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士說媒的女孩是誰?讓賈母出奇的憤怒,王夫人卻在家笑出聲

2020-08-10 君箋雅侃紅樓

端午節前賈元春拿錢讓賈家在清虛觀打平安醮,並讓賈珍帶著眾兄弟去行禮。王熙鳳在家無聊要去趁熱鬧,賈母聽說後也要去。結果一家子人浩浩蕩蕩開到了清虛觀。

清虛觀的張道士是榮國公的替身,從他與賈母平輩論,賈母還稱他老神仙,可知他是榮國公賈源的替身,而不是賈母丈夫賈代善替身。因著這層關係,加上此人多方鑽營,竟成了宗教名流,在上流社會頗有名望。


張道士出身賈家,算半個賈家人,與賈母等說話也比較隨便。多日不見賈寶玉,一見就張嘴說要替他保媒。

(第二十九回)那張道士道:「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的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但不知老太太怎麼樣,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請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說。」賈母道:「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張道士替賈寶玉做媒,老人家聚在一起這種家長裡短少不了。問題是他口中說的那個十五歲的小姐,無論模樣、人品、家世都仿佛薛寶釵


最關鍵他作為半個賈家人,在全體聽眾都是賈家人,沒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竟然對女方情況一絲不露的保密,絕口不提女方是誰。這胳膊肘向外拐,可不是照顧女孩子清譽那麼簡單。真是門當戶對好人家,張道士就應該主動說是誰家的女兒,再詢問賈母的意思才是正理。

最後,結合賈家流行的金玉良姻說法,打醮清虛觀前賈元春賜節禮寶玉寶釵一樣,以及清虛觀打醮是賈元春的意思,王夫人又躲在家中沒有跟來……賈母怎麼可能想不到這幫人聯合起來在給自己設套。

所以,賈母雖然表面平靜,嘴裡的話卻非常不客氣了。


賈母道:「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賈母幾乎是勃然而怒的口風。當著張道士的面說「和尚不讓早娶」,等於一個嘴巴打了過去,就差說張道士你給老娘滾一邊去了。隨後又說哪怕窮,也不過多給幾兩銀子。也是回懟薛家,別拿幾個臭錢顯擺,我們賈家不差錢。

賈母被張道士激怒,是持續性的情緒發洩。其實早在賈元春賜節禮前後,賈母就已經憤怒了。

明知道她想將林黛玉玉許配給賈寶玉親上加親,能讓她對死去的女兒賈敏有個交代,王夫人先是找來薛家橫生枝節,現在又聯合賈元春張道士從中作梗。你讓賈母如何不氣憤。


所以,第二天賈母就不再來清虛觀了。隨後到端午節當天,賈母也出奇的沒有出席王夫人舉辦的端午節賞午宴會,分明是一系列事,令賈母出奇的憤怒。尤其當她因為賈寶玉和林黛玉鬧彆扭,無奈的哭著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後,賈母被算計後的無奈也體現出來。

幾家歡喜幾家愁,賈母因為賈元春插手而令寶黛姻緣擱淺之時,王夫人的心中是得意的。她不去清虛觀,就是因為張道士提親之事她深知,不排除也是她安排。當賈母憤怒時,估計她在家已經笑出來聲。

