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獵戶和黑麂

2020-10-23 騰空萬裡

建始縣有個獵戶名叫子聞,長的虎背熊腰,樣子彪悍,言語粗鄙,射的一手好箭,百發百中,人們都很懼怕他,在此地很是霸道。子聞嗜好食肉,要是幾日不吃肉就會很難受,每天都至山上去打獵,而且每次都滿載而歸。


他還有個怪癖,每次獵殺動物,都會將動物扒皮,去骨,把皮晾乾做褥子、衣服或者賣給商戶們。

而動物白骨皆都放在屋裡,因此,他的屋裡常年散發著一股血腥味。

一日,他又至山上打獵,可是讓他納悶的是,他在山上轉了一圈一無所獲,很是洩氣。

嘆息著正準備下山,忽的聽到動靜,忙停下腳步,放眼望去,只見一隻黑黃色,很小的黑麂慢慢在山林裡走過來。

顯然那個黑麂並沒有發現他,也不知道此時的自己正處在危險中。

子聞目睹大喜,遂偷偷的蹲在一棵古樹下,偷偷窺視著它,屏氣凝息的準備時機。

片刻後,那黑麂慢慢悠悠的過來,子聞目睹它越來越近,極快掏出箭射過去,不偏不倚正好射中那黑麂,那黑麂猝不及防,立刻受傷倒地。

子聞興奮至極過去,目睹那黑麂肚子很大,看樣子已有孕,而此時的黑麂身子鮮血淋漓,它疼痛難忍的顫慄著,目光驚恐,目中竟緩緩流出淚水。

而此時的子聞卻是沒有一點憐憫之心,遂快速把它帶回家去,粗暴的把它扔在院子裡,進屋取來刀,準備殺了它。

那黑麂卻是拼力掙扎著,驚恐的目光忽然變成了哀求的目光,淚水一直不斷緩緩流出,似乎在哀求他放過它!放過它的孩子!

可子聞沒有一絲心軟,殘忍的把它殺了,腹中果然有個小麂,可惜已經胎死腹中了。

它把小黑麂扔在野外,把母麂扒皮,又把皮釘在牆上準備風乾。

接著開始煮麂肉,做好了香噴噴的麂肉,他自斟自飲的很是愜意。

此事後,他總是做噩夢,夢到那母黑麂總是渾身血淋淋的撕咬他,讓他夜不能寐,神思恍惚。

每次至山上打獵總是打不準。如此,他不僅沒有醒悟悔改,仍然是每天都去山上獵殺動物。

村裡也有幾個獵人,但總是只是為了打打牙祭,獵殺一些小動物。

而且,每個月只進山裡一兩次,並不貪心!目睹他如此這般瘋狂的掠殺動物,有老者搖頭嘆息,鬥膽勸告他說:「不要再這樣殺生了!會有損陰德的!」

可他的話卻引來子聞暴怒,怒罵那老者多管閒事,人們目睹,都不敢再言語。

有一天,他又至山上打獵,轉悠一圈沒有看到什麼動物,身子疲乏,遂坐在樹下休息。

不大會,忽然看到山崖下有一條碩大的蟒蛇,盤在一棵古樹下,頭上竟長著紅冠子。

子聞目睹大喜,遂拿出箭射過去,讓他驚奇的是,平日裡百發百中的他,此時竟失手,射中旁邊一棵樹上。


那大蛇被驚動,身子忽然一圈圈散去,少頃,一個幾丈長的大蟒忽然仰頭看著他,眼睛猶如小紅燈籠般幽幽的看著他,片刻後,慢慢的欲要爬走。

子聞目睹這大蟒龐大,他又驚又喜,覺得如果能抓到這大蟒蛇,不僅能賣個好價錢!此後,人們會更加敬畏自己!

想到此,遂發再一次射箭,讓他大驚的是,那箭雖然不偏不倚正好射中那大蟒蛇,可箭竟然忽然射回來,不偏不倚,正好射中他旁邊的小樹,差一點就射中他,要了他的命!

