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個人窮得連床也買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張長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這條長凳上睡覺。這個人很吝嗇,雖然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毛病,但就是改不了。
他向佛祖祈禱:「如果我發財了,我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吝嗇。」
佛祖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個裝錢的口袋,說:「這個袋子裡有一個金幣,當你把它拿出來以後,裡面又會有一個金幣,但是當你想花錢的時候,只有把這個錢袋扔掉才能花錢。」
於是,這個窮人就不斷地往外拿金幣,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有合眼,只見地上從裡到外都是金幣。這一輩子就是什麼也不做,這些錢也已經足夠他花的了。然而,每次當他決心要扔掉那個錢袋的時候,都捨不得。於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著金幣。即使屋子裡已經裝滿了金幣。他還是對自己說:「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錢還在源源不斷地出來,還是讓錢更多一些的時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最後,他都虛弱得沒有把錢從口袋裡拿出來的力氣了,他還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終於,他死在了錢袋的旁邊,而這時屋子裡裝的全都是金幣。
這個窮人雖然拿出來了堆積如山的金幣,卻不知道這些錢只有花掉才是屬於自己的。貪慾過甚,不但是在為自己戴上了一個沉重的無形枷鎖,有時候甚至會奪走你的生命。而這無疑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損失。
02
張三和李四是鄰居,他們都養了幾隻猴子,以耍猴謀生。
張三的生意很火,因為猴子很敬業也很聽話,所以幫張三賺了不少錢;李四卻不行,他的猴子經常消極怠工,還時不時地有猴子逃走。李四請工匠加固了猴舍,還在每個猴子的脖子上都加了一道繩索束縛,但仍然收效不大。無奈之下,他去找張三取經。
在張三家待了半天,李四也沒有發現張三有什麼絕招,對猴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和自己沒有什麼兩樣。然而,到了吃飯時間李四才發現有些不同,只見張三準備了許多香蕉、葡萄等新鮮水果的模型,惟妙惟肖,比真的還多了幾分水靈。吃飯的時候,老張總是先把模型擺出來,然後才拿出真正的水果餵猴子,餵完猴子,就拿起水果模型,向猴子晃一晃,才小心地放回到屋裡。
李四不解地問張三:「你擺這麼多水果模型幹什麼?雖然漂亮,但是既不能又吃不能嚼的啊。」
張三輕輕一笑,說:「雖然不能吃不能嚼,但可以激起猴子的欲望,想著這些新鮮的水果,就有了工作的動力和忍受委屈的理由。所以,我的猴子一般不會逃走,因為一旦逃走,它就永遠失去了擁有這些新鮮水果的機會。」
李四恍然大悟:束縛猴子最好的手段不是勒緊它脖子上的繩子,而是吊起它心頭的欲望,使其貪婪起來。束縛人不也是這樣嗎?
如果有人吊起了你心頭的欲望,你就相當於被別人用繩索束縛住了,戴上了枷鎖,從此自由受限,再也難以自在清明了。
03
在一座森林裡,有幾隻野豬,非常地兇悍,經常威脅到森林邊上的村裡人的安全,但受害最大的是經過森林的人,幾位有經驗的獵人很想捕獲它們,但這些野豬卻很狡猾,從不上當。
一天,一個老人領著一匹拖著兩輪車的毛驢,走進了野豬出沒的村莊。車上裝的是木料和穀粒。老人告訴當地人說他要幫他們捉野豬,早已失望至極的人們不相信,甚至嘲笑他,因為他們認為既然年輕力壯、經驗豐富的獵人都做不到的事,一位白鬍子老頭又怎能做到。
但老頭還是進了森林,他首先尋找到野豬經常出沒尋食的地方,然後就在空地中央撒少許穀粒作為陷阱誘餌。那些野豬起初嚇了一跳,可經不住誘惑,好奇地跑了過去,由領頭野豬開始聞味道,然後猛嘗一口,其他豬也跟著吃了起來。第二天,老人又多加了些穀粒,並在幾尺遠的地方豎起一塊木板。那木板嚇跑了野豬,但是穀粒的美餐,大大地吸引著那些豬,不久,又返回來吃了。這樣,老人每天在穀粒周圍多加進一些木板,每次野豬總會遠離一陣子,但最終還是會走進去吃穀粒。
兩個月後,圍欄做好了,而那些野豬照樣無所顧忌的走進去,最終自然被關在了圍欄裡面。
世界上哪有白吃的午餐啊,天上掉餡餅的地方,地上往往是一個陷阱。貪慾過盛,「貪吃」過甚,最終會引導你走進「圍欄」,再也走不出來,從此失去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