寶黛姻緣是王夫人的心病,她反對也不是沒道理。林黛玉確實不是合格兒媳婦人選。問題是賈母還一意孤行。

如今賈元春插手讓賈母為難,是王夫人最想看到的。只要賈母不能強做主,她就有時間轉圜。


至於薛寶釵也不是好媳婦人選不要緊,她的存在本就是狙擊林黛玉的。

事實上,寶黛姻緣確實至此無果,直到八十回前已經走進死胡同。賈母為此白了多少頭髮,奈何也毫無辦法。

文|君箋雅侃紅樓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相關焦點

  • 清虛觀打醮,撕破的不止是張道士的臉,元春、鳳姐、賈母無一倖免
    ,就連賈元春的親媽王夫人其實也是不願意去的。可是賈母一則自己親去,二則賈母又打發了人來請薛姨媽,還去告訴王夫人要帶上大觀園的眾姐妹去。王夫人見賈母如此吩咐,只得告知各處姐妹。小姑娘們不知道大人的苦處,「天天不得出門檻子」,一聽著要出門,那都高興的了不得,「便是各人的主子懶待去,他也百般的攛掇了去」。
  • 王夫人如何最終扳倒了賈母?合縱連橫手段出奇,照顧面子委婉逼宮
    閒言少敘,一哥在這裡總結出三點:第一,主角是女性;第二,主要事件是管家;第三,矛盾核心是婚姻。如果看清這三點,那麼矛盾的最終歸宿無疑就是賈母和王夫人。顯然,在第二梯隊手裡,賈家過去的輝煌已經褪色,同樣作為二奶奶的王夫人和王熙鳳要面臨新的問題。因此,不可避免,這兩者之間會有矛盾產生。 表面來看,王熙鳳奮戰在管家的一線,王夫人退居二線,賈母已經退居三線。然而,賈母和王夫人依然對管家有重要的話語權,王熙鳳作為王夫人的侄女事事要向王夫人匯報,但她也必須討好賈母的歡心,因此經常像猴子一樣每天逗賈母開心。
  • 賈母溺愛寶玉不是隔代親,而是另有計劃,王夫人心知肚明不示弱
    ,但鴛鴦並不稀罕,對一干人的威逼利誘,鴛鴦在賈母面前演了一出誓死效忠的鬧劇。挖牆角竟然挖到自己身邊來了,氣得賈母渾身發抖,怒對身邊的王夫人說道,你們原來都是哄我呢,外頭孝敬,暗地裡盤算我,有好東西也來要,有好人也要,剩下這麼個毛丫頭見我待他好了,你們自然氣不過,弄開了他,好擺弄我。要娶小老婆的是賈赦,做媒的人是邢夫人,王夫人沒有參與其中,賈母為何要罵王夫人,是不是氣糊塗了呢?
  • 王夫人三番五次算計賈母,為何賈母一聲也不敢吭?
    我個人感覺,「算計」這個詞用在王夫人和賈母兩人身上,有點過了,賈母不敢吭聲,也不是正確的。 為什麼呢?很簡單,她們倆有矛盾,但也有利益共同點,王夫人雖是當家,卻也是媳婦,在賈母這個婆婆面前,天生的就是矮一層,賈母又不是吃素的,什麼叫不敢吭聲?不過是兩人鬥法,你來我往,大家都是體面的聰明人,都綿裡藏針罷了。
  • 王子騰夫人過生日,專門邀請賈母王夫人,為什麼賈母裝病不參加?
    ,那裡原打發人來請賈母王夫人的,王夫人見賈母不自在,也便不去了。所以,王子騰夫人一回來做壽,高規格請賈母和王夫人,賈元春無疑是主因。不提王子騰沾光,只說她們是貴妃祖母和母親,就足以令王子騰夫人格外用心,還不提親緣。
  • 讓王夫人認作乾女兒,安排住稻香村,這是賈母送給寶琴的兩份厚禮
    薛寶琴一進賈府,就得到了賈母的無比寵愛,硬逼著王夫人認做乾女兒,要自己養活,別人都住園子裡,寶琴被賈母留在身邊。都已經是要出嫁的姑娘了,早上寶玉去賈母處請安,在賈母床上睡懶覺沒醒,還要特意派來人來告訴寶釵,不許把寶琴管嚴了。史湘雲就說老太太疼寶琴比寶玉更多,有鳧靨裘給寶琴不給寶玉,又暗示黛玉會吃醋,側面證明賈母對寶琴比以前對寶黛標準都高。
