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老人不幸離世,她養的黑狗不吃不喝,也隨主人而去

2020-10-03 火煮瑣事666

在我們小區,經常見一個拄拐老太太,顫微微的挪出挪進,手裡提著個小馬扎,身後跟著一條毛皮黑油油的小笨狗。

老太太經常呼喊這條狗,嘴裡叫著不知是「貝貝」還是「伴伴「的名字,狗就溫順的跟在老人身前身後,非常聽話的任她呼喝。

老人年紀大約70多歲了,滿頭白髮,面容憔悴,聽說老人幾年前曾得過一場大病,從此一蹶不振,身體狀況日漸下滑,到後來連走路也成了問題,只能靠一根拐棍兒挪出挪進。

聽說老人的老伴在老人60多歲的時候,因一個急病早早離開了老伴。老人一生有4個兒子一個女兒,到現在都已經娶得娶聘的聘,都已成家立業,都有了自己一個美好的小家庭。

按理說老人身體狀況不行,應該跟著兒女住。但結果令人嘆息,沒有一個兒女願意收留老人,都找這樣那樣的理由推脫。


大兒子倒是有情可原,家庭經濟情況不好,老婆有病,兒子在上學,就靠大兒子一人上班獨力支撐,確實也再沒什麼能力照顧老人。

二兒子呢,在外省上班,經濟條件不錯,接老人去住過幾個月,怎奈二媳婦嫌棄老人,老人用的盤碗都是單獨的,睡的床,被單經常也不洗,黑的都掉渣兒。這還罷了,兒媳對老人不是冷冰冰的眼神就是呼來喝去的態度,老人活的好累,住了幾個月後,傷透了心,只好又回到了自己住的小區。

三兒子呢,早早離了婚,一個人獨居,按說,他和老人住一塊正合適。

然而這三兒子是個好酒之徒,脾氣是那種一點就著之人,沒說兩句話,就和人吵起來,老人堅決不和這三兒子住,住在一起還不夠生氣的呢!

四兒子呢,做著一個小生意,開著一個小飯館。夫妻兩起早貪黑,一心只撲在掙錢上,忙的連自己孩子也沒工夫管,哪有工夫照看他的娘呢!

女兒呢?這個媽媽的小棉襖,又是怎樣照顧媽媽的呢?

女兒和丈夫自結婚後,就鬧不到一起,兩人打紅鬧黑的,湊乎過日子,原來是兩人到現在都沒孩子,去醫院查了,是女方的毛病,吃了多少藥,看了多少醫生,只是不濟事。由此兩人經常吵架生氣,日子過的寡淡,自然也沒心情照看老人了。

老人於是只好一人獨居。


怎奈老人身體每況愈下,只能自己勉強做頓飯,下樓買點面,饅頭什麼的,回家煮,一煮就是兩天的量,上頓面下頓面,今天面明天還是面,吃的人難受。

兒女們也摳門,也不給老人請個保姆來侍候,只二兒子經常瞞了老婆給打點錢接濟一下,其餘幾個兒女都各顧各的小家庭,誰又肯伸手幫一下老人呢!

女兒倒是隔三岔五也來給作頓飯,但每次來,不是臉上被打的烏青麻黑,就是悶悶不樂,臉色不好。老人心裡煩呀,來了還不如不來呢!

老人每每思想,自己上輩子到底做了什麼孽,什麼糟心事都讓自己碰上了,還不如讓老天爺早早收了去才好。

直到有一天,老人遇到了一條流浪狗,才感覺到生活中多了點溫暖。


這條狗,是老人下樓買面時遇到的,一路跟隨老人到家。老人看它可憐,就給餵了點水和剩飯,沒想到這一餵之下,這條狗就再不肯離去了,老人索性就把他領回家養了起來。

她給狗洗了個澡,這狗皮毛黑黝黝的,眼睛炯炯有神,還挺精神的,招人喜歡。老人不由的喜歡上這條狗了。於是做飯時就多做點,自己吃什麼就給狗吃什麼,到最後就連睡覺時,也摟著它睡。

