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祺嬪出身高相貌好會撒嬌又有皇后捧,為什麼不得善終?

2020-08-28 影視控

《甄嬛傳》中的祺嬪,家世好,會撒嬌,更是早早投靠了皇后的陣營。

她的位分晉升,在後宮中可謂是極快,可惜,祺嬪在皇上心中也不過是個閒暇時光取樂的存在,她從未真正進入皇上心中。純元皇后是皇上的白月光,甄嬛則是現在的硃砂痣,華妃獨具風情,是不可多得的尤物。

為何祺嬪成不了像甄嬛華妃一樣的寵妃呢?

01:祺嬪自視過高。

祺嬪,因家中是扳倒年羹堯的有功之臣,這才被特許進入宮中。

可以說,初入宮的祺嬪與皇后走得極近,她野心勃勃,希望自己能夠在後宮佔據一席之地,從不甘於平淡的現實。她是一個非常有欲望的人,只是可惜從不曾看清自身的處境,低估皇后,也高估自己。

祺嬪投靠皇后,是希望借皇后這陣東風,利用皇后所擁有的資源,去成全自己。

可皇后是什麼樣的人?她心狠手辣,心計頗深,選擇祺嬪,只是因為她需要這顆有用的棋子。皇后想要利用她,去對付甄嬛,她的門第,樣貌,這些是她的優點,也是她能夠被利用的資本。

祺嬪盲目的想要上位,皇后利用她這一心態,將祺嬪推舉到皇上面前。背地裡則選擇用麝香珠斷絕了她有孕的可能性。後宮中,一個妃嬪最為重要的便是子嗣,帝王的恩寵不知何時就會離去,可一旦你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你的未來就有了保證。

沒有子嗣的祺嬪,不過是皇后用於分寵甄嬛的工具。她是皇后的打手和先鋒,皇后的計謀需要她去實施,可一旦事情暴露,皇后可以脫身而去,可祺嬪卻不得不成為頂罪的羔羊。所以滴血驗親一事被曝光後,祺嬪的結局是被打入冷宮,皇后則僅僅只是被波及。

祺嬪人生的悲劇,完全是因為她自己看不清形勢造成的,後宮之中想要生存最為忌諱的就是過分自大。

02:祺嬪以色侍君,終究不會長久。

祺嬪自認為自身才貌雙全,年輕漂亮,又知情趣,應該可以博得皇上興趣,讓自己住進皇上心中。

可對於皇上來說,後宮佳麗三千,比她容貌更漂亮的存在,比她有才情的人,也存在。她的年輕之於皇上,是新鮮感,可這種新鮮感只能夠取得一時的看重,是無法長情的。

華妃,容貌與姿色皆為上佳,可這不是她吸引皇上的地方,她性格鮮明,如火焰一般,是後宮少有的性情之人。她與皇上從王府便開始相伴,這些年來一直冠絕後宮,除了因年家勢大,皇上需要對華妃寵愛以表達對年家的看重,更重要的在於華妃懂得皇上的心,明豔,熱情,做事又乾淨利落的女子,又有誰會不喜歡。

甄嬛,最初被皇上看中是因她與純元皇后相似的容貌。在皇上接觸甄嬛的過程中,發現她與純元既相似又不同。相似在於她通音律,懂詩書,與皇上性情相投。不同在於她是將皇上當作自己相公去對待,她就像是一道別樣又神秘的風景,牽動著皇上的心。讓曾經對純元皇后一往情深,無比思念的皇上,真正看到了她這個人。

可祺嬪,她除了會撒嬌,年輕之外,沒有任何地方能夠與華妃和甄嬛相比,皇上無法喜愛上她,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03:祺嬪是一個標準愛炫耀的妃子。

祺嬪總是覺得自家在年羹堯一事上有功,皇上應該更加看重自己。可實際上,現實遠非如此,年家勢大年羹堯更是手握兵權,對於年家皇上早就心中忌憚。這些年年羹堯毫不掩飾,越加囂張的做法,都讓皇上加重了心中處理掉年羹堯的決定。

在年家倒臺後,皇上並不想要華妃的性命,畢竟兩人相伴多年,到底是有感情,不過是將華妃降為末等答應。祺嬪,就是在這個時機,入了皇上的後宮。她不曾看過華妃獨寵後宮之時的樣子,入宮以來,一再地暴露漂亮外表底下的淺薄和狂妄。

祺嬪與她的家族,都有著野心。

前者希望能夠在後宮成功上位,後者則希望家族越大越強。在家族為除掉年羹堯得到皇上重用而欣喜時,卻從未思考過,皇上好不容易處理掉年家,絕對不希望祺嬪的家族成為第二個年家。

