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如何取代晁蓋成為梁山老大?吸納人才、自我營銷,天生的領導

2020-08-26 LD講故事

前面說到,宋江兩次婉拒晁蓋的邀請,沒有在梁山落草,直到第三次白龍廟聚義之後,才上梁山,成為二把手。

從此,梁山便確立以晁蓋為首,宋江為輔的領導班子。兩邊的明爭暗鬥,也逐漸拉開序幕。

那宋江如何從老二變成老大的呢?可別小看了這一步,從副到正,可是質的飛躍,很多人奮鬥一生,都沒有實現過這種飛躍。

白龍廟之爭

按照以往對於小說和影視劇的理解,大家可能覺得晁蓋和宋江自始至終相敬如賓,感情和睦。

其實不然,從白龍廟聚義開始,晁蓋和宋江,就有了不一樣的見解。書中描述了這樣一段:

宋江起身與眾人道:「小人宋江、戴院長,若無眾好漢相救時,皆死於非命。今日之恩,深於滄海,如何報答得眾位!只恨黃文炳那廝,幾番唆毒要害我們,這冤讎如何不報!怎地啟請眾位好漢,再作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回去如何?」

但是晁蓋並不同意:「我們眾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提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並林衝、秦明,都來報仇,也未為晚矣。」

宋江仍然堅持:「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各處謹守,不要痴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難以報仇。」

這時宋江的親信開始出手,花榮道:「哥哥見得是。」結果,支持宋江的人佔了上風,梁山攻打江州城,大勝無為軍,活捉了黃文炳。宋江在梁山的地位由此確立。

宋江憑藉自己的實力,成為足夠與晁蓋分庭抗禮的一支重要力量,正式走上前臺,為日後成為梁山的實際領導者奠定了基礎。

宋江的長處

在人類的社會裡,誰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誰就最有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宋江自從殺死閻婆惜之後,其實就已經有了上山稱王的念頭。但是稱王需要實力作為保障,於是宋江就慢慢地積攢自己的實力。

首先是對人才的吸納,宋江不管遇到誰,只要有能力的,被主流社會所淘汰的人,都被他吸納起來。不管遇到誰,一定銀子相贈。讓這些得到幫助的人知道,跟著宋江就有飯吃、有錢花,很快,江湖各色人等,紛至沓來,進入宋江麾下。

除了吸納人才,宋江可以說是古代最會營銷自己的人,妥妥的宋朝大V。宋江無時不刻都在營銷自己,提升自己的軟實力。一個縣城公務員,擁有「呼保義」「及時雨」這樣的外號,可是絕非一般人能做到的。

在傳統農耕社會中,「及時雨」就是救命雨,誰有苦難,他都可以幫助解決。一個「及時雨」,已經把宋江捧上天了。

「呼保義」這個名字則更加厲害,「呼保義」有兩重含義,第一是謙虛。保義是保義郎的簡稱,在宋代保義郎是個很低的官職,呼保義就是「自呼保義郎」的意思,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第二是說宋江不是等閒之輩,宋代皇帝有時自稱保義郎,宋江被稱為「呼保義」,就是說宋江是完全可以和皇帝分庭抗禮的。

宋江在這些綽號的效應下,主動投靠的人越來越多,宋江在風頭上壓過了晁蓋。

再者,想要當梁山老大,光有人馬和群眾基礎還不夠,必須要擁有患難與共的死黨,才可能成功。宋江身邊有李逵、花榮這樣的死黨,是一個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在這個利益團體裡面,每一步都關乎到自身的利益,就算宋江不當老大,這些成員都不答應。

分化對手

除了吸納人才和自我營銷,宋江對於晁蓋集團的分化也是非常厲害。你肯定想到,這是在說吳用。宋江究竟是如何讓吳用投靠到自己帳下的呢?

吳用和公孫勝都是早期晁蓋手下的智囊,但是後來兩人的處境卻不一樣。吳用在宋江時代,一直是真正意義上的二把手。而入雲龍公孫勝,在宋江上山不久即回薊州老家,並且以伺候老母、侍奉師父為名,不再回梁山。宋江凡次相請,都沒有結果。最後李逵大鬧紫虛觀後,公孫勝才不得不重回梁山。

如果真以為公孫勝是要照顧母親和師父,就錯了。伺候母親可以將她接到梁山,梁山的好多「好漢」都是接了家眷上山的,而公孫勝卻偏偏要回家侍奉母親。當時戴宗和李逵來到公孫勝的家門口,公孫勝也不相見,還讓母親告訴戴、李二人,說自己出去雲遊了。