這條狗倒也乖巧懂事,非常聽話,和老人形影不離,成了老人的一個伴兒。

老人把狗喚做「貝貝",聽起來和」伴伴「一個音,老人老年孤單,兒女不來照看,確實缺個伴兒!有條狗作伴兒,也算是心裡有一點安慰了。

然而好景不長,老人在幾年後,突然離開了人世。


老人去時,兒女們表面上哭哭啼啼裝的很難過很孝順,實際內心裡都笑開了花,終於把老人打發走了,終於省心了,可以安安心心的過自己的小家庭的小日子了。

但令人不解的是,那條狗,自老人去後,整日嗚嗚咽咽的哀啼,不吃不喝,沒有幾日就死了。

相關焦點

  • 每月退休金五千,吃不起一頓肉:70歲老人心酸,原因令人沉思
    女兒遠嫁,據說生活過得不太好,姑爺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人,養了孩子後,每月賺的錢不夠一家三口開銷的。平時菜園子裡的瓜果蔬菜熟了,老兩口會撿那些容易存放的,裝在大紙箱裡寄給女兒。偶爾去趕集,老太太還會買幾件衣服寄給女兒。用老太太的話說:「孩子就算嫁人了也還是我孩子,她在那裡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我知道心疼,能幫她一點是一點。」
  • 「每月退休金5000,卻吃不起一頓肉」70歲老人心酸,原因令人沉思
    女兒遠嫁,據說生活過得不太好,姑爺是個沒什麼本事的人,養了孩子後,每月賺的錢不夠一家三口開銷的。平時菜園子裡的瓜果蔬菜熟了,老兩口會撿那些容易存放的,裝在大紙箱裡寄給女兒。偶爾去趕集,老太太還會買幾件衣服寄給女兒。用老太太的話說:「孩子就算嫁人了也還是我孩子,她在那裡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我知道心疼,能幫她一點是一點。」
  • 故事:黑狗 (鄉村故事)
    文/賓澤文黑狗是人不是狗,他是與我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髮小,比我大一歲,屬狗。爹娘沒文化,生下他時,覺得狗狗乖巧,聽話,又好養,就給他取了個名,叫"黑狗"。黑狗與我同宗同族,比我只大一歲,卻長我一輩。開始,我叫他黑狗,後來娘斥我:論輩分,他長你一輩,應叫他叔。於是我就叫他狗叔。村裡人仍叫他"黑狗"。
  • 生了為什麼不養?既然不願養,當初又何必生她呢?
    周五接高中住校的女兒,去的早,門口已經聚集了很多人,家長們都的在閒聊,有的看手機。我身邊站了一位老人,大約6,70歲的樣子,太陽帽下一張黝黑的臉龐,眼睛東張西望,像是在尋找什麼。「閨女,這有公交站嗎?她問旁邊的一位家長。家長用手往身後的方向指了指,說那邊就有一個公交站。老人扭頭看了看說「謝謝!」那位家長就和她聊了起來。
  • 中秋剛過,83歲奶奶在家喝農藥離世了
    中秋,當家家戶戶大團圓,聚在一起買菜做飯,喝酒聊天時,一位83歲老人卻是獨守空房,冷鍋冷灶,很是悽涼……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同慶,我日夜兼程的回到農村老家,想快點見到爸媽。「吃了,我兒,天黑了怎麼不回家?」奶奶問道。「陪您一會兒」我緊挨著鄰居奶奶。「好孩子,謝謝你。」鄰居奶奶朝我笑著說。
  • 《喜喪》86歲老人兒孫滿堂,卻無人贍養,去敬老院前夜喝藥自盡
