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盛名之下,洞見大仲馬對人類智慧的認知

2020-09-22 遲早青年


你感到痛苦的時刻,就是你蛻變的時刻,它讓你的生命變得豐盈而強大。


前言

大仲馬的小說在全球都廣受歡迎,我看過他的《三個火槍手》和《基督山伯爵》,尤其對《基督山伯爵》情有獨鍾,說到大仲馬,英國作家蕭伯納曾評價他說:「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扎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頂峰,過去、現在和將來,都無人能超越大仲馬的小說和劇本。」

別林斯基甚至將其稱為「一位天才小說家」。

而國內認為大仲馬就是法國版的金庸,他的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三個火槍手》《二十年後》《瑪戈皇后》《王后的項鍊》《紅屋騎士》讀來扣人心弦,有「通俗小說之王」的美譽。

《基督山伯爵》更是被譽為世界通俗小說巔峰之作,知名度相當高,這本書不僅容納了大仲馬的人生感受,還影響了世界各地的讀者,無產階級文學家高爾基稱讚它是一部「令人精神煥發的書」。

故事主要描寫的是法國波旁王朝時期發生的一個報恩復仇的故事。

法老號船的年輕大副唐戴斯受船長臨終之託為拿破崙黨人送一封信,遭到兩個卑鄙小人和陰險檢察官維爾福的陷害,被關入死牢,剝奪了本該屬於他的美好愛情和前程。14年後,他帶著獄友法利亞教士臨死前告訴他的秘密越獄逃生,找到法利亞藏匿的寶藏後成為巨富,從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基督山伯爵報答了恩人,懲罰了三個置他於死地的人。


全書故事精彩,可讀性強,涵蓋人類智慧、逆境生存、自我救贖、公平、正義、愛與勇氣,而其中洞見人類智慧是最為深刻的主題。

1 從水手唐戴斯蛻變成為基督山伯爵,人類智慧的一角透視

世界上沒有快樂或者痛苦,只有一種狀況與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只是如此而已。

只有曾身受最深切的悲哀的人,才最能體會最大的快樂……永遠不要忘記,在上帝揭露人的未來以前,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的:「等待」與「希望」。


水手唐戴斯就是在經歷最深切的悲傷之後,在等待中看到希望的人。

19歲的水手唐戴斯在愛情和事業雙豐收的黃金時代,被情敵費爾南、嫉妒他的朋友唐格拉爾以及檢察官維爾福所害,蒙冤入獄。

人生最得意的時刻被無端陷害,關入死牢,一開始唐泰斯還要求面見典獄長,重申自己的案件,但不幸的他不知道,即使他是被冤枉的,典獄長也並不關心這種小人物的案件。

當他在陰森幽暗的監牢關了6年之後,他在祈禱上天無果後,開始萌生越獄的想法,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法利亞神甫,他是一個學識淵博的神甫,一直在偷偷的挖洞越獄。

他的出現,給了唐戴斯新的希望,他教唐戴斯知識,天文地理、生活常識、並告訴唐戴斯一個只有他知道的秘密: 在一座叫「基督山」的小島上埋藏著巨大寶藏。

命運總是在毀滅著我們,或者,在重塑我們。

在唐戴斯最絕望,甚至絕食赴死的時候,法利亞出現了,帶給他希望,在這位人生導師的指引下塑造了自己的人生信條。

在夜以繼日的越獄等待中,唐戴斯最終找到了機會,假裝成死人被成功扔到大海,遊過大海踏上了基督山,當他根據法利亞神甫的指示找到寶藏成為基督山伯爵的那一刻,他獲得了新生。

世界上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只有一種境況與另一種境況想比較。只有那些曾經在大海裡抱著木板經受悽苦風雨的人,才能體會到幸福有多麼的可貴。

有了希望才可以繼續等待,而等待才可以發現新的希望,就是在這樣一個良性循環中,唐戴斯才獲得生活的勇氣,而這,僅僅是大仲馬想表達的「人類智慧——等待與希望」的冰山一角。

生活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但也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糟,在等待的過程中,讓自己成為值得的人,你才能在出現希望的曙光時,抓住機會擁有你值得擁有的生活。

