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正德年間,看似天下太平,但那正德皇帝貪淫享樂,無比荒唐,完全正不了德行。放著後宮佳麗無數,卻非要去外面尋花問柳。
世風如此,全國各地青樓盛行,滋生出般般罪惡。可那些當官的,大多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只管自己玩樂,哪在乎百姓疾苦。
在浙江錢塘縣,更是青樓無數。最大的一家叫做醉春樓,是縣令王正的一遠房親戚開的。這其中賺取的金錢和利益,大多都是被王縣令拿了好處。
每次有府城和上面來的巡視官員,王縣令便親自作陪,帶著他們來醉春樓吃喝玩樂,以拉攏上面的各種關係,為他的升官之路創造條件。
青樓當然離不開姑娘,但天下女子,心甘情願入青樓的,又能有幾個?
可以說,青樓姑娘大多都是來路不明的,是那些青樓老闆,通過種種不光明的手段,巧取豪奪而來的。
當時百姓人家,就怕生女兒,若生個醜女兒還好,生了漂亮的姑娘,那必須要時時看好,否則搞不好就丟了,被人偷走入了青樓。
在城郊有一個沈家灣,此村是出了名的美人村。但從前些年開始,就老是丟小女孩,村民們報官後,總是查不出個所以原因來。
但人們都知道,這些孩子們,多是被抓到青樓中去了。這些青樓中大多都設有育兒堂,從小訓練那些被偷來的女孩。
這天,沈家灣又丟了一個小女孩。這不是被偷的,而是被搶的。
半夜裡,村中的農戶沈福家,大門被一腳踹開,衝進來一夥明火執杖、手拿長刀的蒙面強盜,硬生生搶走了這個村裡最漂亮的6歲女孩。
孩子的父母悲痛欲絕,他們沒想到,這種事竟然發生在他們家裡。
第二天一早,夫妻倆雙雙去縣衙告狀。縣令王正立了案,吩咐衙役查探。但他也說:這事兒很難辦啊!那夥強盜,你們一個也不認識,說了半天也沒個準確特徵,能找回孩子可能性極小。再說你夫婦倆都年輕力壯,不如回去再生一個吧,本縣看你們傷悲,心中也難受,你們到縣府領五兩銀子補償吧。
夫妻倆不要銀子,跪地苦求縣令緝拿兇手。
最後這王縣令不耐煩了,一聲令下,二人被轟出了大堂。妻子吳氏極度悲傷,回家的路上,一下跳入了城外的河中。河水又深又急,轉眼沒了影子。
半天后,沈福在河下遊數裡的水草中找到妻子時,她早已死去多時了。沈福把妻子背回家,買一口大棺材,在親戚相勸下,第二天將妻子安葬了。
兩天時間內女兒被搶,妻子身死,他到底做錯了什麼?
只能詛咒這吃人的世道,可如此大冤,他又到哪裡去申訴呢?沈福蹲在妻子的墳頭前痛哭,村裡的人勸不住他,只好由著他。
轉眼到了黃昏,沈福正悲泣之時,突然耳邊響起一聲無量天尊的道號來。
沈福抬頭一看,見是個仙風道骨的老道長,手執拂塵,就在他身前不遠。
那道長問他為何如此傷心,沈福就把自己家裡發生的事,對道長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道長說:貧道數十來未曾下山,想不到天下已這般模樣。你有冤無處申,心中之氣也難平。還有一法,你可去陰間申冤,那錢塘城隍甚是清廉,乃貧道好友,他或有些法子,你可願找他申冤?
沈福聽得此言,連忙起身對著道士跪下,求他相助。
那道士對著身前的沈福手指一點,他身子便軟軟的倒了過去。沈福只覺得靈魂飄飄蕩蕩,來到了一間陰森的大堂外。他心知這便是城隍殿,便在外面叫冤。
四個小鬼走出大殿,將他帶了進去。看著威武而可怖的城隍,沈福將自己家裡發生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請求城隍老爺作主。
這城隍老爺果真正直,聽完後大怒,直罵陽間貪官,說一定會徹查此事。
城隍看了看沈福說,你妻子既是冤死,她魂魄目前仍在我處,我讓小鬼隨後送他還陽,你先回去接應。你女兒之事,我查明後,自會給你一個說法。
沈福醒來時已是半夜,老道長早已不見了。他想起夢中之事,連忙回家拿來一把鋤頭,飛快的掘墳,然後撬開棺材。
他跳進棺材中,把妻子抱進懷裡,不斷呼喚著她的小名。
突然間,吳氏的身子不住顫抖,接著緩緩睜開眼睛,她活了過來。夫妻倆抱頭大哭,沈福將妻子抱出棺材,回到家中服侍她躺下休息。
三天後,那王縣令在府中與小妾親熱時,突然屋中出現了三個黑衣人。正中的一人是錢塘城隍,邊上的兩人,則是兩個青面獠牙的勾魂鬼使。
那小妾看見三個鬼物,頓時嚇得昏了過去。
那王縣令也是戰戰兢兢,不敢說話。鬼使看了看城隍說:城隍大人,真的要勾他性命嗎?此人原本還有33年可活,這樣辦不合規矩,怕是閻王會責怪啊!
王縣令聽得此言,臉色雖然煞白,但他大叫起來:我陽壽未盡,你們不能勾我。我乃陽間官員,你們是陰司官員,不能這樣做擾亂規則的事。
城隍大人聽了鬼差之言,原本有些猶豫,可這時突然動了火氣,說:你們怕勾我來勾!他拿過判官手上一支黑色的判官筆,一下點在那王縣令腦門上,將他的魂魄拉了出來。小妾過了半個時辰醒來時,王縣令早已死去了。
王縣令突然暴亡,此事驚動甚大,前來調查的人都查不出來原因。不久後,錢塘縣新來了一個周縣令,此人為官清正,上任不久就徹查腐敗。將錢塘府城的青樓,統統查了一遍,將那些來路不明的小女孩,全部集中到縣府讓百姓認領。
沈福夫婦聽見驚喜異常,連忙趕到縣府,果真接回了自己女兒。
只是這天下之大,錢塘城隍這樣的陰間好官,又有幾個呢?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