    在老人第一次摔倒後,老二便不由分說去鎮裡的敬老院交了定金、約了床,也不管老人同不同意。無奈敬老院裡沒有床位,只有等有人離世以後才能搬進去,而縣裡的敬老院又太貴,大家都出不了這個錢。第二次摔倒以後,大家再次聚集在老宅裡。二妹問,是不是把娘帶去醫院裡檢查一下。二媳婦卻冷哼道,咱娘的病是老病,去看了也是白看,還糟蹋了錢。
  • 小說:男子救下黑狗,每天買魚肉給狗吃,幾個月後卻含淚打死黑狗
    雖然說貓吃魚、狗吃肉,但是魚也吃肉,這隻黑狗應該會吃吧。顧先生,心想。顧先生將那條魚扔了出去後,他不再看向那條黑狗,而是轉頭回家了。他知道如果自己幾直這樣盯著那條黑狗,它肯定不會吃的。第二天顧先生,幾早準備出去上班,結果幾開門就看到了那隻黑狗,直接嚇地坐在了地上,幾臉驚恐的看著那隻黑狗。
  • 失蹤女兒回家,黑狗咬死不鬆口,原來她不是人
    兩年後,文秀拿出了多年的積蓄贊助了剛子上京趕考,自從剛子走後,文秀一直站在村口等著,一天又一天地過去了,可惜仍然沒有看到剛子的蹤影,,望眼欲穿的文秀再也等不住了,於是偷偷一個人跑出了村子,去尋找剛子,文秀一走就是好幾年。
  • 小說:男子救下黑狗,每天買魚肉給狗吃,一個月後卻含淚打死黑狗
    雖然說貓吃魚、狗吃肉,但是魚也吃肉,這隻黑狗應該會吃吧。李先生,心想。李先生將那條魚扔了出去後,他不再看向那條黑狗,而是轉頭回家了。他知道如果自己一直這樣盯著那條黑狗,它肯定不會吃的。第二天李先生,一早準備出去上班,結果一開門就看到了那隻黑狗,直接嚇地坐在了地上,一臉驚恐的看著那隻黑狗。
  • 小說:養了10年的大黑狗,在雨中哀嚎一宿我沒理,天亮後我追悔莫及
    養了10年的大黑狗,在雨中哀嚎一宿我沒理,天亮後我追悔莫及老陳是十裡八村有名的光棍,五十多歲了還孤身一人,家裡就一隻大黑狗作伴。這大黑狗養了十多年了,特別有靈性。老陳頭說什麼話,它好像能聽懂似的,讓幹啥就幹啥,特別聽話,沒事還能幫老陳拿拿東西。大黑狗還認識人,凡是來過他家的,大黑狗都認識,第二次再來準搖尾巴,陌生人來肯定是一頓狂叫伺候。
  • 小說:男子救下黑狗,每天買魚肉給狗吃,2個月後卻含淚打死黑狗
    雖然說貓吃魚、狗吃肉,但是魚也吃肉,這隻黑狗應該會吃吧。路先生,心想。路先生將那條魚扔了出去後,他不再看向那條黑狗,而是轉頭回家了。他知道如果自己一直這樣盯著那條黑狗,它肯定不會吃的。第二天路先生,一早準備出去上班,結果一開門就看到了那隻黑狗,直接嚇地坐在了地上,一臉驚恐的看著那隻黑狗。
  • 老人有70萬存款,卻因吃不起飯被餓暈,村民搖頭說他活該
    經過這件事,周軍像是『開竅』了一樣,一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往地上一趟,開始裝可憐,也是現在大家俗稱的碰瓷。但凡他看不順眼的人,都被他用各種方法碰了個遍,大家都對他恨的牙痒痒,可是又拿他沒辦法。又過了3年,28歲的他碰瓷的手藝越來越高超,決定去大城市,專門碰瓷那些有錢人,大家也不清楚他是不是回回都能得手。
  • 兒女下葬父親時,兒女竟被鬼上身,神婆用黑狗血竟也化解不了怨氣
    看到老三驚恐的樣子,他突然惡狠狠地指著孩子,罵了一句:「你們這些混蛋,我養了你們,誰也不跟給口熱乎飯吃!我恨自己怎麼生了你們!」老人不停地罵。這時候老四眼珠子一轉,出去叫一個會點事的老太太。老太太走過來,看到老人罵得正歡,誰也不敢吭聲。
  • 父親要殺狗吃狗肉,兒子說了一個故事,他發誓一生不吃狗肉
