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合小朋友看?其實《鬼媽媽》是一部全年齡段適應的暗黑童話

2020-10-10 奔二老青年

「每個家庭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

之前在找與《殭屍新娘》《聖誕夜驚魂》類似的動畫,正好看到了《鬼媽媽》,感覺片名很恐怖,但是看過之後,與片名相差還是比較大的,本身就對這類懷舊木偶定格動畫素有好感和崇敬之情,所以就去了解了一下。



《鬼媽媽》是根據尼爾·蓋曼的同名小說改編,小說曾獲得雨果獎、星雲獎,電影由美國著名導演亨利·塞力克指導,曾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等多項榮譽,哥德式的美學風格貫穿於《鬼媽媽》的始終,從頭到尾女主角卡蘿琳都生活在一個霧氣氤氳、終日不見陽光、處處神秘詭異的小鎮裡,連她家的房子都有著一個多世紀的古老歷史——而老宅幾乎是全世界鬼片的一個基本元素(不過這部影片算不上鬼片)。



哥特藝術在十二世紀初產生於法國北部的聖德尼教堂,之後很快地成為中世紀歐洲黑暗時期的主要藝術風格。它主要服務於宗教,基督教是當時社會的精神支柱,是以上帝為中心的神權高於一切的時代。

當你進入哥特教堂抬頭觀賞時,會從建築中體會到中世紀的人們那種不顧現實限制,義無反顧地追求教堂高度和宗教精神的浪漫主義情懷。教堂高度的悲劇性隱含死亡和生命的歸宿和選擇,正如哥特小說那樣在探索人性和社會的黑暗、罪惡和迷失以及掙扎和死亡。



首先電影裡的建築就蘊含著濃厚的哥特風格,一座荒涼的山頭上,一幢灰粉色的老舊別墅,整個建築都籠罩在陰暗蒼涼的氣氛中,房子前面是寬敞的院子,後面是稀稀拉拉的小樹林,這樣的場景一上來就給人視覺上的震撼,進入別墅之後,屋內的裝修也非常符合電影的風格。

各種設備都透著一種年久失修的狀態,尤其是浴室的環境和牆壁上的汙漬…



相反的,整個故事有一個平行世界,在另一個世界中,整個家庭環境和真實的家截然不同。高檔的裝修風格,屋子裡面也是簡潔明亮的,從這一點上也反映出,電影想要通過兩個空間的不同來區分真實和虛幻。



用荒誕包裝童真

故事開始於一個黑暗的世界裡一隻看起來像11歲卡羅琳複製的娃娃,整部影片圍繞著主人公卡羅琳矛盾交織的內心展開。由於種種原因他們搬到一個有著150年的老宅,父母忙於工作而忽視了對她的關心。其實影片中反映的家庭生活就相當於現實世界的一些家庭,父母由於忙碌的工作,缺少對孩子的關愛,疏忽對孩子的教育。



小女孩卡羅琳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到了新的環境,自然會到處探索,爸爸在被她打擾之後,就叫她去數一數老宅裡有多少門窗,於是無聊的卡羅琳開始拿著本子紀錄,等數到了第十四道門的時候,她發現了一個被牆紙封閉的小門,故事也就此展開了詭異、神秘的氣氛。



一天晚上,卡羅琳順著小門爬進另一個世界,那裡是一個平行空間,一些都和自己的世界一模一樣,只是這個空間裡的父母不同,卡羅琳發現父母的眼睛是一雙黑色的紐扣,在現實裡缺乏的所有愛,在這個空間都可以體會到,但是這個虛假的媽媽卻要求卡羅琳也封住自己的眼睛,才能留在這裡。



卡羅琳並沒有答應,於是鬼媽媽就變成了蜘蛛巫婆,把她抓到了鏡子後面,她也看到了三個迷失的靈魂,當她逃回自己的世界後,發現自己真正的父母都不見了,於是她勇敢的回去和蜘蛛巫婆談判,最後戰勝了巫婆將爸媽和迷失的靈魂救了出來。

在影片中,被引領到平行世界的孩子都會被鬼媽媽在眼睛上縫上紐扣,他們的靈魂都會被囚禁在鏡像世界中,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讓人類看清世界,看到不同的色彩。而父母的關愛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在影片一開始,卡羅琳被鬼媽媽迷惑,直到她看到紐扣和針線,才反應過來異世界裡一切的奇幻和開心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卡羅琳在看到其他三個孩子的靈魂後,並了解了真相,那三個孩子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但始終沒有忘記母親的愛,《鬼媽媽》靠一個童話故事,討論每個家庭中最迫切的現實。

