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則,自由與貪慾

2020-09-05 小故事悟大智慧

01

有個人窮得連床也買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張長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這條長凳上睡覺。這個人很吝嗇,雖然他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毛病,但就是改不了。

他向佛祖祈禱:「如果我發財了,我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吝嗇。」

佛祖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一個裝錢的口袋,說:「這個袋子裡有一個金幣,當你把它拿出來以後,裡面又會有一個金幣,但是當你想花錢的時候,只有把這個錢袋扔掉才能花錢。」

於是,這個窮人就不斷地往外拿金幣,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有合眼,只見地上從裡到外都是金幣。這一輩子就是什麼也不做,這些錢也已經足夠他花的了。然而,每次當他決心要扔掉那個錢袋的時候,都捨不得。於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著金幣。即使屋子裡已經裝滿了金幣。他還是對自己說:「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錢還在源源不斷地出來,還是讓錢更多一些的時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最後,他都虛弱得沒有把錢從口袋裡拿出來的力氣了,他還是不肯把袋子扔了。終於,他死在了錢袋的旁邊,而這時屋子裡裝的全都是金幣。

這個窮人雖然拿出來了堆積如山的金幣,卻不知道這些錢只有花掉才是屬於自己的。貪慾過甚,不但是在為自己戴上了一個沉重的無形枷鎖,有時候甚至會奪走你的生命。而這無疑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損失。


02

張三和李四是鄰居,他們都養了幾隻猴子,以耍猴謀生。

張三的生意很火,因為猴子很敬業也很聽話,所以幫張三賺了不少錢;李四卻不行,他的猴子經常消極怠工,還時不時地有猴子逃走。李四請工匠加固了猴舍,還在每個猴子的脖子上都加了一道繩索束縛,但仍然收效不大。無奈之下,他去找張三取經。

在張三家待了半天,李四也沒有發現張三有什麼絕招,對猴子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和自己沒有什麼兩樣。然而,到了吃飯時間李四才發現有些不同,只見張三準備了許多香蕉、葡萄等新鮮水果的模型,惟妙惟肖,比真的還多了幾分水靈。吃飯的時候,老張總是先把模型擺出來,然後才拿出真正的水果餵猴子,餵完猴子,就拿起水果模型,向猴子晃一晃,才小心地放回到屋裡。

李四不解地問張三:「你擺這麼多水果模型幹什麼?雖然漂亮,但是既不能又吃不能嚼的啊。」

張三輕輕一笑,說:「雖然不能吃不能嚼,但可以激起猴子的欲望,想著這些新鮮的水果,就有了工作的動力和忍受委屈的理由。所以,我的猴子一般不會逃走,因為一旦逃走,它就永遠失去了擁有這些新鮮水果的機會。」

李四恍然大悟:束縛猴子最好的手段不是勒緊它脖子上的繩子,而是吊起它心頭的欲望,使其貪婪起來。束縛人不也是這樣嗎?

如果有人吊起了你心頭的欲望,你就相當於被別人用繩索束縛住了,戴上了枷鎖,從此自由受限,再也難以自在清明了。

03

在一座森林裡,有幾隻野豬,非常地兇悍,經常威脅到森林邊上的村裡人的安全,但受害最大的是經過森林的人,幾位有經驗的獵人很想捕獲它們,但這些野豬卻很狡猾,從不上當。

一天,一個老人領著一匹拖著兩輪車的毛驢,走進了野豬出沒的村莊。車上裝的是木料和穀粒。老人告訴當地人說他要幫他們捉野豬,早已失望至極的人們不相信,甚至嘲笑他,因為他們認為既然年輕力壯、經驗豐富的獵人都做不到的事,一位白鬍子老頭又怎能做到。

但老頭還是進了森林,他首先尋找到野豬經常出沒尋食的地方,然後就在空地中央撒少許穀粒作為陷阱誘餌。那些野豬起初嚇了一跳,可經不住誘惑,好奇地跑了過去,由領頭野豬開始聞味道,然後猛嘗一口,其他豬也跟著吃了起來。第二天,老人又多加了些穀粒,並在幾尺遠的地方豎起一塊木板。那木板嚇跑了野豬,但是穀粒的美餐,大大地吸引著那些豬,不久,又返回來吃了。這樣,老人每天在穀粒周圍多加進一些木板,每次野豬總會遠離一陣子,但最終還是會走進去吃穀粒。

