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父母都太過於溺愛自己的孩子了,對孩子格外的關心和愛護,真的是捧在手上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從小一直溺愛到大。甚至到老了,都要全心全意的幫自己的孩子一把。說實話,我非常不贊同這樣的行為,老了以後就別刻意操心孩子的事情了,最起碼應該留著退休金自己用。下面就給大家說個故事吧,這位母親真的疼愛孩子到了極致!
老伴走了以後,張姐一直跟兒子住在一塊,每個月的退休金大概有5000塊,然而到手以後一分錢都剩不下。到底是為什麼呢?從頭說起吧!前幾年兒子買房子,需要很大一部分首付,兒子付不起,無奈下張姐只好把老家房子給賣了。後來,用到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兒子工作不穩定,兒媳又懷孕了,到後來兒子又買了車,裡裡外外都得花錢。
張姐為此操了不少心,給兒子託人介紹工作,照顧懷孕的兒媳,還要定期給兒子還車貸房貸,有時候買菜買電都得張姐一個人掏錢。兒子一直說,以後就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可兒子並不是一個特別努力的人,張姐心裡也沒有指望兒子。
社區裡有幾個玩的好的老太太,就勸張姐「聰明」點,別太幫自己的兒子了,應該給兒子一些壓力,退休金要留一部分,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張姐也挺難過的,一個月5000塊,卻硬是過成了月光族。
張姐確實太溺愛孩子了,應該留出點積蓄自己用才對,這樣晚年能過的好一點。倘若一直幫兒子,自己一點積蓄都沒有,而兒子以後又不孝順的話,未來的日子張姐將會更苦。而這件事,似乎也反映了一個客觀事實,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都活成了張姐的模樣,一把年紀了仍然給孩子還著車貸和房貸,即使自己苦不堪言,也不能苦了孩子們。
可這些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們都長大了,應該獨自面對生活中的挫折了。一直這樣安逸的享受生活,他們更加不懂得進取,身上沒有一點兒壓力,也不會明白生活的不易。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廢物,越來越巨嬰。
結尾:幫孩子可以,但一切都應該有個度。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他們窮,所以知道必須要靠自己打拼生活,從不會依靠父母。而大部分窮人的孩子,長大成人以後都有很強的自主能力,不過分依賴父母,還會及時的回報父母。所以,當父母的別再「瞎操心」了,自私一些,留下錢來自己養老用,凡事不能太偉大。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