親情的利刃。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對孩子逼得太緊,也許會適得其反,讓孩子離自己的期許越來越遠。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值得自由生長。

父母是孩子的工廠,什麼樣的家庭教育製造出什麼樣的孩子

進入工廠的五個性格迥異的孩子,是一組鮮明的對照。

查理

查理家庭貧困,祖孫三代七個人擠在一棟歪歪斜斜,搖搖欲墜的小破樓裡。但是家人教給查理愛和溫暖,給他疼愛和家的溫馨,所以他充滿童趣又散發著溫暖。

其餘四人雖然家庭條件比查理好,但是由於教育的缺乏,性格都有很大缺陷。

奧古斯特斯

奧古斯特斯,第一個發現金獎券的小孩,父母縱容他暴飲暴食,導致他過度肥胖,對吃的毫無抵抗力,因為貪吃掉進巧克力河裡。

維露卡

維露卡,來自英國白金漢郡的傲嬌千金,父母對其有求必應,導致她想要什麼就向父母發脾氣索取,因為不聽勸告去抓松鼠掉進垃圾池裡。

安娜索菲亞

安娜索菲亞,嚼口香糖的冠軍,母親教育她一定要贏,導致她功利心太強,因為好勝心吃了威利旺卡發明的三餐巧克力變成了一個大大的藍莓娃娃。

邁克,自以為是的聰明小孩,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只注重培養他的知識能力而忽略了他的性格培養,導致他性格暴躁,狂妄自大 ,因為個性反叛跳入時光機中,變成了手掌大小的小人。

從對照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白巖松說,家庭教育決定孩子的一生。雖不盡然,但家庭對於孩子三觀、性格和處事方式等的健康形成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現代很多家庭的悲劇其實與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生而不養,父母之罪;養而不教,父母之禍;教而無方,父母之過。生、養、教是環環相扣的,必須有始有終才能儘量避免家庭悲劇的產生。

結語

愛和家的溫馨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從影片中的各個細節我們都能體會到愛和溫暖。安東尼說,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人記得。童話是永遠不會過時的,改變的只是人自己。忘記童話並不一定代表成熟,熱愛童話也並不一定代表幼稚。童話真正的意義在於讓人快樂地接受成長,並永遠保持一顆不老的心。你有多久沒和家人一起看過童話故事了呢?


