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聊齋《牧豎》:二牧童分捉狼崽,一母狼疲於奔命

2020-10-03 每日解說

詩曰:

狼子呼嗥踞樹巔,老狼樹底走盤旋。

休言蠢類無知識,舐犢私情亦可憐。

聊齋先生

有兩個牧童在山中放牛,偶然發現一處狼窩,悄悄摸進去看時,見窩裡有兩隻小狼,於是商量著各捉一隻。

出了狼窩,他們帶著小狼分別爬上了附近的兩株大樹,兩樹之間相距十餘步。

不久,母狼覓食回窩,驀地發現小狼沒了,失裡慌張竄了出來,四下眺望。

一個牧童坐在樹杈上,見母狼急得團團亂轉。於是故意扭動懷中小狼的爪子耳朵,小狼吃痛,低聲嗥叫。

母狼聞聲仰起頭來,見到自己孩兒就在他手中,不禁發怒,奔到樹下呲牙咧嘴,躍躍欲上。

另一牧童見狀,也看樣學樣,母狼聽到另一個孩兒叫聲,忙四面環顧,豎耳傾聽,果然發現在另一株樹上,於是先丟下這邊,急奔到那邊樹下,連抓帶嗥。

於受萬《聊齋全圖》之牧豎

前一樹上的牧童更覺好玩,又拿捏手中小狼,母狼又趕忙奔回。如此反覆,二牧童興致愈濃,愈是把弄小狼,令它們持續發聲。

母狼愛子情切,急如熱鍋上的螞蟻,兩邊奔走,邊跑邊嗥,彷徨無計。

這樣來回跑了百十趟,母狼腳下漸漸慢了,嗥叫聲也低了,終於一跤栽倒,再也不能動彈。

二牧童又攀折樹枝丟它,見母狼果然一動不動,這才小心翼翼溜下樹來細看,母狼已經氣絕。

聊齋先生說:有些豪強人家的子弟,動輒舞刀弄劍,氣勢洶洶,像要吃人似的,而那些引逗他們發怒的人,所幸關閉門戶,遠遠躲開,眼不見為淨。這些豪強子弟喊得嗓子啞了,站得雙腳麻了,還沒見著半個人影,卻以為人人懼怕他們的威風,於是就以英雄豪傑自居。卻不知這不過是禽獸蠢笨之威,被人家當猴耍而已。

舐犢情深,母性天然,人與禽獸都是如此,可惜這母狼救子心切,疲於奔走,最終搭上了自己性命,而小狼猶懸在牧童手中。

二牧童頗有智謀,卻也犯險,假若洞中非止小狼,豈不有去無回?假若回洞非止一狼,你在樹上它無計可施,它在地下,你也不敢下來,長此僵持下去又無外援,後果又會如何?這就不敢設想了。

此處權當一則小小故事去看,凡遇事還是應當審時度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處置,不可不加變通地照葫蘆畫瓢。

