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直至吳用上吊前,他才明白一直都不是宋江

2020-10-05 文史大學堂

水滸傳作為一本出色的古典小說,在我國有著極高的地位,這本書描繪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英雄角色,他們有的重情重義,為兄弟兩肋插刀,他們有的奸猾狡詐,為達目的做出極其卑劣的事情。梁山上的好漢都有著極高的本領,他們往往都是由於一些個人或其他的原因被迫上梁山,當然也有自願上梁山的人。他們大多十分豪爽,不拘小節,性格相投的他們相聚在這兒,每天生活得十分愉快。並且由於梁山這個地方不容易被攻破,朝廷很多次想要圍剿他們,卻都失敗告終。

本來兄弟們在梁山上生活的好不愜意,有事沒事還可以幫助尋常百姓,每天也都有好吃好喝的。卻怎麼也沒有料到,宋江這個人始終想要歸順於朝廷,並且這個想法一直在他的腦海裡。他從未停止遊說自己的弟兄,希望他們能和自己一起招安,在朝廷上有個一官半職,好讓後代有著體面的工作。只可惜朝廷怎麼可能簡簡單單的招安他們,梁山上的好漢都是朝廷所痛惡的人,所以他們最後還是沒有被放過,好多英雄都被暗地裡殺害,沒有得到好的結局,實在是可惜。

其實梁山一開始的統治者不是宋江,而是晁蓋和林衝,林衝也是因為被朝廷所欺壓而被迫上了梁山,上山後兩人一起建立起來這個龐大的勢力。所以直到吳用上吊之前,他才明白過來,梁山的真正老大其實一直都不是宋江這個橫空出世的人。林衝本來在朝廷中有著較高的地位,他是禁軍的總教頭,本來受到很多人的崇拜與羨慕,可是卻因為高俅的陷害導致自己的處境變得糟糕。而他的妻子也被玷汙,林衝失去了官職,被發配邊疆,在這糟糕的處境之下,他只好上了梁山。而晁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江湖之士,他的性格也特別的豪爽,對待朋友極其真誠,所以結交了很多朋友。吳用似乎跟土匪沾不上邊,因為他有讀很多的書,胸有城府,能夠想出很多的點子。這樣聰明的人肯定想要能夠進入朝廷,得到一個官職,展示自己的才華,直到碰到了宋江,他才覺得自己有希望了。

宋江曾經也當過官,他對百姓十分友好,經常樂意幫助有困難的人,所以普通百姓們都比較喜歡他。但是意外突然襲來,宋江被貶為了囚犯,並且又錯手殺了閻惜婆,至此,宋江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被發配到了江總,在發配的路程中結交了許多的朋友,他的心態樂觀積極向上,也能夠看開這一系列糟糕的事情。但是堅強的外表之下,往往有一顆柔弱的內心,在一次喝醉酒之後,他突然悲傷湧上心頭,於是在潯陽樓寫了一首不太好的詩。不巧的是這首詩被傳到了皇上那邊,他勃然大怒,對宋江十分生氣,於是下令要處死他。宋江無奈只好上梁山當上了土匪。

然而當時的梁山已經被其餘兩個人建立了一個相對完善的制度了,而宋江這個人也頗有才華,所以當他上了梁山之後,晁蓋十分看重他,想讓他輔助自己管理梁山。可是其他的兄弟並不了解他,所以不願意聽從他的命令,公孫勝是其中反應最強烈的一個人。他直接離開了梁山,並且再也不願意回來,徹底的與他們脫離了關係。

