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重男輕女家中長大,蘇明玉比樊勝美贏在哪?關鍵在於兩個字

2020-10-03 深情解讀


蘇明玉和樊勝美是兩個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的典型代表,但她們不幸中萬幸,至少還能上大學。現實中很多女孩,別說上大學,能讀完初中畢業就不錯了。

她們往往被教導:家裡窮,讀不起書,你要早點出來打工貼補家用,賺錢給哥哥弟弟上學。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用,終究是要嫁人的。

這些重男輕女思想,不知殘害了多少渴望成長,渴望成才的女孩。她們在尚未認知覺醒的時候,還在朦朦朧朧中,還沒學會判斷是非的時候,就已經被剝奪了繼續上學的機會。

這於她們而言,不公平。

哪怕她們就算勉強上了大學,也會身上戴著枷鎖,長期遭受道德和親情綁架:我們好不容易地供你上大學,你哥弟都沒上,你就是欠這個家的,你就應該賺了錢報答父母,就應該無條件幫扶哥弟。

在這種思想壓榨下成長起來的女孩,忍辱負重,心理壓力過大,她們一邊痛恨這個吸血的原生家庭,一邊又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愛,用自己賺來的錢,換取家人的關注和關心。就這麼矛盾。

樊勝美覺醒得很晚,若不是遇到曲筱綃這個富養大的鄰居,她永遠都不知道,自己身上存在這麼多問題,不懂得為了自己,釋放掉身上的壓力,甩掉包袱。

而蘇明玉,就要聰明一些,她知道母親嚴重重男輕女,對哥哥和她嚴重區別對待,她有骨氣,寧願自己打工兼職也不要母親的錢,她賭氣,也是跟命運抗爭。

結果,她成才了,靠自己的本事賺來了比兩個哥哥還要多的財富,事業成就比留學的大哥蘇明哲還要大。

有錢有事業的女人,就這麼有底氣,想不搭理哥哥就不搭理,不需要唯唯諾諾,委屈自己。

有錢,不僅在婚姻中給自己增加底氣,在親情中也同樣適用。

為什麼同樣是重男輕女原生家庭的受害者,樊勝美和蘇明玉的結局天壤之別,最關鍵的點在於:是否對原生家庭「心狠」,對自己「心狠」。

蘇明玉能做到,而樊勝美卻沒有這種意識。

所以,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孩,想要人生逆襲,只能「心狠」能救你,別無他法。

樊勝美孝順,甚至說是愚孝,父母每次提要求,她都照做,儘管有怨言,但發了脾氣和牢騷後,還是狠不下心去完成。

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給哥嫂買房,給父親治病,幫扶哥哥一家三口,而她那不成器的哥哥除了遊手好閒,虛度光陰,隔三差五給妹妹找麻煩外,一無是處。

樊勝美年過30,擇偶範圍非常小,就算王柏川喜歡得不行,準備結婚買房的時候,還得提防著她的原生家庭,她的哥哥會給他們的婚姻帶來麻煩。

王柏川的顧慮沒有錯,畢竟他也沒有強大到富裕到可以揮手千金。他們分手是最好的選擇。

樊勝美想要真正活出自己,唯有對她的原生家庭「心狠」,不該讓他們成為自己成長路上的負擔,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孝順父母是應該,但連帶著哥嫂弟妹都要一起幫扶,那不可能,我們沒有這樣的義務。

而蘇明玉擇偶根本沒有這樣的困擾,她從18歲開始,就跟家庭決裂,不花父母的錢,靠自己拼出一條血路,對原生家庭心狠,也對自己心狠,你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所以,她當上了高層,開著奔馳招搖過市,吃著西餐,品著紅酒,吃得起石天冬做的私房菜,一頓就是好幾百,頂得上樊勝美幾天的夥食費。

有錢,就這麼瀟灑。

樊勝美被原生家庭拖累,王柏川選擇離開她,而蘇明玉與原生家庭抵抗,被母親嫌棄,被哥哥蘇明成欺負,但她沒有退縮,她知道,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哪怕是親人也如此。