直到李逵拔出大斧,先砍翻一堵牆壁,又威脅說:「你不叫你兒子出來,我只殺了你!」公孫勝才從裡面奔將出來,叫了聲:「不得無禮!」公孫勝不願回梁山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不願卷進權力鬥爭的旋渦。

當時,在宋江的收買下,吳用已經死心塌地成為宋江盟友。公孫勝則進退兩難:背叛晁蓋,於心不忍;不投靠宋江,而將來梁山必然是宋江的天下。於是公孫勝決定三十六計走為上,在事情尚未明朗之前,先離開是非之地。吳用的「留」和公孫勝的「走」,折射出了宋江對梁山所做的功課。

當這些鋪墊的工作做好,當上一把手的事情就提上議程了。但是如果用當年幹掉王倫那一套去滅了晁蓋,顯然不妥,這樣宋江在江湖上積蓄多年的人氣和威望,會瞬間崩塌。

所以,晁蓋就死在了一次意外之中。

毒箭之謎

這場戰鬥,發生在攻打曾頭市的戰役。從字眼上看,晁蓋因為聽了曾頭市詐降的假情報,在半夜親自帶隊前往曾頭市劫營,半路遭遇伏兵,中了毒箭,死於箭傷。

但事實與我們看到的可能相去甚遠。你可能會說,明明射中晁蓋的那支箭還刻著「史文恭」三個字,不是史文恭殺了晁蓋,還能有誰呢?其實,這裡面的破綻是很多的。

黑夜裡,遠距離一箭射中對方主帥的面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史文恭並不以箭法見長。再者,這支毒箭是小說裡絕無僅有的毒箭,書中其他戰鬥並未提及。既然毒箭效果這麼神奇,為什麼曾頭市的人不多準備幾支呢?後來曾頭市被梁山攻破,陷入危急時刻,史文恭也沒有再射出第二支毒箭。

至於箭上的「史文恭」三個字,曾頭市的人從未承認是史文恭所為,曾升在送給梁山的乞降書中表示冷箭可能是手下部卒所射。如果真是史文恭一箭射死了梁山的一把手,曾家肯定會對史文恭大肆褒獎的,還應向朝廷請功才對。可事實上,曾頭市對於晁蓋的死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平靜。

將所有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可以聯想到晁蓋真正死在誰的手。很大的可能,就是宋江派人在黑夜裡的掩護下,向晁蓋放箭,並在箭頭抹毒,力求一死。同時,為了嫁禍給史文恭,在箭上刻下他的名字。

這件事,晁蓋並非完全不知情,他已經懷疑到了。所以在臨終之前,當著梁山眾兄弟,對宋江說: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江湖規矩就是「一把手」死了,「二把手」上,這樣做,從客觀上講也是有利於梁山的生存發展的。可晁蓋將原本的規則置之一邊,將繼承人的事與報仇聯繫到了一起。

晁蓋無非要表達兩個意思:一是宋江不能順理成章地坐老大的交椅的;二是要求大家一定要設法查出真兇,為自己報仇。可在當時,再說這種話還有什麼意義呢?