從那之後第一便是晁蓋,然後就是宋江和吳用,但是這個時候的吳用已經看出了一點端倪。他知道宋江的心還是嚮往著朝廷的,而這其實也是吳用所想的,他希望能夠在朝廷有著一官半職。所以這二人之間的關係開始變得親密起來,並且吳用也在有意無意的幫助提升宋江的地位。他清晰的認識到晁蓋這個人注重義氣,對於朝廷上的那些事兒根本不感興趣,他更喜歡自由自在。所以吳用如果跟著晁蓋,定然不會在朝廷有著太大的發展。後來這二人使計逼迫晁蓋讓出老大的地位。但是直到真的招安朝廷之後不用才發現朝廷根本不是真心的想要招安,只是打著這個幌子將梁山一舉殲滅,而梁山真正的領頭人應當是他自己,這個有著精明的頭腦的人。

相關焦點

  • 吳用臨終前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都不是宋江
    ,吳用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也正是因為他的出謀劃策才使得梁山能夠在短時間內得以發展壯大,但是就是像吳用這麼聰明的人,也是到了死的時候才知道,誰才是梁山真正的老大。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被迫上山,但是也正是人生的這個轉折點,才使得吳用的大智慧顯示了出來,讓人看到了他在軍事上面的才能。
  • 吳用自殺前,他才想明白,原來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就不是宋江
    吳用的綽號很好,可是一旦結合他的名字,那就適得其反了。吳用在梁山中比較特殊,因為他是一個書生,其他人基本都是大老粗,文化程度不高,吳用算是梁山好漢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個人了,所以他受到了大家的尊重。無論何時,人們對於讀書人是相當的尊敬。
  • 為何說吳用自盡前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那真正老大是誰
    梁山真正的大佬是梁山內的投宋勢力。具體原因如下:1、梁山旨在為報效宋庭 梁山好漢嘯聚山林,但是彈丸之地的梁山,卻只是梁山投宋人士的寄身之地。以宋江為代表的梁山好漢,都在為報效宋廷,替天行道努力,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起義軍或者是強盜。所以梁山好漢,註定就是生為宋廷的人,死是宋廷的鬼。
  • 梁山老大晁蓋換宋江,吳用的位置,為何坐的一直很穩
    智多星吳用,在《水滸傳》裡是個很重要的人物。沒有他,就沒有晁蓋上梁山,沒有他,就沒有宋江當老大。吳用始終是梁山的三把手,梁山老大和老二換了又換,就他的位置坐的最穩。後來宋江成了梁山新老大,盧俊義又上了山,吳用繼續擔任三把手。吳用很好的擔任了三把手,他對自己有個清晰的定位。
  • 宋江喝下毒酒死後,吳用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從來不是宋江
    在梁山上智多星吳用一直都是智慧的擔當,而且非常的有才華。後來吳用確實也通過自己的才華中了狀元,而當時的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會去拜訪蔡京,可是吳用卻不屑於這個伎倆,最終沒有這樣做。於是蔡京就對吳用懷恨在心,想了一個辦法將吳用從狀元之位上拉了下來。吳用做官無望後,在機緣巧合之下上了梁山。