這部電影很適合一家人一起觀看,在電影的敘事上是小孩拯救大人,現實中家長忙碌,無暇照看孩子,麻木的生活著,相反,在孩子的世界卻充滿了好奇,在故事高潮部分,面對鬼媽媽的攻擊和威脅,卡羅琳鼓足勇氣歷經艱險也要拯救父母和自己,對於孩子來說,可以培養他們的勇氣和挑戰精神,不過大人看起來則具有諷刺意味,能夠引導家長們的反思。



之前看到一個評論:有人告訴我,看這部片子,如果你覺得是個噩夢,那麼你已經老了;如果覺得是場華麗的冒險,那麼你還有顆童心…

「童話其實最真實不過:不是因為它告訴我們惡魔是存在的,而是因為它告訴我們惡魔是可以戰勝的。」——G·K·切斯特頓

童話從來都不是講給成年人聽的,它就是讓人體驗童年的,在童話世界中,沒有偏見和規則,一切事物都是它自身,當孩子還是孩子,手中的糖果就是糖果,就像是愛麗絲掉進了兔子洞一樣,卡羅琳跟著一隻老鼠到了「另一個世界」。如果覺得恐怖,說明你老了。



其實電影原著《卡羅琳》就是一部典型的童話故事,與迪斯尼溫和無害的童話不同,《卡羅琳》是一部充斥了倒錯、混亂和非理性的暗黑童話。很不錯的一場美夢,小女孩成長過程中渴望受到關注和理解的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哥德式獨有的視覺效果成為烘託這一精神的強大背景,以強化角色醜陋的一面喚醒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覺得父母不好,就像是故事講的一樣,我們可能會因為路邊好心人的一碗麵而感動,卻不會因為每天都為我們做晚飯的媽媽而感動。小女孩也一樣,一個跟媽媽一樣的鬼媽媽對她很好,讓她產生錯覺,但最終她意識到父母才是最重要的,最後重新回到鬼媽媽的世界去救自己的父母,直到與他們再相逢…