蘇明玉被蘇明成暴打的時候,她毅然選擇報警,要求蘇明成道歉錄視頻,是石天冬軟化了她。

石天冬並不是教育她要寬厚,要寬容,要向善,而是告訴她:我支持你,我站在你這一邊。

這便是愛情的力量。

蘇明玉真正需要的是來自別人的支持,她在原生家庭裡得不到的,在男友這裡得到了。

所以,她的結局,要比樊勝美好很多,她有主見,有底氣,有原則。最重要的是,她非常明白自己要什麼,然後沿著自己想走的道路一路奮鬥

自己內心明白真正的追求是什麼,然後用盡全力去奮鬥,比走所謂的捷徑,去「掐尖」更靠譜。

蘇明玉的經歷,對於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長大的女孩來說,非常勵志,她的精神和經歷都值得學習。

依靠別人,靠不住。指望通過「掐尖」,傍大款改變命運,拯救自己,幫扶娘家,不可能,別人也不會無條件喜歡一個比自己差太多的人,更不會將別人的包袱扛到自己身上。

女人現實,男人更現實。

希望女孩們能儘早明白這個道理。所謂真正的好命,不是嫁入豪門,而是讓自己成為豪門。

-end-

【深情解讀】:一個有深度、有態度、讓你更幸福的專業自媒體帳號!

