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似錦、蘇明玉和樊勝美,如何與原生家庭和解?

2020-08-28 暖暖淺淺


01

《安家》房似錦,本名叫「房四井」,房家要投到井裡沒死成的女孩老四。

父母重男輕女,不讓她讀書,很小的時候就要出來打工養家,賺的所有錢都被母親榨乾了。房母還貪得無厭,一開口就要100萬,逼得房似錦找上司借錢。


02

都挺好》蘇明玉,母親強勢,父親懦弱,蘇母為了讓大兒子蘇明哲去美國留學,把女兒蘇明玉住的房間賣掉,

對小兒子蘇明成的花樣索取,有求必應,寵溺有加。

蘇明玉是個學霸,蘇母不讓她考清華,千方百計讓她去讀不要學費的師範學院。

二哥從學校帶回來的衣服叫小妹洗,生活細節的不公平更是多如牛毛。


和蘇家斷絕關係 一路自己摸爬滾打,事業有成的蘇明玉,對原生家庭再恨,依然忍不住付出,她把花樣作的爹接到自己的豪宅裡住,母親去世 自己買下30萬的墓地。

可蘇家全家人只是索取,都是誤解,沒有人真正愛她關心她,她甚至被二哥打得滿臉是傷。


03

《歡樂頌》樊勝美,她獨自在大城市漂泊,身後還有一大家子吸血鬼,樊媽經常打電話要錢,樊哥哥出了事,打人,都需要她負責經濟善後。

樊勝美獨自忍受,承擔著這一切,直到不堪重負。


習慣了付出和被親情綁架,讓她一次次陷入惡性循環。

看劇的時候,總是對她和她的原生家庭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04

如果一定要在這三個角色裡選一個和原生家庭和解得最好的,我覺得還是蘇明玉。


蘇明玉至少已經在事業上比較成功,她的人生也一直圍繞著「自我」這個主旋律,生命基石是逐漸穩定和堅固的。

事業上的成就會讓一個人慢慢變得自信,眼界開闊,高層次的圈子也會讓她們遇到優秀的人,從而被正向薰陶。

蘇母過世後,過幾年蘇父蘇大強老年痴呆,蘇明玉與原生家庭和解,原諒蘇父蘇母。


05

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原生家庭比較糟糕的人,想要超越自身的環境和思維的局限,確實難度很大,但也不是絕無可能。


一、有沒有決心和毅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越努力越幸運」是真理。有成就的人,也會更樂意提攜聰明又努力的年輕人啊,想要逆天改命,跟厲害的人學本事才是正途。


二、敢從原生家庭中抽離出來,樹立合適的邊界感,要不情感消耗太大了。

正視自己處境的能力,不逃避才能解決問題。

美化 逃避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三、接納不完美的原生家庭,正視缺憾是我們一輩子的人生課題。

