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東升是否能照亮隱秘角落?

2020-08-28 常熟學益思教育


每個人渣都曾是壞小孩

這個六月,最受關注的網劇一定是《隱秘的角落》。本周,這部劇也迎來了大結局。大結局當晚,《隱秘的角落》就霸佔了微博熱搜,豆瓣評分也高居9.0分,可說是近年現象級的高口碑網劇。該劇改編自推理小說家紫金陳的原著《壞小孩》。

這不僅是一部推理劇,也是一部探討人性的片子,從劇名就可以感受到,這部劇表達的是那些隱藏在人們心中的善與惡,無法宣洩出口的便是隱秘。

在個體長大的過程中,原生家庭的影響自然十分重要。這也是近年心理學研究的一大重點。在《隱秘的角落》中,三個孩子各自都有著支離破碎的原生家庭,但世上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僅僅用原生家庭理論去分析他們的處境與惡行的來源是遠遠不夠的。



是什麼一步步縮短了孩子與惡的距離?


1、原生家庭的迷思:被忽視的小孩

朱朝陽雖然有父親,但他的父親同時也是另一個小女孩的父親。在新的家庭之外,能勻給他的父愛已經不多,這僅剩的父愛甚至還摻雜了欺騙、不信任與利益交換。朱朝陽因為害怕父親的責備所以才對妹妹的死亡表現出漠視的態度,而父親的設計套話、猜疑利用,才成為了他「變壞」的轉折。

臨床心理學博士喬尼絲·韋布(Jonice Webb)在其《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提出,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可能不在於他們做了什麼,而恰恰在於他們沒做什麼。換句話說,在於他們對孩子的「情感忽視」。毫無疑問,朱朝陽的父親就是一個忽視兒子情感的家長。

那麼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呢?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她應該在兒子身上傾注了大量的關愛與關注,足以彌補父愛的缺失吧?

不幸的是,根據韋布書中對造成情感忽視的父母的劃分,周春紅恰恰符合其中兩個類別:專制型父母和抑鬱型父母。

最初提出「專制型父母」概念的黛安娜·鮑姆林德博士這樣描述此類家長:他們推崇規則、限制和懲罰,用一種既不靈活又強硬要求的方式撫養他們的孩子。

同時,周春紅又始終扮演著一個悲情、抑鬱的形象。韋布認為,面對抑鬱型的父母,孩子就會產生這樣的感覺:我必須是一個完美的孩子,免得使媽媽感覺更糟。而周春紅的悲情形象,也成功地對兒子產生了一種情感勒索。正如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描繪的:悲情型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脆弱,事實上,他們是一種沉默的暴君。他們不會大吼大叫或故作姿態,但是他們的行為卻會使我們受傷、困惑和憤怒。


2.同伴關係與自我認同發展:唯一的朋友

來自父親的情感忽視,來自母親的情感綁架,這是朱朝陽成長的家庭環境。這是他內向、封閉性格的形成原因,卻還不是他「變壞」的直接理由。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曾撰文討論同伴關係對於青少年的重要性。她提出,在青少年時期,同伴關係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種關係,它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特點、選擇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定向自己的生活道路

對於朱朝陽而言,最為重要的還是同伴帶來的可貴的支持環境。這種情感支持可以來自各個年齡層,但對於青少年來說,來自同齡朋友的支持最為有效。

由此來看,和嚴良、普普的友誼對於朱朝陽本應是有益的,但問題在於,他們三人都是彼此唯一的朋友。在劇情發展過程中,幾次面臨重要抉擇,如果朱朝陽有其他朋友可以商量,或者有其他人可以為他提供心理支持,他的選擇都會大相逕庭。


3.用發展的方式 「變好」或用倒退的方式 「變壞」

但是,朱朝陽的「變壞」僅僅在於不健全的家庭、缺乏同伴友誼等外在原因嗎?