相關焦點

  • 房似錦、蘇明玉、樊勝美都被原生家庭傷害過,誰更讓人心疼?
    近年來關於家庭的影視劇屢見不鮮,只要講到家庭的,一般都會提到重男輕女的主題,例如《歡樂頌》、《都挺好》以及孫儷主演的《安家》這類影視劇作品,代表人物分別是樊勝美,蘇明玉,房似錦,這三個女生都被原生家庭狠狠傷害過
  • 當樊勝美遇到蘇明玉,既然都辛苦,不如換條路
    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孩子註定是吃苦最多,最受委屈的那一個。我的一個大學同學小花,曾經就說過,誰娶樊勝美這樣的姑娘,誰倒黴,一心只想用嫁個有錢人來解決自己的原生家庭問題,當個撈女,寄希望於她人,註定過不好。因為,在她的家裡,就有一個樊勝美,就是她的嫂子。
  • 為什麼蘇明玉成了明總,樊勝美卻只能是樊大姐?
    初看《歡樂頌》的時候,總有人問樊勝美為什麼成不了第二個安迪。其實,吉吉覺得樊勝美這個角色和安迪不太一樣。但和《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卻很像。那麼,樊勝美為何成不了蘇明玉呢?再看蘇明玉立馬不一樣。就她自己所說,我們做銷售的見過三教九流。確實如此。蘇明玉對於人情世故的精通不低於樊勝美。但她恰恰能把這些用在工作中。無論是找孫副總走後門,蒙太來找茬,應付來要貨的肖總,收服小蒙,以及幫蘇明成和周姐和解。樁樁件件,都顯示她的高情商。
  • 前有樊勝美後有蘇明玉再有房似錦,女孩子的命運為何這樣悲慘?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歡樂頌)裡那個被自己母親和哥哥吸血的樊勝美吧!)(都挺好)裡蘇明玉作為公司高層在商場上雷厲風行卻擺脫不掉過往的隱影。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蘇明玉是某集團的銷售總經理,名副其實銷售天才,她所在行業是各行業必不可少的那個環節,所以多金是必然的,而房似錦不一樣,房似錦雖然自稱「沒有我房似錦賣不出去的房子」,但畢竟和蘇明玉那個行業無法相比,況且蘇明玉的錢都在自己手裡,而房似錦的錢壓根就不在自己手裡,一旦她有一點點錢,潘貴雨就會去向她討要回來,要供養弟弟上大學,養父母給弟弟買房子,總之被全家人「吸血」,哎,看電視劇的時候真是讓人氣得牙痒痒
  • 蘇明玉為什麼沒有變成樊勝美?是因為兩人的人生目標不同
    文/李海軍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明玉為什麼沒有變成樊勝美同樣的出身,相似的經歷,類似的生存環境,蘇明玉的經歷不比樊勝美好到哪裡去。同樣兩個人都有個不省心的哥哥,不同的是蘇明玉比樊勝美還多了一個哥哥。相對於樊勝美那個只知啃老,但不會打人的哥哥來說蘇明玉的兩個哥哥不但啃老,還會動手打妹妹。
  • 蘇明玉母親、樊勝美母親和凌霄母親,你會原諒誰?
    1《都挺好》蘇明玉母親 蘇明玉的母親趙美蘭,其實很愛孩子。 長大後的蘇明玉,選擇與原生家庭割裂,靠自己出去打拼一份事業,這可以說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母親 和蘇明玉一樣,樊勝美也生活在一個糟糕的家庭。 樊母除了重男輕女,還要榨取女兒的骨血,餵養自己不成器的兒子。 樊勝美哥哥打架丟了工作,樊母找女兒解決,不解決就電話轟炸;兒子的房子應該由女兒買,兒子的孩子應該讓女兒養;女兒給的生活費,可以全部貼補給兒子。 沒有生活費了怎麼辦?再找女兒要。
  • 相似的原生家庭,樊勝美為何輸給蘇明玉?答案很戳心
    :蔣欣飾演的樊勝美、姚晨飾演的蘇明玉和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她們都是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尤其是母親的自私更是一言難盡。雖然我們常說,人間的悲喜各不相同,但樊勝美、蘇明玉和房似錦的原生家庭所給予她們的負累,卻大體相似。
  • 她是全家眼中的災星,童年就在賺錢,她比蘇明玉還可憐
    親身經歷過重男輕女的生活,被親人壓榨,好可憐作為一個女孩子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成長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因為她們小小年紀就要承擔父母給她們的生活的壓力,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都開始反映重男輕女的社會問題,比如《都挺好》和《安家》等。
  • 房似錦、蘇明玉和樊勝美,如何與原生家庭和解?
    父母重男輕女,不讓她讀書,很小的時候就要出來打工養家,賺的所有錢都被母親榨乾了。房母還貪得無厭,一開口就要100萬,逼得房似錦找上司借錢。》蘇明玉,母親強勢,父親懦弱,蘇母為了讓大兒子蘇明哲去美國留學,把女兒蘇明玉住的房間賣掉,對小兒子蘇明成的花樣索取,有求必應,寵溺有加。
  • 歡樂頌:樊勝美如果擺脫原生家庭,曲筱綃的哥哥連給她提鞋都不配
    每個月工資不少,然而都貢獻給了家庭。有的人拿樊勝美和蘇明玉以及王曼妮比較,壓根是欺負人。樊勝美的父母是很真實的人物角色,而蘇明玉的媽媽更像是工具人。樊勝美的父母確實重男輕女,但並非滅絕人性,他們對樊勝美還是有一丁點感情的,只是不多,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然而這份親情稀薄,稀薄到可以幾乎忽略不計。