他倒吸一口涼氣,覺得自己不能小瞧了它!剛要再射箭,卻是忽然發現那大蟒蛇不見了。不由很是失望。

此時,剛才還晴空萬裡,陽光燦爛的天空忽然烏雲密布,狂風呼嘯,飛沙走石,疾風颳的讓人都睜不開眼睛,子聞正掩面狂奔,忽然,一個巨大的旋風至前把他捲走了。

片刻後,雷聲滾滾,大雨傾盆而下,山谷裡忽然水浪翻滾,隨著炸雷聲聲震耳,大雨下了好幾個時辰方停。

不大會,雷聲停了,風雨住了,村民們都走出家門,紛紛議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雨!

有個孩童忽然指著村口,驚奇喊著:「看!那是什麼?」村民們至前,放眼望去,不由驚愕住。

只見村口,子聞雙目圓睜,面容猙獰,已經死去,身上血肉皆無,只剩下一個完整無缺的容貌和白骨,一點血跡沒有,看樣子,應是被大水衝洗沒了,也不知他是被什麼害死的!

人們目睹他的慘狀,都嚇得後退幾步,有大人趕緊捂住孩子的眼睛,議論紛紛,這子聞心地歹毒!性子殘暴!亂殺動物,終得到了報應!真是死有餘辜!無人可憐他。在村正的安排下,人們把他葬在亂石崗了。