  • 襲人投靠王夫人後,看似無動於衷的賈母,其實兩次給了襲人難堪
    可見,此時的襲人,已經是王夫人的人了。在榮國府裡,賈母無疑是一個地位尊貴的老祖母,無論是她年長的身份,還是她一品誥命夫人的地位,都註定了她在榮國府一把手的位置。第二件:晴雯被攆後,王夫人向賈母匯報因「繡春囊」事件,王夫人藉機攆走賈母給寶玉的丫鬟晴雯,並且是先斬後奏;這件事過了幾天後,王夫人才趁著賈母高興的時候向她匯報。
  • 本可以直接將繡春囊交給賈母的,邢夫人為何要交給王夫人?
    一、背景:剛過完生日的老壽星並不開心話說在外任職的賈政回京之後,諸事完畢,賜假一月在家休息。正趕上那年那月是賈母八旬之慶,迎來送往,排席開宴,賈府著實忙亂了一陣子。邢夫人在王夫人處坐了一回,也就往園內散散心來。剛至園門前,只見賈母房內的小丫頭子傻大姐笑嘻嘻走來,手內拿著個花紅柳綠的東西,低頭一壁瞧著,一壁只管走,不防迎頭撞見邢夫人,抬頭看見,方才站住。邢夫人因說:「這痴丫頭,又得了個什麼狗不識兒這麼歡喜?拿來我瞧瞧。」傻大姐見邢夫人如此說,便笑道:「太太真箇說的巧,真箇是狗不識呢。
  • 賈母疼愛薛寶琴一箭三雕,讓王夫人沒話說,唯有薛姨媽講出實情
    薛寶琴一來賈家,賈母就特別喜歡。不但安排在身邊自己撫養,還硬讓王夫人認作女兒。襲人聽了,又是詫異,又笑道:「這也奇了,還從那裡再好的去呢?我倒要瞧瞧去。」探春道:「老太太一見了,喜歡的無可不可,已經逼著太太認了乾女兒了。老太太要養活,才剛已經定了。」果然王夫人已認了寶琴作乾女兒,賈母歡喜非常,連園中也不命住,晚上跟著賈母一處安寢。
  • 賈母與王夫人之間的婆媳關係,並沒有人們說的那麼糟糕
    再有,寶玉體弱多病,是個不肯聽人管的,如果王夫人把寶玉管緊了,出了什麼小毛病、小痛癢,賈母會十分心疼。賈母年事已高,不知什麼時候就會駕鶴西歸的年紀。王夫人如果讓賈母因為自己管兒子而有個好歹,豈不是內疚一輩子。王夫人只能把教子之心藏起,只留下疼愛寶玉的態度。
  • 王夫人不告而抽調襲人,是對賈母的不敬嗎?
    如果此事見不得光,王夫人不會如此高調。王夫人提出給襲人趙姨娘、周姨娘的待遇規格時,「薛姨媽母女兩個與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裡大家吃東西呢」。這次提調,是當著眾人面前道出的,王夫人根本不擔心賈母知道這件事。方式如此高調,不是想瞞誰的做派。
  • 晴雯:賈母光明正大撥給寶玉的丫鬟,為何被王夫人先斬後奏地趕走
    王夫人則認定,她是狐狸精,還是和林妹妹眉眼有些相像的狐狸精。晴雯本身鋒芒畢露,她最終被驅逐,悲劇卻是早已註定的。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賈母十分欣賞的晴雯,在王夫人眼裡是一文不值,認為其只會教壞她的寶貝兒子,帶壞風氣,所以勢必清除。
  • 《紅樓夢》薛姨媽曾要為林妹妹說媒,到最後,為何只是說說而已?
    其上的碩果不可謂不豐碩,然而碩大無朋者或者說特級大師級的作家作品不過十數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無疑是其中最為特出的碩果。 薛姨媽一度提出要為林黛玉和賈寶玉說媒。想必催著姑娘出了閣,你也要早些尋一個小女婿子去了。」紫鵑飛紅了臉,笑道:「姨太太真箇倚老賣老的。」說著便轉身去了。
  • 王夫人為什麼要晉升襲人做妾?賈母一眼看透,提醒她打錯了主意