本質來說,皇上允許祺嬪入宮,實則是在向朝廷中的各個大臣釋放出一個信號,他是極力贊同其他家族利用自己的勢力徹底掃除年羹堯所殘留下來的隱患,同時這個朝堂之上,未來只有一個主人,那便是皇上自己,絕對不可能存在下一個年家。

祺嬪想要成為寵妃,想成為下一個華妃,可連華妃本人都因朝廷上勢力的爭奪落得慘死的下場,她又怎麼可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

如果說剛剛入宮的祺嬪,她是有著小聰明,知情趣的。可在她得到皇后重用和皇上的多次召見後,她開始自恃過高,口不擇言,愚昧無腦,將所有人都得罪了。

本來以她的家世,若不參與進甄嬛與皇后的鬥爭,她可在後宮安穩無恙。可她滿腦子都是榮華富貴和家族榮耀,沒有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夠做,是後宮最獨一無二的存在。

於是,欺凌欣貴人,為了對付甄嬛將全族的榮耀都壓了上去,更是將皇后送她的麝香珠,當作獨一份的恩賞,日日戴著,向他人炫耀。

瓜爾佳氏一族在家中教會了祺嬪,如何討得一個男人歡心,卻忘記教會她最為重要的後宮生存之道。

祺嬪一心以為,皇上經常見她,願意同她歡好,又給予她賞賜,便是對她恩寵喜愛的表現。可皇上的恩寵,是雖然不來但時時刻刻去掛念著。比如甄嬛最初有孕,皇上在皇后那裡吃到橘子,就會想起她。