經過多年的曲折,宋江終於成為梁山老大,實施自己的政策,實現自己的抱負。

從此,梁山從晁蓋時代的「聚義廳」,變成了宋江時代的「忠義堂」,招安的目標得以進入實質性進展,梁山的規模愈發壯大。

相關焦點

  • 梁山老大晁蓋換宋江,吳用的位置,為何坐的一直很穩
    沒有他,就沒有晁蓋上梁山,沒有他,就沒有宋江當老大。吳用始終是梁山的三把手,梁山老大和老二換了又換,就他的位置坐的最穩。之後上梁山,吳用攛掇林衝怒殺王倫,幫助晁蓋成為梁山大頭領,也使得他們有了落腳之地。在宋江上梁山之前,吳用短暫的擔任二把手。
  • 晁蓋去世前,並不想讓宋江當梁山老大,那他心儀的人選是誰?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在怎樣的組織當中,都是容不下兩個老大的,一旦下面的人有了野心想要爭老大這個位子,那麼就會鬧得人心惶惶,而且老大也可能會被推下去,就比如《水滸傳》當中的晁蓋,就很危險。當時晁蓋帶著一群人上了梁山,那會兒梁山這邊的老大還是王倫,而林衝又和王倫一起是合伙人,當時王倫沒看上晁蓋這些人,所以想讓他們走。
  • 梁山宋江身邊專業技能人才的配備
    梁山很多派系,比如晁蓋幫,以阮小二三兄弟劉唐等人為首的智取生辰綱團夥,但這個團隊的老大晁蓋死了,頭腦吳用反水了,投靠了宋江,團夥看似散了,但剩下的人因為不是宋江的嫡系,反而更團結了。而且這個團夥掌握了水軍的一半軍力,屬於實權派。這個團夥也是招安反對派。但他們說不上話。
  • 晁蓋臨終遺言,是不想讓宋江,成為梁山新寨主
    梁山有過三個寨主,王倫、晁蓋、宋江。晁蓋和宋江交情深厚,但他在臨終前說的遺言,卻並不想讓宋江繼任做寨主。晁蓋的遺言是: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晁蓋是在攻打曾頭市時中毒箭,不治而亡的。如果是史文恭射殺了晁蓋,曾頭市和史文恭早就大張旗鼓的炫耀了,但他們始終沒有提過射殺晁蓋之事。晁蓋應該也察覺中箭之事另有隱情,才說捉住兇手,而不是說捉住史文恭。晁蓋認為宋江文弱書生不會武功,想要捉住兇手是不可能的,就不會成為梁山泊主。
  • 《水滸傳》中晁蓋的悲劇,他是如何被宋江架空,最後慘死的
    結成七人小組,搶奪生辰綱,後事情敗露,在宋江的通風報信下,逃脫追捕,上了梁山,林衝火併王倫後,晁蓋做了梁山之主。至此晁蓋對宋江感恩戴德,多次想請宋江來梁山相聚,動不動就說,「若非賢弟冒著血海官司救晁蓋上山,晁蓋哪有今日。」還多次請宋江做頭一把交椅。可見,晁蓋是一個重情重義,有恩必報的性情中人。
  • 晁蓋的8個舊部,7人進入了天罡,為何還說宋江打壓晁蓋舊部
    不久之後,宋江又上了梁山,宋江的心腹花榮帶了十幾位兄弟上梁山,宋江本帶了十幾位兄弟上梁山,這讓宋江上梁山之後,實力就超過了晁蓋。,而晁蓋陣營的吳用,也倒向了宋江,這讓宋江的實力遠超晁蓋,在梁山上晁蓋被宋江給架空了。
  • 水滸傳中的九天玄女是何方神聖 吳用不信 宋江背叛 晁蓋取代了她
    ,晁蓋取代了九天玄女九天玄女在傳授天書時,告誡宋江:「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首先是道家魔頭宋江被九天玄女誘惑,要「還道」於宋徽宗之道。後來,識破天書作偽,又返回「替天行道」之道,回歸了「楔子」中所確定的「天下太平」之道。那麼,沒有了「神靈」的指導,宋江以及梁山還玩得轉嗎?施耐庵以晁蓋大名府顯聖告訴讀者,九天玄女徹底的退出了對宋江及梁山的指導地位,取代他的是託塔天王晁蓋。
  • 假如宋江突然掛了,誰做梁山老大最好?此二人比盧俊義柴進更合適
    群龍不可無首,一個組織只有好的領導才能做大做強。作為魚龍混雜的梁山泊,也只有宋江這樣裡外通吃兩面三刀的人才能撐得住場子。如果不是後來詔了安,被朝廷利用了,宋江真的是最合格的老大。假如宋江突然死了,誰來做扛把子最合適呢?
  • 吳用臨終前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但是就是像吳用這麼聰明的人,也是到了死的時候才知道,誰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剛開始,晁蓋成為梁山上的主人就是靠著吳用的計謀,梁山的第一任主人是是王倫,當時他在小旋風柴進的幫助下,順利登位,但是他卻是一個心胸狹隘,容不下人的人,因此屢次刁難林衝,後來在吳用的計謀下,林衝火併了王倫,讓晁蓋成為了梁山的新主人。
  • 宋江與晁蓋的分歧在於職業定位意識不同
    林沖天生就是打工仔的命。晁蓋有領導能力,性格也豪爽,做了老大。官兵追過來,晁蓋指揮一一打退,山腳下過往的商旅只搶錢不要命,山寨日子越發富裕。得意之餘想到宋江,若不是宋江報信沒有日後的富貴。 宋江衙門口當差的日子過得平平安安,他給晁蓋通風報信並非為了錢而是為了一個義。古人義字當頭,法律意識倒是其次。於是晁蓋派劉唐找到宋江贈一大筆金銀還有一封書信。宋江假如把書信閱後立即銷毀,再把大部分金錢送回宋家莊,也就罷了。但是他沒有,而且將錢退給劉唐,將信帶在身邊。
