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叔這個親戚的由來
聽姑姑說這個表叔還不是親表叔。是當年爺爺娶第一任老婆的哥哥的兒子。爺爺的第一任老婆在生孩子的時候難產死了,孩子也沒活下來。後來爺爺才娶了我奶奶,但根據以前的風俗,第一任老婆娘家也要維繫和探望。所以每年奶奶過年的時候,都要去兩個娘家探望。也由於這個原因,兩家一直有來往。做紅白喜事都要相互通知一下。爸爸跟表叔的年齡相仿,又是一起上學,所以爸爸跟表叔算是從小玩到大的玩伴。
在表叔十幾歲的時候,舅爺家做木材生意,越做越好,在縣城,市區裡面都買了房產。而我們家還是老樣子,老老實實務農為生。到爸爸和媽媽結婚的時候,表叔已經是繼承祖業,成為當地有名的木材大老闆。
表叔發達後,我們家還是按照往常一樣,過年過節的去探望。舅奶奶倒還是以前一樣熱情好客,不嫌棄我們家窮。但表叔對我們那是一臉的嫌棄,每次都是推脫有事忙,不會留在家裡招待我們,甚至招呼都不會打一聲。只有舅奶奶忙前忙後的招待我們。到了後來,我們年輕一輩都不願意去這個舅奶奶家裡了,只有奶奶還是堅持每年去探望,直到舅奶奶離世。
二.表叔不要臉之一
那年過完年,表叔登門來訪,他跟爸爸說:「今年不要出去打工了,來我家木場來幫我。今年木場來的都是外地人,我不放心,得有個自己人管住。每個月給足你300元,包你吃住,別人都不會有這待遇的,看在親戚兄弟一場,肥水不流外人田啊」。爸爸一想,家裡有三個孩子,出遠門打工不如在附近有工作,於是就答應了表叔。
到了6月份後,爸爸管理的那個木場,由於木材不多了,表叔就安排工人們轉到另外一個木場去上班,安排爸爸留在原木場上班,負責清理剩下的木材。砍伐,搬運全都是爸爸一個人做,真是又苦又累,最主要是從6月份後,表叔再也沒有給爸爸發過工資。爸爸每次問他,他都是說:「等下個月再給你,親戚一場,難道我還能騙你嗎」。
那個半年真的是窮啊,在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半年我們家一次肉都沒吃過,每次賣豬肉的從我們家經過,我們家三個小孩都是眼巴巴的看著,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但是表叔就是不給爸爸發工資。
到了年末,眼看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媽媽等著爸爸拿錢回來,給我們小孩買新衣服以及置辦年貨。爸爸打電話給在縣城的表叔,讓他先給著1000元過年。電話裡表叔不耐煩地說:「不就是1000元嗎,馬上給你打,一點點錢,都催來催去催去的」。罵完」啪「的掛了電話。爸爸傻傻地愣在那裡,又不敢回家,怕媽媽罵。又等到快天黑,爸爸去銀行一查,錢還是沒有到帳。
媽媽氣得不得了,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家家戶戶年貨早早地就辦好了,我們家連春聯都沒錢買,三個小孩更是天天盼著買新衣服。媽媽讓爸爸明早一早上去縣城找表叔要錢,要不到錢不要回來了。爸爸坐了最早的班車到了縣城表叔家樓下。等了好久,終於見到表叔下樓買早餐,爸爸趕忙上前要錢。
表叔很生氣說:「老表,用得著這樣嗎,不就是一兩千的工資嗎,一早上就堵在門口要錢,誠心讓我不好過是吧」。
爸爸是個悶葫蘆,就說了一句:「家裡等著錢過年呢」。
表叔從口袋裡掏出來1000元,給爸爸,嘴裡還不滿說:「現在口袋就1000,剩下的後面再給。」
爸爸拿著錢匆匆地趕回家,終於有錢過年了。從那以後,媽媽給爸爸約法三章:
第一,不要再給這個表叔打工。
第二,不要跟他有經濟來往。
第三,不要聽他擺布。
三.表叔不要臉之二
時間過得真的快,爸爸那是好了傷疤忘了痛。經過之前的事,爸爸每年仍然和奶奶到舅奶奶家(表叔家)拜年,但我和媽媽是不會去的。
十年後,表叔轉投資果場了,剛好他承包的果場在我家果場旁邊,他過來找爸爸商量,想借用我們果園的電線路,說會安裝個電錶,用多少給多少,一分電費不會少給我們家的。媽媽知道表叔為人,堅決反對表叔借用。但是悶葫蘆的爸爸,默默的又是同意了。頭一年還好,每個月都有工人過來繳納電費。過了一年後,表叔果場的工人完成種植後,就剩後期的維護了,不需要常駐工人了。只要按季度施肥,噴灑農藥就可以了。於是就沒有人來繳納電費了。每次臨時工過來要用電,表叔就打電話給爸爸說:「放心拉,先讓他們用電,把農藥噴完,電費我會一次性結給你的」。
就這樣,一年過去了,電費一分沒給。媽媽生氣地把電線路給剪了。這時候表叔卻讓人重新拉了一條電路,而之前我們家墊支的電費,一個字沒提要還給我們家。
四.表叔不要臉之三
這個事按照我媽媽的說法是:不能怪表叔了,得怪我爸爸。三番四次的上當,還是甘願被表叔利用。是爸爸蠢,是爸爸腦子進水。
家裡種的30畝桉樹,可以砍伐了,也取得了林業部發的砍伐證。爸爸不聲不響地把桉樹賣給了表叔。表叔給了3萬元定金,說剩下的,要砍完賣出去再結帳。到現在過了有7年了,剩下的帳還沒結呢。每次去問就是說最近困難,或者直接說沒有錢。媽媽現在也不想提這個事,每次都會被氣到暈。
五.天道輪迴
表叔這種不要臉不單用在身邊親戚身上,還用在他的生意上。所以這幾年報應來了。縣城的,市裡的房產都被法院查封了,他自己也上了老賴「光榮榜」。現在是法治社會了,不走正道,必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