《鬼媽媽》故事通過現實與想像之間的對比,反襯出最後卡羅琳和家人在一起溫馨而感人的結尾。說起來,父母可能不是最全能的人,但他們是最愛我們的人。

另一方面,孩子也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人呢。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贈書丨這部童話孩子看了會新奇,大人看了才會做噩夢
    這是一部既寫給孩子、又寫給大人看的風格詭異的幻想小說,網友將它譽為「暗黑版愛麗絲漫遊仙境」。關於這本小說,作者尼爾·蓋曼自己說:「我原本打算為我的女兒寫一個5到10頁的短故事,但是故事自己有了生命……孩子們會把它當成一個有趣的冒險,大人看了卻會做噩夢。」故事中,小女孩考羅琳的爸爸媽媽非常忙碌,因此常常忽略她的感受,她不經產生懷疑:是不是爸爸媽媽不愛我呢?
  • 水形物語丨一部暗黑系的格林童話
    其實在看這本小說之前,我並沒有看過《水形物語》這部電影,但這本小說帶給我的震撼我覺得肯定不亞於電影。看完全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確是個童話,是個帶著暗黑系的,是個沒有美化過的格林童話。故事講述了被人忽視的啞女埃莉莎,在間諜科學家奧夫斯泰特、賣不出畫的同性戀畫家賈爾斯、總是被丈夫欺負的黑人朋友塞爾達的幫助下,從國家級實驗室裡救出自己靈魂伴侶人魚的故事。
  • 《寶葫蘆的秘密》:張天翼最後一部長篇童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
    不過,每每帶小朋友去看電影,總找不到特別適合孩子的。有時候就算碰上那麼一兩部,基本也都國外的。回想自己小時候,外國的電影電視還沒有廣泛傳播進來,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蹲守在電視機前,等著看大風車。而今,孩子們不必等待,就有數不清的動畫片可以隨時觀看。只是,這其中好像少了咱們自己的作品。
  • 你可能一集也看不下去
    86版《西遊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作品,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深入人心。豆瓣評分9.6,幾乎零差評,難以超越。大家都認為,如果一部影視劇不按照原著來拍,那它就不是優秀的作品。其實,看過原著的觀眾應該知道,86版《西遊記》也沒有完全按照原著來拍,裡面改動了很多的人物和劇情。
  • 暗黑夢境魔幻故事 II 給所有人的黑塞童話
    這是一本童話,也是一本有關成長的書籍。黑塞的童話貼近生活,他的童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童話作品,卻同時深受東西方童話傳統的影響,為愛情的幸與不幸、願望的虛榮、萬物的易逝和人類對安全感的渴求等經典童話題材賦予了新意。
  • 評分9.0《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暗黑童話風的教育佳片
    這樣的強強聯合為影片增色不少,卻也奠定了暗黑和恐怖的基調。放下對孩子過於偏執的愛,拒絕讓孩子變成自己要求的犧牲品查理第一次問威利旺卡:你記不記得小時候的事?他肯定地答道:當然記得。其實威利旺卡已經好多年沒想起小時候的事了。
  • 這6部電影全是名著改編的,一定讓孩子看
    文 | 小樹媽媽這幾天總是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說暑假期間,希望樹媽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些適合孩子們在家觀看的電影。其實之前也給大家整理過,咱們發過一篇《這10部電影全是名著改編的,一定讓孩子看!》,今天再跟大家分享另外的6部特別經典的兒童小說改編電影。
  • 顧佳只是許子言的媽媽??她更是他的盔甲!
    我們無法控制孩子將來所處的環境,我們能做的就是教會他們去適應環境,並且學會在不同的環境中保護自己。雖然進展並不十分順利,有時還是會被小朋友欺負,但至少她已經知道了要自我保護,相信經過不斷地練習,終有一天她會學會保護自己。
  • 適合全年齡觀看的野性覺醒——《野性的呼喚》
    適合全年齡觀看的野性覺醒——《野性的呼喚》此時的巴克就像一位富二代官二代一樣,雖算不上驕橫跋扈,但也是個紈絝子弟的做派。每天生活在文明社會裡,它絲毫不需要為生計奔波勞碌,野性更是無從談起。巴克已經熟悉人類規則、狗群規則、狼群規則、叢林規則,強者可以很快適應任一環境裡,並再次站在巔峰,巴克就是這樣的強者。影片的精神內核是共通的,狗類社會、人類社會都有相同之處。一條狗的使命和成長和一個人的使命與成長很多地方都是想通的。
  • 一部給成人的另類童話,詭異怪誕,極致想像
    小查理也不例外,在每個夜晚的夢鄉中,他都幻想自己可以親身進入那座工廠。每個參觀者都感到了無限著迷、狂喜、好奇、驚訝和迷惑,即使是做最荒誕的夢,也想像不出這樣的事情。其實最後結局大家都能猜到,肯定是一個happy ending。
  • 《魔王學院的不適合者》,一部智商在線,節奏緊湊的爽文佳作