    對於此事,王德貴只有把苦水往肚子裡咽,任憑村裡人說三道四,取笑自己,重要的是把兒子要養大。孩子四歲以前,王德貴為了掙錢養家,只好把孩子交給年邁的母親來照顧。孩子四歲那年,王德貴的母親病重去世,從那以後,王德貴出門幹活都把孩子帶在身邊,每天都是一起出門,一起回家,風裡來雨裡去的。一些鄉親很是同情,有村民主動提議幫他照看孩子,但王德貴擔心孩子被欺負,也就拒絕了別人的好意。
  • 70歲爺爺想要找一個老伴,子女不同意,老爺爺鬧絕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位張爺爺是和我一個小區一棟樓的,平時我上下班都能看到張爺爺坐在小區公園鍛鍊和別人下棋聊天,她孫女和我女兒剛好又是一個班的同學,碰到面都會打招呼聊聊天,是一個很和藹可親的老爺子。,不要去工地上做了,張爺爺也聽了他兒子的意見,回家給他帶小孩,在這些年當中,也有人給他介紹老伴,但是接觸下來他覺得不合適,慢慢的對找老伴這件事情也就沒放在心上了。
  • 小說:70歲老人參加8歲兒子家長會,校長見到老人,嚇得連忙磕頭
    周東今天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大家都以為他是孩子的爺爺,因為他們爺倆年齡差距非常大。周東已經70歲了,兒子才8歲。「周子成的家長對嗎?」班主任正在輕點學生家長,看了周東一眼,在花名冊上寫著什麼。周東點點頭,整間教室只有他一個老人,別的都是打扮精緻的中年人士,甚至有些看上去更年輕。他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
  • 小說:70歲老人參加9歲兒子家長會,校長見到老人,嚇得連忙磕頭
    趙西今天去參加兒子的家長會,大家都以為他是孩子的爺爺,因為他們爺倆年齡差距非常大。趙西已經70歲了,兒子才9歲。「趙子龍的家長對嗎?」班主任正在輕點學生家長,看了趙西一眼,在花名冊上寫著什麼。趙西點點頭,整間教室只有他一個老人,別的都是打扮精緻的中年人士,甚至有些看上去更年輕。他在這裡顯得格格不入。
  • 農村8旬老人小時被拋棄,70年後1次意外卻巧遇親人,啥情況
    圖片上這位老人叫潘秋蘭,今年82歲,家住江西婺源中雲鎮附近一個小山村裡。說起老人一生的命運可謂多舛,六七歲時因為家裡沒吃的,父母把她送人了,她才有幸活了下來,可是離開親人又成她一輩子的痛,到了晚年她才因為又一次不幸,卻有幸地遇到親人,這是怎麼回事呢?
  • 小說:20歲女子嫁70歲富豪,富豪死後留下巨額遺產,妻子卻說不敢要
    郭清三帶著她回到了家裡,然後對孩子們開口說:「我想要娶這個20歲的女子張靚靚進門,以後她就是你們的後媽了。」就跟他預想到的那樣,孩子們紛紛反對他的這個決定。「不行,爸,你明明知道的,她根本就不是喜歡你這個人,她喜歡的是你的錢,不然她這個20歲的女子,憑什麼嫁給你這個70歲的富豪!」大兒子郭哲極力地勸阻著,希望他能夠改變主意。
  • 老人偷偷和保姆領證結婚,兒子和他爭執後發病離世,竟是一段孽緣
    周軍老人因心臟病突發不幸離世的消息不脛而走,最近一段時間他的親朋好友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一些了解情況的人把老人離世與他的兒子周志興聯繫到了一起,說老頭子是被兒子氣死的,一時間眾說紛紜,而事件的導火索是來自照顧了周軍老人八年的保姆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