  • 《水滸傳》被讀反了:梁山主張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晁蓋
    金聖歎在此處又批「其實都是宋江權術」,宋江如此勸說武松,也是設身處地,英雄相憐,好漢相惜,合情合理,無可指責,如何又變成了宋江的「權術」呢?正因為吳用是劫取生辰綱的實際領導,所以,他在得到晁蓋的情報和七星之夢的暗示後,立即前往石碣村說服阮氏三雄撞籌。
  • 吳用自殺前,他才想明白,原來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就不是宋江
    吳用在梁山中比較特殊,因為他是一個書生,其他人基本都是大老粗,文化程度不高,吳用算是梁山好漢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個人了,所以他受到了大家的尊重。無論何時,人們對於讀書人是相當的尊敬。吳用在上梁山之前的工作是鄉村教師,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後來他上了梁山,和一群沒有長大的小孩子在一起,他成為梁山的軍師,依舊當他們的老師,其他人動手,吳用動腦。
  • 晁蓋臨終的時候,其實還想著報恩,真是個難得的好領導
    要知道晁蓋等七人犯下的可是彌天大罪,劉唐已經在晁蓋莊上住了多天,並且還和雷橫交過手,更要命的是劉唐的臉上還有一塊老大的胎記,街上到處是官府的榜文,上面都有七人的畫像,劉唐說自己不懼一死,說自己是冒著生命危險來送黃金,一點都不為過。可見,晁蓋為了報恩,性子確實夠急的。
  • 宋江如何報復晁蓋?千裡大逃亡,一出手就擊敗了晁蓋
    按照前文所說,宋江認為晁蓋「是我心腹弟兄」,如果宋江對他沒有懷疑,此時宋江逃難的首要選擇應該就是往梁山水泊去躲一躲。但是在宋江與朱仝談起自己的去路時,他策劃了很多選擇,唯獨沒有想到去梁山水泊找晁蓋——哪怕是不入夥,去上面躲一躲他都沒有想過。
  • 梁山無人敢惹的三人組,讓宋江忌憚,卻拿他們毫無辦法
    梁山雖然表面一團和氣,大家以兄弟相稱,大腕吃肉,大腕喝酒,但是在這背後也充滿著各種算計和較量。梁山原本是晁蓋的地盤,但是宋江上山後這種情況就發生了轉變。晁蓋是一個很講義氣的人,這使得他能成為一個小團體的頭領,但是隊伍一旦壯大,沒有手腕單靠義氣,是很難將他們凝聚在一起的。
  • 如果沒有宋江
    如果沒有宋江,梁山的頭領當按資歷排輩。那麼未來的新領導階級當屬二人——晁蓋和林衝,作為老大能不能帶梁山打出去這要看兩個人的性格和本事以及未來規劃了。白勝後手被逼走,劫法場忘了交通問題差點送團滅,曾頭市輕舉妄動直接送人頭孤傲不會拉攏人心(差點砍了楊雄石秀)缺乏政治鬥爭能力,看不透人心隔肚皮的理(王倫宋江)未來規劃方面,從為了生辰綱就能放棄村頭,劫財以後還能安穩回去繼續幹活能看出來晁蓋沒有多大的想法,最大格局就是梁山和他的兄弟們
  • 宋江晁蓋盧俊義,都不適合做寨主,唯獨此人可改變好漢的命運?
    在宋江入夥以前,晁蓋先一步表現出對梁山的嚮往,他率領著「智劫生辰綱7人組」,帶著價值十萬貫的財寶高調「入股」,引起了王倫的不安。先不論王倫對晁蓋等人的「懷柔」策略是否合適,僅就個人能力來看,嫉賢妒能又不思進取的他,確實不適合做寨主。
  • 水滸傳:梁山政權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入宋江手中的
    而提起宋江,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黑短身材,紋面小吏的形象,往好點說就是出手大方外加孝順。可是他在梁山眾人中,文不如吳用、朱武之才,武不比林衝、盧俊義之勇,為什麼在晁蓋死後宋江會成為梁山之主呢?梁山政權是怎樣落入到宋江手中的呢?列位看官,且往下看。
  • 如果宋江退位,誰能接替他?除了武松,沒人能夠代替宋江
    梁山好漢在宋江手中折損不少,幾乎是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大家也都希望,如果有一個人可以代替宋江,拯救梁山,或許梁山的結局也就不一樣了!梁山歷經王倫、晁蓋、宋江三代,在宋江手上,梁山的威望空前絕後,但也正是在宋江的手上,梁山由盛轉衰!
  • 誰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直至吳用上吊前,他才明白一直都不是宋江
    晁蓋和林衝,林衝也是因為被朝廷所欺壓而被迫上了梁山,上山後兩人一起建立起來這個龐大的勢力。所以直到吳用上吊之前,他才明白過來,梁山的真正老大其實一直都不是宋江這個橫空出世的人。不巧的是這首詩被傳到了皇上那邊,他勃然大怒,對宋江十分生氣,於是下令要處死他。宋江無奈只好上梁山當上了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