雖然有種種外界因素的幹擾,但最終做出決定的還是朱朝陽自己。只不過這個決定,對於十多歲的他來說,太困難了而已。

「面對一般選擇,多數人總是趨『善』避『惡』,但像這樣在『善』與『惡』之間進行選擇是不存在的」,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希·弗洛姆指出了這個困境,「只存在特殊的行動,其中一些行動是行善的手段,另外一些行動則是作惡的工具,我們在選擇問題上的道德衝突發生在我們做具體決定的時候,而不是發生在選擇一般的善和惡的時候。」

如果讓朱朝陽選擇做「好小孩」還是「壞小孩」,他大概會毫不猶豫選擇做個好孩子。但當問題變成「要不要告訴警察自己目睹了朱晶晶墜樓」或者「要不要偷爸爸的冷庫鑰匙」,選擇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不幸地,朱朝陽做出的選擇成為了惡的工具。

每個人本身不是非善即惡、非黑即白的,而是在善惡之間糾結的一個「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人可以選擇用熱愛生命、美好與祝福等發展性的方式 「變好」,也可以選擇用熱愛死亡、暴力與詛咒等倒退性方式「變壞」。善惡可以轉化,卻很難停在中間的矛盾狀態。



朝陽東升


看完這部劇,也許會讓人得出一個悲觀的結論,在面對來自父母的忽視、同伴的缺失、生活的傷害時,我們似乎無力阻止一個小孩的「變壞」。但事實是,截斷這一系列環節中的任意一環,悲劇都可能不會發生。

從一個小孩是怎麼一步步「變壞」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如何讓一個小孩不再「變壞」。