後宮之中,最為可悲的便是看不清自己的處境,愚蠢無知之人,祺嬪就是這樣的人,她的結局是情理之中的。

相關焦點

  • 甄嬛傳:祺嬪囂張無腦,為何雍正老愛翻她的牌子?原來好這口
    導語:甄嬛傳:祺嬪囂張無腦,為何雍正老愛翻她的牌子?原來好這口!而最受皇上喜愛的要數後期才出現的祺嬪,祺嬪是面貌上乘,聰明機敏的一位嬪妃。她在甄嬛再次回宮後一直幫著皇后對付甄嬛,在皇帝的寵愛上甚至與甄嬛齊平,可她因為後宮中常見的嫉妒心理,被甄嬛不容而拉下馬。可回憶起來,如果她能夠做到隱忍不發,或許與甄嬛有一爭之力。
  • 《甄嬛傳》安陵容的嗓子是被誰毒啞的?是皇后還是祺嬪?
    祺嬪,空有美貌,高傲自大,看不起任何人,以祺嬪的家世來說,她最為看不慣的便是同與她在皇后陣營的安陵容。在皇后的暗示之下,祺嬪明白,安陵容能夠和自己同一層次,還不是靠著那副美妙的好嗓子。於是,一副湯藥,祺嬪就這麼將安陵容的嗓子徹徹底底地毀掉了。
  • 《甄嬛傳》祺嬪明明被關在了冷宮,為什麼能夠偷跑出來?
    《甄嬛傳》祺嬪,無腦又囂張,瓜爾佳氏送她入宮,本是為了給家族帶來榮耀,可她卻以一己之力,將整個家族拖入渾水之中。可之於皇后來說,祺嬪這顆棋子,在她被貶入冷宮,成為庶人,家族失勢後,成為一顆徹底的廢棋。皇后知道此件事能夠了結,皇上心中必定對她存有懷疑,不過已有祺嬪出頭,儘快有一個結果就夠了。祺嬪若不死,她將永遠是皇后的隱患,這個世界上,只有死人的秘密才是永遠不會被洩露的,她只有死去,才是最為完美的結局。
  • 甄嬛傳:祺嬪已經進入了冷宮,甄嬛為何還要對她趕盡殺絕呢?
    甄嬛傳:祺嬪已經進入了冷宮,甄嬛為何還要對她趕盡殺絕呢?祺嬪,《甄嬛傳》中皇后一陣營得人,剛入宮的時候與女主關係頗好,但後來兩人翻臉,她成了甄嬛的死對頭,當然以她的手段自然是扳不倒甄嬛的。看過這部劇的人相信都知道,她得罪甄嬛後被甄嬛反將一軍,被打入冷宮,都說死是最輕的懲罰,最可怕的是生不如死,祺嬪一生做了不少壞事,為何甄嬛沒有折磨她,反而給了她一個痛快,這是為什麼呢?
  • 甄嬛傳:祺嬪對皇后忠心耿耿,為何還說她是花瓶?這個稱呼暴露了
    導語:甄嬛傳:祺嬪對皇后忠心耿耿,為何還說她是花瓶?所以甄嬛出宮後,祺貴人封嬪後,就跟安陵容一起投向宜修的陣營。祺嬪要是腦子稍微好一些祺嬪雖然對皇后忠心耿耿後宮裡沒腦子的妃嬪也不少了,雍正能那麼寵祺嬪不知道是專門好這口,還是看上了祺嬪的美貌。畢竟花瓶也是在說人的外在好看,祺嬪就算腦子不好使,但是長得好看也算是彌補了不足吧!你喜歡別人用花瓶這個詞來稱呼你嗎?
  • 甄嬛傳:祺嬪借夢魘爭寵,弘曆為何會罵她蠢?智商立見高下
    導語:甄嬛傳:祺嬪借夢魘爭寵,弘曆為何會罵她蠢?智商立見高下!祺嬪為了爭寵也不是第一次使手段了,安陵容跟她都是宜修的好幫手,按理說祺嬪要是跟安陵容合作,還有甄嬛等人什麼事!一個用暖情香讓雍正欲罷不能,一個擅長雍正喜歡的撒嬌,況且甄嬛回宮之後對雍正也沒怎麼用心,她們二人齊心協力,想對付甄嬛也是有很大機會成功的。祺嬪當初能對安陵容下手,也能從欣貴人那裡把雍正哄過來,把後宮的人得罪個遍!
  • 《甄嬛傳》祺嬪:家室、容貌皆是上乘,為什麼偏偏被亂棍打死?
    重溫《甄嬛傳》時,瓜爾佳文鴛這個角色引起了我的注意。按理說,祺嬪的基礎條件並不差,如果不出意外,最後做個妃子,偶爾為家族助力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可惜白富美偏要走一條作死道路,順便葬送了自己和家族的前途。
  • 甄嬛傳:安陵容的嗓子是祺嬪毒害的?不,罪魁禍首是皇后才對
    安神湯是寶娟熬給安陵容的,再看看寶娟讓安陵容喝下安神湯的表情,這個大大的特寫,有一絲絲的得意,這證明寶娟是知道安神湯裡有毒的,還故意給安陵容喝,是祺嬪收買了寶娟沒錯了。不過後來看皇后說的話,「反正祺嬪已經下手了,本宮就乾脆讓她全壞了吧」,皇后知道是祺嬪要毀了安陵容來報復,但只喝了一次藥,慢慢調養也許能好
  • 《甄嬛傳》同樣是不許懷孕,為何對祺嬪和安陵容的方式大有不同?
    在《甄嬛傳》當中,皇帝的孩子很好,其中甄嬛和沈眉莊說生的孩子還不是皇帝的,可謂是非常慘,這一切都因為有一位好皇后,她不允許得寵的妃子都孩子,這樣會威懾到自己的地位,但是對每一個人的方式都大不相同是為何?
  • 《甄嬛傳》:這三點告訴你皇后為什麼會失敗,甄嬛為何能成功逆襲
    《甄嬛傳》裡,皇后宜修本來有一手好牌:中宮顯赫的權勢、地位,皇太后的侄女,皇上最為心愛女人的妹妹,還曾經誕下皇子。這麼多身份加在一起,按理說不該在宮鬥中輸得那樣慘:四阿哥登基,皇后還是皇后,被困景仁宮,與皇上死生不復相見。
  • 《甄嬛傳》甄嬛滑轎到底是不是祺嬪幹的,為何後來不了了之?
