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30歲以後,
我感覺自己很少能被什麼嚇到。
除了有時看到自己銀行卡的餘額會被嚇哭。
最近有部劇,豆瓣上二十萬人打出了9.0分,
妥妥的2020國劇第一名。
有人說被劇中的小孩子給嚇到了。
有人說要給秦昊頒個獎。
你應該能猜到,正是——
《隱秘的角落》
東升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講述了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中用相機記錄下一段謀殺,幾個家庭捲入其中,發生了更多不可預知的詭異故事。
第一集,就交代了一個結局。
張東升(秦昊 飾)帶著嶽父嶽母爬山,期間態度溫和,小心謹慎。
你能感覺到這個女婿在家中的地位非常卑微。
終於登頂,張東升提議為二老在山頂拍攝一張合影。
之後就是各種調試角度和姿態。
終於等到大家都滿意的時候,
你以為要拍照了,
張東升卻將兩位老人推下山去。
那一刻的張東升,
冷靜而無情,
仿佛剛剛做完一道數學題。
短短幾秒,表情轉換。
張東升趴在山頂,大聲呼喊爸媽。
你知道張東升在「演」。
只是這一刻開始,
你記住了張東升是一個「可怕」的人。
與他的「可怕」對立的,是他的「軟弱」。
作為一個數學代課教師,他在學校對任何人都是笑容滿面。
不得罪誰,但也不過於親密。
老師們都說他是個顧家的好男人。
當人們講一個男人特別「顧家」的時候,
其實對應的恰恰是他對於事業沒有追求。
回家的電梯裡,一個小孩衝他做鬼臉,還用水槍打溼了他的褲子,嘲笑他尿褲子。
張東升無動於衷,只是低頭看了看,似乎瞬間原諒了孩子。
回到家裡,本來嶽父母和女兒聊得開心,看到他都瞬間陰沉著臉。
他依舊熱情,滿臉堆笑,留嶽父嶽母在家吃飯。
挽留失敗後,又低頭哈腰去畢恭畢敬地開門。
在親戚的滿月酒聚會中,他依舊是「弱者」。
親戚得知他在少年宮代課,還不是正式編制,說事業對男人很重要,男人沒有野心就不算男人。
被親戚群嘲,張東升依舊滿臉堆笑。
我想起了《小丑》。
他的快樂與悲傷,沒人看得到。
哪怕是笑容,都透著悲傷。
可是張東升的另一面,似乎沒那麼「簡單」。
某天晚上,他剛剛安慰妻子,面對失去父母的傷痛。
轉身卻拿著削好的蘋果,走向陽臺。
伸伸懶腰,看看花草,吃口蘋果,
悠閒的姿態和上一秒迥然不同。
你完全感覺不到他剛剛失去親人。
有個動作更加「突兀」,
在陽臺的花花草草中,他一轉身,居然做出了一個起跳投籃的動作。
打過籃球的人都明白,這是男人在非常開心時,才會做出的下意識動作。
你以為此時觸及到了張東升內心中「隱秘的角落」。
他骨子裡是個大男孩?
不對,他明明剛剛殺過人。
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真相」究竟在哪裡?
當他在浴室卸下假髮露出禿頭的時候,那種完全冷漠麻木的神情,頓時讓人感受到了他的無情。
與頭髮一起被隱藏的,究竟還有多少事情?
原來,嶽父嶽母以及妻子施加給他的壓力,讓他淨身出戶的提議,
終於將他內心中壓抑的那頭困獸釋放出來。
他多年打磨出來的善意與純良,
終於再也無法掩飾他殘忍的內心。
而這些,在他遇到朱朝陽以後,發生了更加可怕的逆轉。
朝陽
朱朝陽(榮梓杉 飾)的出場有些特別。
考試中同學期待他能幫忙傳個紙條,
他果斷交卷拒絕。
之後就在籃球場上被同學「教育」了一番。
回到教室喝口水,
發現水杯裡早已被同學放滿了碎的橡皮。
他像是大家的出氣筒,
總是被欺負,從來不反抗。
朱朝陽學習成績很好,全校第一。
每次開家長會,他都是媽媽的「驕傲」。
卻是老師的「擔憂」,他太不合群。
雖然成績好,卻沒有做到全面發展。
沒想到媽媽直接回應:
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
其實我還真怕朝陽跟一些壞小孩瞎玩
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這正是朱朝陽人格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連媽媽都不覺得教育有問題,
還有誰能糾正孩子的問題?
來自單親家庭的朱朝陽,
爸爸早已重組家庭,對他的關愛只剩下了給錢。
媽媽工作繁忙,只看重成績,
她的心思都在兒子的夥食改造上。
動不動就給朱朝陽做魚吃,規定兒子每天都要喝牛奶。
朱朝陽自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
懂得成績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所以拼命用功讀書,考取第一。
他知道第一名就可以得到媽媽的表揚,爸爸的獎勵。
因此他從小就學會了從成年人的手裡換取資源。
但是,他卻無法應對父母以外的各種關係相處。
同學嫌他不合群,總是孤僻地一個人。
與此同時,他也並不計較被別人欺負。
他不反抗,因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弱小。
因為被欺負和他心裡的唯一目標沒有任何衝突。
他知道自己的好成績,是別人打不死,也搶不走的。
所以,即使爸爸給自己新買的白球鞋,被同父異母的妹妹踩了一腳。
他依然可以淡定地忍住不作回應。
但他也有自己敏感的「防備心」。
因為擔心多年未見的嚴良偷走媽媽的首飾,他選擇了主動將其藏起來,
並且非常細心地用一根頭髮作為標記,
以此判斷衣櫃是否被開啟過。
他的防備,與他的不反抗,
看似毫無關聯,
實則緊密相關。
一個孩子,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大的防備心?