註: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朝陽東升,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
    《隱秘的角落》:朝陽東升,小孩是最能守住秘密的人。細思極恐的《隱秘的角落》熱議不止,「帶你去爬山」也成了火梗。朝陽東升,大地便一片光明,見不得光的一切仿佛不存在了。 整部劇看似簡單故事開始,一些隱喻的情節讓人後背發涼,裡面所有的孩子不誇張的說心理層面都是孤兒。 只要有一紙成績,乖乖聽話就是媽媽的好孩子朱(紅色)朝陽。受到母親的控制,沒有自由支配的權利。
  • 隱秘的角落:東升、朝陽的沉淪,誰才是惡人?
    憑著一腔好奇,進入了《隱秘的角落》這個世界。一、張東升:長期被嘲笑,害死嶽父母,謀殺妻子,內心扭曲。於此同時,整體故事線開始了,三個孩子(朱朝陽一個偽善的老師和三個壞小孩的故事就這樣繼續著,因為一次偶然引起的交織,最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結果呢,而已經沉寂的朱朝陽內心還會再次升起朝陽嗎?最終朱朝陽會成為下一個張東升嗎?朝陽東升,這個名字是不是已經暗示了這一切的結局呢。黑暗就是這樣,一念之差,就是天堂和地獄的差別。
  • 《隱秘的角落》:窒息的母愛,空缺的父愛,「朝陽」終會「東升」
    最近火爆全網的劇集《隱秘的角落》,又掀起了國產網劇的一波熱潮。剛上映兩天,就達到了豆瓣評分9.1分,貓眼熱劇第四名,好評率96%。這部劇火到我這個幾乎不怎麼看國產劇的鋼鐵直男,都淪陷了。片中正面主角初中生朱朝陽和殺人犯數學老師張東升之間,看似一正一邪,但在很多細節中都能看出來,朱朝陽可能就是張東升小時候的影子。01 朱朝陽為什麼在班裡沒朋友?
  • 到底誰能逃出「隱秘的角落」?朝陽下的黑暗才最是黑暗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海報昨晚看完了高分網劇《隱秘的角落》,似真似幻童話般籠罩的結局之下卻是一個讓人毛骨悚然驚恐不已的悲劇故事朱朝陽的黑在暗處,表面上是朝陽,一個成績優異至極聰明乖巧無辜善良的孩子,實則比張東升還要狠毒,甚至稱得上陰險狡詐。朝陽東升,朝陽比東升更技高一籌更黑暗陰狠。
  • 朝陽終將東升,那麼一切到底怪誰?
    朝陽變成東升,都怪誰?最近相信大家都在討論這個電視劇,《隱秘的角落 》。改編自小說《壞小孩》。我們仔細的看這部電視劇,可以看出朝陽,本來他並不是這樣的。他變成這樣子與他生存的環境、他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其實是有關係的。我們常說養不教,父之過,他的父親呢?
  • 豆瓣9.0《隱秘的角落》:人格面具下,惡之花在角落悄然綻放
    ① 好學生:成績單只為博得父母的關注在朝陽的母親看來,孩子成績好就是她唯一關心的事,所以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在學校是否合群,她都不在意。她為了朝陽犧牲自己的愛情,也為了保護朝陽而暴露自己和主任的「醜事」,甚至強迫兒子喝熱牛奶,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愛綁架朝陽。
  • 隱秘的角落的那個人確實是朱朝陽
    最近隱秘的角落這這網劇大火。講述了人性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人物情節嚴謹事物環環相扣觀眾看了只呼過癮。其實原著小說裡朱朝陽才是那個大boss,就連張東升這麼嚴謹的人也是被朱朝陽當成了工具人,在最後活著的只有朱朝陽,朱朝陽才是那個隱秘中最可怕的那個人。可能在多年後,學霸朱朝陽考上了最頂尖的大學,他永遠忘不了2005年的那個暑假,溼熱的小城,可怕的回憶,他跟嚴良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給你們開了門。」或許,如果不開門,就不會有一個張叔叔手把手教他殺人。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妻子是否知道他禿頭?從兩個細節可以找到答案
    大叔最近劇荒,又把《隱秘的角落》重新拿出來,看了第二遍。才發現有很多細節初看時都沒有注意到,也對於這部劇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朱朝陽、張東升,朝陽,東升,都是陽光的、充滿希望的,但是他們角色的色調都是比較陰暗的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朱朝陽面對著隱秘角落其實有更好的選擇
    這是6月熱播劇《隱秘的角落》的「隱秘梗」,估計現在有人叫你爬山,你或許還會機警地問下對方是不是數學老師。《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之王」紫金陳《壞小孩》,書中講述了上門女婿張東升隱忍數年,精心謀劃,將出軌妻子全家連環殺害。可是卻被三個小孩發現了,最後反而被一個十四歲的小孩朱朝陽所設計殺害,「朝陽」最後升華為「東升」的故事。
  •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你真的看懂了嗎?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部懸疑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你真的看懂了麼?《隱秘的角落細心的網友可能已經看出來劇中人物名字就已經埋下伏筆,朱朝陽跟張東升這名字的隱喻,朝陽最終還是要東升的,「朝陽東升」兩個都是數學天才。