  • 晁蓋去世前,並不想讓宋江當梁山老大,那他心儀的人選是誰?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在怎樣的組織當中,都是容不下兩個老大的,一旦下面的人有了野心想要爭老大這個位子,那麼就會鬧得人心惶惶,而且老大也可能會被推下去,就比如《水滸傳》當中的晁蓋,就很危險。當時晁蓋帶著一群人上了梁山,那會兒梁山這邊的老大還是王倫,而林衝又和王倫一起是合伙人,當時王倫沒看上晁蓋這些人,所以想讓他們走。
  • 假如宋江突然掛了,誰做梁山老大最好?此二人比盧俊義柴進更合適
    作為魚龍混雜的梁山泊,也只有宋江這樣裡外通吃兩面三刀的人才能撐得住場子。如果不是後來詔了安,被朝廷利用了,宋江真的是最合格的老大。假如宋江突然死了,誰來做扛把子最合適呢?如果張順被截江鬼張旺一刀殺了或者捆的太結實而淹死了,那就見不到安道全了,那麼宋江就要去見閻王,梁山就會群龍無首,而這個時候還沒救出盧俊義,所以副幫主的位置還空著。我們可以再往後推一段時間,就是說盧俊義等一百零八人都到齊了,宋江死了的話,誰來做老大。
  • 吳用靠耍詭計上位,梁山第一小人非他莫屬!除了壞,竟然還賣國
    但晁蓋、劉唐等人多是沒有頭腦的莽漢,他們幾乎對吳用言聽計從,吳用成了梁山的背後老大。>吳用逼盧俊義上梁山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幫助宋江上位當老大。晁蓋被史文恭一箭射殺,臨死前晁蓋留下遺囑:「誰能殺了史文恭,誰就是梁山泊主!」晁蓋的遺囑很有深意:其一他不想傳位給宋江。因為他看出了宋江早就圖謀不軌。其二他想傳位給林衝,因為梁山之上除了林衝沒有人能和史文恭抗衡,況且當初梁山也是靠林衝奪來的。這時候宋江陷入了被動,焦躁萬分!這時吳用又放了一個大招:請盧俊義。
  • 宋江如何取代晁蓋成為梁山老大?吸納人才、自我營銷,天生的領導
    那宋江如何從老二變成老大的呢?可別小看了這一步,從副到正,可是質的飛躍,很多人奮鬥一生,都沒有實現過這種飛躍。宋江自從殺死閻婆惜之後,其實就已經有了上山稱王的念頭。但是稱王需要實力作為保障,於是宋江就慢慢地積攢自己的實力。首先是對人才的吸納,宋江不管遇到誰,只要有能力的,被主流社會所淘汰的人,都被他吸納起來。不管遇到誰,一定銀子相贈。讓這些得到幫助的人知道,跟著宋江就有飯吃、有錢花,很快,江湖各色人等,紛至沓來,進入宋江麾下。
  • 如果宋江退位,誰能接替他?除了武松,沒人能夠代替宋江
    那麼,如果有這麼一個人能夠代替宋江,成為梁山新的領頭人,此人會是誰呢?梁山的很多次行動,都是在吳用的指揮之下進行的。但是吳用雖然功夫不行,其實和梁山第一任頭領王倫是一類人物,但卻比王倫高明。那是因為吳用知道在江湖中,功夫和聲望是第一位的,而智慧永遠只能屈居之後。吳用也明白,就算自己當上了頭領,最後的下場或許也就和王倫一樣,所以只有屈居幕後,才是萬全之策。
  • 梁山上最聰明最會混的人並不是吳用,而是黑旋風李逵
    李逵是個殺人犯,他戴宗不可能不知道窩藏李逵的後果,這其中有什麼貓膩作者沒有說,但李逵肯定是給了戴宗好處,並且是聽命於戴宗的,是戴宗暗處的小弟。李逵也知道投靠戴宗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遇到宋江時一定要想辦法引起宋江的注意,要投靠到宋江的懷抱,畢竟宋江是黑白兩道通吃的人物,只有宋江才能是真正的大樹。
  • 宋江為何一直是梁山老大?因為宋江身邊有一人,梁山好漢都怕他
    不管是在影視劇中還是在街頭巷尾,大金鍊子小金表的幫派頭頭身邊往往都跟著一個憨頭憨腦但是虎背熊腰、武力值爆表的小弟,其實不僅是在影視劇和街頭巷尾,我們熟悉的水滸傳中,仔細想想,也存在著這樣的人。既沒有武力值又虛偽的宋江為什麼能夠坐穩了一把手的位置?除了他心機深重之外,還不是他身邊有個武力值爆表的「好兄弟」李逵。
  • 為什麼宋江要招安?吳用盧俊義的職位,說明這才是階級躍遷的捷徑
