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最應該改編的角色應該是他

2020-09-23 HALO特別先生

楊戩這個名字大家應該很熟悉。

小編最早了解這個人物是初中的時候,在爺爺收藏的一本封神演義裡看到的。

那本書至今猶在,裡面是這樣描寫的楊戩:

當時的西岐被四天王圍城,因此姜尚下命,固守西岐。

一日,子牙正在軍中商議軍功大事,忽報:「有一道者來見。」子牙命:「請來。」就見這道人,頭戴扇雲冠,身穿水合服,腰束絲絛,腳登麻鞋,至簷前下拜,口稱「師叔」。子牙曰:「哪裡來的?」道人曰:「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姓楊,名戩。奉師命,特來師叔左右聽用。」子牙大喜。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楊戩其實不是大家內心中想像的那樣威嚴的形象。相比哪吒,他更像是一個有志青年的形象。

正義,正直,有智慧,有本事。

每次他一出場就像是救星一般,沒有他擺不平的事情。

他見到姜子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姜子牙摘去免戰牌,直接對陣四天王,書中便是這樣描寫的:

子牙命楊戩出城,哪吒壓陣。城門開出,楊戩出馬。四將見西岐城內一人,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帶扇雲冠,道服絲絛,騎白馬,執長槍。

魔禮青曰:「來者何人?」楊戩答曰:「吾乃姜丞相師侄楊戩是也。你有何能,敢來此行兇作怪,依仗左道害人。眼前叫你知吾利害,死無葬身之地!」縱馬搖刀來取。四將圍將上來,把楊戩裹在垓心,酣戰城下。

楊戩曾練過九轉元功,七十二變化,無窮妙道,肉身成聖,封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真君就是這麼來的。

神兵和法寶:

三尖兩刃刀:也稱二郎刀,主要功能為挑和刺,是長柄安上像劍一樣的雙刃尖刀的長兵器,雙刃刀的前端呈三叉狀。

只見閃閃灼灼,一口三尖兩刃刀,(《封神演義》)

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西遊記》)

金弓銀彈(彈弓)——弓形彈弓,不僅用於戰爭,還用在日常的打獵中。

《封神演義》:「彈弓在手,隨手發出金丸」。

《西遊記》:「二郎即取金弓,安上銀彈,扯滿弓,往上就打」。

太阿劍:鋒利無比,能斬萬物。

出自《元楊景賢西遊記雜劇》:「不周山破戮天吳,曾把共工試太阿。」

開山斧:威力巨大的神器,一斧下去,地動山搖,有劈山之能。

出自《二郎寶卷》:「開山斧,兩刃刀,銀彈金弓。

縛妖索:看似一條簡單的繩索,但卻法力無邊,可以自動捆縛妖魔,捆上就跑不了。

出自《二郎寶卷》:「縛妖索,斬魔劍,八寶俱全。」

斬魔劍:斬妖除魔的寶劍。(《二郎寶卷》)

趕山鞭:具有無邊法力,一揮間天崩地裂,山搖地動,可以操縱土地和山巒,驅趕群山,讓山脈順著鞭勢移動。

山河社稷圖:承女媧補天造人之功德所化。女媧娘娘拿出此物,助楊戩抓了袁洪

出自《封神演義》:女媧曰:「.....吾將此寶授你,可以收伏此惡怪也。」

等等一系列的法寶。

而楊戩作為中國神話中出場最多的武將之一,在封神演義中敗過的次數極度有限。

唯一吃虧過的就是被三霄娘娘用混元金鬥捉入九曲黃河陣中。

要知道,文殊等十二真人都被拿住,最後是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出面才擺平。

而被大家熟知的《西遊記》中,對楊戩也全都是誇讚之詞:

儀容清俊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

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

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鋋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

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

為此,小編也特意搜集了很多關於楊戩的資料,很多,但是不能一一講明。如下:

清朝,《封神演義》,這個版本標明楊戩為三隻眼。

楊戩一出場,但見他。

頭戴臥龍冠一頂,水合道袍身上穿。

黃絨絲絛腰中縛,足登雲履顏色鮮。

背後斜橫雄龍劍,人品相貌正又端。

面刀敷粉牙似玉,鼻梁高正似膽懸。

立生一目三隻眼,額下風飄三綹髯。

凜凜身材有一丈,仙風道骨不非凡。

來到廳下打稽首,口尊師叔請聽言。

我本在玉泉山上金霞洞,跟隨著玉鼎真人道法傳。弟子楊戩奉師命,到此效力在軍前。家師不久臨凡界,來應劫數登循還。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席方平》中講述席方平父親被陰間貪贓枉法的閻王所害,席方平上天界向二郎神伸冤,公正廉明的二郎神審明案情,依法判決,將閻王、郡司、城隍關入囚車,沒收羊某全部土地交給席方平,以償其孝心。席氏父子冤情得以昭雪,還陽增壽。原文:「世傳灌口二郎為帝勳戚,其神聰明正直,訴之當有靈異。」

宗教的《二郎寶卷》中便也交代了楊戩的出身:

二郎神的父親楊天佑是上天「左金童臨凡」,為確州城內書生。母親雲花女戀舊情下凡與楊天佑私配成婚,生下二郎真君,因違犯天條,被壓於太山之下。後來,二郎神得到天上鬥牛宮西王母的指點,「擔山趕太陽」,劈山救出母親雲花女。

所以,在這裡小編想說的是,有很多像是楊戩一樣的封神演義人物,不要說起《封神演義》就只知道哪吒。

動漫改編終究是改編,有機會還是要讀一下正版的《封神演義》它裡面所講述的,比那些動漫世界要有意思的多。

另外,在《封神演義》裡,敖丙是被哪吒抽了龍筋給他爹做腰帶的。在動漫裡卻成了兄弟,還挺厲害。

謝謝大家,我是HALO特別先生,我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中,最不該死的幾個角色
    封神演義,一部集歷史演義、浪漫主義、神話故事為一體的多維度章回體小說,以武王伐紂為引子,講述了闡教和截教神仙打架,為昊天上帝選神職人員的故事。文中數百位長相各異,法力各異,法寶各異的神仙,以及上百位活靈活現的凡人,他們在有限的篇幅中各展本事,演繹了一場浩大的史詩級壯歌。
  • 為什麼說《封神演義》在某種程度上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
    近幾年各種以古典名著和知名小說為基礎的改編作品層出不窮,其中以四大名著和《封神演義》為基礎的改編作品數量極多。有意思的是,《封神演義》的改編作品的好評好像要多於改編四大名著。那麼《封神演義》為什麼要比四大名著更適合改編呢?
  • 封神演義中的四大陣法,都出自截教,應該如何排名
    在玄幻小說中,陣法幾乎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封神演義》中也是如此,雖然只出現了四次陣法比拼,卻串聯出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封神中的四大陣法分別是十絕陣、九曲黃河陣、誅仙陣和萬仙陣。嚴格來說應該是十三種陣法,十絕陣為金鰲島十天君布下的十種不同陣法。
  • 封神九聖,實力地位應該怎麼排,誰是第一
    《封神演義》以姜子牙助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為歷史背景,描寫了一段精彩絕倫的上古神話,以玉虛宮元始天尊為代表的闡教和碧遊宮通天教主為代表的截教諸仙為主,還有人教天上老君,西方教接引準提,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
  • 封神演義十大高人排行榜
    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封神演義大概就是演繹了這樣一個因果循環的故事,因為紂王的一次大不敬,高高在上的女媧娘娘發雷霆之怒,一句話直接讓強大的大商王朝氣數將盡,而後封神榜一出,令無數英雄、道人都命喪這場浩劫當中,而凡人更遭殃,一場大戰便有幾十萬人的傷亡。然而,那些高高在上的頂層人物,基本都已修成萬劫不復的金身。
  • 《封神演義》和正史裡的姜子牙,是怎樣的形象
    今年的十月一日,動畫電影《姜子牙》正式上映,雖然本文的關注重點並不在《姜子牙》到底有沒有講好中國故事上,但《姜子牙》對歷史和《封神演義》的大膽改編卻十分的吸引筆者的注意力,譬如說出任最終反派的天尊,在《封神演義》中可是和老子是同門師兄弟法力深不可測的元始天尊,號稱是「奉天承運御道統,總領萬仙鎮八方」,結果在電影裡卻成了心機深沉精於算計道貌岸然的反派人物。
  • 《封神演義》之真假蘇妲己(上篇)
    在《封神演義》書中第四回講到,蘇護妥協答應送女進宮,一家人含淚告別之後便帶著女兒蘇妲己一行人馬趕往朝歌,蘇護此番乃是戴罪之身,自然路途耽誤不得,一路前進,行至恩州時,天色已晚,有恩州驛丞接見,安排住宿問題,雖然驛丞勸告過蘇護此地鬧過妖怪,住不得,不過蘇護身為一州之候且一身正氣,又有不凡的武藝,豈會懼怕妖精邪魅。
  • 《封神演義》揭秘他的王牌黑天眼
    《封神演義》這部電視劇雖然沒有青春偶像劇那般的浪漫故事,也沒有瓊瑤劇的深情,但是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視劇。楊戩和妲己這些角色都演出了自己的特色。大家都知道楊戩的身影出現在很多的電視劇當中,他演過封神榜,演過西遊記等等。大家對楊戩的印象大概就是他的第三隻眼睛,而在封神演義當中,也正是因為他的第三隻眼睛,所以從他出生開始他的命運就被決定了。有人說他是一個禍害,可是在她母親的眼裡那就是她最愛的孩子。
  • 老瓶裝新酒:《封神演義》改寫5個上古「大神」,莫非穿越了?
    在《封神演義》中,有很多神仙,有的來自宗教,有的來自民間信仰,當然也有作者自創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還有5個來自上古神話的「大神」。他們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分別是女媧、黃帝、伏羲、神農和盤古。至於在各傳說中,女媧最為人熟悉的故事有二,一則是《太平御覽》中女媧「以黃土造人」的傳說,另一則是《論衡》中女媧「以五色石補天」的故事。在《封神演義》的情節描述中,紂王「以淫詩褻女媧」,可以說是啟動商王朝走向滅亡的「導火線」。
  • 《封神演義》中最悲劇的截教弟子,擁有萬年道行,卻被蚊子幹掉了
