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退休金5000,卻吃不起一頓肉」70歲老人心酸,原因令人沉思

2020-09-08 小唐史網WT

講走心情感故事,分享人間百態

01.

我們村有對老兩口,有一兒一女。

女兒遠嫁,據說生活過得不太好,姑爺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人,養了孩子後,每月賺的錢不夠一家三口開銷的。

平時菜園子裡的瓜果蔬菜熟了,老兩口會撿那些容易存放的,裝在大紙箱裡寄給女兒。偶爾去趕集,老太太還會買幾件衣服寄給女兒。

用老太太的話說:「孩子就算嫁人了也還是我孩子,她在那裡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我知道心疼,能幫她一點是一點。」

說完女兒再說兒子,老太太今年70歲了,快40歲那年意外懷孕生下兒子。

老兩口中年得子,這份意外驚喜,讓他們對兒子又寵又溺愛,便養成現在這麼個事事要靠父母的樣子。

大學畢業後帶了個女朋友回來要結婚,並且結婚前還得在市區買房。

老兩口把家裡的錢七湊八湊,給他交齊了首付。房子買來後又要著手婚禮的事情,兒子想給老婆辦一場浪漫的婚禮,找了市區最好的飯店和婚慶公司,錢依然是老兩口出。

等到兒子結了婚,他們的口袋也徹底癟下去了。

02.

自那以後,這對老夫妻的生活便過得捉襟見肘。

偶爾有鄰居去他們家串門,適逢飯點,他們吃的東西要麼是蒸土豆要麼是蒸饅頭,菜就是素炒,很少能見葷腥。

有時鄰居家裡包了肉包子,蒸熟之後給他們送幾個,老兩口省著吃能吃好幾天。

這對老夫妻年輕時都是教師,退休後每月退休金加起來有5000,卻連一頓肉都捨不得吃,晚年生活過成這樣,真的挺心酸的。

不過他們不是沒錢吃好的,而是不捨得吃。

女兒過得不好,偶爾要幫襯女兒。

兒子兒媳每月工資還完房貸,就沒什麼錢吃飯了,還有個讀小學的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兩個孩子已經夠他們操心的了,就沒精力管自己了。

如果哪天在街上看見老太太去買豬肉,就知道是兒子來吃飯了。

兒子自小在父母身邊長大,從來沒出過遠門,雖然成家後住在市裡,但是每周都要去父母那兒看看。

每次都是空著手去,走的時候兩隻手提著滿滿的東西。

等到兒子走了,老兩口又恢復了以往的清苦生活。

有一天我回老家,看見老頭在垃圾桶裡翻塑料瓶子,身後還拖著個蛇皮袋。

後來才知道,他家兒子失業了,只有兒媳在工作,但她的那點工資根本不夠還房貸。

夫妻倆一合計,便想讓父母幫他們還。

現在兒子每月兩千的房貸都是老兩口出,這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捉襟見肘,於是老頭便想撿點塑料瓶賣錢。

有好心的鄰居看不下去,勸老太太也多給自己買點好的吃,年紀大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還能吃幾頓好的。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再為他們操心,還得讓他們靠自己才行,不然等你們走了,他靠誰?

老太太和老頭子心裡都明白,但就是狠不下心看著兒女受苦,特別是兒子,那可是他們獨苗。

03.

這對老夫妻的事情雖然聽著讓人覺得心酸,但是背後的原因卻令人深思。

恐怕他們年輕時不會想到,每月退休金5000,晚年生活還能過成這樣。

其實他們偶爾幫襯女兒我能理解,但是幫兒子還房貸,每月還時不時給兒子一點補貼,就讓我理解不了了。

說到底,他們晚年不幸福的原因,來源於對兒子的溺愛。

買婚房的錢、辦婚禮的錢、還房貸的錢,都是老兩口出,但是他們那點退休金,哪能經得起這麼個花法。不幫他們又不忍心,於是只好從自己的嘴裡省出錢來幫兒子。

可是這個兒子懂得父母的不易嗎?我看未必,如果真的懂得,不會讓父母幫他還房貸。

「每月退休金5000,卻吃不起一頓肉」,這對70歲老夫妻讓我們不禁思考:什麼樣的老人,晚年生活會過得比較悽慘?