  • 《歡樂頌》樊勝美《都挺好》蘇明玉,相同家庭束縛,但差在自愛
    有一次樊勝美的媽媽來到她住的地方躲債,媽媽說了一句話,挺讓人值得深思的。「你屋裡的衣服那麼多,放在以前,都能開當鋪了,你買個飯還要找我要錢。」其實虛榮的本質就是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樊勝美跟她的媽媽一樣,都在等著別人來解救自己。可是樊勝美空長了一張漂亮的臉蛋,即使承受的痛苦幾度瀕臨崩潰,可還是沒清醒到讓自己去找到合適的方法來杜絕這類的事情再次發生。
  • 《都挺好》為中國式「代際傳遞」創傷發聲,重男輕女短期難有改觀
    如果找不回來就是一場災難,找回來就』都挺好』」.《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她們代表了這個時代裡一群特殊的群體,她們關於不幸關於勇敢關于堅強的故事再一次引發深思。 <<都挺好>>以蘇家的家庭故事為主線,講述了蘇母驟然離世後,18歲就與家裡斷絕經濟來往的小妹蘇明玉回家處理喪事,蘇明玉因為與兩位哥哥就老父親的贍養問題引發了蘇家十年的親情積怨
  • 這部倫理劇引起強烈共鳴,《都挺好》在現實生活中未必「都挺好」
    ,但時至今日重男輕女的家庭現場仍是社會熱點。實則對家人之間的矛盾無知無覺,出國十餘年不曾盡孝不說,對家中境況更是一無所知。但明成卻異常敵視妹妹蘇明玉,認為妹妹對這個家庭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甚至當明玉怒斥明成搜刮父母血汗錢時差點對其大打出手。
  • 4年後,重溫《歡樂頌》:樊勝美的悲劇,不是原生家庭的錯
    樊勝美的原生家庭的確很糟糕,父母重男輕女,哥哥嫂子也是拎不清的人。一大家子人都要靠樊勝美養活,以至於她30歲了,賺的錢都拿去填家裡的坑了。可是,樊勝美真的無路可選嗎?為什麼她的家庭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剝削她?
  • 再看《歡樂頌》,樊勝美活不成蘇明玉的原因,真實的讓人細思極恐
    同為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後的產物,為什麼蘇明玉可以成為獨立女性,英姿颯爽?而樊勝美卻只能在有錢的男人之間旋轉,成為眾人口中的「撈女」呢?是啊,都說「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可是為了所謂的登上更好的階層,樊勝美努力的去「掐尖兒」,卻也只是拿身體換錢,換包包,換衣服。
  • 那些在「隱形」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女兒,才是真的欲哭無淚
    阿梅有個大她兩歲的哥哥,作為家中的幼女,她從小在物質上得到的東西並不比哥哥少。所以,在上大學之前,阿梅都覺得自己的父母就像他們自己說的那樣——「我們啊,對兩個孩子從來都是一碗水端平」。「隱形」重男輕女的父母,通常都特別愛面子,在外人面前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重男輕女的,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重男輕女——但實際上,只不過是他們重男輕女的思想和行為比較隱秘罷了。
  • 自己強大才是硬道理——強大後的蘇明玉
    與她相比的就有《歡樂頌》樊勝美,樊勝美後面也有一個全家都如寄生蟲趴在她的身上的家,樊勝美雖被這個家拖累得日子過得艱難,可她卻有兩點沒有做好《1》:對家裡的無理要求,無力說「不」。她沒有蘇明玉的果斷,有直接這個家斷絕關係的勇氣。她如去救一個溺水者一樣,自己被溺水者拖入水底。
  • 《歡樂頌》樊勝美: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到底有多可怕!
    樊勝美雖然漂亮也虛榮,可這並不是她的錯。哪個人不會有虛榮心?錯就錯在她身後那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樊勝美出生農村,有個哥哥。父母重男輕女,家裡什麼活都是樊勝美來做,長大後,樊勝美初來上海,父母沒給過一分錢,相反的,每個月都會問她要錢。已經成家的哥哥整人遊手好閒,樊勝美每月給父母的錢其實都被哥哥拿去了。換句話說,樊勝美一人要養活一大家子人。
  • 重溫《歡樂頌》:做女人千萬別學樊勝美,一定要好好愛自己
    這樣的樊勝美,早已不是他心中的女神。對她,他從來都不夠珍重。可以說,樊勝美從來都沒有好好談過戀愛。她教育邱瑩瑩和關雎爾一定感受戀愛的美好,可她自己都沒好好談過戀愛。曲筱綃父親重男輕女,父母婚姻有問題。但是,她從不缺錢。她不愛學習,不想讀書,但可以出國,去長見識。她回國,她想做生意,她的父母就把手頭的生意給她。她從來不會像樊勝美一樣,因為她不缺錢。電視劇中有一幕,樊勝美去蛋糕店買蛋糕,問老闆最貴的是哪一個。她帶回家,自己吃。那一幕,只有辛酸。以樊勝美的薪水來說,她完全買得起那個蛋糕。但那是她第一次買。因為,她捨不得。樊勝美有太多的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