作者介紹:我是前進青年,一個向前進的青年

原創內容,勿做伸手黨!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掩藏在甜蜜之下的魔幻童話
    講述了五個找到巧克力禮品券的孩子,在大人的陪同下,參觀威利·旺卡先巧克力工廠的故事,其中查理獲得了最終的大獎——巧克力工廠。電影圍繞五個兒童在巧克力工廠的奇幻遭遇來展開故事情。首先是肥胖男孩奧古斯特斯·格盧普,他因為貪吃巧克力,掉進了千克力糖漿的河流裡,被巧克力吸管吸走,宣告了出局。
  • 一部給成人的另類童話,詭異怪誕,極致想像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改編自1964年羅爾德·達爾的同名小說。,同時還能得到足夠吃一輩子的巧克力和其他糖果。查理和其他四位幸運兒在巧克力工廠裡參觀的過程中,每經歷一個車間都會有一個小孩搞出意外,緊接著小矮人就會出來唱跳一番!
  • 10部名著改編的電影,暑假和孩子看起來吧
    在和老飛行員接觸的過程中,隨著他的回憶和指引,聽他講述著有如童話般絢爛七彩的往事,女孩進入了小王子的世界......在這部電影中,你可以看到最經典的小王子與玫瑰、狐狸相識的鏡頭。雖然故事中的小王子一直向前遠行,不斷地找尋著自我,最後與玫瑰狐狸分開,但始終貫徹著愛的主題。而現實中的女孩,因為老飛行員的陪伴,也漸漸找回了生活中色彩與夢想。
  • 暗黑夢境魔幻故事 II 給所有人的黑塞童話
    黑塞的寫作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和對人類的愛心。1946年,「由於他的富於靈感的作品具有遒勁的氣勢和洞察力,也為崇高的人道主義理想和高尚風格提供了一個範例」,獲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一本童話,也是一本有關成長的書籍。黑塞的童話貼近生活,他的童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童話作品,卻同時深受東西方童話傳統的影響,為愛情的幸與不幸、願望的虛榮、萬物的易逝和人類對安全感的渴求等經典童話題材賦予了新意。
  • 水形物語丨一部暗黑系的格林童話
    看完全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確是個童話,是個帶著暗黑系的,是個沒有美化過的格林童話。故事講述了被人忽視的啞女埃莉莎,在間諜科學家奧夫斯泰特、賣不出畫的同性戀畫家賈爾斯、總是被丈夫欺負的黑人朋友塞爾達的幫助下,從國家級實驗室裡救出自己靈魂伴侶人魚的故事。
  • 其實《鬼媽媽》是一部全年齡段適應的暗黑童話
    當你進入哥特教堂抬頭觀賞時,會從建築中體會到中世紀的人們那種不顧現實限制,義無反顧地追求教堂高度和宗教精神的浪漫主義情懷。教堂高度的悲劇性隱含死亡和生命的歸宿和選擇,正如哥特小說那樣在探索人性和社會的黑暗、罪惡和迷失以及掙扎和死亡。
  • 強推5本暗黑風網絡小說,劍走偏鋒,好看到飛起
    今天我給大家強推強推5本暗黑風網絡小說,劍走偏鋒,好看到飛起。老書蟲們如果書荒了,不妨看看這些書吧。第5名,蛇草花露水《海賊諜影》。146萬字的二次元小說,主角原本是特工,穿越到海賊王世界,為了生存只好變強。而主角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遊走在大將和四皇之間,在刀尖上起舞,通過臥底掌握各種資源,逐步發育起來。本書情節不拖沓,文筆很流暢,基本沒有什麼槽點。
  • 從暗黑轉向高級,《隱秘的角落》原作者稱讚劇版改得好
    在秦昊、王景春、張頌文、劉琳以及三個小演員的精彩演繹和製作團隊的精心打磨下,這部劇一經播出即成為爆款,豆瓣評分居高不下看過原著的觀眾初看時會覺得,劇版對很多內容做了修改,甚至整個故事的基調都從暗黑轉向了溫暖與光明。
  • 一本愛情小說背後的真實歷史:倫敦瘟疫、大火與查理二世的情人
    賈伯魯和琥珀在瘟疫中生存下來。賈伯魯去了美洲。琥珀在汙濁環境中漸漸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女子,為了獲取金錢和地位,她先後嫁給一個老富翁和一個老貴族。老富翁被她用毒蘑菇毒死,老貴族在對她下手之前被她殺死,葬身於倫敦城裡的熊熊大火。查理二世把法國宮廷裡浮華的生活方式帶到英國,王宮裡奢靡享樂成風。
  • 這位母親的三塊巧克力,是比懲罰更深刻的獎勵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門進來,母親從抽屜裡拿出一個盒子,把其中一塊巧克力遞給孩子:「這塊巧克力獎給你,因為你運用神奇的想像力,杜撰出一隻會開窗戶的貓,以後,你一定可以寫出好看的偵探小說。」接著,她又在孩子手裡放了一塊巧克力:「這塊巧克力獎給你。
  • 八本醫生男主文《大國醫》《多寵著我點》《風起再時》不容錯過
    今天給大家推薦八本醫生男主文,這八本小說評分都很高,作者的文筆細膩有保障,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不老套,值得大家收藏哦!個人推薦《大國醫》《多寵著我點》《風起再時》《暗黑系暖婚》!這四本無論是作者的文筆還是男女主人設都很棒!尤其是暗黑系暖婚,強烈推薦!
  • 《隱秘的角落》背後,藏著多少原生家庭教育中受傷的孩子?
    這部劇之所以能夠如此火爆,評分如此之高,最重要的原因是:真實。劇中所有的人物都很真實,還原了一個真實的灰色世界。童話世界裡才能分清楚是非黑白,而現實永遠都是灰色的。沒有人願意做壞人,都是被他人一步步拉入深淵。
  • 歐洲城市旅行 | 不萊梅,一篇曲折的童話
    這則故事來自格林童話。有趣的是,故事名叫《不萊梅的音樂家》,但音樂家們從沒有到達不萊梅。它們在半路就放棄了去不萊梅當音樂家的夢想,享受起安逸的生活。在童話故事裡,弱者(四隻動物)只要團結在一起,終將戰勝強者(強盜),創造美好的生活。這種烏託邦似的想法,常常會出現在童話裡。
  • 暗黑童話《狼和小豬》養肥養壯為什麼
    所以,早上一醒來,豬媽媽和豬寶寶就決定去森林裡野餐了。媽媽戴著粉色的太陽帽,豬寶寶戴著藍色的太陽鏡。他們帶著一籃子好吃的:巧克力蛋糕,小豬曲奇,草莓果凍,還有葡萄味的甜甜圈。這些都是豬寶寶和媽媽親手做的!
  • 《隱秘的角落》童話結局的幾點證據
    無數自媒體都在瘋狂炒作《隱秘的角落》暗黑結局,但其實編劇從頭至尾都在告訴觀眾,笛卡爾的結局有童話和暗黑兩種結局。一種笛卡爾和深愛自己的公主一起死亡,一種則是笛卡爾孤獨地死在監獄裡。 這兩個結局都流傳了下來,至於真相已經無從得知,我們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選擇一個結局,並相信下去。 而《隱秘的角落》同樣也給了這兩個選擇。
  • 《隱秘的角落》童話與現實,還是童話吧。
    為什麼不相信童話?孩子們都是讀著童話故事長大的,那麼多童話故事之所以經典,是因為不管筆者還是讀者,眼睛裡能看到陽光,心裡擁有陽光。 看了《隱秘的角落》,這部片子評分高,評論也多。很多人都說嚴良、普普和老陳都死了,最後他們還在,是因為朱朝陽的童話。
  • 《隱秘的角落》揭露的教育問題
    《隱秘的角落》這個電視劇最近熱播,豆瓣評分9.0,劇情、演技、製作個個精彩,連片頭和片尾都讓人慾罷不能。自此,三個孩子和一個老師,各懷鬼胎,開始了智商和良心的較量。本來這麼高智商,教育好了,以後一定是清華北大的料子,他竟然把這些聰明都用到犯罪上。這部劇的看點,不光在於它的故事性和懸疑題材,更在於它是一部反映教育問題的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