兩個月後,圍欄做好了,而那些野豬照樣無所顧忌的走進去,最終自然被關在了圍欄裡面。

世界上哪有白吃的午餐啊,天上掉餡餅的地方,地上往往是一個陷阱。貪慾過盛,「貪吃」過甚,最終會引導你走進「圍欄」,再也走不出來,從此失去自由和幸福。

相關焦點

  • 故事:聽媽媽講六十年代的三則詭異故事
    異事三則:這也是媽媽講給我的聽的,是我大舅跟別人一起耕地遇到的詭事,以前收完糧食,耕地種地都講地裡那個什麼商???這是媽媽簡單跟我說過的幾個故事,暫時只寫了這三個,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總喜歡纏著媽媽給我們講以前她們聽的真實鬼故事。還有很多,有空我理理頭緒慢慢說吧
  • 三則小故事,看古人怎麼處理婆媳關係
    這從下面三則故事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故事1:焦仲卿與劉蘭芝焦仲卿和劉蘭芝故事2:陸遊與唐婉陸遊是南宋著名的大詩人,在詩、詞、文和史學方面頗有成就,可以說,他博學多才、學富五車,是當時最有文化的人之一。但是,就是這麼一位大文學家,在處理婆媳矛盾時,也沒有好辦法,只能屈服於自己的母親。
  • 「貪」惹的禍,因果故事三則!貪在多,不是你的,也沒命享受
    貪心惹的禍,因果故事三則01我初中的英語老師,上課時故意講得很敷衍,逼著學生交錢去她家補課,不去補課的就各種挑毛病。
  • 三則小故事,說透人間大實話
    然而很多人不僅要吃飽,還要頓頓山珍海味;不滿足於當下的生活,還要無休止地追名逐利,這就是貪慾。人之所以在生活中吃盡苦頭,就是因為錯把欲望當作需要。當你把握不好這個度時,請記住: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 三則小故事 說透人間大道理
    然而很多人不僅要吃飽,還要頓頓山珍海味;不滿足於當下的生活,還要無休止地追名逐利,這就是貪慾。人之所以在生活中吃盡苦頭,就是因為錯把欲望當作需要。當你把握不好這個度時,請記住: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 三則小故事 說透人間大實話
    然而很多人不僅要吃飽,還要頓頓山珍海味;不滿足於當下的生活,還要無休止地追名逐利,這就是貪慾。人之所以在生活中吃盡苦頭,就是因為錯把欲望當作需要。
  • 三則小故事,說透人間大實話!
    然而很多人不僅要吃飽,還要頓頓山珍海味;不滿足於當下的生活,還要無休止地追名逐利,這就是貪慾。人之所以在生活中吃盡苦頭,就是因為錯把欲望當作需要。當你把握不好這個度時,請記住: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 自殺還是她殺成了不解之謎,一個瞬間的念頭一份貪慾毀了兩個家庭
    自殺還是他殺,成了不解之謎,一個瞬間的念頭,一份貪慾毀了兩個家庭好多年後聽說流落在他鄉的一家四口生活囧迫,妻離子散,再後來男主人身體抱恙去世了,其中一個孩子回來了,兩家的恩怨也是上一代的事,也為此付出了代價,於是不了了之了這件事的發生真的是悲劇,如果介紹人沒有貪慾那點好處費
  • 西遊記白龍馬的慘死過程:躲過了妖魔鬼怪,卻沒躲過人間的貪慾
    被安置在陰暗狹小馬棚生活的白龍馬,不僅失去了往日的自由,連居住的環境也得不到保障,環境十分髒亂差,處處散發著惡臭味。除了吃住不好,白龍馬每天還需要接待大量的遊客,因為在它的馬廄面前,人們早已為它立好了招牌:西遊記白龍馬。
  • 「民國奇聞」 茅山鬥降頭——法術故事三則
    茅山法術在民間有許多奇異傳聞,近日偶閱民國年間的舊報紙,在其中見到數則茅山法術故事,頗為精彩有趣。從中選出三則,其一是茅山對茅山,其二是茅山鬥降頭,其三是茅山鬥廟神。三則故事作者不同,所述對象也各有異,但都從不同角度反映出茅山術與民俗文化之間的關係,十分難能可貴。因此整理出來與感興趣的朋友分享一下。
  • 一把壺連讓數人喪命,有人說它是巫壺,卦師卻說他們之死因為貪慾