2 從梅塞苔絲失去水手唐戴斯,到海黛成為基督山伯爵的幸福:洞見「等待與希望」在愛情中的力量

年輕的水手唐戴斯有一個摯愛的女友,她叫梅塞苔絲,她美麗聰明,在唐戴斯航海歸來後,他們正打算結婚。不幸的是,在婚禮上,唐戴斯被情敵費爾南陷害,當眾被抓走,從此失去音信。

梅塞苔絲在自己本該最幸福的時刻遭受生活的暴擊,失去丈夫,並沒有任何丈夫的消息,她只能絕望的等待。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圍的閒言碎語和費爾南炙熱的追求讓她等待的心開始動搖,於是她最後嫁給了一個自己不那麼愛的人,放棄了對唐戴斯的等待。

她沒有想到的是,唐戴斯在多年後會以基督山伯爵的身份出現在她的眼前,雖然他容顏大改,她也一眼認出了他。

可是啊,當曾經的唐泰斯得知梅塞苔絲有了孩子還過的不錯時,對於梅塞苔絲愛情的希望就已經全部失去。對於梅塞苔絲而言,她已被迫和伯爵漸行漸遠。

時間不會將他們帶回從前。

而海黛,和伯爵同病相憐,受人背叛,家破人亡,雖然伯爵起初待她如女,但在海黛的視角看來,伯爵就是她的天定之人,千裡迢迢從西方而來,用世上僅有三塊的寶石從蘇丹將她贖回,既是恩人又是愛人,從未改變過。

海黛愛的濃烈,願意為了伯爵傾盡全力,也一直默默的在伯爵身邊陪伴著,正因為海黛滿懷愛的等待,讓伯爵看到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最後選擇和海黛遠走高飛,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

「幾天前,基督山知道了一件長久以來他始終不敢相信的事情,就是這世上有兩個梅塞苔絲,就是他還可以得到的幸福」

很多時候,等待並不是如你我想像中的那般難熬,反而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就像《小王子》裡狐狸說的那樣,比如你下午四點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覺很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

愛情是路途遙遠、歲月綿長的百年孤獨,可以抵擋這一路飄搖不定的,唯有愛與堅持,上天從不會無緣無故做出莫名其妙的決定,它讓我們等待,都是為了給我們最好的。


等待是盛裝出席,希望是你。

3 基督山伯爵實現自我救贖的背後:「等待與希望」的更深層次的闡釋

生活使你身陷牢籠,希望助你重獲自由。


這是一段充滿愛恨的復仇史,也是一段心靈救贖的過程。

當變成基督山伯爵的唐戴斯成功復仇之後:讓費爾南失去愛情、讓唐格拉爾失去財富、讓維爾福失去名望。

但是他卻並沒有享受到復仇帶來的快樂,他一直以上帝的使者自居,去懲罰那些作惡的人,當他看到維爾福的兒子小愛德華冰冷的屍體,他覺得自己的復仇已經過了頭,他傷害了無辜的人。

上帝並沒有賜予他生殺予奪的權力,他曲解了上帝的真諦,也許仇恨與權力一樣,是一件能使人腐化的東西,不同的是權力使人貪婪、無恥,而仇恨令人失去本性、理智。

仇恨令基督山伯爵漸漸失去唐戴斯原本寬厚善良的本性,是無辜的生命的代價、友人的愛讓他豁然頓悟,於是他放過了罪大惡極的唐格拉爾,也救贖了自己。

其實,這部故事的精彩不在於基督山伯爵的復仇,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代表的是經受過生活的欺騙、看清社會的黑暗的人,他們在人心不古動蕩的世界裡失去了希望,仇恨的往復將他們羈繞其中,但是最終拯救一切的並不是復仇與他們所謂的正義,拯救他們一切的是愛,這才是人類最強大的武器。

是愛,讓基督山伯爵在快要失去人性時將他挽回,也是愛,跨越了仇恨的鴻溝,賜予寬容與博大,正是在滿懷愛的等待中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從而讓自己的人生擺脫了仇恨的陰影,擁有了屬於自己新的生活。

書中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人類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這兩個詞中,等待與希望。

小說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在每個小人物真正的人生裡,推動劇情發展的,是個人的個性和觀念,善良的人得到美好的結果,惡毒的人得到苦果,文中說「對付一切罪惡,只有兩貼藥:時間和沉默。」