第一,對太溺愛孩子,讓他無法獨立的父母

文中的老兩口因為中年得子,對兒子格外溺愛。

他們只教會他如何向父母索取,卻沒有教會他如何付出以及如何用自己的雙手獲取想要的東西。

這樣的溺愛不是愛他而是害了他,也害了自己。

孩子不獨立,靠啃老生活,又能堅持多久呢?等到父母百年之後,他又該靠誰才能生活下去?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作為父母不能只幫孩子眼前這點事情,更不能慫恿他啃老。

與其出錢幫他,教會他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這更重要。

第二,付出全部,不給自己留後路

那些對孩子付出全部的父母,晚年不一定幸福。

就像文中的老夫妻,一輩子的積蓄全拿出來給孩子買房娶妻生子,完全不為自己的晚年生活考慮。

面對「啃老」的孩子,你不為自己考慮,難道孩子知道為你們考慮嗎?明顯不可能。

我常勸很多父母,從年輕時就要給自己存一些養老錢,這些錢能夠在你晚年的時候讓你過得更好。

萬一把老了之後孩子自私不管你,你手裡有錢起碼生活還有點保障。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做父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把孩子養育成人,教會他們愛和感恩,付出和奮鬥。

十八歲之後的路,就看他們自己怎麼走了。

千萬別一直抓著孩子不放手,你該有自己的生活,你的一生除了養育孩子,努力工作,還要多愛自己一些。

-END-

今日話題:

你身邊有這種被「啃老」的父母嗎?

