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基督山伯爵》,我明白了三件事

2020-09-03 袁棉棉


我們總是無法預測生活的下一秒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就像《基督山伯爵》的主角唐戴斯.埃德蒙一樣,他永遠不會想到,他所期待幸福來臨的日子,卻是苦難的開端。

這天就是他和未婚妻梅塞苔絲訂婚的日子,也就在這天,他被情敵陷害入獄,在裡面煎熬度過了的14年時間。

好在生活給了他一絲希望,在第6年他遇見了拯救他的再生之父——法利亞神甫,他不僅教會唐戴斯知識和哲學,也告訴了他一個埋藏巨大寶藏的秘密地址。

在第十四年,唐戴斯逃獄成功,也找到了那筆寶藏,從那刻起,世上便沒有單純無知的唐戴斯,而只有睿智神秘的基督山伯爵,復仇之路從此開始。


伊夫堡監獄


1.那些貪圖得來的東西,都會一點不剩從你手中溜走

故事的起因或許是由於貪念引起的。唐格拉爾貪圖船長這個職位,他就成為了這件事的始作俑者。費爾南貪圖一個並不屬於自己的愛,舉報陷害唐戴思。年輕律師維爾福貪圖權利,決定毀滅證據,隱瞞真相。就這樣單純的唐戴斯在牢獄裡度過了他的十四年的光陰。

和金錢想比,貪圖權利,愛情和地位都不算最嚴重的。卡德魯斯就是這麼個貪錢的人,他看到金幣已經暴露了那雙貪婪的眼睛,可想而知後來會他為了一顆鑽石,殺害了自己的妻子。當然為金錢犯罪的還有安德烈亞,他由於貪婪和不知感恩,殺了自己的養母。

這些人沒有一個人能得到好下場。

其實這些身外之物,我們想要的越多,就越擔心會失去它,你得到了它,它也會反過來束縛著你。若是選擇了背叛別人和自己的良心,那麼我們暫時獲得的金錢,虛榮,權利,總有一天會消失殆盡。

而唯一沒有因為權力和金錢而動搖的人就數唐戴斯了。他找到基督山的寶藏後,富可敵國,宛如聖人,人人都仰望他,崇拜他,但這樣的環境沒有衝昏他的頭腦,也沒讓它迷失自己。當復仇結束,他一個子也沒留下,把這些全部捐了給別人,離開了這是非之地。

他明白這些財富只是他復仇的工具,既然復仇已經結束了,那再耀眼的鑽石也會失去了其價值。


2.保持閱讀和思考,它將帶你走到外面的世界

對於唐戴斯來說,遇見法利亞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我們來說說法利亞這位如此睿智的老人,他在入獄前,是個紅衣教主的秘書,他把家藏圖書的五千本書讀了一遍又一遍,也發現其中一百五十本書,是人類終身受用的知識,他反覆研究,直至爛熟於心。

當法利亞被捕入獄,書是帶不走了,但裝在腦海裡的知識誰都拿不走。這些書除了帶給他的不僅僅是知識,它還給他帶來堅毅,樂觀的人生態度。

它在監獄裡它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神甫創造了筆,墨水,工具,還撰寫了歷史著作,他單薄一身,卻能想方設法挖掘那麼深的隧道,所有這一切都只因為書中的知識。

他的前半生與這些書為伴,後半生與書中的知識為伴,就算在環境惡劣的監獄裡,他的生活也是有所期待的。因為光是創造這些,就能讓他沉潛到過去的歲月裡,忘記了眼前的一切。

而相比於唐戴斯,在沒有遇到法利亞之前,他只懂得憤怒,墮落,終日被痛苦佔據。唐戴斯有幸與這樣的人為師,算是不幸中的萬幸。法利亞把自己所學全部教授給他,一年後的唐戴斯判若兩人。

試想下,如果基督山伯爵只是一個有錢的闊佬,但愚蠢無知,他真的能復仇成功嗎,能一步步的讓敵人掉進自己設計的牢籠嗎?我想是不行的,復仇也是需要智慧。曾經所學的語言,讓敵人無法猜出他的身份,藥物間的相互反應,立馬就讓敵人輕易上鉤,而優雅的禮儀制度自然是踏入貴族的門檻。

可以說,法利亞拯救了唐戴斯的一生,而書籍拯救了他們。


之前看到一個前黑幫的「網課」,他曾呆在一個跟普通電梯差不多大的監獄裡,不知道時間,沒網絡電視,就連報紙都是五六天前的。一開始他難以接受這就是自己的命運。

不過幸運的是,這個監獄允許看書的,他的妻子給了他些書,有長篇小說,紀實文學,他一本又一本的看,書中的跌宕的情節仿佛把他帶到外面的世界。沉浸於故事裡,他不會再去考慮周遭的環境,就這樣他渡過了監獄裡29個月的時光,而期間他一共讀了400多本書。