時間不會放過任何一人,如何在自己沉默的等待裡,懷抱善意的希望去迎接自己的人生,或許才是大仲馬寫下這個故事真正想要啟迪我們的東西。


相關焦點

  • 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兩個詞中:等待和希望——品讀作家大仲馬作品《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的故事這是一個很難能不被它吸引的故事。浩渺的地中海,陰森、與世隔絕的古堡監牢,埋藏著無數財寶和秘密的孤島……共同把無數人領進這幅詭奇而瑰麗的長長畫卷之中。《基督山伯爵》的故事之所以成為經典,或者正是因為它啟示我們:生與死,勝與敗,往往只在這一線之間,只取決於自己心中那團等待之火能燃燒多久。等待,永遠都是一段漫長的徵程,等待者總是會覺得時間過得太慢而逐漸耗盡熱情,而當希望太渺茫時,有些人又太脆弱,早早地放棄了等待。面對挫折與磨難,消沉還是奮進,放棄還是堅持,to be or not to be,答案都在&34;與&34;這兩個詞中。
  • 《基督山伯爵》:若細節無新意,從整體告訴你這部世界名著好在哪
    前言「人類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這五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最後在本文的第四部分,寒鴉將以本書為例分析大仲馬為何無法得到來自正統文學的肯定,以及在快200年後的今天我們是否還有必要讀《基督山伯爵》?讀這本書對我們如今的現實生活還有指導意義嗎?
  • 重溫《基督山伯爵》:那些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還會殺死你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文豪大仲馬的長篇小說,這個故事在人類近代歷史的黑暗時期鼓舞了很多人。大仲馬提筆時,距離拿破崙死去已經21年了,隨著法國戰神和他的軍隊的失敗,法國的封建王朝復闢了。然後就是復仇,也是《基督山伯爵》最激蕩人心的部分。唐泰斯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長期的籌劃,終於在法國上流社會混出一片天地。隨後他設計讓弗爾南的未婚妻帶著兒子離開了他,還揭露了他的一些卑鄙的行徑,最終讓福爾南身敗名裂最終自殺。基督山伯爵的經歷從平民到階下囚,再到法國上層社會,向人們展示了法國在拿破崙死後的社會狀態:人們憂鬱而壓抑,偽君子當道。
  • 5分鐘讀完《基督山伯爵》:你依舊是我無可替代的人
    這部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好評如潮,《琅琊榜》不論是配樂、演員的演技、劇本,皆為精雕細琢之作,組合在一起便成就了一部經典。胡歌—-梅長蘇那麼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原著,究竟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基督山伯爵》:死或許是一種刑罰,但不等於贖罪。《基督山伯爵》的主人公-唐泰斯是一名船員,在海面上終年漂泊的他無法回家。
  • 《基督山伯爵》不是一個小說故事,而是生活中的真實案件
    的人肯定都熟讀過他的代表作《基督山伯爵》,這部小說在當時有多火呢?它最先在巴黎的《議論報》上連載,因為作品受歡迎,連在《基督山伯爵》的那個版面的廣告價格都直翻了三倍。而且在寫《基督山伯爵》以前,大仲馬雖然憑藉《三個火槍手》已經頗有名氣,但是稿費卻不多。
  • 《基督山伯爵》:無論仇恨如何洶湧澎湃,愛永遠更勝一籌
    作家餘華曾向讀者推薦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接受《北京晚報》採訪時,他如是說到。全書情節曲折離奇、盪氣迴腸,從無盡黑暗到萬人敬仰,基督山的一生有著讓人拍案叫絕的傳奇色彩。從扉頁到結尾,近百萬字鴻篇巨製,無論稚子還是年長者,讀完無不覺得經歷了一次人生,人性的善良與黑暗暴露無遺,愛恨情仇被一一展現。
  • 《基督山伯爵》裡,最震撼我的一個情節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通俗小說家大仲馬著作的一部復仇記,主人公基督山伯爵用他堆積如山的財富、異於常人的智慧、縝密思慮的計劃,扮演著上帝的角色,獎賞好人,懲罰壞人,既有「好人有好報」的天道輪迴,又有著「殺人償命」的快意恩仇,雖然全書有1200多頁,接近100萬字,讀起來卻是節奏緊湊,酣暢淋漓。