相關焦點

  • 每月退休金五千,吃不起一頓肉:70歲老人心酸,原因令人沉思
    用老太太的話說:「孩子就算嫁人了也還是我孩子,她在那裡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我知道心疼,能幫她一點是一點。」說完女兒再說兒子,老太太今年70歲了,快40歲那年意外懷孕生下兒子。老兩口中年得子,這份意外驚喜,讓他們對兒子又寵又溺愛,便養成現在這麼個事事要靠父母的樣子。
  • 65歲大姐每月退休金5000塊,卻成了「月光族」,她說的話很現實
    說實話,我非常不贊同這樣的行為,老了以後就別刻意操心孩子的事情了,最起碼應該留著退休金自己用。下面就給大家說個故事吧,這位母親真的疼愛孩子到了極致!退休金5000塊。老伴走了以後,張姐一直跟兒子住在一塊,每個月的退休金大概有5000塊,然而到手以後一分錢都剩不下。到底是為什麼呢?從頭說起吧!前幾年兒子買房子,需要很大一部分首付,兒子付不起,無奈下張姐只好把老家房子給賣了。後來,用到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兒子工作不穩定,兒媳又懷孕了,到後來兒子又買了車,裡裡外外都得花錢。
  • 兒子每月給父親寄錢,無意得知父親吃不起豬肉,他才知老人被騙了
    如果那個周末張大軍不打電話回家,他或許至今還被蒙在鼓裡,他每月給父親寄的一千塊錢,並沒有如他所願被父親花在生活上,父親吃不起豬肉,卻願意把錢給一個陌生人……張大軍父母歲數不小,都已經近70歲,兩位老人身體也不太好,經常需要打針吃藥。張大軍夫婦都是孝順的人,為了讓老人孩子生活的好些,他每月都會給老父親匯一千塊錢。農村物價低,許多人家一個月也掙不到一千塊錢,更何況兩個小孩一個星期才回家一趟,張大軍夫婦覺得這錢足夠老人用了。
  • 70歲的老人不幸離世,她養的黑狗不吃不喝,也隨主人而去
    老人年紀大約70多歲了,滿頭白髮,面容憔悴,聽說老人幾年前曾得過一場大病,從此一蹶不振,身體狀況日漸下滑,到後來連走路也成了問題,只能靠一根拐棍兒挪出挪進。聽說老人的老伴在老人60多歲的時候,因一個急病早早離開了老伴。老人一生有4個兒子一個女兒,到現在都已經娶得娶聘的聘,都已成家立業,都有了自己一個美好的小家庭。按理說老人身體狀況不行,應該跟著兒女住。但結果令人嘆息,沒有一個兒女願意收留老人,都找這樣那樣的理由推脫。
  • 為什麼老人退休了還工作把退休金給子女,老人的話,子女很感動
    事情的起因洪大爺今年已經64歲了,是一所大學的領導,退休工資有七千多,老人年紀大了,吃喝也少了,也沒有大的開銷,每個月這麼高的退休金也沒地方花,周圍的人都羨慕,拿洪大爺開玩笑:真是有錢人的煩惱我們想像不到啊,哈哈。其實事情並非他們所想的那樣。
  • 萬家燈火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萬家燈火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2018年大年三十,晚上六點多鐘,鞭炮聲四起。在我們全家共同忙碌下,終於,一桌子的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和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我們全家正準備開飯。我想,大年三十的,不吃團年飯都在幹啥呢?為了弄清心中的疑惑,我忙起身向外奔去。當我走出門,看見了在清冷的路燈下,有一個二十來歲健壯的年輕人,用拳頭一下一下地,打著一位坐在水泥地上,六十多歲的老者,嘴裡還不停的嚷嚷著……。只見老者坐在地上,用雙手抱著腦袋,蜷縮著,那是人的本能,自我保護的姿勢。
  • 20歲女子嫁70歲老漢,婚後老漢天天跟蹤妻子,原因令人發笑
    20歲女子嫁70歲老漢,婚後老漢天天跟蹤妻子,原因令人發笑一名20歲額女子嫁給了同村的70歲老頭,起初覺得生活還是很美滿的,但是婚後不久女子便發現時常被丈夫跟蹤,女子覺得沒有自由,便去質問丈夫原因,丈夫被逼問原因無奈才說,因為覺得妻子太年輕了,擔心她會不忠自己,所以不放心,所以才天天跟蹤她,他這個原因一說出來,惹得妻子又好笑又生氣,雖然是愛自己的表現,但是誰也不願意這樣的相處模式
  • 村裡出了一件怪事,兩老人達夥吃飯,被兩家兒子知道了,大打出手
    王大爺今年75歲了,有退休金,老伴死了幾年了。王大爺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三個兒子誰也想讓老人跟自己吃飯,王大爺歲數大了牙口不好,孩子們煮飯,老頭吃不了。老頭願意自己煮飯,可是自己又不會煮,他常常看見李大媽煮飯吃好,李大媽有兩個兒子,李大媽也有70多歲。李大媽的老伴死了多年,現在李大媽同兒子們分開煮飯。
  • 老人有70萬存款,卻因吃不起飯被餓暈,村民搖頭說他活該
    經過這件事,周軍像是『開竅』了一樣,一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往地上一趟,開始裝可憐,也是現在大家俗稱的碰瓷。但凡他看不順眼的人,都被他用各種方法碰了個遍,大家都對他恨的牙痒痒,可是又拿他沒辦法。又過了3年,28歲的他碰瓷的手藝越來越高超,決定去大城市,專門碰瓷那些有錢人,大家也不清楚他是不是回回都能得手。
  • 我每月退休金6000塊被兒子敗光,還讓我去做保姆養他,好心酸