牧童

來源:素材選自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在人和狼的對決中,蒲松齡堅定地選擇了人,而不是人性
    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於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輟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前樹又嗚,又轉奔之。
  • 聊齋故事:寡婦求獵戶將狼崽還給母狼,三年後母狼蛇口救寡婦之子
    張獵戶告訴她,身後有一匹母狼在尋找她的孩子,由於懼怕自己所以一直不敢現身。張獵戶說完用手指了指吳氏手中的「狗崽」。原來,這是一隻狼崽,母狼一直在身後伺機救回她的孩子就這樣一直到徐強六歲,一個月總能撿到一、兩隻野兔。
  • 故事:他摔死了小狼崽,母狼的一生都在報仇,他和母狼卻成了夥伴
    晚上,母狼來扒門,討要小狼崽而不得,早上離開時,將豬圈裡的小豬咬死了。古風早上起來,發現了血肉模糊的小豬,衝動之下,將兩隻小狼崽摔死在大路上。這一下,古風和母狼的梁子算是徹底地結下了。母狼剩下的歲月,就是為了報仇而活著。古風防止母狼的報復,將豬圈雞籠加固,晚上睡覺時,將門窗緊閉。幾乎每隔幾天,母狼都會在黑夜裡光顧古風的家,發出幾聲帶著哭腔的叫聲。有時候,它會撞著古風的家門,騷擾到天亮才離開。
  • 白話聊齋之牧豎
    兩個牧童,走入深山,到一個狼穴,狼穴中有兩隻小狼。倆牧童商量一人捉一隻。倆牧童一人爬上一棵大樹,兩棵樹相距幾十步。少頃,大狼回到狼穴,沒有看到兩隻小狼,驚慌失措。牧童在樹上,扭捏小狼的蹄子,耳朵。小狼吃痛,發出痛苦之聲;大狼聽到聲音,仰頭一看,大怒,跑到樹下,一邊狼嚎,一邊往樹上爬。
  • 少年,敢擼狼嗎?
    這個蒲大膽,除了寫鬼故事,還寫小孩子去抓狼。古代的小朋友有這麼勇敢的嗎?狼穴都敢入,調皮搗蛋到野外去了,這也太熊孩子了吧。放到今天,去動物園的小朋友,遠遠看著那些兇猛的動物都怕得不行。至於擼狼,估計只能在手機遊戲裡過過癮吧,哈哈。
  • 一隻以德報怨的母狼
    書中暗表:那裡是什麼小狗,分明是兩隻小狼崽,因為年輕再加上狼崽小分不清。等抱回家老人們一看才知道是狼。這時候有一老者言道:」快把它扔掉,最好是村南河裡,要不然晚上它會聞著味道找來的「。小兩口一聽不知所措,忙要去扔狼崽暫且放下不說,咱們還是說說狼是怎麼回事吧!狼,是一種團隊精神特別強的物種,尤其在捕獵時,分工很明確,前哨,左右翼,斷後都有專狼負責。
  • 小說:獵戶打回一頭狼,狼竟跪著流淚,放生後跟著狼發現驚人真相
    獵犬一看到那受傷的母狼跟那一窩小狼崽的時候,就立馬發起了攻擊的姿勢。母狼緊張地將所有的狼崽護在身後,然後呲著牙。江延對著獵犬大喝一聲:「嘯天,退下!」獵犬聽到命令,連忙退了下來。母狼依然還是很緊張地盯著江延看著。他對著母狼揚了揚手中的袋子,說道:「別怕,我是來救你們的。」
  • 故事:獵人救狼崽一命,晚上兒子被母狼叼走,第二天才得知狼救了他全家
    在一處大山深處中生活著一位獵人,他名叫秦山,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在他小的時候就生活在大山之中,那時候他的父親也是一名獵人,因為四周都是大山,所以他們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在山裡種地為生,在父親在世的時候,父親就經常帶著他一起出門打獵。
  • 撞死在洞口的母狼
    這是一隻瘦得皮包骨頭的母狼,肚子癟得幾乎只隔一層皮,身上的肋骨歷歷可數,乳頭皺巴巴地朝下吊著,好像已經皸裂。憑祖父的經驗,他一眼就看出這是一隻哺乳期的母狼,已經很長很長時間沒有吞食獵物了。很遠,祖父便聽到了母狼和狼崽的哀號。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祖父叫停了黑子,選擇一個能夠看清洞裡情況的地方停了下來。母狼已經意識到了危險,朝祖父望了望,轉過身,把幼崽全部趕到了洞穴的深處。爾後,母狼走到洞口,竭力用自己的身體把穴口掩實。說到這兒,祖父強調:「這隻母狼既沒有決一死戰的意思,也沒有棄洞而逃的想法。
  • 他養大黑狼崽,突發野性被趕走,多年後黑狼卻救他一命
    半路上,幾個人被一對大狼攔住了去路,他們嚇得狂奔而逃,但那對大狼只對姓王的窮追不捨,直到將他撲倒咬死才罷休。原來那姓王的摔死小狼崽後,留下了身上的氣味,狼崽的父母牢牢記住了,雖然時隔三年,一直都沒有忘記復仇。」楊柏林聽完,渾身一激靈,才戀戀不捨地將小狼崽放回狼窩。楊柏林和他爹用最快的速度割完了糝子,然後把穆子裝上車,就趕緊推著穆子回家了。