  • 《基督山伯爵》讀後感
    花了數天功夫終於把大部頭《基督山伯爵》看完了。《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寫的是水手埃德蒙.唐代斯在愛情和事業雙豐收之際,遭到了妒忌人的誣陷以及檢察官的私立枉法行為,被打入地牢,度過過了10幾年暗無天日的囚徒生活,最終通過成功越獄,化名基督山伯爵開展了一系列的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活動。
  • 養成系男主的修煉手冊 | 用電視劇的方式打開《基督山伯爵》
    所以開始了我認為《基督山伯爵》裡最大的巧合——審訊唐戴斯的代理檢察官——德·維爾福先生,本書的大反派,正是那個「別人」諾阿迪埃·德·維爾福——的兒子。作為反派的維爾福為了自己的仕途,為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地位,為了「防止男主角繼續他的幸福生活」,果斷將天真的唐戴斯關進了當時看守最嚴格的監獄——伊夫堡。
  • 大仲馬:一生最愛吹牛,但儘管他長得胖、古怪,女人們卻很喜歡他
    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基督山伯爵》這本小說。隨後,他改名為「基督山伯爵」,去報答了有恩於他的人,也懲罰了曾經傷害過他的人。小說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大仲馬」。就這樣,不到28歲的大仲馬一下子成為了法國文壇的知名人物。因為戲劇演出火爆,大仲馬瞬間成為了有錢人。
  • 讀《基督山伯爵》,我明白了三件事
    就像《基督山伯爵》的主角唐戴斯.埃德蒙一樣,他永遠不會想到,他所期待幸福來臨的日子,卻是苦難的開端。 這天就是他和未婚妻梅塞苔絲訂婚的日子,也就在這天,他被情敵陷害入獄,在裡面煎熬度過了的14年時間。 在第十四年,唐戴斯逃獄成功,也找到了那筆寶藏,從那刻起,世上便沒有單純無知的唐戴斯,而只有睿智神秘的基督山伯爵,復仇之路從此開始。
  • 《基督山伯爵》|善惡終有報,蒼天饒過誰
    根據譯者的譯後記信息,《基督山伯爵》這本書的素材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大仲馬在曾任巴黎警署檔案保管員的珀歇的回憶錄裡,看到了一個復仇故事,大體情節基本一致。大老師把它打磨成了一部永遠的經典。大仲馬,大老師故事概要
  • 《新基督山伯爵》:走到人生的陰暗時刻,樂觀和知識方能見光
    《新基督山伯爵》是偶然在一本書中了解到的電影,目前為止這部電影已經被我看了3遍了,每次看都能帶給我不一樣的思考。大多數人看到這部電影名稱,都能夠想到大仲馬寫的經典巨作《基督山伯爵》,雖然這本經典我完全沒有讀過,但是電影是確實好看。我不知道電影和書有什麼關聯,所以寫的文章也僅限於電影本身,主要描寫主人公愛德蒙的遭遇,以及最後擺脫命運束縛的關鍵因素。
  • 《火光之色》:女版「基督山伯爵」的復仇故事有何特別之處?
    它的時代背景和女主人公遭遇常常讓人聯想到另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經典小說《基督山伯爵》,但它與傳統的復仇題材作品又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一、《火光之色》與傳統復仇題材作品的區別1.復仇前後女主人公自身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基督山伯爵》裡主角是一個平民,遭受陷害,得到知識傳授和寶藏之後換了一個身份高調歸來,懲惡揚善。其整個故事情節具有傳奇性,非常像我們武俠劇裡的情節,被壞人打落懸崖,獲得高人留下的秘籍,練成絕世神功報仇雪恨。
  • 聊齋之九山王——狐狸版基督山伯爵
    這個復仇計劃簡直太完美了,先把你捧上天,再讓你重重摔下來,簡直就是聊齋版本的基督山伯爵。但是,萬一李公子一個不小心起義成功了呢?老狐狸豈非偷雞不成蝕把米,畢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老狐狸能夠篤定的實施復仇計劃,說明早已看準李公子成不了大事。李公子在無緣無故的情況下,僅僅是懷疑租客為狐狸就布下圈套,將狐狸一家燒死,其做法不可謂不暴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