你和原生家庭有怎樣的故事,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房似錦、蘇明玉、樊勝美都被原生家庭傷害過,誰更讓人心疼?
    近年來關於家庭的影視劇屢見不鮮,只要講到家庭的,一般都會提到重男輕女的主題,例如《歡樂頌》、《都挺好》以及孫儷主演的《安家》這類影視劇作品,代表人物分別是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這三個女生都被原生家庭狠狠傷害過
  • 相似的原生家庭,樊勝美為何輸給蘇明玉?答案很戳心
    」給女性角色帶來的痛,估計許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蔣欣飾演的樊勝美、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和孫儷飾演的房似錦。雖然我們常說,人間的悲喜各不相同,但樊勝美、蘇明玉和房似錦的原生家庭所給予她們的負累,卻大體相似。太多的人,習慣把自己人生的失敗歸結為「原生家庭」,還有很多雞湯和影視作品,也把「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傷痛作為一種模式去強化,讓真實世界的蘇明玉和樊勝美們,有了一種難以擺脫的心理暗示
  • 前有樊勝美後有蘇明玉再有房似錦,女孩子的命運為何這樣悲慘?
    樊勝美收入並不低但每每生活好一點就被自己的原生家庭給折騰得體無完膚傷痕累累……(安家)播出後很多人把蘇明玉和房似錦做比較。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蘇明玉是某集團的銷售總經理,名副其實銷售天才,她所在行業是各行業必不可少的那個環節,所以多金是必然的,而房似錦不一樣,房似錦雖然自稱「沒有我房似錦賣不出去的房子」,但畢竟和蘇明玉那個行業無法相比,況且蘇明玉的錢都在自己手裡,而房似錦的錢壓根就不在自己手裡,一旦她有一點點錢,潘貴雨就會去向她討要回來,要供養弟弟上大學,養父母給弟弟買房子,總之被全家人「吸血」,哎,看電視劇的時候真是讓人氣得牙痒痒
  • 原生家庭之苦,能不能少苦女孩子
    蘇明玉和樊勝美相似,同樣長的漂亮、能力強,同樣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就面對父母的差別待遇但蘇明玉更獨立自主,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長為女強人,但原生家庭帶給她的負面影響讓她看起來冷漠、理智,內心焦躁、缺乏安全感。
  • 原生家庭:我拿什麼來愛你
    ,她面對著是這樣的家人:吸血鬼般的父母和勢利的兄嫂,令她疲於奔命,家人的壓榨,讓她變成了一隻背著沉重蝸牛殼的蝸牛;電視劇《安家》中的房似錦,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被其母當做搖錢樹,開口閉口就是要錢,而她母親一拿到錢轉身便用以補貼兒子,母親的所做所為令房似錦深陷原生家庭的深淵之中,不可自拔;《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同樣因為原生家庭之罪而深受其害。
  • 房似錦又一個被原生家庭拖累的樊勝美
    房似錦一出場給人感覺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做事認真、果斷,為了開單敢搶門店自己人的單子。在最新劇情中出現一個潘貴雨的中年女人,張嘴就要一百萬,按照房似錦的性格肯定會拒絕的。但房似錦在面對潘貴雨的電話中,明顯可以看出她的無力感。很明顯這是一個促使她必須努力賺錢,攢錢的家裡人。一個她不管怎麼努力維持自己的生活,都會隨時跳出來打斷她的一切。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變成張東升,原生家庭的危害你知道嗎?
    一個學習好的孩子最後逐漸的和殺人犯一樣,不可謂不讓人心痛,心痛之餘引發了深思,朱朝陽是如何變成張東升的。《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就是原生家庭影響最大的一個例子。她的家庭是一個嚴重的重男輕女的家庭。蘇媽媽為了讓大兒子上大學,為了給小兒子買房,就不讓蘇明玉上更好的付費學校,反倒讓蘇明玉上免費的師範學院。儘管蘇明玉的成績足以考上名校,可是蘇媽媽完全不支持女兒。
  • 4年後,重溫《歡樂頌》:樊勝美的悲劇,不是原生家庭的錯
    很多人都說,樊勝美的悲劇是原生家庭拖累的。其實,換個角度來說,大家都高估原生家庭的影響力了。在你成年前的確會被原生家庭影響,但是一個成年人應該要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觀。樊勝美虛榮,自尊心強,愛面子,你敢說這是原生家庭給予她的嗎?一個人的原生家庭不好不是最可悲的,可悲的是你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 歡樂頌:樊勝美如果擺脫原生家庭,曲筱綃的哥哥連給她提鞋都不配
    《歡樂頌》裡最令人心痛的唯獨樊勝美,上天給了她美貌,給了她勤奮,給了她聰慧,唯獨沒有給她一個正常的原生家庭,沒有給她健全的心理,所以她註定要受盡男人和家庭的苦。說真的,倘若樊勝美能在25歲之前擺脫自己的原生家庭,曲筱綃的哥哥連給她提鞋都不配。
  • 蘇明玉:突破原生家庭束縛,再造「都挺好」的一家人,誰有決定權
    原生家庭的束縛能不能自我突破?在經歷了原生家庭創傷後,能不能再造家庭親密關係?今天,我以《都挺好》裡的蘇明玉為例,談一談突破原生家庭束縛和再造家庭親密關係的決定因素。前言:電視劇《都挺好》播出後,劇中的蘇明玉圈粉無數。