相關焦點

  • 聊齋故事《象》:遇狻猊群象待斃,劫獵戶借劍殺人
    感謝關注和留言,為您分享不一樣的志怪故事。獵戶劉大,兩廣人氏,有一次他腰懸弓箭進山打獵。走得累了,劉大偶然躺下歇息,不覺沉睡過去,竟然被一頭大象用鼻子卷了去。他又驚又怕,心道:「終日打雁,叫雁啄了眼!這回可算完了。」走了一段路後,大象將劉大放在了一株大樹下,還向他點了點頭。
  • 聊齋故事:獵戶避雨遇白狐卻被和尚放生,多年後獵戶方知其用心
    ,你還是不要多管閒事,這白狐我們志在必得,我們本就是獵戶,要是整日慈悲,家裡的媳婦和孩子都得餓死,我勸你還是快讓開,否則我們把你的廟拆了。」老和尚看出齊村獵戶沒有放過小白狐的打算,便趁機抱起小白狐,將它從後窗送出,小白狐一落地便鑽入林子不見了。齊村獵戶大怒,將和尚數落一番,還把和尚的鬍子給剃了個乾淨,第二天臨走時把破廟的房頂也給掀了。老和尚閉上眼坐在地上念經。不一會兒,小白狐跑了回來,看到和尚的樣子和寺廟的廟頂,發出陣陣哀怨的叫聲。老和尚睜開眼,笑了笑讓小白狐切莫介懷。
  • 聊齋故事:獵戶偶遇知縣,將狐狸賣於知縣,高升後才知獵戶身份
    ,獵戶長得兇神惡煞,吳海看到他不禁有一絲膽寒,獵戶的肩上扛著一根扁擔,扁擔兩頭掛滿了野鴨、野兔之類的獵物,還有一隻後腿有傷的狐狸。吳海突然想起當初獵戶的話,趕緊回到家中,想要詢問獵戶的來歷,可是狐狸已經離開。
  • 聊齋故事:寡婦求獵戶將狼崽還給母狼,三年後母狼蛇口救寡婦之子
    ,張獵戶知道徐強正在長身體需要營養,便把手中的小狗崽遞給吳氏,讓她熬粥給徐強喝,這已經不是張獵戶第一次給吳氏送吃的,但平時都被吳氏拒絕。因為徐強的原因,吳氏不願意改嫁,所以從沒有接受過張獵戶的恩惠。張獵戶苦口婆心勸吳氏就算她不吃,孩子也要吃,就當是送給孩子的。吳氏想到自己年幼的孩子,接受了張獵戶的饋贈,兩人一同回村。走到半路,吳氏覺得總有什麼東西跟著自己。張獵戶告訴她,身後有一匹母狼在尋找她的孩子,由於懼怕自己所以一直不敢現身。
  • 聊齋故事:獵戶與偷瓜婆
    杭州有個叫二坡溝的小山,山下住著幾十戶人家,村民們除了種地,還會至山上打獵,每次至山上,獵戶們都會拜拜山神,保佑自己不會空手而歸。秦二也是個獵戶,只不過他長的人高馬大,樣子彪悍,言語粗暴,是個很是貪婪的人,每次去山上打獵,明明別人打中的獵物,他就會眼紅,總是想方設法的據為己有,幾個獵戶很是討厭他,卻因懼怕他,只好無奈的把獵物給他。
  • 聊齋故事:村民抬靈柩,獵戶好奇去看,發現裡面有女人自言自語
    王獵戶平常就愛聽個傳奇故事,也喜歡聽聽街坊四鄰們說說八卦,為人非常善良,古道熱腸。沒什麼事兒,他就喜歡四處打聽消息,有時候也會講些自己聽來的故事奇聞講給朋友聽聽,活像個說書先生。朋友們都很喜歡聽他講故事,因為每個故事他能講得繪聲繪色,就好像他在現場經歷過一樣。一次他講起一回他在山上所聞,更是讓眾人開了眼界,居然真有這樣離奇的事。
  • 聊齋故事:獵戶誤傷黃仙,遭黃仙詛咒,女兒了解情況後怒砸黃仙廟
    淳安縣的林家村有一個叫林飛的獵戶,年輕時打獵失足從山上跌落摔傷了腿,幸得村裡的李固相救。李固本不是林家村人氏,多年前逃難到林家村,村長看李固和妻子著實可憐便收留了二人。由於李固不姓林,所以村子裡的人對夫妻二人都不太友善。有一次,李固主動跟著村裡人去村裡的祠堂拜祭祖先,可村裡人硬是將李固夫妻擋在門外,不讓他們進祠堂。
  • 致人類書:亞特蘭蒂斯和獵戶座的戰爭在歸來
    那些深埋在你們內心深處的創傷,通過記憶重播的方式,讓你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經歷著,那些曾經使你們遭受創傷並深深影響過你們的情景和環境。當下,在你們的世界,如同你們正看到的那樣,人類在走向極端,情緒在朝著兩極化迸發,一方與另一方強烈地對立著。你們正在重演亞特蘭蒂斯的經歷。你們正在重演獵戶座的星際戰爭。
  • 故事:民間故事:張獵戶偶遇招財貓
    話說北宋初年,崑崙山下有一個小村莊,村裡有一個靠打獵為生的張獵戶,他不僅身材魁梧而且嗓門特別的大,說起話來似如打雷一般,村裡人儘量都遠離他,因為他們實在受不了他的那大嗓門發出的聲音,不過這張獵戶卻很熱情,每次打得比較多的獵物都會分一些給鄰居們。
  • 聊齋故事:獵戶從蛇口救下小狐狸,三年後惹上官非女子挺身相救
    很多年前,茫崖村有一個叫程輝的獵戶,他很少居住在村裡,一直獨居在山上。在他眼中很多人連山中的野獸都不如,虛偽的笑臉之下是無比險惡的內心。有一日程輝從山上下來準備回村,經過一片草地,由於平時常在山中生活,對於環境的關注特別敏感。他看到草地有被踩踏的痕跡,便進入草叢查看,結果在不遠處看到一個女子躺在草叢裡。
  • 獵戶與小花
    獵戶住在山腰上,常年靠打獵為生。 山上沒有醫生,每當他受了傷,就在房簷上點燃一支蠟燭。這樣火光會在夜晚映出去,山腳的村民就會來幫他。醫生叫小花,每次都很準時,聽說蠟燭亮了,摸黑就登山,天不亮便趕到獵戶家裡,幫他治傷,陪他養傷。獵戶有時候開玩笑說,小花不如我娶了你吧,這樣下次受傷,我就不必等半日了。 而小花每次都說,娶我可貴了,家裡要的彩禮,你給不起。