    此事若鬧大,皇上必定會找人追究責任,世界上本就沒有天衣無縫的事情,結局只會是得不償失。甄嬛回宮以後,最為看不慣她的便是皇后一伙人,以這種行事方法來看,最大可能就是祺嬪,畢竟祺嬪有的也就只有漂亮的臉蛋,行事作風過於魯莽,智商不高。
  • 《甄嬛傳》:安陵容的嗓子是被誰毒啞的,是皇后還是祺嬪?
    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甄嬛將安陵容送給皇上,而安陵容憑藉天生的好嗓子,頗受皇上寵愛。安陵容投靠皇后以後,害甄嬛,害沈眉莊,可以說是為皇后掃清了好幾個障礙,但依舊只是皇后的一枚棋子。皇后不懂這一點,手裡只有一個不成器的三阿哥,還不讓安陵容和祺貴人生孩子。所以皇后一黨看似厲害,根基卻是一點都不穩。反觀甄嬛一黨,能生的甄嬛,不能生的端妃,敬妃都有別人的孩子養著。此消彼長,現在甄嬛一黨的總體實力已經凌駕皇后一黨之上了,皇后能不慌嗎?
  • 《甄嬛傳》滴血認親,為什麼甄嬛認定皇上不敢用自己的血?
    甄嬛傳最為驚心動魄的一段——滴血驗親,我帶各位來具體分析一下:所謂的滴血認親,只不過是皇后和祺嬪精心策劃的,這只是他們想扳倒甄嬛的一個陰謀,祺嬪真的是很傻,她被皇后全程利用,自己在刀尖上全然不知,最後也沒有落下一個好下場,甄嬛也不是軟柿子任誰而捏,聰明的甄嬛一聽祺嬪說的那段話,立刻就明白了,這是一場陰謀,想置她於死地,但是女主甄嬛的光芒可不是鬧著玩的。
  • 《甄嬛傳》皇后熱衷打胎,為什麼獨獨放過眉莊?
    甄嬛傳中皇后宜修被網友戲稱為「後宮打胎大隊」大隊長,主要就是因為她不允許後宮妃嬪生下孩子。劇中不少人都被她精心的算計了。比如早期的富察貴人,她懷孕後開始變得驕橫無禮,除了皇后連華妃也不放在眼裡,甚至明目張胆的搶安陵容的防疫藥材。
  • 甄嬛傳:她靠扳倒華妃入宮,驕縱恣意,事敗卻不敢供出皇后
    《甄嬛傳》這樣一部十年前拍攝的經典古裝宮廷劇,實際上這是以大熱IP《甄嬛傳》小說為基礎形成的劇情。小說中是架空王朝大周朝,甄嬛選秀入宮之時的皇帝是大周第四代皇帝,乾元帝玄凌。真相日漸明了,管家背後的人是皇后,祺貴人早已是皇后安插在甄嬛身邊的暗箭。也是在甄嬛離宮的這段時間,哪怕有諸多美人入宮,皇后一黨的安陵容和管文鴛都是步步高升,皇后春風得意的將後宮掌控在手心裡。她任用的人,對出身卑微的安陵容,長年服藥不能有孕,而功勳之後的管文鴛,她心思魯莽直率,帶些天真的嬌蠻,皇后採用賞賜的方式,用假作紅珊瑚串的紅麝香珠絕了她生育的可能。
  • 甄嬛傳:端妃是後宮克制皇后的不二人選
    在《甄嬛傳》裡,祺嬪會進宮應該是家裡的功勞,她會依靠皇后,恩寵也可以,但是不會有孩子,如果上面假設華妃沒死成立估計她和華妃就是死敵…兩個人相互掣肘,大不起來,皇后樂見。葉瀾依能不能進宮取決於華妃死沒死,華妃活著皇帝不會找這麼個替身,華妃死了她才可能入宮,但按照她的心性不喜歡後宮爭鬥,估計皇后也懶得管她…祺嬪沒事找找麻煩也就讓她放貓嚇回去了
  • 看了幾遍才懂,《甄嬛傳》中蘇培盛打死祺嬪,原來是皇帝授意的
    祺嬪得罪了她,她不但借皇帝之手,讓祺嬪一家家破人亡,還讓蘇培盛把祺嬪打死在亂棍之下,做事真是一點不留餘地。就算祺嬪之前因為滴血認親一事得罪了她,那也是皇后指使的,祺嬪最多就是個顆棋子。得饒人處且饒人,都是深宮裡的女人,何必要趕盡殺絕呢?皇后團隊已經遭到重擊,祺嬪腦子簡單,母族又已經被殺得沒什麼影響力,留她在冷宮裡自生自滅,未嘗比活著更容易。
  • 《甄嬛傳》皇上一直寵愛祺嬪,為什麼打宮女就重罰降位禁足呢?
    當甄嬛差點被鵝卵石滑倒時,甄嬛為試探欣貴人,特意留下欣貴人談話,欣貴人明確表示與其寄人籬下不如做個一宮主位來得痛快,於是才有了祺嬪責打佩兒,欣貴人在旁邊看著,皇上和甄嬛及時進門的「巧合」感。話回正題,祺嬪家世好顏值高,剛進宮那會憑藉著姣好的容貌吸引皇上
  • 甄嬛傳:皇后被禁足之後,為什麼甄嬛從來不曾覬覦皇后之位?
    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一定不會忘了,在甄嬛以身孕重回後宮之後,她幾乎開啟了大殺四方的外掛,一路堪稱順遂,哪怕偶有波折也很快就能平復下去,甚至更進一步。,否則無論是誰登上皇后之位,有子有寵還手握宮權的甄嬛和孩子們都不會有好下場。
  • 甄嬛傳:祺嬪被抬出冷宮時,誰注意她的腳了?宮裡的太監真狠毒
    甄嬛傳:祺嬪被抬出冷宮時,誰注意她的腳了?這貨完全沒想過在這後宮裡,一直都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從來沒有人像她這樣不知死活,會直接把自己的後路給堵死。在主角落魄時落井下石的,往往都是主角回來後第一個臉被打腫的。