    ,打方臘,看了宋江、盧俊義等人受封的職位,我就明白了!原來,宋江的確是賺到了!別人或許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走上他所在的那個位置,而他只用了短短的十幾年,不得不說,宋江接受招安的想法,的確是階級躍遷的一個捷徑!但也正是因為宋江盧俊義等人的官職太高,導致了皇帝都對他們的存在坐立不安。
  • 梁山宋江身邊專業技能人才的配備
    宋江將很難以處理,說輕說重都不行。為什麼?這個時候的武松可不是當初在柴進莊子上病懨懨沒有見過什麼世面的武松,這已經是被社會磨礪得斑斑血淚的武松,殺過幾十號人的武鬆了。無論誰在他面前說話都需要透著小心。而魯智深呢,則從來對宋江就沒有表示過起碼的尊重。他們之所以來梁山入夥,只是因為二龍山太小了,抗擊打能力不夠,靠著梁山大樹好乘涼。
  • 一是沒「讀懂」林衝,二是高估了吳用
    梁山上誰的運氣最好?是晁蓋!最初有錢,有地,有田產,還有「保正」當護身符。隨後瘋狂一把,劫持生辰綱後上了梁山,全程幾乎啥也沒幹,就當上了梁山大哥。這真是「傻人有傻福」,他只管在那一坐,就一切OK。可惜就算晁蓋有這麼好的運氣,在宋江的絕對實力前,也統統失效。
  • 花榮病入膏肓,宋江憂心忡忡,吳用幸災樂禍(梁山驚變117)
    宋江說道:「賢弟說哪裡話來,不管怎樣,你都是為了我好,哪有相怪的道理!」花榮說道:「那麼,小弟便鬥膽直說。兄長,你要接受招安的事情,要儘快實行才好。」宋江說道:「為兄何嘗不想早日得到招安?只是如今奸臣當道,專門陷害好人。如果此刻接受宗澤的招安,不就等於投降嗎?他們又怎會重視我們。」
  • 宋江鼓舞士氣,吳用剖析敵情,吳軍師分兵四路(梁山驚變193)
    見狀,咳嗽了一聲,說道:「諸位兄弟,我一直想著能夠被朝廷招安,可一直沒有能夠成功,這是宋江的過失。眾人聽了宋江的話,頓時靜了下來,這確實是不得不顧慮之處。 宋江接著道:「眾兄弟,我覺得能戰方能言和。我們已經打敗過高俅和童貫,如果這次再能打敗宗澤,朝廷便知道我等的實力,不得不主動招安。就算我們不能打贏宗澤,也要讓他知道,我們實力猶存 ,梁山不是他能攻破的。諸位兄弟以為如何?」 眾人紛紛贊同,畢竟宋江也是為了眾兄弟招安之後的安全和好處著想。
  • 不懂宋江的厚黑,才被不道義的林衝所殺
    很多人都說梁山的王倫嫉賢妒能、心胸狹窄,其實這是對王倫的誤解。王倫是個聰明人,他早就看出了林衝、晁蓋的歪主意!其二,在上梁山前,林衝在朱富的酒店裡題寫了一首詩,其中有這樣兩句,「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這說明,林衝是有野心的,對梁山是有企圖的。所以,面對有野心、有能力、又沒有底線的林衝,作為一個山寨的老大,一定不會留林衝。
  • 《水滸傳》被讀反了:梁山主張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晁蓋
    假如細讀文本,解析施耐庵的「曲筆深意」,就會發現,梁山上真正主張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託塔天王晁蓋。這樣講有道理嗎?且讓我們從文本出發,來看一看梁山上究竟是誰要招安,為什麼要招安,梁山好漢最終是否投降招安了。
  • 宋江被高俅、蔡京等毒死後,為何倖存的梁山眾兄弟無人替他報仇
    可誰想到,當上夢寐以求的官位並沒多久,他就被高俅,蔡京等一幫奸臣,再次用計,以御賜的毒酒把他毒死了。然而這次宋江被毒死後,那些倖存的梁山好漢們,曾經風風火火一起造反的梁山兄弟們,卻至始至終無一人替他報仇,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