    等於讓襲人晉升準姨娘,並從賈母名下過到王夫人名下。不過,襲人是賈母丫頭,在賈寶玉被打前,襲人在王夫人跟前並不如何。王夫人派人去怡紅院喊人問話,看似沒指明誰,卻篤定襲人不會來。所以看到襲人來,王夫人才有點詫異,說:「不管叫個誰來也罷了。你又丟下他來了,誰服侍他呢?」
  • 在賈母面前,王夫人為什麼沒說晴雯是勾人的狐狸精?賈母才是王者
    王夫人雖然是榮國府中的太太,權力比較大,但是,賈母才是榮國府當中真正的「核心」,另外,晴雯一開始是老太太賈母身邊的婢女所以,在將晴雯趕走之後,王夫人就連忙去往賈母處說明情況,不過,她並沒有如實說出趕走晴雯的理由。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員不錯。只怕他命裡沒造化,所以得了這個病。俗語又說『女大十八變』;況且有本事的人,未免有些調歪,老太太還有什麼不曾經驗過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雖比人強,只是不大沉重。
  • 王夫人無辜被賈母責罵,會報復麼?隱忍多年她的實話說給迎春聽了
    可以肯定賈母對王夫人一定有不滿。婆媳關係一直以來最難相處。何況王夫人接手賈母管家榮國府,做的遠不如賈母好,又因為賈寶玉的管教、以及金玉良姻寶黛愛情,雙方不可能沒底層矛盾。賈母代表「父綱」,對子女有絕對權威。賈寶玉挨打賈母去阻止,幾句話讓賈政聽著不像,要當即跪下跟母親說話。賈母此番罵王夫人,賈寶玉都說:「我偏著娘說大爺大娘不成?通共一個不是,我娘在這裡不認,卻推誰去?我倒要認是我的不是,老太太又不信。」
  • 賈母支持鳳姐管家,是因為她早把王夫人的心思看透了
    一是上頭不允許,二來現在是你兒子兒媳婦管家,再生事你看誰尷尬?三、賈母的選擇 如果讓賈母選個王夫人、鳳姐之外的管家,她或許會首選李紈。李紈在眾人眼裡是「菩薩大奶奶」「逞縱了下人」,其實這是她無奈的選擇,李紈出身國子監祭酒家庭,其清貴大概同知否裡盛長柏的媳婦海氏差不多。
  • 晴雯被趕走,不是因為王夫人和賈母鬥法,這才是主因
    道:「我倒不知道你們是誰,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雖然襲人和晴雯都是寶玉身邊的「通房」丫頭,可寶玉畢竟還年幼,無論賈母還是王夫人都不會希望寶玉這麼小就有這些事兒,襲人的做法帶壞了怡紅院的風氣,等於監守自盜,一旦賈母知道後不會有好果子吃的。至此,襲人對晴雯的痛恨和忌憚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境地。
  • 賈母:你姐姐極孝順我,薛姨媽和王夫人:怎麼聽著不像好話?
    猶未說完,賈母笑道:「可是我老糊塗了!姨太太別笑話我。你這個姐姐他極孝順我,不象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爺,婆婆跟前不過應景兒。可是委屈了他。」薛姨媽只答應「是」,又說:「老太太偏心,多疼小兒子媳婦,也是有的。」賈母道:「不偏心!」
  • 看紅樓|王夫人屋裡半舊的陳設折射出什麼
    黛玉是一個洞察力極強的小女孩,在王夫人的東廊小正房內,她一眼看出:靠東壁面西設著半舊的青緞靠背引枕。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的青緞靠背坐褥……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