所以儘可能的靜下心來去讀書吧,書籍是你的庇護所,是你的焦慮的鎮靜藥,有天,或許會突然有那麼一句話,能解開你心中的問題,能撥開眼前的雲霧。

3.永不放棄對這世間的愛,就算經歷過極度的不幸福

在復仇的那些年,伯爵一直如神一般存在,別人對他只是敬仰,恭維和忠誠。他恐怕早已不信自己能去再愛一次,曾經的梅塞苔絲也嫁給了他的敵人,面對海黛這位年輕美麗的希臘公主對自己的欽慕,他也只是壓抑自己,認為這只是父女間的愛,熟不知海黛早已闖入自己的心間,讓那顆心臟死灰復燃。

當他決鬥回來,他第一時間就是想告訴海黛自己平安無事,兩人雙眼相碰,他突然意識到,海黛是那個又能讓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人。

得知海黛也愛自己,伯爵覺得自己的心快承受不住這樣的幸福。

他說:「憑我愚鈍的悟性摸索二十年,竟比不上你的一句話,讓我心裡變得這麼亮堂。有了你,我又能感受到幸福和痛苦。」



是啊,愛是會讓人感到幸福和痛苦,也讓人能有所期待,不然又怎麼能打開伯爵這顆堅硬無比的心呢?

伯爵最後選擇是放下所有財富和地位,和海黛離開。

因為他明白,真正能感到幸福的事是放下仇恨,去愛眼前這位人,她能給自己想要的溫柔,她不會爾虞我詐,她能讓他忘掉過去。就算再多的財富也不能與之媲美,再多的權利也得不到如此的真心。

