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爆全網的劇集《隱秘的角落》,又掀起了國產網劇的一波熱潮。剛上映兩天,就達到了豆瓣評分9.1分,貓眼熱劇第四名,好評率96%。
這部劇火到我這個幾乎不怎麼看國產劇的鋼鐵直男,都淪陷了。
到底為什麼這麼火,很多人說因為整個劇編劇,導演,演員都是一流水平,全片沒有一個廢鏡頭。。。但是吸引我的是這幾個家庭的關係,編劇把每個人的心理與行為表現都描寫的極為真實。
片中正面主角初中生朱朝陽和殺人犯數學老師張東升之間,看似一正一邪,但在很多細節中都能看出來,朱朝陽可能就是張東升小時候的影子。
01 朱朝陽為什麼在班裡沒朋友?
全片的並列男一號,朱朝陽是一個初中生尖子生,但是他在班裡沒有一個朋友,只知道學習,同學們也都覺得他是個怪咖。
那他是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性格呢?
是他的家庭教育。
朱朝陽的爸媽在他小時候就已經離異,朝陽跟著媽媽住在破舊的老小區裡面。媽媽周春紅的口頭禪就是,「現在你只管學習,別的不用你管。」
甚至在老師找她談話的時候,說朱朝陽有點不合群,她還是懟回去,「學生本職工作不就是學習麼,那些社交的事情等以後進入社會再去做。」
在朱朝陽去找爸爸吃飯的時候,媽媽也會跟他說讓他帶上成績單。
而張東升在工作中也是「不合群」的,同事們慶祝結課說要一起去吃飯,他不去;在妻子姐姐姐夫孩子滿月酒席上,也顯得十分尷尬,不善社交。
這可能也是他已經三十多歲還是只能在少年宮做一個代課老師的原因。
可以隱約的看出來,這兩個人的性格非常相似,都是非常內向,除了學習或者工作之外,沒有其他愛好,也不善社交。
02 一味的忍耐的結果,只有崩潰。
在劇中朱朝陽和張東升都在忍耐著。
朱朝陽爸爸帶著他去買鞋,誰知道後媽帶著女兒也一起來,剛剛感受了一下父子溫情的朝陽,瞬間父愛就被「妹妹」搶走,但是他沒有鬧,而是在忍耐。
買了新鞋之後,剛出門就被「妹妹」狠狠踩了一腳,他也沒有發脾氣,仍然選擇忍耐。
他怕爸爸覺得他不懂事,會不愛他,他害怕他僅有的那麼一點點的父愛,因為自己的自私而消失。
另一邊,張東升也是一樣,嶽父嶽母在家裡就不怎麼搭理他,在姐姐姐夫孩子滿月酒席上,又讓他難堪,他也是一直選擇忍耐,他最害怕的妻子離自己而去。
甚至無意中發現了妻子出軌,他還是選擇忍耐。
直到最後一絲希望被剝奪之後,他選擇了殺人,他認為只要這個人死了,問題就不存在了。
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想法,很多人覺得這是人被逼急了,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會做出來的,但是很少人會追根溯源的想,到底為什麼會走到這個地步。
一味的忍耐卻不去認真的和對方溝通一下,是導致最後崩潰的原因。
為什麼不溝通?
劇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非常深,朝陽的媽媽周春紅每天晚上都給他倒一杯牛奶,有一次朝陽說這牛奶太燙了,一會再喝,周春紅直接搶過牛奶自己喝了一口,說「一點都不燙,喝!」
有時候我們發現孩子越長大越不願意和我們溝通了 ,有可能不是他們不想溝通,而是我們不願意聽。
一次兩次可能孩子還會願意說,時間長了,也就徹底失望了。
03 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朝陽」很可能會「東升」。
劇中一直貫穿著一個故事,就是笛卡爾到底是怎麼死的,你是相信現實還是相信童話。
張東升和朱朝陽都問過同樣的問題,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他倆有多相似。
在張東升和三個孩子一起吃麥當勞的時候,突然間讓人感到了一絲溫暖,普普問張東升有什麼願望,他說希望「一切能重來。」
這個一切我覺得的應該是從他的小時候開始。
究竟為什麼張東升會形成這樣的人格,其實可以看一看現在的朱朝陽,家庭教育環境是什麼樣的。
其實到最後也沒有說「妹妹」晶晶是不是他下去的,主要還是看觀眾們相信現實還是童話。
我覺得在孩子小時候,還是要讓他們相信童話的,給他們打造一個童話的世界,不要過早的接觸現實。
朱朝陽在這個不該接觸現實的年紀,看到了太多成人世界的現實:爸媽的離婚、爸爸的新家庭、媽媽和別的男人之間的秘密。。。
看似安靜聽話又很優秀的他,其實內心世界中是混亂的,這個時候他是極度需要有人來幫助他排解心中的各種問題,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可能今天的「朝陽」,就是明天的「東升」。
在劇中是突然出現的嚴良和普普,拯救了他。但是在現實中,有沒有那麼一個突然出現的小夥伴或者人生導師,能夠幫助呢。
寫在最後
其實每一個孩子在童年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更重要的是給他指明一條我們認為「正確」的道路呢?就像周春紅那樣告訴孩學習最重要,其他都不重要,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還是多去傾聽孩子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成為他們堅強的後盾,而不是他們做自己的阻礙呢?
我覺得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後者,但是實際做法上又變成了前者。
選擇現實還是童話,是孩子的困惑,也是大人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