    導語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一位60歲阿姨的故事,她每個月6000塊退休金被兒子敗光,還要她做保姆養兒子,心酸。李阿姨/60歲我有兩兒子,我大兒子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我很心疼兒子,覺得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後來他就直接回到家裡,天天在家混日子,混了幾年後,他終於找了老婆,有了壓力之後,只好出去工作,當時我和老伴以為兒子長大了,終於懂事了,可是兒子還是像之前那樣,上不了幾天班就跑回來,整天不務正業,也不想著賺錢養家,搞得我兩夫妻特別擔心。
  • 故事:女兒遠嫁,我每月貼她兩千,如今我退休,兒媳讓我用退休金還房貸
    女兒遠嫁,我每月貼她兩千,如今我退休,兒媳讓我用退休金還房貸許多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把兒女們培養成才,即便兒女們成家了,依舊為他們操心,擔心他們日子過得不好,總想方設法的去貼子女們。可有一句話叫&34;,當子女們結婚了,我覺得父母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們是時候享享清福了。
  • 老人男扮女裝16年,終日濃妝豔抹扎馬尾,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最近小店生意很不好,我將外面的桌椅搬進店裡,正當我坐著抽菸的時候,一個老婦人低沉粗狂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沉思。「老闆,還有餛飩嗎?給我來碗餛飩麵。」我探出身子,看到婦人穿著碎花小紅襖,頭頂上扎著兩個馬尾辮子,還帶幾多大紅花,臉上濃妝豔抹的,看著樣子就很滑稽可笑。
  • 63歲夫婦退休金過萬,卻省吃儉用,說出心裡話讓人意外又溫暖
    退休金自己花還是留給兒女?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還是我們小區的鄰居——齊大爺夫婦,聽聽他們對退休金的打算。01夫婦雙職工退休,每月退休金過萬,卻省吃儉用齊大爺是從政府部門退休的,齊大娘從婦幼保健院退休,兩人同齡。雖然在縣城,兩人的退休金加起來也過萬了,日子可以過得很「滋潤」了。
  • 一個真實的故事:夫妻每月退休金6000元,竟過成這樣
    而且老人身體比較虛弱,在私密的空間裡,相對身強力壯的保姆們,他們絕對是處於弱勢地位的。請保姆行不通 第三個經驗就是我們普通收入的老人,請保姆也不是一條可行的路他倆的收入加越來是每個月6000元,但是去養老院就需要每個月5000多元,這個價格差不多耗費了他們倆人的退休金的總和。去養老院看來就是他和老伴的最後一站了。
  • 夫妻每月退休金6000元,卻過成這個樣子?現實案例
    而且老人身體比較虛弱,在私密的空間裡,相對於身強力壯的保姆們,我們絕對處於劣勢地位,第三個經驗就是:我們普通收入的老人啊,請保姆不是一條可行的道路,考慮再三,只有去養老院,養老院每天會有三餐,醫務人員也會來檢查身體,但是收費比較高,我倆加起來的收入是每個月6000元,但是去養老院我們兩個人加起來就需要交納
  • 四個兒子7個孫子孫女為何老人還得自己上街買米吃?
    後來聽說隔壁村有位年輕人騎摩託好心搭一位老人上街,結果半道上老人頭暈從車上摔下來死掉了,家屬讓賠了6萬多,那還是個沒退休金的老人呢。爺爺和叔叔都勸我千萬不要再搭八叔公了,我心裡也一陣後怕。想起八叔公每次坐我車時上車和下車都費老半天才能完成,幸好沒發生意外,從此以後我遠遠地老年八叔公走路。一般都是把頭盔一拉油門一擰直接超過,心裡雖然感覺很不是滋味,但是確實不敢冒這個風險。
  • 湖北86歲老人不怕鬼,在古墓中住30年,一句話解釋原因,讓人心酸
    這種情節也就在小說裡能成立,現實生活中讓人去住古墓,光想像一下就覺得一股寒涼之氣從腳底往上升了。但湖北卻有一個很膽大的老人,他從51歲開始便住進了墓裡,以野墳為居所,竟然還身體健康,毫無異樣。老人的名字叫陶少堂。陶少堂說,自己非常習慣古墓生活,大家稱他為「古墓老人」,其實他只是安家之所和常人不同,沒什麼稀奇的。很多人都感到奇怪,為什麼陶少堂能夠接受在古墓中居住呢?沒發生過什麼靈異的事嗎?
  • 小說:70歲老人參加8歲兒子家長會,校長見到老人,嚇得連忙磕頭
    周東已經70歲了,兒子才8歲。「周子成的家長對嗎?」班主任正在輕點學生家長,看了周東一眼,在花名冊上寫著什麼。周東點點頭,整間教室只有他一個老人,別的都是打扮精緻的中年人士,甚至有些看上去更年輕。他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
  • 小說:70歲老人參加9歲兒子家長會,校長見到老人,嚇得連忙磕頭
    趙西已經70歲了,兒子才9歲。「趙子龍的家長對嗎?」班主任正在輕點學生家長,看了趙西一眼,在花名冊上寫著什麼。趙西點點頭,整間教室只有他一個老人,別的都是打扮精緻的中年人士,甚至有些看上去更年輕。他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
  • 老人的死因很蹊蹺
    前天,我們鎮上的一個80多歲的老人,去世了。按理講80多歲的老人死了是很正常的自然規律所以很多民辦教師,幹了一段時間後,家庭壓力大,實在堅持不下去,中途退出了。可這個和管委主任的同齡人,堅持了下來。終於迎來了曙光,黨和國家開始尊師重教,他由民辦轉成了公辦,地位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到了退休的年齡,退了下來,每月還能拿到幾千塊的退休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