而之後面對警察的冷靜應對,面對父親詢問時的反問質疑,
你都會覺得越發可怕,
這真不該是一個孩子能做出的事情與反應。
而朱朝陽的問題,正在於家長在關鍵時刻的缺位。
除了父母供給衣食住行以外,其實他並未享受到比嚴良和普普更多的關愛。
父母的關愛,只是他們以為的關愛,並非朝陽真正需求的關愛。
就像那杯總是被逼迫去喝完的牛奶,朝陽想要拒絕,卻從來沒有成功過。
東升與朝陽,同樣都是指太陽,
但你卻無法從這兩個人身上感受到一絲太陽的溫暖。
反而常常能感受到人性的陰暗面。
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張東升和朱朝陽有著極高的相似度。
兩人都屬於常常被欺負,卻總是忍氣吞聲的類型。
但是內心中他們又都有各自的想法,
只是一味壓抑著自己不曾爆發。
朱朝陽的原生家庭並不理想。
張東升的原生家庭雖然沒有提及,
但是看到張東升現在的上門女婿身份,也應該能猜到一些。
所以朱朝陽懂得自己必須依附於媽媽與分開的爸爸。
而張東升明白自己無法失去妻子以及妻子家庭帶來的財富與資源。
無論張東升,還是朱朝陽,
都並非真的「好人」。
他們只是被太多人看到了他們的「好」而已。
其實他們內心中的那朵惡之花,
早已嬌豔欲滴。
普普
為什麼是普普(王聖迪 飾),而不是嚴良(史彭元 飾)?
我想讓你先看一張海報。
雖然所有人都看向鏡頭,但是每個人的微表情卻大不相同。
有人面露微笑,
有人神情凝重,
有人似乎在望著愛人,
有人似乎想看穿這該死的生活。
而年齡最小的普普,
默默地站在所有人的身後。
稱得上是站位中「隱秘的角落」。
普普在海報中渺小到你幾乎可以忽略,
可是你卻完全無法避開她的目光。
那是一種與年齡極不相稱的凜冽,
好似冬夜裡一把亮閃閃的匕首,
讓人久久都無法忘懷。
這正像她在《隱秘的角落》中的角色設置,
看似可愛,實則有害。
你以為她只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小朋友,
其實她是三個小孩子裡面最狠心、最決絕的一個。
細細想來,該劇中的核心故事線,嚴良借錢,正是因普普要給弟弟治病而起。
而拍下了張東升做惡的過程,也是為了給普普拍照的意外事件。
雖然劇中並未介紹,但你能從普普的言行舉止看出,她肯定是吃過不少苦的。
而她也一定見識過社會的陰暗面,所以從小便活得很「警覺」。
她與嚴良和朱朝陽總是能默契配合。
為了幫助嚴良拿回相機,她能瞬間變成一個迷路的小女孩,帶著警察兜圈子到處「尋家」。
她常常能在關鍵時刻,告訴兩個哥哥們此刻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她的機靈,看劇的人很痛快。
可是細細想來,卻越來越心寒。
這本不該是這個年齡的小丫頭該有的智慧。
普普和朱朝陽完全不同。
朱朝陽的陰暗,只是善意的防備,
以及通過與家人的妥協,換來自己需求的東西。
但普普沒有家人照顧,在嚴良以前,也沒有誰來保護她,
所以她就像叢林社會中的小動物一般,
先要學會自己兇狠,不讓別人「吃掉」自己。
普普從小就明白自己沒有理所應得的利益,
所以她的一切都靠自己爭取。
與此同時,她也會面對與別人爭搶「資源」的狀況。
朱晶晶的意外墜樓,普普責任最大。
而在兩人對峙期間,兩個出身完全不同的孩子,此刻就有了鮮明對比。
一個從小衣食無憂,嬌生慣養,目中無人。
一個從小受盡磨難,歷盡艱辛,小心活著。
儘管普普的出發點只是為了拖延時間,但卻造成了一個生命的消失。
我們得以看到這個小女孩內心中最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角落》中,從小孩到大人,幾乎沒有一個偉光正的角色。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沉重背負,每個人都在命運的擺布下倉皇行走。
它用大量來自真實生活的氛圍營造,細膩的人物塑造,以及自然的情節發展,讓你很快就沉浸在這樣一個南方小城故事裡。
回歸到片名,《隱秘的角落》究竟在指什麼?
可能是不被關注的一類人群,
可能是不被看好的一些事物,
也可能是你以為熟悉的,其實非常陌生的一個人內心深處。
而在那些角落裡,被隱藏的,
不是普普的決絕,
不是張東升的偏執,
更不是朱朝陽的逆轉。
而是每一個正常人從善良走向癲狂的過程。
那些瘋狂的控制欲,
那些缺位的空虛感,
那些人性的左與右。
看似是人生一個個插曲,
其實是很多人終其一生無法抵抗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