    最近《魔王學院的不適合者》完結,小圓也是趁著國慶長假,把這部番好好的看了一遍。然而在兩千年後,轉生後的他所迎來的,卻是適應和平生活而變得過於弱小的子孫們,以及各種衰退至極的魔法。阿諾斯雖然進入了把被認定是魔王轉生者的人召集起來「魔王學院」就讀,學院卻無法看出他的實力,使他被蓋上不適任者的烙印。在眾人都瞧不起他的環境裡,他將唯一親切對待自己的少女米夏納為部下,不適任者(魔王)在魔族的階級制度上邁向巔峰。
  • 《假如我有完美媽媽》:接受和擁抱生命中的每一個不完美
    最終考羅琳識破「完美媽媽」的陷阱並靠著自己的智慧逃出了這個虛幻的世界。《假如我有完美媽媽》原名《卡蘿蘭》又名《鬼媽媽》,曾於2003年一舉斬獲堪稱科幻藝術界諾貝爾獎的「星雲獎」和「雨果獎」。2009年經美國著名動畫導演亨利·塞利克翻拍成動畫電影《鬼媽媽》,在美國上映後好評如潮並獲獎無數。
  • 暗黑系童話《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這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延續了他以往作品中古怪、恐怖、詭魅的「波頓式」視覺風格,成功塑造了佩小姐令人深刻的人物形象,為好萊塢魔幻片增添了一抹不一樣的顏色。那種介於真實與童話之間的奇妙感。如果去掉《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驚悚而朦朧的面紗,你會真正意識到:其實這本身是一部批判自以為是的大人傷害乃至扼殺孩子純真天性的社會倫理片。
  • 我在看《白鹿原》,媽媽翻了前兩章,說太露骨,不讓我看怎麼辦?
    這位媽媽翻開了《白鹿原》前幾章的內容,覺得不合適,就不讓孩子看,這樣的反應可能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反應,實話實說,可以理解,但我並不提倡,因為有些東西是堵不住的,堵不如疏。你不可能24小時都監控著你的孩子,那些你認為不適合你孩子年齡段的東西不可避免的要被你的孩子,有意無意的接觸,這是你必須要有的認識,不要自欺欺人。但即使如此,又怎麼樣呢?
  • 睡前童話故事:尋找「顛倒星球」(6)
    於是呢,他的媽媽就想著給他寫一部童話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作《尋找「顛倒星球「》。今天大家繼續跟著詩語,去聽聽《尋找「顛倒星球「》第六集吧。雌鳥當然不會只看外表,它們會通過雄鳥的展示,選擇最強壯、最有能 力的雄鳥一起繁衍下一代,這樣小鳥的存活率就會很高。可是人類世界似乎與動物世界相反,變成了女性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來吸引男性的注意。後來,烏鴉兵兵又陸陸續續地從巢穴中,帶來了一些他收集的寶貝給小朋友們看,真的是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琳琅滿目。
  • 《隱秘的角落》:普普其實不存在,普普才是童話的「本身」
    從人設上看,朱朝陽母親不在身邊、父親離異對應著孤兒院的普普,朱朝陽的妹妹對應普普的弟弟欣欣,在少年宮五樓要掉下去的朱晶晶不就是正等待普普籌錢救治的欣欣嗎?從位置上看,從普普的幻想中可以分析出普普有取代欣欣的想法;而鏡頭一換,取代朱晶晶合唱的人不正是普普嗎;當朱晶晶死了以後,朱朝陽再次坐到朱永平的副駕駛位上,不正是取代晶晶的表現嗎?
  • 這6部電影全是名著改編的,一定讓孩子看!(直接觀看)
    這幾天總是有媽媽在後臺留言,說暑假期間,希望鹿媽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些適合孩子們在家觀看的電影。現在很多優秀的電影都是根據經典兒童小說改編,非常適合孩子們觀看。片中的單親媽媽望女成鳳,為女孩規劃安排了她所有的時間、學習、生活,在媽媽的高壓控制下,女孩偶然結識了隔壁怪鄰居——一位年老的飛行員。在和老飛行員接觸的過程中,隨著他的回憶和指引,聽他講述著有如童話般絢爛七彩的往事,女孩進入了小王子的世界......裡面最經典的鏡頭要數小王子與玫瑰,與狐狸的相遇相識。
  • 《蠱真人》被封之後,新書《無限血核》發布,還是暗黑流?
    雖然龍龍也看過這部小說,但是平心而論這部小說確實不太符合主流價值觀,有自己成熟思想的成年人看了或許沒什麼事,但是如果被那些小孩子看到肯定是會有影響的。蠱真人的新書叫做《無限血核》,看書名很容易往無限流方向聯想,但是這部小說並不是無限流小說,而是一本偏西幻流的小說。
  • 《隱秘的角落》:成年人若還相信童話結局,那就太天真了
    這部劇其實是拍給成年人看的,呼籲我們關注兒童心理健康。而童話結局就像一個糖衣,內核包裹著引人深思的炮彈,若這點辨別能力都沒有,就白費了這部劇劇的一番苦心。下面不需要深度分析,就從片頭動畫、笛卡爾故事、狐狸與小雞寓言以及超現實拍攝手法來說說現實結局。
  • 36年一部非金庸古龍的武俠劇,拍出了暗黑版桃花源記氣質
    這其中有一部戲,就是既不是金庸也不是古龍,反而靈感追溯了千多年前的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拍出了一條不同於同期武俠,探討人性的暗黑版《桃花源記》,名字叫做《魔域桃源》。今天網絡上有一些人,為了博取流量,黑化桃花源,把它形容成人間煉獄,其實還是小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