  • 獵人抓只狼崽,兒子偷偷放走,十年後兒子打獵遭襲,狼王來報恩
    獵人抓只狼崽,兒子偷偷放走,十年後兒子打獵遭襲,狼王來報恩很久以前,在大山深處住著一個獵人,鄉親們都叫他旺財。說到旺財,鄉親們都佩服他的打獵技術,每次出門打獵,旺財總是收收穫頗多,不過旺財心地非常善良,經常把打來的獵物分給鄉親們,這讓旺財在村裡人緣極好。
  • 故事:老婦好心替母狼接生,一年後,母狼卻帶著小狼下山咬死她的兒子
    ,但狼崽卻是倒著出來的,只生出半截,卡在了產道口上,母狼吃痛,渾身顫抖著嘴裡嗚咽有聲。看到母狼痛苦的樣子,徐氏不由得想起自己生張迅時的情景,不禁暗地裡嘆了口氣,傳宗接代雌性承受了太多痛苦,人是如此,畜生也是如此呀。徐氏的母親活著的時候是遠近出名的穩婆,徐氏耳聞目染,也學會了接生之術,看到母狼因為難產而生不如死,不由得動了惻隱之心,當下大著膽子對母狼說:「我可以幫你接生,但你可不能咬我,如何?」母狼頗有靈性,它仿佛聽懂了徐氏的話一般,對著徐氏連點了三下頭。
  • 為何母狼要這麼做?
    獵犬一看到那受傷的母狼跟那一窩小狼崽的時候,就立馬發起了攻擊的姿勢。母狼緊張地將所有的狼崽護在身後,然後呲著牙。何柏對著獵犬大喝一聲:「小黑,退下!」獵犬聽到命令,連忙退了下來。母狼依然還是很緊張地盯著何柏看著。他對著母狼揚了揚手中的袋子,說道:「別怕,我是來救你們的。」
  • 故事:蓮蓬鬼話:墳前狼
    這天,寒冬的早上,老人依然起床去後山裡拾柴,後山是有狼的,所以每次老人去都會帶上別人給的獵槍,腰間別上砍刀,全副武裝起來。來到後山不久,老人就聽到了嗷嗷直叫的小狼崽聲音,老人頓時一臉的警惕,急忙拿起獵槍,尋聲看去,一隻母狼和四隻小狼崽盡收眼底。
  • 聊齋故事:哈裡村雪夜遭劫找到兇手後放其離開,一年後收穫福報
    順著腳印找到一個小山洞,山洞裡幾隻小狼正在分食李玉的羊,在山洞外不遠處的母狼注意到了來人,齜牙咧嘴慢慢靠近山洞,擋在山洞前面,想嚇退李玉等人。李玉大怒,拿著鋤頭就要上去打狼,卻被同行的鄰居拉住了,告訴他竟然羊已經死了就算了吧。李玉也發現狼媽媽帶著幾匹小狼確實不容易,要不是因為天冷沒有食物,它也不會冒險來山下找食物。
  • 樵夫砍柴救下小狼,不料母狼來尋小狼,樵夫的選擇出乎意料
    最近山上多了不少狼,但是迄今為止沒有聽說過狼傷人的事件,而且有狼的存在,野兔也少了不少。走到半路時,突然看見一堆馬糞。王毅走上前去,發現這堆馬糞在不斷晃動。王毅從跨間抽出砍柴刀,扒開那堆馬糞,發現兩隻小狼崽。小狼顯然被憋了很久,好不容易呼吸到空氣,喘得十分厲害。王毅小心翼翼的捧起小狼,揣到懷裡面。砍了一會兒柴,便回到了家裡。幾個孩子發現小狼崽,開心的跑了過來。發現狼崽身上的臭味後,又嫌棄的走開了。王毅笑了笑,拿了個水盆走到門口。
  • 故事:父女山裡打柴,好心放過受傷母狼,十天後群狼進村咬死父親
    這日阿花和父親進山打柴,經過一個山谷竟然發現一頭負傷的狼。狼斷了一條後腿,鮮血淋漓的,一臉絕望地看著阿花父女。父親大喜,掄起扁擔就要砸死這頭負傷的狼,阿花卻一把拉住父親的手,不讓他打狼。父親不解,阿花兩眼流淚,指著匍匐在地上的狼說:「這是一頭正哺乳的母狼,您要是把它打死了,小狼就要餓死了。爹,阿花早早就沒了母親,我不想小狼也跟阿花一樣,您饒了母狼的性命吧。」
  • 聊齋故事——狼之二
    聊齋故事——狼之二一個屠夫賣肉晚歸,擔子中的肉已經賣完,只剩骨頭。中途遇見兩隻狼,遠遠的跟著他。看到這兩隻狼,屠夫很害怕,於是,屠夫就把骨頭扔給狼一根。其中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而另一隻狼仍然跟著屠夫;屠夫又投了一根骨頭,後狼停下而前狼又至;但擔子中的骨頭已經給狼投盡了,而兩隻狼並駕齊驅跟著屠夫和先前一樣。這樣屠夫很窘迫,恐怕前後受狼的夾擊。
  • 小說:剛滿月的孩子被狼叼走,夫妻倆追去,卻含淚給狼磕3個響頭
    在我家鄉狼是通靈性的,至少傳說是這樣的,而在這些傳說中,就包括一個野狼報恩的故事。說是有一對年輕夫妻,巴欽和諾奈,兩個人出去捕獵的時候遇到了一頭懷孕的母狼。他們救下了這條母狼後沒多久,他們的孩子就出生了。可是他們剛滿月的孩子卻在這天突然被這頭母狼給叼走了,夫妻倆嚇壞了,急急忙忙追去。可是看到這一幕,卻含淚給這頭母狼磕了3個響頭。
  • 故事:狼(拍案驚奇)
    第二天天亮時,獵人們一其找到了十二隻狼的屍體。正在大家準備歡慶之際,父親突然看見山頂上居然還有一隻狼,可惜太遠了,打不中。於是大家繼續在山裡尋找,終於又發現了一個小狼窩,窩裡面有三隻小狼。父親帶走了小狼,任憑那隻母狼在山頂上不停地呼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