  • 都在重男輕女家中長大,蘇明玉比樊勝美贏在哪?關鍵在於兩個字
    在這種思想壓榨下成長起來的女孩,忍辱負重,心理壓力過大,她們一邊痛恨這個吸血的原生家庭,一邊又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愛,用自己賺來的錢,換取家人的關注和關心。就這麼矛盾。為什麼同樣是重男輕女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樊勝美和蘇明玉的結局天壤之別,最關鍵的點在於:是否對原生家庭「心狠」,對自己「心狠」。
  • 蘇明玉母親、樊勝美母親和凌霄母親,你會原諒誰?
    趙美蘭把兩個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甚至為了讓大兒子出國,她砸鍋賣鐵,湊足學費;趙美蘭包辦小兒子的房子車子,為了讓小兒子蘇明成和兒媳過得好,寧願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錢補貼給蘇明成。 可這樣的母愛,趙美蘭一點兒沒有分給女兒蘇明玉。
  • 樊勝美還是房似錦?
    樊勝美和房似錦的相同之處:都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都要靠自己掙錢養家;都是媽媽向女兒要錢,每次都有一大堆的理由。不同之處:樊勝美是白領,善於處理人情世故,可以說是一名「老江湖」,喜歡打扮自己;房似錦是房產中介,不善於表達自己,除了不停地掙錢之外,最惦記的就是養育自己的爺爺,還有放心不下的弟弟。他們的家裡都是一個巨大的無底洞,永遠也填不滿,永遠都是打錢。
  • 《安家》中的房似錦|「重男輕女」是多少女孩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房似錦的母親潘貴雨,蘇明玉的母親趙美蘭,樊勝美的母親劉美蘭,都是女人,孩子也是自己懷胎10月生下來的。但是她們依舊「重男輕女」,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很多「重男輕女」的媽媽自己本身就經歷過不幸,但卻把這種不幸延續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 原生家庭的夢魘是一場人生逃離,唯有和解,才能擺脫詛咒
    在這場原生家庭的「殺戮」中,每一個家庭成員都不是「無辜」的。蘇明玉光鮮和要強的背後,是被逼出來的堅強和勇敢殺出的血路,是對原生家庭深深的不甘和憤怒,是對親情無可奈何的痛心和委屈,還有對自己命運無法掙脫的矛盾和妥協。如果說,蘇明玉的童年,一直生活在母親陰影的籠罩中,那麼,她自己的一生,都在努力從陰影中逃離。
  • 當樊勝美遇到蘇明玉,既然都辛苦,不如換條路
    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孩子註定是吃苦最多,最受委屈的那一個。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小花,曾經就說過,誰娶樊勝美這樣的姑娘,誰倒黴,一心只想用嫁個有錢人來解決自己的原生家庭問題,當個撈女,寄希望於她人,註定過不好。因為,在她的家裡,就有一個樊勝美,就是她的嫂子。
  • 紅樓夢: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壞影響
    前段時間大火的都市情感劇《歡樂頌》和《都挺好》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討論。不少女性自稱「現實版樊勝美」,「現實版蘇明玉」。這兩部劇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揭示了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對女兒造成的傷害。《歡樂頌》裡樊盛美對她母親的控訴,《都挺好》裡蘇明玉對父親的抱怨都戳痛了觀眾的神經。劇情引發了大家的思考,一個人究竟應該如何面對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隨波逐流,自我犧牲,還是逆流而上,勇敢面對呢?
  • 為什麼蘇明玉成了明總,樊勝美卻只能是樊大姐?
    初看《歡樂頌》的時候,總有人問樊勝美為什麼成不了第二個安迪。其實,吉吉覺得樊勝美這個角色和安迪不太一樣。但和《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卻很像。那麼,樊勝美為何成不了蘇明玉呢?再看蘇明玉立馬不一樣。就她自己所說,我們做銷售的見過三教九流。確實如此。蘇明玉對於人情世故的精通不低於樊勝美。但她恰恰能把這些用在工作中。無論是找孫副總走後門,蒙太來找茬,應付來要貨的肖總,收服小蒙,以及幫蘇明成和周姐和解。樁樁件件,都顯示她的高情商。
  • 原生家庭問題之——樊勝美
    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把樊勝美的問題歸結為她的原生家庭問題其實我倒覺得原生家庭這個事兒在樊勝美身上不是最重要的,造成她性格問題的不是她的家裡情況有多麼的糟糕,更突出的問題是她有非常強烈的一種依賴型人格。第二個就是像樊勝美和小蚯蚓那樣的窮人思維,非常的注重感情,注重感受,用情緒來處理問題,結果就是永遠能把事情搞砸,從而衍生出更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