  • 隱秘的角落(一)張東升和他的嶽父嶽母
    今天剛把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看完,整部劇很壓抑,也很黑暗,只是到了大結局,可能出於正能量的需要,稍微留了一點光明,三個孩子都好好的。可是,真能好好的嗎?劇裡每個人,其實都是黑暗的推手,也是黑暗的受害者,死於人情的涼薄和陰暗。下面逐一講講。(一)張東升和他的嶽父嶽母劇情開端,張東升把他嶽父嶽母推下懸崖,打開了黑暗的潘多拉盒子,也改變了劇中所有人的命運。
  • 《隱秘的角落》:父母沒錢、離異其實不算什麼,最怕不能給孩子愛
    為了不失去,必須做不願意的事……——《隱秘的角落》張東升一時間,大家都在討論《隱秘的角落》這部優質國產懸疑網劇:故事新奇,演技炸裂,視聽高級,服化精緻……可誇讚的點,真的太多太多。但今天,我只想聊聊朱朝陽這條主線的情感缺失。究竟是什麼,讓外表斯文、智商超群、成績第一的「好學生」朱朝陽,變得不擇手段,一步步墜入人性深淵?
  • 《隱秘的角落》中4個細思極恐的細節,原來朱朝陽才是幕後主角
    《隱秘的角落》,短短12集,評分8.9。這部懸疑短劇,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隱秘的角落」。幾乎沒有一個廢鏡頭,每一個鏡頭都暗藏細節和隱喻,這樣的一部高質量短劇,小帥都忍不住讚嘆,妙啊!「朝陽」「東升」在《隱秘的角落》劇中,張東升,是一位數學老師,細思縝密、心機頗深。朱朝陽,一位三好學生,同樣數學成績非常好,奧數題最後一道大題只有他自己能解答出來。朱朝陽也是一個細思縝密的高智商小孩。在多次聯合嚴良、普普對付張東升的過程中,朱朝陽多次細緻的謀劃,使得他們多次威脅到張東升而張東升卻束手無策。
  • 真相,往往藏在陽光照不到的「隱秘的角落」
    不得不說,《隱秘的角落》火得有道理,真的怪嚇人的。不管是朝陽還是東升,這兩個嚮往著光明和希望的名字,在外人看來,他們倆是成績超群的優秀學生和名牌大學畢業生,誰能想到自帶「優秀」標籤的人,居然黑化得這麼徹底。
  • 《隱秘的角落》那些隱藏的細節(有劇透!)
    片頭動畫裡,3個小人最後只剩一個1個,躲在了隱秘的角落。暗示3個小孩裡最後只只剩下朱朝陽活了下來。朱晶晶死後,朱朝陽寫日記時流了鼻血,他就把那頁紙給撕掉了。而官方版的預告片裡,隱秘的角落這幾個字就放在日記本的格子頁中,那滴血還被塗抹掉了。有分析說整個故事都是朱朝陽日記編造的內容,大概就是美化了事實,把罪責都推給了別人,才有了最後的美好結局。
  • 盤點《隱秘的角落》中的儲物收納角落
    整理控小編看完了《隱秘的角落》,有點怕怕的,我當然是相信童話了。幾個孩子遇到了一件不該他們的年紀承擔的事情,又沒有一個可以信得過的大人,最後把事情越搞越複雜的事情。好在還可以看看花絮壓壓驚。這這要是在喪屍片裡,我肯定是第一批掛掉的,光一會被追殺一會被追殺的這種心靈考驗我就受不起啊~~言歸正傳,咱們今天來盤點下《隱秘的角落》中的收納角落,只有這種精良劇組的真實布景才經得起仔細分析的。
  • 《隱秘的角落》張東升和朱朝陽,他們都生長在渴望與隱忍的角落
    在妻子親戚家的宴會上,連給孩子的紅包都需要妻子偷偷塞給他,在家庭聚會中,更是毫無地位可言,妻子的親戚家人誰都可以給他臉色,對他明嘲暗諷,他仍然能笑臉相迎。只可惜,這份愛始終抵不過他內心對父母親情的渴望,抵不過他那些在隱秘角落滋長的惡。
  • 每個人心中,都有「隱秘的角落」
    你應該能猜到,正是——《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父母的關愛,只是他們以為的關愛,並非朝陽真正需求的關愛。就像那杯總是被逼迫去喝完的牛奶,朝陽想要拒絕,卻從來沒有成功過。 東升與朝陽,同樣都是指太陽,但你卻無法從這兩個人身上感受到一絲太陽的溫暖。反而常常能感受到人性的陰暗面。
  • 《隱秘的角落》結局:我們都忽略了張東升5個比謀害人還狠毒的心機
    文章/楠希(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最近一段時間,《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火了。它今天在豆瓣平臺的評分為8.9分,受到很多朋友的熱烈討論與觀看。在《隱秘的角落》劇中,張東升本來是一個非常老實的男人。我通過把《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給看了3遍以後,終於發現了張東升這5個比殺人還狠毒的心機,真的是太讓人意外了。希望我下面的分析,可以對喜愛這部電視劇的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發與幫助。
  • 《隱秘的角落》裡,朱永平帶朱朝陽吃糖水,碗中的蒼蠅隱喻著什麼
    ——《夏三蟲》最近,一部叫《隱秘的角落》的網劇火爆全網,豆瓣評分高達9.0,有人說這是要提前鎖定年度最佳懸疑片的節奏。一開始,我還覺得是網友有點誇張,可一口氣追完劇後,確實一部很好的劇。在《隱秘的角落》裡,導演和編劇用一個看似荒誕卻扎心的情節,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現實問題,比如原生家庭的傷害、人性的善與惡、現實的爾虞我詐、信任與背叛……在看完整部劇後,我久久不能平復,劇中的細節真的太耐人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