    一把壺連讓數人喪命,有人說它是巫壺,卦師卻說他們之死因為貪慾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 徐小茂說出了「巫壺」的故事,老卦師聽完搖頭一笑,沒有答話。 這夜,街上人聲鼎沸,徐小茂一個骨碌爬起來,從窗子向外望去,只見外面火光連連,攢動不止。徐小茂不禁一怔,肯定是黃豹子下山了。黃豹子是陳州牙山的土匪頭子,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下山來掠奪商民的財物,此人心狠手辣,不順從他的人都難免一死。徐小茂縮在床下,祈禱黃豹子能繞過自家,可這時房門隨著一聲巨響,被踹翻了。
  • 清代奇事三則:惡犬弒主、瓜中大蛇、趵突泉怪
    以上三則清代奇聞分別出自清代文言集《翼駉稗編》、《聞見異辭》、《野客濫語》,至於真假,無從考證
  • 《管道的故事》:財務自由的第一步,是建立好自己的「管道」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什麼?那就是,每個想獲得財富自由的人都得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管道,不然你就只能淪為提桶者,一輩子成為時間與金錢的奴隸。講述這個故事的人是美國的企業家、營銷大師貝克·哈吉斯,他擁有多家快速成長的公司,經常四處演講傳播財務自由精神與自由發展之道。
  • 故事:自由落體.
    「常規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為零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理想狀態下的物理模型。」如你所見。2017年6月15日的18點59分,我站在白馬大廈37層的陽臺上。一棟棟高樓矗立在眼前,樓後面是山,山上是天,天邊飄著雲,雲裡穿梭著客機。我想跳下去,以自由落體的方式。一切如你所見。
  • 自由是艱難的,但卻是人人都嚮往的
    在突然之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狹隘,原來自己是一個被裝在套子裡的人,我習慣性的用世俗的標準去評判著她,而卡門分明是一個「不自由,毋寧死」的人。當然,她是不可能存活在現實社會中的,因為存活下來的是受到道德、教育、法律約束,變得循規守矩的一類。卡門是一種意志的象徵,自由的意志。
  • 為什麼要財富自由?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先聽我講個故事。 提桶人和管道人的故事 義大利的小山村有兩位名叫柏波羅和布魯諾的年輕人。 一天,村裡決定僱傭他們倆把附近河裡的水運到村廣場的水缸裡去。村裡的長輩按每桶一分錢的價錢付錢給他們。
  • 《生死疲勞》:荒誕不經的敘事手法 民間故事和社會歷史交融呈現
    莫言說,佛教認為人生要想擺脫令人痛苦的六道輪迴,最高境界是成佛,而正因為人有貪慾,才很難與命運抗爭,在生死中輪迴。在他們的「交談性敘述」中,主要講的是藍臉的單幹故事。藍臉在解放前,是西門鬧家的長工;土改中分了房屋、土地和老婆。他反對走集體化道路和加入合作社,自己在外面搞單幹。藍臉搞單幹的理由很簡單,僅僅是出自人的自由本性,他說「是沒有什麼意義了,我就是想圖個清淨,想自己做自己的主,不願意被別人管著!
  • 故事|他放縱不羈,最後自帶枷鎖,獲得真正自由
    王自由其實並不自由,這不是他的真名,是經過多次醉酒放浪形骸之後,一幫損友給他起的外號,不過王自由喜歡這個別名。他任性、隨意、不計後果。 星期天王自由媳婦劉彤和孩子回來,不見王自由,給他的朋友打電話,也找不到王自由。 過了一周,不見王自由,單位領導電話打到王自由媳婦手機上,讓王自由儘快上班。 一個月,依然不見王自由。
  • 泰戈爾的這個故事你看懂了多少?但現實中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前不久,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個叫衛裡斯的名人,因為覺得一如既往的生活太乏味、太枯燥。於是在某一個早晨,衛裡斯走在石頭鋪成的路中央,向著周圍大喊著:「來僱我吧。」其實,這個故事是來自泰戈爾的改編,我想讓更多的人,能夠通俗易懂地看到這個故事。故事中,衛裡斯先後遇到了象徵權力的國王、象徵金錢的老人、和象徵美麗的女人。但是衛裡斯都一一拒絕了他們「僱」衛裡斯的條件有至高的權勢,也有可觀的財富,更有讓男人難以拒絕的美麗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