  • 聊齋故事:狐妖救人被誤以為是害人,幸得獵戶揭開真相,終成佳話
    黃山的半山腰上住著一個叫黎耀的獵戶,他射術精湛,但從不胡亂殺生,只取自己所需,對於懷孕的母獸和幼獸他絕不傷害。離黎耀家幾裡外住著一個叫阿珍的狐妖,她聽說黎耀的善舉後,專程跑到幾裡外來看黎耀到底是何許人也。
  • 聊齋故事:哥哥拒絕狐族替其逆天改命甘心赴死,只願換回弟弟健康
    嶽西縣溫嶺村有一個姓張的獵戶,他射術精湛,很受村中女子的青睞。有一個叫彭思春的女子最是迷戀張獵戶,總是給張獵戶送水果和菌菇。後來,彭思春從眾多追求者之中脫穎而出,跟張獵戶成了親。婚後,小兩口的日子過得還不錯,婚後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張慕傑,英武不凡和張獵戶長得很像,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 聊齋故事:逃難書生發現古老村落,一年後命運發生改變
    胡娘制止了眾人的建議,說道:就按柯景說的辦,我和她一起進城,打開城門後我們奪回孩子儘快離開。我相信他不會害我。胡娘很堅決,其他村民只好不再言語,胡娘和柯景一同進城,躲在柯景家裡。到了晚上,二人來到城門邊,打暈了站崗的士兵,將城門打開,只見一群狐狸衝進城內,跟隨柯景來到獵戶家裡,將小狐狸通通救走,獵戶第一次看到屋裡這麼多狐狸在自己家裡朝自己咧嘴,一害怕暈了過去。大夥迅速返回,到了城門邊,柯景將大門打開放村民出城,胡娘拉著柯景的手說:一塊走吧,士兵醒來後,你逃脫不了干係。
  • 趙玉霞編譯聊齋故事之三十八 趙城虎
    趙玉霞編譯聊齋故事之三十八 趙城虎淄川學者趙玉霞為您講述聊齋故事李能很難堪,請縣官下公文把當地獵戶都招呼來,縣官同意了。李能把那些獵人集中起來,帶著他們日夜埋伏在山谷裡,希望捉到一隻老虎,好歹應付責任。 一個多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捉到老虎。
  • 《聊齋》裡細思極恐的故事合集,看完讓你脊背發涼
    因此,他創作出了「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的洋洋大作《聊齋志異》。講的看似是神仙鬼狐,其實是人間之事。下面的三個故事裡面就有很多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趙縣令欲勾結上司將張鴻漸在府裡的監獄中害死,幸而在押解途中張鴻漸又受到狐仙解救,十五年後回到家鄉,最終和得中進士的兒子和妻子團圓的故事。
  • 民間故事:長白山獵戶,一根紅繩,不但拴住山參,還拴回一個媳婦
    二很久很久以前,在這長白山上,住著一個獵戶姓李,至於他叫什麼,已經沒人記得了,只知道大家都叫他李獵戶。別看李獵戶身高體壯,但他在山中卻能行走飛快,動作敏捷。有人說,李獵戶不是普通人,他以前曾是軍中的一個參將,只因厭倦了打打殺殺的日子,便躲進了這長白山,不問世事。
  • 故事:新聊齋|狐仙搶妻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鄒平縣北有一座深山,這裡樹林茂密,野獸眾多,一年四季都有獵人打獵。獵戶張老漢有一女婉兒,心地善良喜歡小動物,尤愛狐狸。每次見到父親和哥哥打獵歸來,看著動物死的死,傷的傷都會垂淚,只要見到被捕的狐狸,都會想方設法將它們放走,不知緣由的父親還以為狐狸狡詐,自己逃脫。
  • 故事:新聊齋:鶴女仙妻
    新聊齋:鶴女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揚州高郵有一位叫張年的獵戶,他的父親早年做過官,不過為人正直清廉,自己在任上不幸早逝張年見仙鶴痛苦的樣子,心裡突然一軟,他平時上山也經常會受傷,自己也經常會攜帶一些藥,可是自己要是能抓住這隻仙鶴,把它獻上去,肯定能得到一筆賞錢,那樣自己和母親就有辦法過冬了。可思來想去,張年還是沒有抓仙鶴,他靠近按住仙鶴,為它的翅膀上了藥。
  • 猴子山中藏寶,獵戶不明就裡,冬天來時救了獵戶和全村人命
    在西南橫斷山脈地區,地質奇觀遍地,奇花異草眾多,這裡同時也湧現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傳說和故事相傳蜀山合美村就流傳一個人和猴子和諧相處的故事。合美村村民世代以農耕為主,村裡也有幾戶獵人以打獵為生。其中一個叫蠻牛的年輕小夥每天上山狩獵,如果收穫頗豐,他會分給村民一些獵物。全村人在這個世外桃源之地,生活得與世無爭,其樂融融。這日,蜀山不知什麼時候來了一群猴子,在一隻紅臉猴王帶領下,進駐蜀山,佔山為王,打破了蜀山寧靜。猴子們跟村民搶吃搶地盤,村民拿它們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