在伯爵留下的信裡他說:只有體驗過極度不幸的人,才能品嘗到極度的幸福。所有下過死的決心的人才知道活著有多好。幸福的生活下去吧。」

永遠別放棄對著世間的愛和感激,就算經歷過極度的不幸,因為下一秒的幸福就是極致的,而我相信伯爵終於他等來了他極度的幸福,這個人就是海黛。

相關焦點

  •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花了數天功夫終於把大部頭《基督山伯爵》看完了。《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寫的是水手埃德蒙.唐代斯在愛情和事業雙豐收之際,遭到了妒忌人的誣陷以及檢察官的私立枉法行為,被打入地牢,度過過了10幾年暗無天日的囚徒生活,最終通過成功越獄,化名基督山伯爵開展了一系列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活動。
  • 5分鐘讀完《基督山伯爵》:你依舊是我無可替代的人
    這部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好評如潮,《琅琊榜》不論是配樂、演員的演技、劇本,皆為精雕細琢之作,組合在一起便成就了一部經典。《基督山伯爵》:死或許是一種刑罰,但不等於贖罪。《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唐泰斯是一名船員,在海面上終年漂泊的他無法回家。
  • 《基督山伯爵》盛名之下,洞見大仲馬對人類智慧的認知
    《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尤其對《基督山伯爵》情有獨鍾,說到大仲馬,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評價他說:「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扎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頂峰,過去、現在和將來,都無人能超越大仲馬的小說和劇本。」
  • 《基督山伯爵》:若細節無新意,從整體告訴你這部世界名著好在哪
    所以寒鴉今天不再只抓住情節不放而是從這部作品的整體進行鑑賞,本文將分別從寫作風格、語言運用以及亮眼之處等三個方面,從整體的角度說說這本世界名著到底好在哪。最後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寒鴉將以本書為例分析大仲馬為何無法得到來自正統文學的肯定,以及在快200年後的今天我們是否還有必要讀《基督山伯爵》?
  • 《基督山伯爵》:無論仇恨如何洶湧澎湃,愛永遠更勝一籌
    「我是二十來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它,當時我不吃不喝不睡,幾乎是瘋狂地讀完了這部巨著,然後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作家餘華曾向讀者推薦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接受《北京晚報》採訪時,他如是說到。
  • 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品讀作家大仲馬作品《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故事的原型來自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名叫皮埃爾·皮科的修鞋匠即將迎娶美麗富有的寡婦,卻遭友人妒忌,被誣陷為間諜,鋃鐺入獄。出獄後,他用了10年時間伺機復仇,終於得手。在《基督山伯爵》中,很多地點和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基督山島位於法國科西嘉島和義大利之間。正是在1841年,大仲馬陪伴拿破崙的侄子同遊小島時,萌發了創作靈感。
  • 《基督山伯爵》不是一個小說故事,而是生活中的真實案件
    它最先在巴黎的《議論報》上連載,因為作品受歡迎,連在《基督山伯爵》的那個版面的廣告價格都直翻了三倍。而且在寫《基督山伯爵》以前,大仲馬雖然憑藉《三個火槍手》已經頗有名氣,但是稿費卻不多。自《基督山伯爵》發表以後,大仲馬的稿費是每年二十多萬。重要的是他這本書還改變了一個城市,也就是故事一開頭提到的馬賽城因為這部小說建起了基督山街、愛德蒙·唐泰斯街,一度成為了旅遊勝地。這部小說在當時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 《基督山伯爵》裡,最震撼我的一個情節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通俗小說家大仲馬著作的一部復仇記,主人公基督山伯爵用他堆積如山的財富、異於常人的智慧、縝密思慮的計劃,扮演著上帝的角色,獎賞好人,懲罰壞人,既有「好人有好報」的天道輪迴,又有著「殺人償命」的快意恩仇,雖然全書有1200多頁,接近100萬字,讀起來卻是節奏緊湊,酣暢淋漓。
  • 養成系男主的修煉手冊 | 用電視劇的方式打開《基督山伯爵》
    所以開始了我認為《基督山伯爵》裡最大的巧合——審訊唐戴斯的代理檢察官——德·維爾福先生,本書的大反派,正是那個「別人」諾阿迪埃·德·維爾福——的兒子。作為反派的維爾福為了自己的仕途,為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地位,為了「防止男主角繼續他的幸福生活」,果斷將天真的唐戴斯關進了當時看守最嚴格的監獄——伊夫堡。
  • 重溫《基督山伯爵》:那些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還會殺死你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文豪大仲馬的長篇小說,這個故事在人類近代歷史的黑暗時期鼓舞了很多人。法利亞還告訴主人公,在基督山島,有一處巨大的寶藏。然後就是復仇,也是《基督山伯爵》最激蕩人心的部分。唐泰斯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長期的籌劃,終於在法國上流社會混出一片天地。隨後他設計讓弗爾南的未婚妻帶著兒子離開了他,還揭露了他的一些卑鄙的行徑,最終讓福爾南身敗名裂最終自殺。基督山伯爵的經歷從平民到階下囚,再到法國上層社會,向人們展示了法國在拿破崙死後的社會狀態:人們憂鬱而壓抑,偽君子當道。
  • 《新基督山伯爵》:走到人生的陰暗時刻,樂觀和知識方能見光
    《新基督山伯爵》是偶然在一本書中了解到的電影,目前為止這部電影已經被我看了3遍了,每次看都能帶給我不一樣的思考。大多數人看到這部電影名稱,都能夠想到大仲馬寫的經典巨作《基督山伯爵》,雖然這本經典我完全沒有讀過,但是電影是確實好看。我不知道電影和書有什麼關聯,所以寫的文章也僅限於電影本身,主要描寫主人公愛德蒙的遭遇,以及最後擺脫命運束縛的關鍵因素。
  • 聊齋之九山王——狐狸版基督山伯爵
    忽然老頭子從外而來,神色悽慘,斥責李公子:「我跟你無冤無仇,住你的園子給了一百金的租金,你怎麼忍心燒死我全家,這樣的大仇豈有不報之理?」說完就憤怒地離開了。李公子害怕狐狸報仇,加強防範,可是一年多也沒有動靜。
  • 《火光之色》:女版「基督山伯爵」的復仇故事有何特別之處?
    我從開篇就被《火光之色》天才的形式牢牢吸引:優秀的故事,緊張的節奏,強烈的畫面感,大膽的想像力,這是一本真正出色的小說。它的時代背景和女主人公遭遇常常讓人聯想到另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經典小說《基督山伯爵》,但它與傳統的復仇題材作品又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一、《火光之色》與傳統復仇題材作品的區別1.
  • 《基督山伯爵》|善惡終有報,蒼天饒過誰
    根據譯者的譯後記信息,《基督山伯爵》這本書的素材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大仲馬在曾任巴黎警署檔案保管員的珀歇的回憶錄裡,看到了一個復仇故事,大體情節基本一致。大老師把它打磨成了一部永遠的經典。主要場景全篇主要場景發為馬賽,羅馬,巴黎三個城市。在馬賽受了苦,報了恩,故事的發源地。在羅馬開始布局,接觸可以進入巴黎的人,以實施復仇計劃,在巴黎完成步驟。書的背景部分展示了當下法國的上流社會的情況,他們的生存狀態,他們的生活方式,舞會,攀比,無所事事。
  • 10年書齡、閱覽500+小說,這是我看過,最牛X的復仇爽文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有史以來看過,最牛逼的復仇爽文。餘華(代表作:活著)不吃不喝不睡、瘋狂地讀完了這本書,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100萬字的篇幅,勸退了很多人。看似很長,讀完卻意猶未盡。如果一生只讀一本書,那一定是它。基督山伯爵!! ! !
  • 讀93萬字小說《琅琊榜》:暢快淋漓而純粹
    3天零零碎碎的時間,92萬字,一部三冊的小說。讀罷尾聲最後一個句子,掩卷沉思,仍覺意猶未盡。只想說:好久未有這樣暢快淋漓而純粹閱讀了。只不過前者更為病弱一些,並且有著「基督山伯爵」般的使命罷了。
  • 讀二月河歷史小說康熙大帝,這三件意難平之事,16年後仍難忘懷
    而小說《康熙大帝》中,當年有三件意難平之事,16年後再讀,仍然心緒難平。一、書生愛情總是詩第一件,是小說中,伍次友和蘇麻喇姑的感情。陰差陽錯,兩個相愛的人無法相守,只能相忘於江湖。讀這段情節的時候,小山君的感受就如同書中的小康熙一樣,心痛卻又無力。二、一代儒將,抑鬱他鄉第二件是小說中潦倒書生周培公和貧家女阿鎖的故事,更加令人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