    小時候一直喜歡追一部劇,名為《封神演義》,片中的劇情深深的吸引了我,裡面的封神大戰真的讓人大呼過癮。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兩個角色,一個是小編認為截教中最悲慘的人物,一個卻是只蚊子,其中有什麼故事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與《封神演義》相關的未解之謎,至今無人知曉
    今天我們對「封神榜」的故事可謂耳熟能詳,姜子牙、土行孫、妲己等傳說中的人物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和中國語言中符號性的存在。但是封神傳說的「原著」《封神演義》,讀過的人卻可能不多。下面筆者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本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古典小說。
  • 《封神演義》中肉身成聖的人
    《封神演義》:李靖原是商朝的陳塘關總兵,後為周朝的中軍元帥——最終成為掌管十萬天兵天將的託塔天王,住天宮(雲樓宮、昆沙宮)。常見於明代多部古典神魔小說的記載裡,如《封神演義》、《西遊記》等;以及元明之間的宗教神話典籍《三教搜神大全》。
  • 看過原著《封神演義》,怎麼感覺哪吒一伙人三觀不正?
    不開玩笑,《封神演義》全書的基本邏輯就四個字:封建迷信。從第一回「紂王女媧宮進香」開始,整本封神演義裡每一個人物頭頂上都懸著一把利劍——叫做天命。這裡最簡單的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告天文,明明白白地承認蒙元為正統: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蒙元侵宋正義嗎?沒人會認為他正義的,朱元璋更不會。
  • 《封神演義》:成人世界的暗黑神話
    》都已經被改編得很善良,而原著《封神演義》簡直堪稱成人世界的暗黑神話。大師兄是鼎鼎有名的太上老君,二師兄是元始天尊,創立的闡教,《封神榜》裡的正面人物幾乎都出自闡教;三師弟是通天教主,創立了截教,教徒眾多得令人眼珠子都要紅那種,但比較倒黴,封神演義開始後,他的教徒幾乎都成了反派。
  • 《封神演義》中最令人唏噓的神仙——雲霄仙子
    《封神演義》以武王伐紂為藍本,以闡截兩教鬥爭來,講述天道。而在這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最令人唏噓的無疑是三霄當中的雲霄仙子了。之所 以說,雲霄最令人唏噓,是因為她已然超脫了生死,快到準聖級別了。而她的德行和氣度,也確實配得上仙子的境界。在他大哥第一次上山接借混元金鬥和金蛟剪時,她的一番話,頗有道理也顯得很有主見:「大兄,此事萬萬不可。昔日三教共議,並押「封神榜」,吾等具在碧遊宮。我們截教門人,「封神榜」上頗多,因此禁止不出洞府,只為此也。」
  • 以殷商為背景的《封神演義》,為何會出現「陳塘關總兵」這樣的明朝官職?
    無論是在志怪小說盛行的明清,還是在娛樂業發達的今天,《封神演義》自問世以來,受歡迎程度毋庸質疑,穿梭數百年光陰,《封神演義》仍然是很好的IP,去年大火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就源於對《封神演義》的改編。
  • 最經典的《封神榜》,服裝風格太大膽超前,主演都不意思穿!
    但由於筆墨集中於唐僧師徒四人的身上,因此並沒有將其完善,更多的只是充當一個工具人的角色。但在後來成書的《封神演義》中,作者就以《西遊記》為基礎,完善了這個神話體系,並為之書寫了一段盪氣迴腸的背景故事。作為人氣極高的古典小說,《封神演義》自然也和四大名著一樣,被改編成了影視劇作品。
  • 《封神演義》十大巨頭令人驚豔,那麼他們的實力究竟如何?
    導語《封神演義》作為我國經典長篇小說一直備受人們喜愛,其中精彩的打鬥場面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提到打鬥,讀者往往會情不自禁的關心起各位主角的實力,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封神演義》中各教聖人的實力以及他們的武力值排名。
  • 從古典籍中探尋《封神演義》的歷史原貌
    如果同我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相比,成書於明代的《封神演義》無論是文學水準,還是思想境界,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其中,最主要的莫過於《尚書》、《詩經》、《史記》、《竹書紀年》等,這些資料也是作者在創作《封神演義》過程中,重點參考的文獻資料。
  • 如果把《盜墓筆記》和《封神演義》連起來看,周穆王就是連接點
    現在的影視圈,熱門小說改編成影視劇非常熱門,很多人氣很高的小說都改編成了電視劇。當然更多的原因還是娛樂圈現在人太多了,科班出身的、非科班出身的,學過的、沒學過的都能去演戲,只要有流量,乾瞪眼就可以。所以小說改編成劇本就成為了一個捷徑,能快速出劇本。不然如果原創劇本的話,劇本沒寫好呢明星的熱度已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